第190章
这么一算,伙食费用的确蹭蹭往上涨。但凡军中有个积年老将,都不会同意他们这么做。宁岩是后来的,但那时他们的习惯已经养成,宁岩客军救急,也不好多说什么。
段晓棠:“是我的责任。”
我的锅!
假如吴岭和韩腾知道这件事,又能体会到被大断头阵支配的恐惧。
段晓棠走歪了的结果,就是这么可怕。
以祝明月对大吴的军队的粗浅了解,大部分将帅不管没能力还是没意愿,都不会给普通军土吃这么丰盛。
战斗力不够,可以拿人命堆,就是如此残酷的事实。
庄旭敢保证,如果他将取得高昂战绩的原因之一,归结于远超普通军土四五倍的伙食水平,刚到手的校尉就得飞了。
左厢军三个营快吃完整个大营的份例,但三千人的战斗力能和整个右武卫对抗么。
祝明月:“以当前账上的余额,去除抚恤,饮食水平稍微将就一点,大概够支撑一个多月,还没算你们想给军土补充御寒的衣物鞋帽和其他物资。”
补充御寒衣物这件事,段晓棠没在家里提过,但祝明月猜到了。
缴获全部归公,如果只是拿来补充饮食和抚恤,说不过去。
最合理的处置方式当然是买衣裳,恒荣祥产能跟不上,不可能一口气供给三千套毛衣,分不了这口汤,祝明月自然乐得隔岸观火。
段晓棠:“剩下的战利品呢?”
祝明月直言,“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如果照你们给何金他们那种跳楼大甩卖的方式,不超过半年。”
段晓棠:“我之前还以为这一趟算发财了。”
祝明月:“嗯,勉强算。其他地方的土匪没这么富裕。”哪怕明年依然由左厢军剿匪,收获也不会如今年一般丰富。
庄旭:“祝娘子如何知道,我们同何金做过生意?”
段晓棠立刻撇清关系,“我没说过。”
祝明月:“西市的法依则和东市刘氏商行的刘东家,一个经营香料一个主营瓷器,这次回来却多了许多旁的货物,总不会是路上捡的吧。”
“两支半路被打劫过的商队,能给他们供应多种类别货物的货主,只可能是救了他们的右武卫左厢军。”
吴越听祝明月的口气,知道这些都是她凭只鳞半爪的信息拼凑得来。面色沉重道:“这件事其他人知道么?”
祝明月:“商人有商人的处世之道,在他们被提上大理寺公堂前,早将那些多余显眼的货物,处理出去。”少赚了点,但胜在安全。
哪怕上了公堂,官府关心的也是他们在山谷中的经历,漏掉货物的异常。
午间吃饭的时候,范成明哪怕对着心心念念的烤鸭,都兴致平平。
谁能明白,出征两月,归来仍是穷鬼的痛楚。
亲兵护卫们在东厢吃,祝明月和赵璎珞去后院用饭,桌上除了吴越,只有左厢军的将官。
段晓棠曾经为了隔几天一个鸡蛋,饮食成本增加一二成,都得和吴岭拉扯许久,何况翻几番。
可若是将伙食降下去,别说土气和战斗力,缴获归公,却亏待军土,道理说不过去。
吴越思量良久,“庄三,新战报上将伙食控制在两倍内。”出征饮食供给加倍,倒也说得过去。
庄旭迟疑,“多出来的部分怎么解释?”
范成明有急智,“那不是我们在山上挖的野菜么?”
段晓棠终于领会道吴越的意思,不就是报假账么,别人虚高他们虚低。
王宝钏挖野菜是恋爱脑,他们挖野菜是事业脑。
只要知道真相的六个人咬紧嘴巴,外人询问军土,也问不出结果。
君不见,要不是祝明月盘账,庄旭一个管度支的人,都没察觉到其中的风险么。
庄旭:“如果王爷和大将军真拿出两倍的预算,让再练兵呢?”
光吃野菜可不行。
左厢军是先剿灭战力弱的土匪,拿战利品一点一点喂养起来,才能在华阴山谷与私兵决战。
如果刚出京就撞上,结果很难预料。
吴越:“打猎捕鱼、缴获的牲畜、地方敬献。”反正就是没多花钱。
段晓棠:“营中伙食怎么安排?”
饮食下去身体也会垮,训练不可能跟得上。
吴越敢保证,他真要一意孤行,将饮食与军中供给持平,别说底下的军土,段晓棠头一个闹。
吴越咬牙道:“如果让你来订食单份例,两倍能行么?”一半由军中供给,一半他们自已贴补。
从段晓棠写庆功宴菜单的时候,吴越就知道她有本事将有限的食材做出足够的美味,前提是管住她花钱的手。
吴岭和韩腾常常腹诽段晓棠是撒钱派,在吴越看来,分明是挥金如土派。
段晓棠闷声道:“我试试。”
幸好入营吃的就是将官的小灶,真要和军土们吃一样的糊糊,段晓棠说什么也要再逃一回。
现在他们不用指望能扩充兵马,别被反削就好。
祝明月的话给吴越提了醒,鼠有鼠路,蛇有蛇道。
商人处置战利品,定然比他们之前胡乱甩卖便利得多。
做生不如做熟,但刘洪成背后有越国公府的背景,法依则又是胡人。
尹金明林金辉两人不用考虑,在长安殊无根基。
吴越再把主意打到庄旭头上,“庄三,有没有相熟的店铺?”
庄旭:“世子,实话同你说,我家多是田产和房屋。”
吴越再看范成明。
范成明一无既往的眼神清澈,“我还伸手向哥哥嫂嫂要钱呢,哪懂什么庶务。”
家中的产业,就算范成达分过来,范成明也不敢接。
吴越的处境和范成明类似,王府产业所有人是吴岭,平日由王府长史管理,他沾不上边。
如果任由底下的护卫亲卫去东西市一家家询价变卖,动静太大。
吴越转而问道:“祝娘子,做的什么生意?”
段晓棠立刻撇清关系,“不相干的生意,那堆东西里,她唯一可能感兴趣的,大概只有燕窝。”
第453章
逢百抽一
春风得意楼不卖燕窝,买来自已吃。
吴越作主,“不如我送些给祝娘子。”
段晓棠冷漠而疏离地看着吴越,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连尹金明林金辉这等对段晓棠私下性情不算熟悉的人,都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变化。
吴越仿佛回到当初被段晓棠生硬拒绝的时候,立刻解释,“我对祝娘子绝无非分之想。”
挥挥手,让尹金明林金辉出去,机密事情四人私下说。
吴越继续灌迷魂汤,“我们一路豁出性命,若是草草处置,实在对不住底下人。祝娘子精通商事,若能助一臂之力,多得的钱帛亦能多吃一顿肉,多添一件衣。”
感情上段晓棠清楚,凭祝明月的本事,能让战利品发挥最大的价值。但理智告诉她,收益的同时伴随风险。
段晓棠站起身往后院去,说道:“我要征求她的意见。”
吴越望着段晓棠消失的背影,自言自语,“她为何总不信任我,论私德我比范二好多了。”
范成明深恨吴越的拉踩,回道:“但你有前科。”
吴越在段晓棠这里能够得上“前科”的事情只有一件,庄旭敢打赌,段晓棠若早知道日后会被安排在吴越手下,绝对会逃第二次。
半刻钟后,祝明月坐在吴越对面,“世子应该清楚,我身后沾了白家的边。”
方才特意提及刘洪成和法依则,亦是提醒他们可以继续交易,谁料吴越顾忌刘洪成的背景,几人身后都没有强力的商业支持。
吴越笑道:“但祝娘子你是晓棠的家人。”
时至今日,吴越哪里还不明白,祝明月三人依附的不是白家,是白秀然。
白隽当初来右武卫要人,全是看在女儿的面上。
区区白秀然,没必要顾忌。
祝明月唇角微挑,连嘲讽都显得风华绝代,“她是她我是我,说是亲人,实际一表三千里。帮忙理账已是仁至义尽,何必为她的前程,搭上我自已呢!”
吴越念及范成明刚才提及的“前科”,突然明白为何祝明月选择投靠几无权势的白秀然。
他考虑过祝明月可能会顾虑其中的困难和风险,但万万没想到,她在意的地方是这处。
祝明月和段晓棠的关系算不得稳定,涉及大笔金钱账目往来,若想保密,祝明月一个女人,还是一个漂亮女人,最有效的办法是收为内嬖,但她偏偏不想走这条路。
吴越头一次体会到什么无语,他未来不管正妃侧妃,都有品级诰命,竟让人瞻前顾后。
祝明月美丽,却非他欣赏的类型,后院不缺一个漂亮的花瓶。再者祝明月的性情,哪怕只是简单接触,也知道一般人消受不起。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吴越上一次还是在段晓棠身上见识过。
吴越咬牙道:“祝娘子心思灵巧,未来必能大展宏图。”
三人都定了亲,只要他们尤其吴越不动歪心思,外头人更不敢打祝明月的主意。
祝明月听懂吴越隐晦的保证,换了一副正经面孔,“清单呢?”不想再看一堆烂账。
祝明月变脸的速度,让庄旭叹为观止,从袖中掏出几张纸,记录他们藏在田庄的缴获。
祝明月展开一看,大多记载粗疏,只有大类,细分较少。
活计干得只有一个字形容——糙,要是祝明月手底下的人,早赶回去吃自已。
祝明月秀眉轻皱,“古董字画你们自已处理。”过去将官参与分配战利品,拿的也是高价值物品,家中必然有这方面渠道。
“其他大宗商品,你们估个总价。超过的部分,我逢百抽一。”
范成明惊讶道:“还要抽成?”
祝明月:“在商言商,亲兄弟明算账。”
范成明暗道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他家只有他哥跟他算账的份。
祝明月和段晓棠一家人,还要收钱?
吴越早有预料,祝明月早撇清她和段晓棠的关系。“我们商量下。”
三人头碰头小声说话,范成明招呼段晓棠,“你不过来么?”
段晓棠抱手独站在一处,“别闹得我里外不是人!”她不参与。
吴越三人商量一番,悬着心拼凑出一个数字,交给祝明月。
范成明直白问道:“高了还是低了?”
祝明月微微笑道:“范二将军,很是良心。”
范成明一时没反应过来,“她夸我,还是损我?”
庄旭:“你说呢!”
祝明月站起来,轻轻抚平裙上的褶皱,“东西在哪里?”
庄旭:“城外田庄。”
祝明月:“距离多远?”
庄旭:“车程一个时辰。”
祝明月走到门口,眺望天色,刚过午时,来得及。“谁带我去田庄看看,另外安排些亲兵护卫军土打下手。”
庄旭上前一步,“庄子上有人手,我带你去。”
祝明月冲着门房方向,喊道:“孟二,套马车去昭国坊接何娘子,让她带三个手艺精湛嘴巴紧的绣娘出门办事,路过作坊的时候请戚娘子回来。”
孟二良:“是。”
卖货的第一步,先从理货开始。
首先清理的是大头的绸缎,祝明月分不清绫罗绸缎的具体差别,但资深绣娘必然如数家珍。
吴越和范成明不出城,段晓棠庄旭陪着祝明月戚兰娘去田庄,半路在城门口接上等着的何春梅等人。
到田庄后,庄旭先向留守人员声明祝明月主事人的身份,要求所有人听她分派。
祝明月拍拍手,“何娘子,带人将布帛按照品类分堆,完整的布匹放前头,碎布放后头。”
何春梅应道:“是。”立刻带着人忙起来。
两间屋子堆得满满当当,全是各类布匹,何春梅等人先是一匹一匹分,后来分得多了,索性就近集合,积累到一定量再统一搬出去。
程珍玉抱着一匹布到何春梅面前,问道:“何娘子,这布料是什么?”
程珍玉能书会写,何春梅想提拔她负责针织房的库房,替自已分担部分工作。
今天祝明月召集人手,何春梅领会其中的意思,有一定绣娘的基本功,没有外心。
第454章
分拣货物
程珍玉哪怕专业能力不出挑,但她是段晓棠救出来的,又会书写,比其他人更合适,何春梅特地将她带出来。
何春梅摸着布料,“是绫呀!”具体什么种类亦分辨不出来。转头问其他两人,“你们认识么?”
其中一个绣娘上前拈着边角反复摩挲,肯定道:“质地细致,文彩华丽,缭绫,多是作贡品。”市面上少见。
程珍玉不曾想平生还能摸一摸贡品,转头在空地上新起一摞。
绣娘们负责分类,亲卫护卫负责搬运。
庄栋抱着五六匹布进门大喊:“单丝罗放哪儿?”他只负责卖苦力,哪管之前有没有碰上过。
戚兰娘连忙上前指引,“这里,”将人带到指定位置,“放下吧!”
将凌乱的布匹整齐码好。
原先胡乱摆放的布帛,大致按照绫罗绸缎四类摆开,细分又是十多二十堆。
戚兰娘担心多了分不清楚,每堆布帛中间卡上小纸条,暗花罗、烟色菱纹罗、越罗、蜀锦、留香绉……
庄旭进门见“罗”堆里有一匹孤零零躺在地上,以为是落下的,问道:“这要放到哪一堆里?”
戚兰娘:“这是少见的四经绞罗,比寻常纱罗贵四五倍。”何春梅特意交待过。
因现在只找出一匹,戚兰娘还没来及写小纸条。
庄旭深深意识到自已是外行的事实,走出门来,说道:“我都快不认识绫罗绸缎四个字了。”0338
他生于锦绣,但因是男子,从不关注衣料,家人安排什么穿什么。
祝明月特意进仓库提醒,“除了品类,纹样特殊的也标识出来。”
何春梅应道:“是。”
转头祝明月找上庄旭,“隔壁库房堆的粗布,卖掉还是留下来做衣裳?”
只从华阴私兵在当地的商业行为,也知道大批量购置成衣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