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陈账房起身道:“祝娘子,今日的营收一共是三百二十贯。”姜永嘉补充,“外头大堂还有四桌客人没有结账,总数应该能超过十贯。”
祝明月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数,比味尚居高了,希望以后也能维持这个趋势。”
姜永嘉心头大惊,他心知味尚居和自家不是一个东家,祝明月怎么会知道味尚居每日的收入。
祝明月站起来,“今天辛苦大家了,等度过开业期,我们再好好庆祝一番。”转头对姜永嘉道:“姜掌柜,明天早上给我最终的数据。”
姜永嘉点头,“没有问题。”
酒楼正式开业,姜永嘉和两个账房排班,每人夜里守酒楼一旬,这会正好轮到他。
祝明月能逃得了春风得意楼的数钱工作,回到家却不得不面对两筐从五谷豆坊拉回来的铜钱。
段晓棠另外拿出春风得意楼的采购单子,林婉婉更是绝望,“我的数钱小工呢!”
戚兰娘刚坐下歇会,不得不站起来,接过单子,“我去配货。”
段晓棠逃避责任,“身上都是汗,我先去洗澡。”
祝明月、林婉婉和赵璎珞坐在地上又开始喜闻乐见的数钱活动。
林婉婉边数边唱:“手里呀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
魔音贯耳,祝明月不悦道:“今天济生堂赚了多少?”
林婉婉立刻切换频道,汇报工作的语气说道:“一共接诊两个病人,诊金加药费一共一百七十八文。”
这点蝇头小利根本入不了祝明月的眼,“全家之耻,明天你就吃窝窝头吧。”
赵璎珞数钱多了也能一心二用,不知道窝窝头是什么,猜是一种食物。“我们现在跟着建房的工人吃大锅饭,难道开锅给她另做,不如让喝西北风吧,方便。”
林婉婉怒上心头,泰山压顶将赵璎珞扑到地上,手上数好的铜钱散在地上,只余闷声飘在屋里,“钱,钱,钱,我的钱勒。”
第128章
校场说猫
李君璞从春风得意楼回来,立刻倒在床上睡觉,天将暮时醒来头痛欲裂,这才晓得林婉婉的酒厉害在何处,却也不悔贪杯。
洗漱一番好不容易压下宿醉的症状,路过校场时恍然想起,出门径直走到柳家东跨院,也就是段晓棠现在租住的地方,拉响门铃。
段晓棠洗完澡正抱着富贵玩,听见门铃响,还在疑惑是谁这时候找上门来。
李君璞见大门打开,段晓棠门里探出头来,脸色莹润,发梢带着水汽。
段晓棠:“李二郎?”
“刚沐浴完?”李君璞开门见山,“本来想找你比试一番的。”
段晓棠正愁最近忙事业没机会活动拳脚,立刻答应,“可以呀,”大不了再洗一次澡。
回头看一眼,家里人正数钱呢。“我家里不大方便,在门口可以吗?”
李君璞:“我家有校场,去我那。”
“等等,”段晓棠转身,“我跟家里说一声。”
几息后李君璞在门外只听到里头一阵挽留,似乎是林婉婉的声音,“晓棠,你不要走,我需要你!”凄凄惨惨。
段晓棠抱着猫逃命似的从门里钻出来,催促道:“快走,快走!”仿佛迟一会就走不了了。
李君璞这才反应过来刚刚只从门口看见段晓棠的脑袋,从肢体动作来看,他一直是抱着猫的。
段晓棠微微一笑,介绍道:“富贵,这是我们的邻居李二郎,快,打个招呼。”握着橘猫的前爪向李君璞挥一挥。
“喵,喵。”
李君璞心下震动不已,“你养猫?”
“对呀!”段晓棠眼眯成一条线,“还有一条狗,叫发财。”
李君璞手抵唇咳嗽两声,“名字很是质朴。”以前没想过段晓棠是如此促狭的人。
“想笑就笑吧,”段晓棠毫不在意,摸着富贵小脑袋,“小小身躯承载着大大的愿望。”
两家的距离很近,话音刚落已经进了李家大门。李君璞说道:“我兄长以前养过一只老虎。”
段晓棠脚下生根,“你家现在还有老虎么?”富贵不是老虎的一盘菜,自已也不是景阳冈打虎的武松。
李君璞:“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后来老虎跟着兄长打猎走丢了。”
段晓棠安心些许,觉得那老虎应该不是走丢而是跑了。长安的权贵真会玩,养老虎作宠物。“令兄当时在哪里打猎?”
李君璞:“长安郊外。”
现代一只野猪都能上新闻,长安三环里居然有老虎出没,段晓棠深吸一口气,“长安豢养猛兽做宠物的人家多么?”
李君璞想了一会,“鹰、豹、猎犬,很多。怎么了?”
段晓棠:“婉婉一直吵着要出去春游,现在想想外头比较危险,不如不去了。”进一步动保,退一步口粮。
长安人民老虎、豹子、老鹰都能养,跟风养一只熊猫不过分吧。芝麻馅的黑白团子,好软好糯好rua……要不要给它取名叫“果赖”。
富贵大约感应到新仆人即将见异思迁,不悦地喵喵叫两声。
段晓棠急忙安抚,“最喜欢你了。”在没有熊猫之前。
李君璞以前见过的人养猎犬居多,养猫者甚少,待猫如此卑微者更是闻所未闻。“头一次见如此待猫者。”
段晓棠:“猫奴狗爹嘛。”
李君璞体会着字面意思,“狗能看家护院打猎行围,猫能,”看一样段晓棠怀里比老鼠大不了多少的小猫,“捕鼠。”略微有些嫌弃。
段晓棠:“还能陪伴、招财。”
李君璞:“猫能招财?”
段晓棠:“我们那儿有种说法叫招财猫。”
人人都耻于谈钱,显得为人鄙薄,但段晓棠等人并非如此,明目张胆将求财心切的心意挂在嘴边,家里宠物的名字都叫富贵发财。
李君璞:“你很喜欢钱?”
段晓棠似乎听到很可笑的问题,反问:“谁会不喜欢呢。”
李君璞也不敢说自已真的视金钱如粪土,两人一路往前走,“校场到了。”
看到校场时段晓棠才真的信了徐昭然说李家也是世传武将,只论大小和规整程度比白家在武功的庄园好上不少,当然她也没见过几个正经校场。
段晓棠从富贵脖子底下掏出绳索,系在项圈上,另一头系在周遭的树上。
李君璞目瞪口呆,见过栓狗的,头一次见栓猫的。
“富贵要是跑了或者爬到树上,找不到怎么办?”段晓棠主动解释缘由,两手空空活动关节,“我们怎么比划?”
另外多问一句,“你中午喝了酒,现在还行么?”
李君璞和家中家丁们比试过太多次,彼此熟悉再无新意。上次和段晓棠动手是在暗夜陋巷之中,不知深浅,何况段晓棠这次没有带兵器过来。
李君璞:“没问题,先比划一下拳脚。”
两人各寻一边站定,拉开架势。
拳打、脚踢、摔打……段晓棠力量不足,李君璞苦于灵活不够,最终还是李君璞败下阵来,心下揣揣,上次在巷中偷袭不成不是偶然。
近来的打击接二连三,先比不过秦景,后打不过段晓棠,让向来自傲的李君璞深深怀疑,是否因为公事消磨太多时间,忘了外头风云突变。
李君璞疑惑道:“你这套拳法有些像军中搏击之术,从过军?”
段晓棠摇摇头,“的确是从军中流传出来的,叫军体拳。”只照着练无非强身健体的套路,但深刻理解后拆解其中招式每一招都是有用的。“综百家之长,专为军人设计。”
李君璞思索一会,“我未曾听闻大吴哪支军队用这套拳法。”
段晓棠歪头,狡黠一笑,“那你有没有想过,我可能不是大吴人。”
李君璞:“异域之人在长安自有聚居之处,若你们非大吴人落脚胜业坊时坊正就该上门,并通知左右。”
早知道李君璞是警惕心非常强的人,段晓棠将三人瞎编的那套来历说辞信口说来,末了感慨:“其实我也说不清是哪里人,反正也找不到家乡,但祖上是炎黄苗裔没错。”
李君璞勉强信了,毕竟他没听说过大吴哪支军队能做到禁酒的。不禁深思一番,帮段晓棠三人落籍的应该是白家,他们之间又有何勾连。
第129章
翻墙而过
段晓棠放狠话,“如果让我找到那个人贩子,非得将它大卸八块不可。”
再浪漫的包装,也不能改变穿越大神是人贩子的事实。除非把人送回去并保证身体完好无损,如此才能大人不计小人过。
这份怨念如此真实,让李君璞又多信了两分。唯有一点疑惑,拍花子的目标多是妇孺,似祝明月林婉婉才合适,绑架段晓棠是嫌命长么。
李君璞:“你若不从军,又如何习得军中拳法呢?”
“我父亲是军人,从小想延续传统让我入伍,”段晓棠仰头望天,“但我不愿意。”
“我讨厌一成不变一眼望到头的枯燥生活,没有任何新鲜和乐趣可言。”
李君璞顿时神色复杂,数年以前他都坚定地认为自已会成为一名为国征战的将军,重续家族荣光。从未想过今日会在案牍和鸡毛蒜皮中打转。
想到段晓棠如今的职业,开酒楼做厨子。一个不愿意从军,一个欲从军而不得。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李君璞:“你用的什么兵器。”段晓棠可就带了一只猫一条绳子过来。
段晓棠:“刀,你呢?”
李君璞口齿金贵,“枪。”
段晓棠不由得打个激灵,才反应过来说的是冷兵器长枪。以前还没遇到过。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李君璞:“兵器堂里都有,你去挑一把合适的。”下巴指了指不远处的屋子。
段晓棠信步走进去,差点被琳琅满目的兵器闪瞎了眼,这才是军武世家是底蕴呀!
指着一根长条状的四棱铁质兵器,“铁棍?”
李君璞恨铁不成钢,“这是锏。”
段晓棠没见识的点点头,意思是学到了。“以前只在话本里见过。”
另有一种兵器形如半月,似叉,有柄,中有利刃似枪尖,看着着实怪异,“这是什么?”
李君璞:“镋。”
“听都没听过。”段晓棠看它的样子倒有些像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不过叉开的大一点,尖上花样多些。
李君璞有些怀疑找段晓棠过来比试是不是一个错误。
各自拿了兵器立在校场之中,枪起刀举,段晓棠不得不承认长枪带来的压迫感是其他兵器不能比的。
很快落败,李君璞都有些难以置信,段晓棠的兵器造诣和拳脚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甚至有些拖后腿。“你练刀多久了?”
段晓棠算算时间,“两个多月,差不多到长安开始的。”
李君璞追问,“以前呢?”
段晓棠:“以前只学过一些拳脚。”
为了不进军营,也够努力的。李君璞无话可说,“平时谁给你喂招?”
“白三娘,”怕李君璞不认识,特意解释。“今天坐隔壁桌。她过来玩的时候我们两一人拿刀一人拿剑对练。”
李君璞想起今天酒桌上一起的喝酒的白湛,他两应该是姐弟或者兄妹。“白二郎呢?”
段晓棠小声道:“老实说,白二打不过他姐。”她和白秀然都嫌弃白湛现在水平太菜。
段晓棠无意间给李君璞透露白湛白秀然的长幼关系都是无关痛痒的细节,暮色下李君璞声音低沉,“你刀法粗浅,仅以初学者而言可以说进步神速,但若是遇上武艺高强者,很容易落败。”
“我知道,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当初选刀就是冲着速成去的,现在火候不到很正常。”段晓棠无可奈何,“上次葛大哥也是这么说的。”
李君璞知道说的是今日同饮的葛寅,“你们比试过,结果如何?”
“我连个边都没摸着。”段晓棠并未丧气,反正时日还长,有的是机会。
李君璞想起今日酒桌上的约战,三人间战力互换,很容易得出结论。觉得近来霉运当头,莫不如打听长安哪座庙宇灵验,去去晦气。提枪站定,“再来!”
实战的机会不多,段晓棠当然不会拒绝。两人在校场中你来我往,连暮鼓声响起都未曾注意,借着点滴光亮继续比试。
段晓棠一轮论落败,同样一轮轮进步,不断查漏补缺,梳理刀法中的瑕疵。
又一轮比试过,李君璞:“再来!”
“不来了,我要回家。”段晓棠将刀放在一旁,转身要去解栓猫的绳子。
李君璞:“酒楼午间才有生意。”不用太早回去睡觉。
段晓棠手往坊门的方向指了指,“我在坊门口还有一家豆腐铺子,寅时初要起来点豆腐。”
李君璞想起这几日进出坊门,总是热热闹闹的五谷豆坊,旁边就是林婉婉坐诊的济生堂,还真是段晓棠的产业。“你不觉得现在的生活庸碌繁琐么?”
“有的人喜欢沙场征战快意恩仇,有的人喜欢市井田园小富即安。选择不同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借用林婉婉刚说的一句话,“我心安处是吾乡。”
李君璞将长枪放在兵器架上,“我送你出去。”
段晓棠一身臭汗,没将富贵抱在怀里,跟在李君璞背后,不轻不重地拉着绳子溜猫。
举头望月不见月,原来是下弦月,黎明时分才能看见。
李君璞发现他的动作,“明早起来就能看见了。”
段晓棠继续抬头,誓要从夜空中“看”出一轮月亮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或者月是故乡明。李白写了那么多关于月亮的诗,却不知同一条时间线上古代现代九州四海从来只有一轮月亮。
唯一可待商榷的就是不同的位面上是否是同一轮月亮。
以段晓棠如今对大吴的浅薄了解,现在头顶的这轮月亮上应该也不能种菜。
到了门口,段晓棠和李君璞对视一眼,坊丁经过。
段晓棠看着门口有一条小径通往交接围墙方向,小声问道:“能走到围墙边上么?”
李君璞点点头,在前头引路,示意段晓棠跟上。
走到墙根底下,段晓棠把溜猫绳绕在手上,富贵猫抱在怀里。在离两丈远的地方加速,脚轻轻在墙中间借力,手搭上去就此跃上墙头,“再见!”往下一滑,人影消失不见。
徒留李君璞站在原地思索,要不要在墙角底下种些带刺的灌木。
第130章
晨起忙碌
段晓棠“咚”一声落地,赵璎珞循声而来,见是她,“不能走大门?”
段晓棠:“外头坊丁巡逻,真是要命。”将富贵小心放到地上,“盘点完了?”
赵璎珞:“等你回来黄花菜都凉了,锅里有热水,快去洗洗吧,早点睡!”蹲下身摸摸富贵的猫猫头,“下次别带富贵出门,走丢了怎么办?”
段晓棠边走边说:“拴着绳呢,不会丢的。”错身而过时,突然问道:“明月和你说了吗?”
祝明月每天同赵璎珞说无数件事,但今天会被段晓棠特意提及的只有一件事。“姓褚的成亲了。”不出所料对象是符四娘,借的就是前一阵皇帝选秀的东风,急不可待的成婚了。
符家好歹是个官宦人家,选秀也选不到她家头上,无非是褚生坏了名声,肚子里的事又瞒不住,急忙忙成亲岂不是坐实两人私通已久。
选秀一来,不知内情的人看来两人各有各的不得已,险险保住部分名声。这场婚宴,高低要给皇帝安排一个主宾位置。
消息来源是杜乔,据说褚家婚宴没多少读书人去。二道贩子则是祝明月和段晓棠。
段晓棠的意思是既然断了就断的彻底,从此桥归桥路归路。颇有几分好前任就该像死了一样。
祝明月的态度则是不用太关心也不能全然没数,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底线。甚至安慰道:“一个孝道加持的愚蠢泼妇婆婆,一个有心机有娘家的儿媳,以后褚家没有安生日子过。”
段晓棠被祝明月说动,原本想诸事忙万一忘了自已补一句,结果祝总的记性果然不错,记人记事记仇的本事都是一等一的。
赵璎珞又不是真的傻,当初找上褚家无非想求个遮风挡雨的庇护,但褚家不仅不能提供保护反而残害自已。何况就算侥幸嫁进去,在褚家当牛做马肯定没有在小院生活的自在,同样是辛苦,但意义和所得全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