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章

    “还有一种叫神仙叶,生长在秦岭,”位置很近了,“它做出来是绿色的。”为了一口吃的,林婉婉也不容易。

    郑师傅是本地人,所以段晓棠先问他,“神仙叶,听说过吗?”

    “没听过。”郑师傅从来没离开过长安城,秦岭离他太远了。

    段晓棠站起来,“我去问问王师傅吴师傅。”如果他们也不知道,就让姜永嘉去市面上收购。

    林婉婉对郑师傅道:“你们做出来,记得让我尝尝。”

    东家的妹妹,郑师傅只能答应,“若是做出来,是段郎君和林娘子首功。”识趣的给林婉婉推荐其他饮品,“林娘子,看看哪些合你心意?”

    郑师傅在段晓棠教导下做出来的东西,当然会分给同事们品尝。粗略的观察,女人们更偏爱些。

    但春风得意楼尚未正式营业,本身的女员工少之又少,样本不足,郑师傅有心无力。

    林婉婉当然每样都想尝尝,比之最初讨论出的甜品饮料单子,无疑又增加了几样,是段晓棠和郑师傅最近一段时日新开发出来的。

    “等等,我去叫人过来。”林婉婉胃口不大,难免浪费。把戚兰娘和赵璎珞赵过来三个人分一分刚刚好。

    乐器店送来订制的琴和琵琶,是预备给客人兴致起来奏乐用的。

    祝明月简单扫几下琴弦,琴声泠泠,“以后隔三差五去请平康坊请乐人来表演,不用当红,但不能媚俗。”

    在旁边的琵琶弦上拨弄几下,明显比应对琴有章法得多。祝明月将琵琶竖抱在怀中,轻轻将轸子往外拔一些调音。

    手指按在弦上,轻轻拨弄起来,先是生疏后来逐渐熟练。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一刻周遭所有人事物都消失不见,仅余天地、祝明月和手中的琵琶。

    常久不练习加之没带假指甲手指触弦难免不适,祝明月仅仅弹了半曲就将琵琶放下。

    林婉婉惊讶道:“你会弹琵琶呀!”

    祝明月不咸不淡的回答:“我爷爷喜欢。”

    林婉婉蹦跳着靠近,“我给你买琵琶!”

    段晓棠打击道:“你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你不懂,我在美色上一直很舍得花钱。”穷养儿子穷养女,富养自已长身体,富养明月下半辈子可以躺平了。

    祝明月不理她们的玩笑,去后头处理其他杂物。

    宝隆和的孙掌柜原本是路过,听到春风得意楼传来一阵乐声,以为他们也要走请乐人表演吸引客人的路子。秉着打探情报的内因,慢慢靠近。

    是从未听过的曲子,是以琵琶演奏的恢弘大气的曲子。透过开着的小门看见,哪里是乐人分明是酒楼的东家祝明月,而且与寻常人琵琶横抱不同,她是竖抱的。

    段晓棠发觉门口的人,“孙掌柜,站外面做什么,进来呀!”

    “不用了,”孙掌柜江湖日老也有被当场抓包的羞耻感,“我刚刚路过,听见祝娘子弹琵琶,不知这曲子叫什么?”

    段晓棠:“广寒宫进行曲。”

    林婉婉:“嫦娥破阵曲。”

    段晓棠想到此时没有进行曲,遂改口,“是叫嫦娥破阵曲。”

    孙掌柜感慨道:“好名字。”可惜只有半阙。

    送走看热闹的孙掌柜,林婉婉摇头晃脑,“祝总真是一百斤的体重,九十九斤的反骨。”学书法是因为爷爷喜欢,学琵琶也是,可想而知她爷爷是何种秉性喜好。

    但信手谈的曲子是什么呢,哪个热爱古典文艺的老爷爷会喜欢《月亮之上》,又不是广场舞的忠实拥趸老太太。

    段晓棠:“你信不信我告诉明月。”

    “怕你呀!”林婉婉有恃无恐,长反骨有什么大不了的。

    段晓棠:“你说她有一百斤。”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第100章

    看破房子

    陈牙人赶到春风得意楼时诧异不已,短短一段时日,三人居然闯下这么一大片家业。

    祝明月迎出来,“陈牙人,这次还是要麻烦你。”

    “你照顾生意是看得上我。”陈牙人客气道,刚刚路过的一个工匠好像是李匠人的徒弟。上次租房子没坑他们,介绍过去做活的李匠人也是老实人,交情生意就是这样一点点起来的。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可他陈氏牙行却是童叟无欺,靠着口碑一点点做起来的。

    陈牙人:“按着要求找出了几处地方,还需要你亲自去看看。”

    祝明月:“行,稍坐一刻钟,我把手头的事处理完,马上跟你出去。”

    陈牙人:“没事,你先忙。”

    小二给陈牙人送上一碗饮子,陈牙人浅浅尝一口,没忍住将一碗喝干净,难怪当初林婉婉对铺子里的扶芳饮怨念颇深。等酒楼正式开业说不定要使唤店里的小子常来买上一些招待贵重客人。

    陈牙人依然骑着他的小毛驴,段晓棠将运货用的平板马车赶出来,擦洗干净,一行人坐在上面出去看房子。

    祝明月这次租地方是用来建作坊,首先要面积宽敞,其次要有井水。用于经营,对人流也有要求。

    连着看了几处地方,都不甚满意。不是房屋杂乱没有落脚的地方,就是周边环境不好,路过的人群不属于五谷豆坊的目标客户。

    陈牙人眼看生意做不成,挣扎道:“胜业坊还有一套,地界挺宽,只是房子有些破。”

    反正已经出来了,祝明月无所谓,“去看看吧。”在胜业坊这这一条就远胜其他。

    段晓棠赶着马车到目的地,抬头看到,情不自禁,“真破呀!”

    胜业坊算是长安中等偏上人家聚集之处,但这处地方怎么说呢,没有房柱倾塌,但隐约见蛛网密结,显然是衰败之相。

    其实房屋主体都是好的,周围也热闹,转过角去就是赵氏医馆那条街,离坊门颇近。

    陈牙人终于找来钥匙,房主在后头跟着,是个上了年岁的老头。众人一起进了大门,原以为里头也是残破屋舍,进去却是大吃一惊。

    除了门口几间房子,竟全是空的,只用围墙简单围起来。

    房主:“原先我家预备在这里起新宅,结果家中出了变故,钱财不济,便空在这里了。”

    祝明月看门口的灰尘,不是一两年能积下来的。貌似为难道:“我家也住胜业坊,两边近是近,可你这里什么都没有,若是租下来相当于要给你建新屋子。”

    其实如果她们去其他地方租房子,皱着眉头咬着牙改动原有屋舍。不似这处位置好地段佳,里头几乎是空的,租下来可以全凭施为。

    长安特色的坊市宵禁制度,一旦入夜音讯全无。同在一坊,至少联系起来方便许多。

    重新兴建屋舍花费巨大,幸运的是此地主要是用来做作坊,除了仓房等主要建筑外,其他的可以暂时用茅草棚子凑合。

    祝明月:“晓棠,赶车去把李师傅接过来,让他看看。”复又对房主说道:“你里头全是空的,我得先请工匠过来看看,花销多少才能把这里拿下来。”

    房主自然知道这房子问题在哪里,没有谁能真正空手拎包进来,非得出一番血不可,才能住得进来。可他家实在无力兴建房舍,土地空在这里只能算做纸上财富。

    东市与胜业坊相距不远,段晓棠很快将人接来。

    祝明月开门见山,“李师傅,你来看看这房子怎么改。”说改都不合适,应该是修。

    “沿着两边围墙各建六间房子,后头起四间,中间横着俢一排,隔开前后院。”

    这块地方比柳家的东跨院大,但祝明月还是给设计成二进院。

    李匠人给祝明月做了好几回活,上次给他说过还有一个活,估计就是在此处。

    做的久了也知道祝明月的要求,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按照最简单的来做,无需额外雕饰。

    前前后后看了几圈,李匠人估量道:“一间屋子砖石材料至少得二十贯,人工另计。水井多年没打理,要请人重新掏。祝娘子,路面还铺么?”凭李匠人的了解,祝明月在哪都受不了黄泥地。

    段晓棠默默算着,起房子差不多就要将她们所有的现钱填进去。如今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只有林婉婉时不时的诊金,杯水车薪。

    如果把这块地买下来,胜业坊的房价,谁住谁知道,没有一两千贯根本拿不下来。

    林婉婉和戚兰娘赵璎珞安安静静当着吃瓜群众,反正家里和钱有关的事都是祝明月做主。

    祝明月最先想的是用按揭的办法把这块地买下来,但她名下没有任何可供抵押担保的财产。住的房子是租的,春风得意楼产权人是白秀然。

    将陈牙人请到一边,“这处地方租金多少?”

    陈牙人:“挂出来的价格是每月三贯,长租还可以再谈谈。”

    柳家的小院收拾得齐齐整整,一个月才八贯呢。

    “我可以租,租期三年。但有条件,三年后以市价买下这处地方。如果房主毁约,提前三个月通知,市价置换我修建的地面建筑,并且补偿一个月营业额。”

    陈牙人知道祝明月若非银钱不凑手,定然是打算买下的。

    但这样的租约附带买约的生意还是第一次接触,这处地方挂在陈氏牙行已经很久了,无论租卖都未曾成交过,实在是先天不足,客人都看不上。

    算空地它有围墙外屋,算屋舍它又空空落落没法住人。

    陈牙人估算着房主应该会答应的,“祝娘子,还有其他说法么?”

    祝明月:“这地方在房主手里多久了?”

    陈牙人:“十六年。”

    祝明月:“他有几个儿子?”

    陈牙人:“两个。”头一次见人租买房子问房主家庭情况的。

    拿在手里十六年,产权应该没有问题,但房主年纪太大了。“如果订契,我要他两个儿子也签字按印。”

    第101章

    作坊确立

    陈牙人做中人几十年,听人教诲过无数次在商言商,向来以契约诺言为准,今日终于见识到一个最为标杆的案例。

    祝明月怕房主年纪大意外去世,遗产纠纷两个儿子不认账,到时自已的投资打水漂。

    “我去和房主聊聊。”

    陈牙人将祝明月的要求说的更简单些,意思是她看上这块地方,想买下来,但一时钱不凑手,打算三年后再过户。在这之前愿意租赁,每月给付租金。

    反而是最后一条让两个儿子参与叫房主十分抗拒,他意识到这背后的“险恶用心”,父母在子女无私财,两小子万一以后心野了怎么办?

    房主晓得祝明月顾虑,但人家不理解他一个老父亲的心。

    祝明月自无不可,只委托陈牙人继续寻找房源,大不了她们在家里生产,专门租间小铺子售卖,只是生产销售规模都会受到影响,不得不收缩。

    祝明月:“你们回家,还是去酒楼帮忙?”

    走了一天,林婉婉筋疲力尽,“回家。”

    戚兰娘点点头,出来一天,家里的活还没做完。

    李匠人眼见到手的活计飞了,又能怎么办呢,回酒楼继续修修补补吧。

    两边分别的时候,祝明月突然想起一件事,直直地看着林婉婉,“我们的猫猫狗狗呢?”抛却宠物属性,狗看家护院猫驱鼠捕鼠,比男人有用多了。

    最近发生太多事,林婉婉险些忘了,猛拍额头,立下军令状。“祝总放心,保证三天内让你见到忠诚的猫狗军团。”

    房主回去见到两个“不孝子”气不打一处来,老妻只追问道:“房子租出去了吗?”

    房主:“不是租,是要买。”只是先租后买。

    老妻:“价钱没谈拢?”

    这倒不是,未来按照市价来,做猫腻的地方极少。房主:“他们要两个孽子一块过去。”然后细细将祝明月的条件说出来。

    老妻一听就知道人家是诚心要买,只是把日子挪后。正因如此,怕日后纠纷才要求带上儿子。如果时间不是三年而是十年,只怕连孙子都要带上。

    那块地既不能用又不能赚来吃喝,砸手里十来年。说来家资不菲,实际日用还不如寻常小户家。不如先收点租子,三年后卖出去还能得一大笔钱财。

    老妻:“这有什么,无非让儿子去一趟。家里有我俩在,翻不了天去。”知道家里未来有这一笔进账在,儿子儿媳日后都会更有孝心点。

    道理是这个道理,房主只是过不了这个槛。好不容易被老妻说通,把两个儿子找来。

    大儿子一听喜不自胜,他是长子,日后家业大部分都是要落在他手里头的。

    次子亦是心热,不知自已日后能从这租金和卖房卖地的款项里分得多少份额。

    房主:“我光知道他们是住在坊里的,却不知住在哪里?”

    老妻拉住他,“天色晚了,不如明天再去寻陈牙人从中说和。”

    次日一早,房主带着两个儿子到牙行寻陈牙人。

    陈牙人猜到他们的来意,“我替祝娘子撮合好几桩生意,就没有听哪个人事后后悔的。”听说他们和柳家相处十分和睦。“只能先去递句话,人家要不要也说不准。”

    将人带到春风得意楼外,早在华天楼时期作为东市一大酒楼,内行心照不宣的知道生意差,但论外形规模还是很能唬人的。

    房主:“祝娘子在这里做活?”

    陈牙人:“她是东家。”

    房主怀疑祝明月是不是把资金全投在大酒楼,才一时凑不出钱买自已的地。

    祝明月见陈牙人来了,“昨天的房主改主意了?”

    陈牙人:“你的条件他都答应,租金也愿意再降降。”第一次没有坚持到底,第二次肯定要退一步。

    祝明月不方便带着陈牙人去后厨,便吩咐姜永嘉:“姜掌柜,麻烦你把段晓棠还有李师傅周师傅叫过来,跟我出去一趟。”

    故地再重游,祝明月验过房主手里的地契无误,房契因为当初只开了一个头自然是没有的。

    本来条件便苛刻,祝明月也不愿意多此一举,查验两个儿子的户籍,只看长相就是一家人。

    祝明月爽快在契约上签字,房主一家虽然对她一个女人出面心底略有微词,但从始至终都是她领头,气势又强胜。看在钱的面上,他们也不多话。

    日后过户是按照当时的房价地价来算,想必还会再往上涨一涨。

    送走房主一家,祝明月对陈牙人道:“到时过户还需要你来做中人。”

    无论出于利益还是交情陈牙人都一口答应:“没问题。”

    陈牙人走了,祝明月对李匠人道:“李师傅,临街的两边各砌上一排房做铺面,能做几间?”

    这块地是长方形的,窄的一面是大门已经砌出门房不需要改动。

    李匠人指出来,“这一边是现成的,另一边砌六间太挤,做五间合适。”

    现成的几间靠着的街面人流不多,祝明月打算扔给林婉婉,反正医馆不靠路人吃饭,剩下的作仓库。自已用的铺面不必抠搜,“那做五间,另外在后头做出茅房浴室马厩,井水重新掏。另一边沿着墙根搭一排茅草棚,里头搭锅灶。”回头问段晓棠:“搭几个?”

    段晓棠:“六个,其他地方空出余裕,留着放石磨和雨天晾晒的地方。”这黑作坊似的生产条件,搁现代妥妥的三一五晚会种子选手。

    祝明月:“剩下的门窗家什就麻烦周师傅了。”

    李匠人问道:“祝娘子,这房子打算什么时候用?”

    祝明月:“先修门面,赶上酒楼开业。其他的往后挪慢慢建。”

    李匠人周木匠不约而同吸口气,不同于春风得意楼,这里可以说是从头起新房,工程量太大。幸好不是昨天说的小二进房子,只在半个月里俢好五间房,填上里头的家什,赶一赶工应该能做到。

    酒楼还要留两个人,周木匠盘算哪位师兄弟那里能借来人。

    李匠人师兄弟的人已经薅完了,只能把主意打到师叔伯头上。

    我是怎么从一个泥瓦匠变成包工头的?

    第102章

    猫狗取名

    晚间回家,林婉婉从门口横跳出来拦住两人去路,得意洋洋,“我给你们准备了惊喜,猜猜是什么?”

    段晓棠:“天上掉帅哥?”

    祝明月:“天上掉金子?”

    “能不能猜一点靠谱的?”林婉婉撅着嘴道。

    祝明月段晓棠:我们猜的是你喜欢的,还不够靠谱吗?

    “喵,喵。”

    段晓棠已经知道惊喜是什么了,门后面放着一个矮框的竹篮,填塞着茅草,上面铺着碎布头。里头睡着一只小橘猫和小黑狗,看模样刚刚断奶。

    林婉婉手背在背后得意洋洋给自已表功,“母狗好凶的,我都不敢靠近,还是主人家去抱出来的。你们知道么,我跑了好多地方才找到一只橘猫,花了两条小鱼干才聘回来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