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2章

    祝明月:“聘?”

    “是呀,“”林婉婉点点头,“长安抱养小猫都叫聘。”

    冥冥中小橘猫凭借两条小鱼干的身价稳坐家庭宠物头把交椅。

    正堂里五个人围成一圈进行欢迎家庭新成员的第一个仪式——取名。

    戚兰娘照着村里的猫狗常用名字称呼:“小黄、小黑。”

    贱名好养活,但这两个名字太土了。林婉婉:“橘总、黑总。”

    赵璎珞觉得林婉婉胆大包天,是不是忘了经常叫祝明月祝总。“不如叫啸天。”猫名暂时没想到,可以用“咪咪”“喵喵”应付着。

    一个比一个没新意,祝明月问道:“晓棠,之前不是动过心思养猫么,想过名字没?”

    “当时寄托了一点朴素的愿望,”段晓棠有些尴尬,“富贵儿。”

    歌以咏志诗以寄情,宠物怎么不能承载主人的愿望?

    “这个名字很好,”祝明月勉强同意,比路易乔治合适多了。指着小黑狗道:“你就叫发财了。”

    狗随猫名。

    五个人终于达成共识,财神爷才是共同的信仰。

    气氛组组长林婉婉带头鼓掌,“欢迎我们家的新成员,富贵和发财。”终于过上猫狗双全的日子。

    祝明月:“他们多久能长大?”承担工具猫工具狗职能。

    戚兰娘从前家里穷,向来是养不起活物的,只有粗略印象,“应该很快吧。”至于多快,不清楚。

    大家都是这样的态度,祝明月也不指望它们半个月后能上岗,

    “要不要搭猫窝狗窝呀?”林婉婉跃跃欲试。

    祝明月对暂时用不上的工具猫狗无情,“这么小,暂时住小竹篮吧。”

    一家之主的态度决定了这对“薄命”猫狗日后恐怕没有做主子的命,只能委委屈屈做快活的土猫土狗。

    自打五谷豆坊位置确定,一家人全部动起来。东市鱼龙混杂,但胜业坊向来治安不错,独自行走也没有大问题。

    祝明月和段晓棠还要分心在春风得意楼,林婉婉三人常常跑到新工地去打下手。

    林婉婉和戚兰娘只能做些轻松的体力活,赵璎珞则要扛起大旗,管上每天的材料钱财进出,临时账房紧急上岗。

    没办法春风得意楼和五谷豆坊的账目必须分开,外人看两家是同一个东家,实际上两家应该是供应商和采购方。

    以至于每一笔都做得战战兢兢的,非得让林婉婉和戚兰娘复核,晚上祝明月回来再检查一遍。新人上岗难免有瑕疵,好在没有出大篓子。

    五谷豆坊离赵氏医馆不远,林婉婉偶尔过去还会去医馆打个卡,兴奋对赵氏祖孙道:“我的医馆终于要开业了!”手指着街角的位置,“就在那儿。”

    林婉婉说等着姐妹飞黄腾达给她开医馆,原以为是开玩笑,竟然成真了,还这么快。

    赵大夫撇了一眼旁边只顾着张大嘴吃惊的孙子,真是不顶用。人家靠姐妹都能开上医馆,老夫何时能靠孙子过上清闲日子。

    “你的医馆叫什么名字?”

    林婉婉一愣,她还真没想过,总不能和赵氏医馆一样取名林氏医馆吧,太没有心意了。

    林婉婉:“还没定。”宝芝林、保和堂、百草厅……

    赵大夫:“我认识一个读书人,常替商户取名,不然给你引荐一二。”

    林婉婉凑近道:“他收钱么?”

    赵大夫小声道:“收的不多,他取名据说是根据东家八字来的,保证生意兴隆。”

    林婉婉迟疑,“我们开医馆,盼着生意兴隆是不是不大好?”

    赵金业点点附和,“是呀。”当初家里医馆开业也没请人取名,猜测林婉婉是当真不信,还是舍不得钱?

    李君璞下值回家,见两个妇人站在自家门前怯怯懦懦问门房,“这是林娘子家么?”

    李君璞抬头看门匾上大大的“李宅”,这两妇人或许不识字走错门。

    门房:“林娘子住在隔壁,门上有个铃铛,你拉一下,家里有人会开门的。”

    “哦哦,多谢小哥。”妇人谢过随即往隔壁走。

    门房送走两人,忙过来给李君璞牵马,“郎君回来了。”

    李君璞:“隔壁不是姓段么?”

    “林娘子是段郎君的妹妹,会些医术,常有妇人上门求诊。”

    李君璞眉心微颦,将人与走街串巷的医婆药婆联系在一起,柳家不挑拣租客,日后起了纠纷该当如何?

    门房补充:“听说是正经大夫。”

    两妇人拉了许久的铃铛都没开门,料定是家中无人,白来一趟。

    柳三郎骑着竹马过来,后头跟着柳恪和奴仆。看见陌生女人站在自家东跨院门口,睁着大眼睛问道:“你们是来找林姐姐聊天的么?”反正林婉婉每次都告诉他这些上门的陌生姐姐婶婶是来聊天的。

    妇人只听明白一个林字,愣愣的点头,“是,是。”

    “她去作坊了,我去把她叫回来!”柳三郎热心,说完骑着竹马一骑绝尘去坊门口找人。柳恪追不及,奴仆急忙跟上去保护。

    柳恪见着李君璞站在门口,过来见礼,“李二哥。”

    李君璞看到柳恪有些苍白的模样,“近来身子好些么?”

    柳恪也不敢与其他人比,只是与自已往日比,“好多了。”大夫说身体会随着长大慢慢变得健壮。

    第103章

    隔壁老李

    李君璞看着柳三郎骑着竹马飞奔的背影,慢慢笑道:“三郎,不知林娘子是大夫?”

    柳恪默默地点头,“不知道。”若是知道了,早躲得远远的。毕竟自小看着兄长喝药,自已也时不时生病,见着大夫能有好脸色才怪。

    柳恪要等弟弟,春日天气转温,李君璞索性站在门口陪着等柳三郎回来,顺便考校学问。柳恪的身体注定走不了武将的路子,只能在文学上下功夫。

    李家却是武将世家,好在文武分野并不明显,李君璞和专研文字的读书人不能比,也可以称得上一句自幼熟读诗书,简单的考校还是能做到的。

    柳大郎曾说家中最聪明的是二郎,极有可能承袭祖父的荣光,偏偏那么一副身体,一辈子不得劳累操心。至于三郎,年纪还小看不出来。

    柳家和李家比邻而居多年,又差不多同时开始衰落,缘分真是妙不可言,让人不得不深思这地界风水是不是有问题。

    一刻钟后林婉婉牵着柳三郎出现在巷口。柳三郎没有骑着竹马反而举在手上,像个得胜还朝的将军似的。

    林婉婉将柳三郎交到柳恪手里。看见柳恪身边高大俊朗的年轻人,穿着一身青色公服,瞧不出品级职务。

    柳恪介绍,“林姐姐,这是李二哥,我们的邻居。”

    “李二哥好,”林婉婉刮刮柳三郎的鼻子,“谢谢三郎啦,姐姐要回去干活了。”

    走到自家门口对两个妇人致歉道:“不好意思,等久了吧。”

    “没等多久。”

    林婉婉:“跟我进来吧。”推开门将人引入。

    柳三郎亦是许久没见李君璞,毕竟一个每日憨吃傻玩,一个忙于公务养家糊口。“李二哥,你什么时候带我去骑马呀!”竹马哪有真正高头大马香。

    大哥过年时答应过带自已去骑马,可是过完年他就撇下家人去洛阳了。柳三郎自幼隐隐感知,大哥能做到的,李二哥也能做到。李二哥能做到,大哥未必能做到。

    李君璞柳家大郎年岁相近,可以说是看着柳恪柳三郎长大的,若是成婚早的话,都能生出一个柳三郎了。

    李君璞:“等三郎长到马高,二哥带你去校场跑马。”

    柳三郎看看旁边的亲二哥,吃了十几年饭才长到马高。自已岂不是还要等十年,跨上竹马骑着头也不回走了。末了甩下一句,“都是哄我玩的,不理你们了!”

    林婉婉端着盘子从门里出来,看到柳三郎招招手,“三郎,过来,”将盘子递过去,“拿去吃吧。”

    柳三郎立刻转怒为喜,笑嘻嘻地看着盘子里的做成小兔子模样的点心,仰头问道:“二哥能吃么?”

    “可以,不会冲了药性的。”林婉婉拍拍他的小脑袋瓜子,“吃之前记得洗手哦。”转身又回家诊治病人。

    柳三郎举着一盘糕点又转回李家门口,不敢回家怕柳六娘子管着他吃东西。将盘子递给柳恪,挺着小肚子对李君璞道:“李二哥,借你家地方洗洗手。”

    李君璞侧身让开路,“进去吧。”

    李君璞看着盘子里惟妙惟肖的小兔子,是女人孩子喜欢的花样。“林娘子倒有巧思。”

    林婉婉曾戏言,她从前只会烧水,现在学会了煮粥。若是在老家,那是十里八乡的贤惠人。这种玩笑话柳恪自然不会说出去,“林姐姐不善厨艺,这些都是段郎君做的。”

    柳三郎洗完手出来,看着盘子里几只几乎一模一样的小兔子,挑挑拣拣先拿起一只塞到李君璞嘴里,接下来又喂给柳恪一份,“我问过了,二哥可以吃。”

    剩下的护食似的抱在怀里。

    李君璞囫囵吃下一口点心,原来不只模样精巧,味道亦是不错,可惜柳三郎塞得简单粗暴,不能细细品尝。

    柳三郎:“下次我能让段郎君做老虎么?”小兔子可爱哪能及得上老虎威武。

    柳恪:“段郎君要筹备酒楼,可能没有时间。”

    李君璞:“酒楼?”

    柳恪:“段郎君要开一家酒楼,似乎在东市。”

    李君璞对隔壁邻居的印象的就是一位行医的小娘子,一位糕点做的很好吃的厨子。

    但李君璞万万没想到他和段晓棠的见面来的那么快那么突兀。

    是日,一整天天气阴沉,暮鼓敲响时天早就黑透,家家户户早早的紧门闭户。李君璞在坊门口耽搁一会儿,盘算着今天的无妄之灾又是哪一位的手笔。

    一直往前走着,突然发觉背后有人跟着,脚步不疾不徐,是个练家子。

    段晓棠眼看天色阴沉得厉害,让其他人先回去,自已留在五谷豆坊收尾,好不容易弄完,暮鼓早已敲响。

    李君璞左转,后面人跟着左转。李君璞右拐,后面人跟着右拐。确定自已被人跟踪了,不只要在公事上为难,还打算私下报复?

    段晓棠走惯了夜路,丝毫不觉得有人走在前头是异常。

    李君璞闪进旁边的墙角,后面人依然不疾不徐的走着,马上将要经过。李君璞横踏而出,右拳直击面门。岂料被对面接下来,你来我往纠缠数招。

    坊丁巡视路过,两人不约而同的闪进刚刚李君璞藏身的墙角。

    待坊丁经过,或许是刚刚的交手,判定对方不是杀人越货的亡命之徒。

    “为什么跟踪我?”

    “为什么袭击我?”

    段晓棠理清来龙去脉,对方以为自已跟踪故而袭击。“我回家呀!”

    黑暗中的声音低沉中带着一丝清脆,一时难以判定男女。李君璞想到刚刚交手时摸到的衣料,是男装。身上隐隐透出的一股糕点的甜腻味道。试探道:“段郎君?”

    一个厨子这么能打?

    段晓棠不熟悉这个声音,“你是?”

    “我住你隔壁,”李君璞修正说法,“我家在柳家隔壁,李宅。”

    因为是租房居住,所以段晓棠等人根本没有拜访过邻居。何况现代邻里关系生疏,住几年不认识邻居的大有人在。

    他们隔壁人家的确姓李,准确的说小院就是夹在柳家和李家中间。

    “邻居?相逢不相识,”段晓棠长嘘一口气,“真是无妄之灾。”

    第104章

    医馆取名

    段晓棠林婉婉从姓氏上来看就不是一家人,偏偏住在一起。

    当李君璞将目光从公事上转移到家事上时,才发现旁边一家人的着实怪异。能随口说出“无妄之灾”四个字可见对方识文断字,武艺不弱于自已,居然只是一个厨子。

    段晓棠甩甩胳膊,以示自已绝无攻击之意,自我介绍:“段晓棠。”

    “李君璞,受教了。”李君璞这一番比试可以算输了,毕竟他是偷袭的一方。

    换段晓棠走在前面,李君璞看她依然一副不急不缓的模样,不得不提醒道:“现在宵禁。”

    “哎,我老家没有宵禁,不习惯。”半夜十二点出去夜宵嗨皮的年轻人数不胜数,谁知道到了长安晚上出门是犯罪呢,“如果宵禁被抓到会受到什么处罚?”

    李君璞:“犯夜,违者,笞二十。”其实坊内宵禁行走可大可小,运气好口头教训一顿即可,偏偏李君璞属于运气坏的那一类,而且现在有一撮人睁着眼睛等着抓他的错处。

    段晓棠可不想挨二十下鞭子,加快脚步。柳家是巷口第三户,李家便是第四户。

    段晓棠到家拉响门铃,赵璎珞过来开门:“回来了。”

    段晓棠正待开口打声招呼,背后一阵大力将他直接推进去,李君璞顺势跟着进门,顺手将门轻轻关上,“坊丁过来了。”没时间让李君璞走到自家门口。

    赵璎珞下意识从腰后摸鞭子,却想起回到家里便卸下了,怒目圆睁,“你是何人?”

    段晓棠知道赵璎珞误会李君璞是预备行凶的歹人,立刻解释,“隔壁邻居,进来躲宵禁巡查的坊丁的。”

    赵璎珞:“我们的邻居不是柳家么?”这个人的打扮既不是奴仆,又和柳家父子几人不符合。

    段晓棠:“隔壁李家的。”她们平日里的行动路线不大往李家的方向走。

    “晓棠,璎珞你们在门口磨蹭什么呀,快点进来吃饭,”林婉婉的声音从正堂传来,“先吃不管后吃要洗碗。”

    段晓棠顺势邀请,“李郎君,不如留下来吃个便饭?”赶上饭点了。

    烛火掩映下,李君璞勉强看清段晓棠的长相,是个极为英气的年轻人。如果在路上遇见,可能以为是少年侠土或者富家公子。稍稍拉开门坊丁已经走远,“多谢盛情,我先回家了。”点头致意后离开。

    林婉婉坐在桌子边,看着两人施施然进来,“你们做什么,耽搁这么久?”换做冬天,饭菜都冷了。

    段晓棠洗完手坐下,拿起筷子预备开动,“帮助了一只因为宵禁迷途的羔羊。”

    林婉婉:“哈?”

    段晓棠将她与李君璞刚刚一刻钟发生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颇有一番不打不相识的样子。

    林婉婉:“我看李二哥脾气蛮好的,”很照顾柳恪柳三郎兄弟两,“怎么会在路上袭击陌生人呢?”

    祝明月诧异道:“李二哥?”这个称呼是不是太亲近了。

    林婉婉立马撇清关系,“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跟着柳二柳三喊的。”

    段晓棠猜到缘由,“已经宵禁,走在路上自然提上几分小心。何况从坊门开始,我就一直跟在他后面,心里能不打鼓么。”换做现代就是暗夜无人的小巷后头一直跟着一个人甩不掉,能不害怕么。

    祝明月未曾点破,段晓棠下意识为他人开脱,将责任揽到自已身上。李君璞不是无所依凭的弱女子,他有体魄有勇力,却如此警觉。是天性如此还是近来遇上变故?

    不过这些都与她们无关,邻居而已。不过既然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自然要留上一二分心。

    祝明月让林婉婉平日里和柳家两孩子玩的时候,打听打听李君璞的为人。

    结果大吃一惊,居然是万年县尉,主管治安缉盗,相当于现代的公安局长,难怪警惕心那么高。

    赵璎珞比较吃味,万年县尉是九品官,似乎不如符家的七品官,但这是实职而且是现管。如果早能和李君璞套好关系,借他一张虎皮就能迫得褚家退婚,不用殚精竭虑琢磨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

    怪道人家说长安城天子脚下遍地是官。

    林婉婉终于想起她还有一件大事没办,“酒楼叫春风得意楼,作坊叫五谷豆坊,我们的医馆叫什么?”

    医馆以后主要是林婉婉负责,其他人顶多跑个腿打个下手,祝明月征询意见,“有属意的名字么?”

    林婉婉仰头,“我就知道百草厅、宝芝林还有保和堂”每一个都有来有历,深入人心。

    段晓棠笑呵呵地补充,“我还知道一个,一笑堂。”

    “药铺医馆取名一般安、和、瑞、寿、康等字,”祝明月提出最简单的办法,“排列组合。”

    赵璎珞闻言跟着组合了一个名字,随即反应这个名字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林婉婉嘟着嘴,“能不能上点心,这可是以后声震长安城的医馆,怎么能随大流起名字。”

    段晓棠:“不然我去后头拿本书,你闭眼指两个字?”

    林婉婉手在半空中一挥,“正经点。”

    祝明月眼看今天不商量出个结果,林婉婉不会让人好好睡觉,“不如叫济生堂,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戚兰娘点点头,“好听好记,一听就知道是做什么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