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5章

    庄旭拉拉发小的袖子,“回去问问。”范成达肯定知道内情。

    范成明点头,“嗯。”不是关心朝堂大人物的风云,纯属八卦。

    没走多远,护卫追出来将段晓棠请回去。

    庄旭小声提醒,“你劝劝他。”

    段晓棠挑眉道:“你确定要我劝?”

    吴越性情有缺陷,和吴岭的父子关系本就一般,没看他平时只交待命令,从不提及父子间“单方面”讨论的细节。

    如今火上浇油再添一段夫妻关系,也不知道往后能不能绷得住。

    段晓棠倒是豁达,但她的行事放在长安,妥妥的逆子和负心汉。劝反而要糟。

    庄旭想到此处,不由得头痛,只能一抹脸道:“还是别劝了,随便说些其他的吧。”

    段晓棠回转,范成明凑到庄旭耳边,说起悄悄话,“庄三,那个左屯卫大将军的孙女,你见过么,好看不?”

    庄旭立刻撇清关系,“我怎么会知道。”

    别说男女有别,以左屯卫大将军尴尬的立场,吴岭手下的南衙子弟也不会上赶着往上凑。

    段晓棠进了吴越的屋子,见他已经换了一身家常衣裳,看样子不打算出门。

    吴岭以南衙为家,吴越索性住在右武卫,父子两在这方面倒是不遑多让。好好一座王府,愣是被当做宴会厅。

    吴越不开口,她也不说话。

    吴越熬不住,“吃饭了吗?”

    段晓棠:“待会回家吃。”

    吴越:“家里不是没人做饭吗?”

    段晓棠从前是庖厨,但只是工作和爱好,不代表她喜欢一整天待在厨房和油烟打交道,尤其是夏天。

    宝贵的休息时间,怎么能只困于厨房。

    等到能离营归家住宿时,最开始段晓棠一刻也不能多待,到点窜出营门回家。

    后来新鲜感过了,多是吃了夕食再走。

    范成明好奇问及原因,段晓棠方才解释,“家里没人做饭,回去没东西吃。”

    祝明月等人各有各的饭辙,总能找到吃饭的地方。轮到段晓棠固定打卡上下班的,傻眼了。

    回去要不自已做,要不出去吃,还不如留在营里吃了晚饭再回家。

    庄旭听得直摇头,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没想到真会有被饿着的厨子。

    一屋子女眷,竟无一人愿意为她做顿饭。

    真是——好笑啊!

    段晓棠:“外头天地广阔。”酒楼食肆多的是。

    吴越低声笑道:“身为他们的同行,你能进去?”

    “前同行,”段晓棠纠正,“再说还有春风得意楼。”

    吴越:“那你留下来吃吧。”

    段晓棠挑眉道:“你点外卖?”

    吴越猜到外卖的意思,微微点头,“嗯,让他们去买了些。”

    吴越可不是会委屈自已的人,他有钱有权,想吃什么吃不到。

    不多时护卫提着食盒回来,菜品一一摆放到桌上,除了春风得意楼,还有长新楼的菜色。

    不先动筷子,而是拿银针试毒。

    段晓棠心累,不想提醒银针只能试出砒霜之类,更多的毒药小小的银针无能为力。

    银针试过后,还有人拿着筷子每份菜挑出一口尝,过了半刻钟,试菜人没有不良反应,二人方才动筷子。

    段晓棠从前没见过吴越包间上菜的情形,“以前在春风得意楼吃饭,也要经过这道程序吗?”

    “有时候试有时候不试。”吴越身份不同以往,自然要小心几分。

    段晓棠微微叹口气,“冬天不要找我。”一番折腾,菜都凉了。

    吴越听懂潜台词,强调,“现在是秋天。”

    两人只随意说些没有营养的吃喝事,至于敞开心扉,段晓棠满肚子的吐槽吴越不懂,吴越满腹的委屈段晓棠更不敢听。

    听了又能怎样,劝他悔婚还是劝他倒父自立?

    健康的职场关系第一条,无论上司还是下属,都离对方的私生活远一点。

    吴越忽然提起,“白三娘婚期定在几时?”

    “十月,”段晓棠听白秀然提过一次,但时间太远,一时记忆有些模糊,“十月二十八。”

    “那你应该能赶回来参加她的婚礼。”吴越眼神微黯,这才是被所有人期待的婚事。

    段晓棠可不能真信了吴越打的包票,战事一起,谁都说不准。

    饭毕段晓棠离营回家,和家里人说清楚即将出征之事。

    祝明月皱着眉,“什么时候?”

    段晓棠:“八月二十,世子定亲一过,立刻出发。”

    林婉婉注意力跑偏,“他要定亲?”

    “左屯卫大将军的孙女,庄旭说这人和楚国公不清不楚的。”庄旭说的是“眉来眼去”,到段晓棠这里变成不清不楚。

    一个孙女都能和吴越结婚的老人,莫名传出和杨胤的绯闻。

    林婉婉:“河间王父子俩怎么想的?”这桩婚事的来由绝不是感情。

    段晓棠双手一摊,“不知道。”

    吴岭父子俩从来都是按我说的做,而不是同人推心置腹,解释我是怎么想的。

    “按长安的规矩,一个人成了亲,才会被当做大人对待。对吴越而言,标志着他能正式接过王府的权柄。只是这个人选……”祝明月斟酌好一会,方才想到一句合适的话,“有人晚上睡不着觉。”

    吴岭是只会打仗的莽夫,吴越一事无成,就是世人对这父子俩最大的误解。

    实话实说,吴越照高门子弟培养的标准,文不成武不就没一样拿得出手,但不代表他糊涂,反倒是相当的精明。

    只是他的精明掩藏在软弱的外表和吴岭的光芒之下,不引人注意而已。

    往后指不定有多少人因为现在的轻视,吃不小的亏。

    若这父子二人,能同心协力,就不是让人睡不着觉,而是让人没觉睡了。

    第373章

    中秋吃食

    段晓棠同家里交待完,便去找李君璞和杜乔。

    李君璞看着纸上誊抄的省流版优抚方案,感慨道:“年轻人呀,生死富贵都看开。”

    换范成达来,肯定不会这么轻易同意。

    一天一夜,耽搁三天两夜都不成,说不定段晓棠话出口就会被驳回。

    段晓棠不理会这句话到底是夸赞还是揶揄,“左屯卫大将军是什么人,你清楚吗?”

    庄旭既然说这人和杨胤关系暧昧,那么李君璞肯定是知晓些底细的。

    李君璞将纸张递给杜乔,正色道:“左屯卫大将军,姓牛讳彬,早年跟随先楚国公征战,后楚国公入主中枢,他便进了南衙。那都是先帝朝的事了,距今将近二十年。”

    在南衙二十年,都没被当做自已人。还是说这位牛大将军有本事了得,才能在吴岭压制下坚持二十年。

    段晓棠挑眉道:“牛大将军和楚国公关系如何?”

    李君璞:“面上泛泛之交。”

    杜乔:“怎会如此?”听段晓棠刚才言语,在南衙内部,分明将牛彬当做杨胤一系。

    李君璞:“一朝天子一朝臣,老人未必与新少主亲密。”

    牛彬与杨胤有香火情,却游离在核心力量之外。如此才能在吴岭和杨胤两位都不好说话的权臣中间生存。

    这么一看,牛彬果真有些本事。

    反观冯李两家,以前说如日中天谈不上,但也算一方大势力,如今被锤成什么样。

    杜乔:“那这门婚事图什么呢?”

    杜乔和段晓棠齐齐望着李君璞,三人里只有他勉强搭上高门的边,通晓他们的行事方式。

    李君璞摇头,“猜不出来。”

    这桩联姻中,能形成意见的有三人,吴岭、牛彬和杨胤,吴越勉强算半个。

    这些人李君璞稍微熟悉些的只有杨胤,偏偏他还躲在背后。能掐会算也算不出他的心思。

    反不如杨府的奴仆清楚,只看他这几日是痛饮三百杯还是摔杯破盏。

    既然讨论不出个一二三来,段晓棠索性不想,不如琢磨琢磨月饼该怎么做。

    李君璞知道段晓棠此去是为剿匪,但李家和他脱离军中已数年,只能简单提提思路,并不敢往深里说。

    他和段晓棠统兵的方法并不相同,说得深了,后果很难预料。

    范成明背靠大树,人脉广博,特指他哥。

    范成达不会进右武卫,段晓棠也不敢去左武卫,索性约在范府。由范成达给三个新丁倾情讲授剿匪要点。

    范成明特别提醒,让范成达教的时候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搞什么神来一笔,段晓棠跟张白纸似的,万一跑歪,很难拉回来。

    范成达自是不信,“我没见过几个比她更有主意的人。”会被轻易带歪?

    范成明不得不将大头版本的长蛇阵搬出来做例子。

    别管是谁给段晓棠的灵感,但这个“大头”肯定和楚国公脱不了干系。

    范成达犹有几分迟疑,“真有毒蛇藏信?我看楚国公演阵,并无这一重。”

    范成明:“王爷说的还能错!”

    范成达默默点头,吴岭不会无的放矢,只能说子不效父,放在哪家都一样。

    范成明拉着段晓棠去范府,一路喋喋不休,“我哥和匪徒打交道的经验丰富,整个南衙没几个能比得上他。”

    段晓棠不以为意,“能有我丰富,你哥被土匪抓过?”

    对段晓棠给自已脸上贴金的说法,范成明和庄旭无法反驳,这方面范成达的确自愧不如。

    但你怎么还得意上了呢。

    转念一想,段晓棠不是没有对阵土匪的经验,她不光被土匪抓过,还单挑过半个匪寨。

    本次教学活动,主讲人范成达,学生段晓棠,旁听生范成明、庄旭,友情客串范大郎范大娘。

    这个阵容,看着就不怎么正经。

    对此,范成达唯一满意的就是段晓棠,一点就通,完全不费劲。

    至于其他四个,哪怕用亲人的眼光来看,都只会怀疑,他们的脑子到底长没长出来。

    段晓棠谢绝范成明留饭的邀请,只能道:“得回家研究月饼。”

    徒留范成明风中凌乱,月饼,什么东西,吃的还是秘密武器?

    若段晓棠知晓他的疑问,大约会告诉他,做的好是美食,做的差,也可以是武器。

    物理生化,都有可能。

    家里的烤炉太小,段晓棠研究出大致做法,就借用几个步步糕的大烤炉进行烤制,祝英英全程帮忙盯着。

    长安中秋多用饮桂花酒吃糍粑,这批月饼不对外售卖,只用于自食和馈赠亲友。

    老规矩,咸甜雨露均沾。

    祝明月特意订制一批漆器礼盒,让林婉婉看的连连摇头,“月饼过度包装,真是在哪里都躲不过去。”

    祝明月全当耳旁风,将三人共同的朋友罗列一番,留下一片空白,“把你们要送的人写上去。”

    段晓棠:“范二庄三还有吴越。”

    林婉婉掰着指头数,“赵大夫、朱大夫、谢大夫,还有盼儿。”

    段晓棠笑道:“别人都是徒弟给老师送礼,到你这颠了个倒。”

    林婉婉挺起胸膛,“我乐意。”

    为人师者,林婉婉该有的待遇一样不缺,朱谢两家各给她送了桂花酒、糍粑还有团圆馍。

    林婉婉反手送出去两个漆盒,让两徒弟带回家,算是还礼。

    杜乔送的是他老家的一种中秋食物,名曰麦箭。白面摊成饼再加上馅,最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理论上味道应该十分鲜美。

    但杜乔手艺不过关,他在家不下厨,顶多看过知道怎么做。

    和杜墨两个在厨房忙活一通,对自已的水平深刻理解后,果断停止祸祸粮食的行为,只做了几个给自已以解思乡之情,另外送了几个给东院尝尝鲜。

    五谷豆坊做的本就是食材生意,一来二去,对长安餐饮行业的情况,不说了如指掌,至少知道三四分。

    赵璎珞“善解人意”热情推荐道:“我知道长安有几个食肆的掌柜庖厨是从齐地来的,若是想念家乡味道,大可以去店里。”

    第374章

    我要嫁她

    中秋前一日清晨,段晓棠将一大堆散装月饼放在伙房,说道:“这是我家乡的中秋吃食叫月饼,孙师傅你们分些尝尝,剩下的午食时给将官添一盘。”

    孙师傅立刻答应,“行。”

    中午吃饭时,范成明左看右看桌子上多出来的一盘糕饼,第一反应,“伙房换菜单了?”

    段晓棠:“是我拿来的,叫月饼,是我家乡的中秋吃的,你们尝尝”

    范成明挑眉道:“中秋吃月饼?”

    “我们那儿规矩是这样的。”月饼的起源沾上一丝“造反”色彩,段晓棠不可能和盘托出,只能推到自古以来上。

    庄旭打量几番,“样式还不一样。”

    中秋讲究团团圆圆,段晓棠可不会为了新意,搞出半块月饼的创意。

    所有的月饼都是圆形,只面上的花纹颜色不同。

    段晓棠:“福字纹是豆沙馅,如意纹的是莲蓉馅,云纹是栗蓉,牡丹纹的是五仁月饼,这几样是甜的。”

    范成明没想到段晓棠搞出这么多花样,“五仁是哪五仁?”开玩笑,总不能真包了五个人进去。

    段晓棠:“杏、桃、核桃、瓜子仁还有芝麻。”非正宗配方。“剩下的都是咸味,火腿、鲜肉、蛋黄还有椒盐味。”

    段晓棠这种任君选择的态度,反叫人犯了难。

    范成明向庄旭讨主意,“先吃哪个?”

    庄旭:“都尝尝。”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范成明掏出匕首,举到半空忽然纠结起来,“你俩吃不吃?”

    吴越点头,段晓棠摆手,“我这两天吃的够多了。”

    范成明的匕首向来多功能,可以割绳子可以割肉,现在还能分月饼。

    一块五仁月饼,转眼间被分成三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