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章

    段晓棠想起来,“我记得潘安,还有被看死的那谁?”

    “看杀卫玠,”林婉婉补充,“还有兰陵王。”一想到兰陵改名枣庄,就像一天然美女非要整容成网红脸,气质一落千丈。

    杜乔看着两人一提到美男子滔滔不绝的模样,心下不住摇头。

    “我记得建安七子里有好几个丑男,具体是谁忘了。”林婉婉不以为然的说道,丑男的名字为何要费心记得。

    白湛不服气,“男子为何非以相貌论,不该看其品性才华?”

    “你看我,像是能理解他们思想才华文章的样子吗?不如单纯看脸彼此轻松。”林婉婉说道。承认自已粗鄙没内涵,所以专注于看脸,可谓魔法打败魔法。

    “再说你们男人不都这样吗?”怎的男人做得女人做不得?

    白湛和杜乔当然不肯认,一来他们不承认自已是好色之徒,二来好美色不符合君子要求。

    白湛更委屈,刚刚说自已是男孩子,棍扫一大片,就成男人了。

    他们还没适应现代把某些问题上升到群体的手段。

    祝明月示意两个护卫守在门口,孤身走进钱记当铺。入目地高高柜台,据说是为了居高临下压低报价。

    不理会高高的柜台,直接对伙计说道:“你们掌柜可在,我寻他说话。”

    当铺伙计生来一双势利眼,先看罗衫再看人。绫罗衣裳,都是时兴样式,再看祝明月的容貌,定然出身不凡。余光瞟见门口两个健壮悍勇的护卫,心念不知见没见过血。

    伙计在柜台后应道:“娘子,我家的生意都是在柜台做的。”

    祝明月不紧不慢从腰上荷包里拿出化妆镜,放在手心对伙计晃了晃,“你觉得,这生意你能决定?”

    伙计未必看清楚镜子,却被祝明月高深莫测的表演折服,忙不迭去后院将掌柜请出来。

    钱掌柜一路骂骂咧咧,“客人来非得我出面,养你有什么用?”

    伙计低头缩肩,“我瞧着那确实像是罕见的宝物?”

    钱掌柜也不怨怪伙计不识货,单纯见识少不。到了前厅,收住声音,他比伙计更加势利眼,只见厅中美人一身气度便知道非是小家能养出来的。“鄙姓钱,娘子如何称呼?”

    “钱掌柜好,我姓祝。”

    “祝娘子,还请随鄙人到后院洽谈。”钱掌柜右手张开向后引路。

    祝明月微微颔首,跟着往后院去。两个护卫从门外跟上,直到两人在书房坐定,守在门外。

    “不知祝娘子所当何物?”钱掌柜开门见山。

    祝明月不理会被着重的“当”字,“只看贵号与我是否有缘。”取出化妆镜,交予掌柜,“此物名为琉璃镜,来自玉门关往西十万八千里的拜占庭帝国,全大吴只此一件。”

    至于功效为何不言而喻,琉璃钱掌柜知道的多为彩色,似这般纯色还能清晰照出人影的闻所未闻。玉门关往西十万八千里的拜占庭帝国更是闻所未闻。

    拿在手里,连鼻上黑点唇上胡茬都清晰可见。

    “祝娘子开个价吧。”

    “一千二百贯。”祝明月一口说道。

    祝明月先找杜乔询过价,对方极是坦诚承认不识奢物。不过介绍了另一个内行--何金,本职是走南闯北的胡商,见识广博。

    何金给出的底价是三百贯。

    祝明月率先报价,钱掌柜自然只能在她划定的范围内出价。

    “祝娘子,拿钱某消遣吗?”

    祝明月拿走镜子,“你我既无缘,也不该多强求。”站起转身离开。

    钱掌柜说道:“这价格在武功县无人能出得起。”

    祝明月走到门口,“武功与长安不远,我不过多等三五日,天子帝阙,不会有人吝惜几千贯。”毫无犹豫继续往外走。

    上门的生意眼看就要飞了,钱掌柜看祝明月不似做戏,急忙喊道:“祝娘子,刚才老夫唐突无状,也实在是见宝物心喜。”

    好不容易将人哄回来,急忙招呼伙计,“上茶,上好茶。”

    祝明月摆手,“不用,我喝不惯你们的茶。”此时盛行茶汤,祝明月自然不习惯,却被掌柜理解为平生喝惯好茶舌头养刁,当铺内茶叶低劣不能入口。来历背景更是成疑。

    “钱掌柜,有些人的容貌细看是一种残忍,可美人合该有一面琉璃镜来细细打量。”它和普通的铜镜不一样,祝明月问道:“对不对?”

    “对,对。”钱掌柜点头,“钱某问一句,祝娘子此次活当还是死当?”

    “死当。”

    几番你来我往,价格确定在一千贯,结算方式祝明月选择一半金子一半铜钱,全交由两个白家护卫清点,毕竟她自已对钱没数。

    两刻钟后,其中一个护卫上前回禀,“娘子,清点无误。”不愧是豪门里混出来的,在外面他们称呼祝娘子,进了当铺立马改口称呼娘子。

    钱掌柜察觉祝明月见满满一车铜钱眼中难掩讶色,得意地说:“祝娘子第一次见?”

    本以为对方会找借口强撑体面,熟料祝明月点头应是,“我平时用金,第一次见这么多铜钱,果然笨重。”

    糟糕,又被她装到了!

    第18章

    购物之旅

    做事有始有终,祝明月给钱掌柜出主意,“昔年匈奴西迁,明妃未必不曾揽琉璃镜自照。”这便是碰瓷古人自抬身价。

    钱掌柜会心一笑,短时间想出数个与汉昭君相当的美人。

    祝明月再看着高高的柜台,“我来前家人劝说,锦衣入当铺是破衣烂袄虫吃鼠咬,全为三个字——不值价。”不待钱掌柜解释,“可今日看全是扶危济困的慈善生意,百姓的及时雨。”

    话说的有理有据,钱掌柜向来认为自家做的黑心生意,教祝明月一说的确在做慈善,若无当铺,庶民救急无门道才是上天无门下地无路。

    以后就这么宣传。

    不过这也不耽搁他招来另一个面生的伙计尾随,希图挖出她的背景。

    一个护卫推车,另一个提醒,“祝娘子,后面有尾巴。”

    祝明月不用回头看也知道是钱掌柜派的人,“不用管。”

    他们现在打的是白家的招牌,全国有数的贵人,地头蛇也会怕的过江龙。只要与白湛一行人会合,自然会知难而退。

    生意想要做的长久,最重要的是识时务。

    看到祝明月带着人推着车回来,满满当当数个麻袋,林婉婉好奇,“买的什么?”

    “铜钱,”祝明月知道万不该露出嫌弃神色,只是错估此时货币的体积和重量。“全是铜钱。”生出一种错觉,刚才去当铺是发财还是做苦力。

    不能怪她们见识少,常年不用现金,突然一车钱放在面前,确实有些惊讶。

    杜乔怔住好一会,“祝娘子,你是否不知铜钱笨重?”以他的了解,祝明月若知道,不可能高调地推着一车钱出来。

    “我们待会不是要去买东西吗?”杜乔真相了,祝明月可不会承认,“不用找零。”

    段晓棠问道:“这些是多少?”她对铜钱也没概念,大喇喇问出来。

    “五百贯。”祝明月补充,“另有价值五百贯的黄金。”既然决定合伙,首要钱财账目清晰。

    杜乔晓得何金的估价,祝明月竟将它卖出三倍有余。

    “你们刚刚的表现用一句话形容——何不食肉糜。”林婉婉洗刷她两一遍,食指按在下唇上问杜乔,“这些够了吗?”

    她们之前拟过一张单子,是此行需购买的物资。杜乔简单看过,“够了。”还富余很多。

    “接着是你两的事儿,抓紧时间。”祝明月说道,她当然也会跟着,却是为了了解物价。

    段晓棠对唯二两个男人道:“你两不如继续在这里待着。”

    “不能跟着去吗?”白湛可不见外。

    “我是为你们好,陪女人逛街可是个辛苦活。”段晓棠说实话,无奈人不信。

    杜乔总觉得把三人这般放出去,万事不知,不定会出事。

    白湛凑热闹,后面跟着护卫,平白多了几个壮劳力。

    先去牛马市,刚踏进去第一步,耳听着马嘶牛啸,差点被味道轰出来。

    祝明月站定脚,“我不进去。”实在受不了。交代道:“三匹马,一匹拉车两匹骑行,顺便把车厢买了。”

    林婉婉跟在后头,也不往前走。“马要白色的。”没有白马王子,只能指望自已做白马公主。

    段晓棠担当大任捏着鼻子和白湛杜乔进牛马市,半个时辰后两匹配好鞍鞯的马被护卫先牵回酒楼安置,其他人牵着另有一匹套好车厢的马匹继续逛街。

    当然所谓逛街是有目的性的,按照清单一个个打卡。

    成衣铺里选择较少,林婉婉还要纠结些许,祝明月坐在塌上,让掌柜将衣裳抖开一件件展示,不加思索,“除了这件那件,”指着其中两件,“其他的全部包起来。”

    其果断豪气不由让白湛杜乔两个男人咋舌,这时方才明白段晓棠可能不是玩笑。

    布店里祝明月开门见山,“我要二十六匹布,结实耐用,其中一半花色要适合年轻女子。你们看着配。”明明买的不是贵价的绫罗绸缎,却让人不容忽视。

    掌柜伙计急忙忙招待大户调货配色。

    杜乔急道:“长安繁华,不如到长安再买。”你们忘了刚刚买了许多成衣?

    林婉婉并不阻止,说道:“这些是给顺娘贞娘她们买的。”

    难怪特意交待一半要适合年轻女郎,祝明月三人确实有心了。别看大家共患难一场,日后异地相逢只怕作不识。落入匪窝不是件光彩事,尤其对女子而言。

    林婉婉一个人进药铺,半晌后拎着一串油纸包出来,紧皱着眉头,“许多成药生药没货,只能到长安后再配。”

    祝明月再度确认,“没货还是根本没有?”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没货。”

    关系到小命,段晓棠不由得慎重,“你会配吗?”

    “我寒窗苦读二十年,学医五年,”林婉婉不顾在人来人往的大街,挺起胸膛叉着腰,“不说再世华佗,至少算赤脚医生吧!”

    “你不是临床的吗?”段晓棠摸摸鼻子,“还有谁念书把幼儿园算上的。”

    林婉婉也委屈,“当初不是为了就业吗?”早知道命中注定有一场穿越,肯定死磕中医。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

    “华佗和赤脚医生差太大,你以后还是想办法进修吧!”祝明月一锤定音。

    旁观的白湛杜乔不由暗自心惊,早知三人年纪,林婉婉看来是最不靠谱。寻常医者从药童开始,学医一二十年是常事,习医五年自然不够看。可从三两岁开始启蒙,普通人家会这么做吗?尤其她还是女郎,没有学医的十五年中在学什么?

    铁器铺外段晓棠再三向白湛确认,得知民间只禁弩箭,在铁匠的现货里挑挑拣拣。

    书铺里笔墨纸砚成套买,祝明月问掌柜,“有律法书吗?”

    掌柜抬头看着眼前的美丽女郎,一般人可不会买律书,不过管他呢,能做成生意就好。“只有几册,娘子要吗?”

    连价格都不问,祝明月开口,“要。”

    杜乔知道律书并不在清单之上,看来是受了入籍一事刺激。

    离开铺子,段晓棠不由感慨,“马匹之外,居然书籍笔墨最贵。”

    “知识无价,不是么!”

    一个个铺子走下去,买的东西全部堆放在马车上。

    “米价二十文一斗,”祝明月问道:“这个价格如何。”高还是低。

    杜乔从济州远道而来,老实说道:“济州米价十五文。”长安天下中心,物价比他处贵些。

    “荥阳约是十八文左右,”白湛知道他们对金钱物价懵懂,注意到米价,应当是想以此作为基准。“关中粮食倚靠他地尤其是江南转运,我幼时长安米价千文,更早以前有过十文的价格。”这些年涨了不少。

    “我们那儿米价最便宜的3块,一斗米换算下来37.5。”林婉婉扳着手指头,“我的工资大概……”

    感受到周围囧囧有神的目光,林婉婉立刻停止换算,仰头噘嘴,“怎么能打听女孩子私房钱呢!”左看右看祝明月段晓棠,“姐妹也不行!”

    杜乔挑起另一个话题,“要不要问问盐价?”

    “盐价不具备参考性。”段晓棠说道:“我们那儿盐米价格差不多。”

    杜乔掩下眼中的震惊,自汉时盐铁专营后,至今盐米价格差异岂止十倍,世间真有与米价想当的盐?

    难道她们的故乡靠海?

    待走到最后一站金银铺,两个男人不待伙计招呼,自觉坐到店家待客的的位置上休息。明明没走多远,明明没有让肩扛手提,白湛一个精神小伙青葱少年硬生生成了焉白菜。

    段晓棠也有些扛不住,却还有心思说笑,“这就受不了了,还没让你们出钱呢!”

    掌柜看到男男女女一团进来,原以为是风流恶少携美游街,没想到“恶少”进门“趴下”了,做主的反而是两个女郎。

    不似现代佩戴首饰全凭心意,大吴女郎身上光秃秃和裸奔无异。入乡随俗,祝明月林婉婉倒也费心挑选钗环珠佩,没有女人能拒绝珠宝。即使不戴,也可以欣赏。

    祝明月一碗水端平,问白湛杜乔,“你们今天辛苦了,不如挑一件,我付钱。”

    别说白湛杜乔两个当事人,连掌柜伙计都惊呆了,开张多年,头一回见到女人给男人花钱,真是开眼了!

    第19章

    礼崩乐坏

    他们当然收过女人的礼物,通常是针线,仅限于自家女眷。

    两个男人第一次有这般惊奇体验,女人为我花钱!

    杜乔犹疑,“你们家乡是女人给男人花钱?”女人继承家产,因而男女身份颠倒?

    林婉婉隐约猜出杜乔的意思,我们真不搞女尊!“谁有钱花谁的,不分男女。”欣赏掌柜展示的各色簪子,果然金色好看。小时候怎么想不开觉得银色清新。“不过我和晓棠是穷鬼,能把自已日子糊弄过去就不错了。祝总不一样,富婆,习惯了。”

    “富婆,看我。”招呼祝明月看自已头上左右两根簪子,“哪支好看?”

    “右边金包铜,不值当。”祝明月单以价值而论。

    白湛杜乔明白祝明月并无狎昵之意,还是敬谢不敏。顶天立地男子汉,怎能花销女人财货?

    除开买下的首饰,一车铜钱剩余小半,祝明月留下零用以及给白家护卫,尤其去当铺为她压场两人的谢钱,其他全部在金银铺换成黄金。

    掌柜贴心询问,“需不需要打造成金饰,小店工匠的手艺不说武功县,长安城里都是能排上号的。”

    “不必了!”她们三人赶路没时间等着手作金饰。

    从金银铺出来,段晓棠抬手遮住额头往天上看,正午了。“想想还有什么要买的?”

    杜乔不愧是会过日子的男人,“针头线脑,平日缝缝补补方便。”

    祝明月段晓棠一致看向林婉婉,后者两根食指碰来碰去,露出羞窘的模样,“我只会缝人皮。”

    布匹,臣妾做不到!

    白湛看林婉婉好似人间修罗,“人皮?”若非知道一些底细,非得以为是哪个被通缉的江洋大盗。

    中医外伤发展史林婉婉不清楚,难道现在还没有缝合术?手指在白湛胳膊上虚划一道,“比如这里划一道大口子,只单纯包扎容易裂开,针线缝合后不易裂开,也能避免感染。”

    “妇人刺绣缝补的针线?”白湛问道,若是如此,岂非每个女人都是成熟的疡医。

    林婉婉摇头,“肯定是特制的针线并且配合手法。有些患者伤口正在纹身上,厉害的大夫甚至能将纹身上的鳞甲对齐。”

    白湛上下打量一番,“你能做到?”

    “我只能保证不裂开。”林婉婉没夸大自已的本事,“都说了厉害大夫。”

    如今不是生活便捷的时代,针线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哪怕不会也可以练,第一人选林婉婉,毕竟有基础。

    段晓棠左顾右盼,“哪里买呢?”

    祝明月回忆一路经过的商铺,“绣庄。”

    眼看又要走回头路,杜乔提醒,“有些妇人会支小摊卖,倒不必回去。”

    杜乔在前头领路,寻找卖针线的小摊子。

    一老者颤颤巍巍走过来,脚下没踩稳摔倒在地,杜乔急忙上前将人扶起,“老丈,无事吧?”

    老人被扶起后,慢悠悠伸伸胳膊腿,“没事,年轻人,谢谢啦!”继续颤巍巍地往前走。

    后面三人看着这一幕内心五味杂陈,林婉婉不由感慨,“民风淳朴!”虽然交通要道有土匪,但可以随手扶老人。

    祝明月段晓棠跟着点头。

    不过寻常事情,白湛问道:“不该赞长林良善敬老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