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刚敲院门儿,就听见噔噔的跑步声,是狗蛋儿过来开的门。“石叔。”
石头揉揉狗蛋儿的头,“怎么是你来开的门儿?你爹呢?”
狗蛋儿仰着头说道:“我娘病了,我爹爹在给我娘熬汤呢。”
翠嫂子病了,这还真不知道。
这时大牛从厨房出来,一脸带笑的问道:“石头啊,怎么这会儿过来了?有事儿啊。”
石头一愣,不是翠嫂子病了吗?怎么大牛哥还能笑得出来?
“大牛哥,翠嫂子病了,你也不说声,我好让喜鹊来看看。”
大牛挠了挠头,说道:“啥病啊?就是反胃。”
随后把狗蛋儿抱起来说道:“狗蛋儿要有弟弟了,这不这两天一直吃不下东西,我用山上的野梅子给她熬些汤喝,这个酸甜儿,你嫂子现在就想吃这个。
石头听完呵呵一笑,“恭喜呀大牛哥,眼看日子越过越好了。对了,老宅你爹娘还有二牛两口子,没打你们这孩子主意吧?”
“没有,我娘还拿鸡蛋过来看了一次。再说,大夫都说二牛两口子身体没问题,自己能生肯定自己生养啊。”
那就好,经过这番折腾,那院儿总算消停了些。
这时翠嫂子从屋里出来,说道:“石头来了,屋里坐吧。”
石头忙笑道:“恭喜翠嫂子,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
“有啥福气,不管男女,只要跟狗蛋儿似的皮实些,少让我费些心,我就知足。”
石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盒包,一边说道:“我说有福气还能有假,大牛哥,今天程安来过。上次走时,我把他留下的一锭银子让他拿走了,出门在外都不容易,我也就没和你说。这人也念情,又特意来感谢,这是他留下的。”
大牛打开一看,他没见过银票,又看了看石头。
“大牛哥,这是银票,五百两的银票。”
翠嫂子哎呦一声,看了看银票,小心的托在手上,都不敢拿。
“这一张纸就是五百两,石头,这咋花呀?”
“到县城钱庄换成银子,换多少都行,也可以存在钱庄。”
乡下人多是用铜钱,金额大的用碎银子,银票几乎没有见过。
大牛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忙摆手说道:“这我哪儿能收,人是你背回来的,也是到你家养的,就连在林大爷家的吃喝也是你拿去的,我哪儿能要这银子?”
翠嫂子也忙把银票放到桌上,大牛说的不错,虽然大牛也帮了忙,可人确实是石头救的。
大牛也就是搭把手,哪能一下要人这么多银子。
第230章
再置田地
石头和大牛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交好?就是因为俩人都是比较宽厚正直的人。
两人经历不同,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有着淳朴的心性。
石头死活劝说,还说程安送来的是一千两,他已经留下了一半儿,这才让大牛留下。
可就算这样,大牛也是心有愧疚,觉得拿的太多。
“大牛哥,你可别这样,这是人家送来的银子,又不是我的。”
大牛一手摩挲着大腿,一边说道:“这辈子我就没想过还能见到这么多银子,兄弟,你说哥哥我用这些银子干点啥,总觉得不是自己的。”
也是,放在家里总归不放心,还是变成实物的好。
“大牛哥,咱们都没多大见识,保险点儿买田地吧,或者在镇上开个杂货铺子,也能有长远的收入。”
大牛点点头,这俩主意都不错,他得想想。
“行,我听兄弟的,我先打听打听。”
石头最后叮嘱道:“最好别在附近买,也别让太多人知道,猛的暴富,会引起别人疑心。别有了银子再引来麻烦,可就不划算了。”
“兄弟,我知道,财不露白,我没那么傻。”
石头交代完就回了家,留下大牛两口子,晕乎乎的捧着银票看个稀罕。
几天后,李老爹赶着驴车过来,他是要和石头去平丘县那儿,看看今年的收成。
石头虽然买了田地,可说实话,李老爹比他都上心,张罗的时候比他还多。
李老爹先抱着大宝稀罕了个够,这才接过喜鹊端来的茶水,和石头说起了话。
喜鹊是什么事儿都不瞒着她爹,还悄悄和他爹说了石头救人,得了银子的事儿。
“爹,我还没去过京城呢,可石头想都不想就都给拒绝了。”
大宝双手捧着姥爷给他的发糕,坐在李老爹怀中吃的正香。
李老爹看的满眼带笑,听喜鹊说完,才慢悠悠说道:“京城啊,是个繁华的地界,天子脚下哪儿有不热闹的。可那是有钱人住的地儿,咱们平头老百姓去了,也得躬着身子过日子,保不齐,还没乡下自在呢。”
李老爹年轻那会儿是去过京城的,在权贵遍地的地儿,穷人的命更不值钱。
石头也说道:“喜鹊,你把事情想简单了。我是救过程安的命,正因为我救过他,才更不能跟他走。”
“为啥?”
李老爹一笑,看了傻闺女一眼,“救命之恩大如天,石头在他眼前混,不是在提醒他吗?能当官儿的,有几个是心慈手软的。时间一久,这恩情就是一根刺。离得远远的,互不见面,这恩情就还在。”
石头也是这么想的,“爹说的没错,再说,他安排我差事,合不合意我都不能拒绝。咱们没权没势,又没有人手,就算有了功劳也轮不到咱们,何苦去给别人当垫脚石?”
“没错,他现在年轻,心性还不坏,还念着你救他的恩情,送来银子。可等他年岁大了,日后位高权重,可还真说不定会怎样?”
石头就是见识过人性的善恶,所以才不为所动。
“再说,现在咱们日子过的也挺好,有了这笔银子,我还能再多置些田地。真有了什么事儿,我还能带着家里人往山里一躲,只要不是出动高手,不可能找得到。若在京城,可是躲都没地儿躲,做什么都得看别人的意思。”
随后又笑了笑,对喜鹊说道:“我就是只想家里人平安,你是不是笑话我没出息,舍弃了去京城这么好的机会。”
李老爹一板脸,说道:“别听这丫头瞎说,你这还不出息,还想要多大出息。”
喜鹊嘟着嘴不乐意的说道:“我哪儿说过嫌弃石头没出息了,就是没去过京城觉得挺可惜的。这会儿听你们一说,好像京城过日子也挺复杂的。”
石头叹口气说道:“能不复杂吗?听他话里话外的意思,朝廷只是借涝灾赈灾不利说事儿,扳倒那么多当官的。灾民一看自然乐意,安了民心,朝廷则是拿下一大批官员,再安插新人。顺便抄了官员还有当地一些士族的家,国库一下就充盈了,又解决了朝廷目前的困境。咱们就是小老百姓,有些事是咱们不能沾惹或者知道的。”
有些弯弯绕,也是事后才能琢磨出味儿来
李老爹对石头的想法倒是蛮赞成。
一个小老百姓,想要往权贵圈儿里钻,还想立足,别做梦了,只能成为别人的垫脚石或棋子。
“石头,你得了这笔银子,是还想多置些田地。”
石头点点头,“意外之财,留在手里干什么,多买些地吧。我虽然不会种,就全租出去。”
“那好,这次咱们去那儿看看今年的收成,顺便去牙行看看有没有大片的土地。这要是把银子全置换成土地,石头啊,在咱们这个县,你可就是头一份儿了。”
闺女姑爷日子越过越好,李老爹是身心舒坦,可见他眼光就是好。
喜鹊问道:“爹,那你们明天就走吗?要去几天?”
“这次去就把事情全办利落了,估计得个十几天,虎子明天就过来。”
每次石头和李老爹出去,都是虎子过来和他姐作伴儿,现在有了孩子更是离不开人。
晚饭喜鹊做的很是丰盛,有李老爹帮着看孩子,她能多出时间在厨房忙活。
大宝也很粘着李老爹,主要是李老爹对大宝是有求必应,手往哪儿指,就往哪儿去。
比石头还要宠着大宝。
疯玩儿一下午,吃过晚饭,没一会儿就开始犯困。
这倒好,不用哄,自己躺床上一会儿就睡着了。
“喜鹊,这回你可真的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主婆了。”
喜鹊嘻嘻一笑,“托你的福,你一定要好好干,咱俩得给儿子得挣下大片的家业。”
“挣下家业是小,教儿子成才才是真的。若多生几个儿子,这些田地也不够分。”
“是以后的事儿,反正现在是我们大宝的。”
连麦苗和野草都分不清的大宝,睡得像小猪似的,才不理会他爹娘兴奋的心情。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石头就把小驴车牵到了山坡下。
喜鹊抱着大宝,送他们到门口,迎着刚刚升起的阳光,见他们渐渐走远。
平静的日子一天天过,半个月后,李老爹才和石头回来。
到家时已是满天星辰,喜鹊看着他爹和石头比星辰还要耀眼的笑脸,便知道事情全办妥了。
等无人时,石头才拿出地契交给喜鹊。
“地主婆,收好了。”
喜鹊是识得几个字的,看完后,忍着兴奋把地契放在了小木箱子里。
盖上小箱子,里面是她们全部的家当,石头从背后紧紧抱住喜鹊。
自从娶了媳妇,应该说自从有了儿子后,石头现在也越来越热衷于攒家底了。
第二天一早,石头和喜鹊抱着大宝,准备送李老爹和虎子。
李老爹抱着大宝是亲了又亲,最后依依不舍地把他给了石头。
哎,这一下又得有些日子见不到了。
第
231章
幸福一家人
石头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拉着喜鹊的手慢慢往回走。
“喜鹊,你若想去京城,等咱大宝大些,就去玩儿一趟。”
喜鹊一抬头,“不去,那么远,太累人。”
“是挺远的,我没大本事让你过富贵日子,但出去玩儿一趟还是能做到的。”
“啥叫大本事,啥叫富贵日子,我觉得现在的日子就很好。”
说完看了看笑的开心的大宝,又看了眼石头。
丈夫,儿子都在身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喜鹊,咱们回去,我还给你买了首饰呢。”
“买啥首饰啊?净瞎花钱。”
“你戴着好看,给你买怎么叫瞎花钱呢?还有一匹布呢,可光溜了,你穿上肯定好看。”
“那得多贵呀,以后银子归我管,你不能再瞎买了。”
“是,是,都归你管。”
夫妻俩说着就回了院子。
关上院门,只隐约听到院中传来一阵阵说话声和孩子的笑声。
远处山峦渐渐变得金黄,山脚的野花正在尽力怒放。
阳光洒满大地,山脚下的小院儿安宁温馨,笑声不断。
好在下半年还算风调雨顺,朝廷又颁布了数条安民措施,虽然到这小山村也没什么实际的变化,可无形的,大家的心都慢慢安定下来。
粮食的价钱也在慢慢回落,新上任的县官还是不错的,取消了不少以前的苛捐杂税,并念及村民生活困苦,减免了一大部分税收。
这就让老百姓感恩戴德,有了喘息的时间。
其实老百姓是最淳朴的,有吃有喝有住就知足了,新任的县官只是把以前增加的杂税抹去,就让老百姓都呼青天大老爷了。
天气一天天见冷,大宝被他娘裹成一团,没办法,这小子总想往外跑,不穿暖和哪成?
这还不会走呢,若会走了,估计不插门,转眼就能找不到人。
今天太阳好,喜鹊找出一个大的箩筐,里面放着宽子送给大宝的小玩意儿,大宝一人坐在里面也玩的有滋有味。
小灰趴在箩筐旁边,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直打盹。
喜鹊把针线框全搬了出来,她想把棉衣提前做出来。也不应该说是棉衣,去年几人都是新做的,只做一身套外面穿的,这样好清洗,还省得拆棉衣。
主要是得给大宝做,他可没有新的呢。
要不怎么说顺心的日子,感觉过的就是快呢,刚下第二场雪,就到了腊八,一大早,虎子就驾着小驴车过来了。
“姐,这是爹让我送来的。”
喜鹊一边往下拿东西,一边抱怨,“爹给买这么多干嘛?这么冷的天,让他少出去,我这啥都不缺,爹呢,爹咋没来?”
“爹请租种地的几户人家吃顿饭,说是这两年不容易,而且都是老实人,不舍得买吃的,爹就请他们吃一顿,让肚子里多点油水。”
在这一点上,李老爹做的确实比石头强,人情关系那是拿捏的相当到位。
就连平丘县那边的田地,也都是李老爹闲时就过去看看,弄的租户还以为李老爹是东家呢。
喜鹊问道:“过年的东西家里都买齐了吗?”
虎子小大人似的叹口气,“家里就我和爹俩人,准备啥呀?”
这话说的,喜鹊听完不由心里一酸。
“虎子,回去告诉爹,过年你俩到这儿来,咱们人多也热闹。”
虎子立刻瞪大了眼,一脸的兴奋。
“姐,这行吗?不是说过年都得在家吗?”
“管那么多,高兴就行,你回去和爹说。”
虎子还没说话,石头就从外头回来了。
“姐夫,你这是干嘛去了?”
“到水潭那清洗家里的床单衣服,还有你大外甥的衣裳,你这是刚到吧,咋又拿这么多东西来?”
“爹让拿的,姐夫,刚才我姐说了,让我和我爹俩人过年到你家来,可我听别人说,过年到别人家不合适吧?”
喜鹊看了弟弟一眼,小鬼头。
石头笑道:“好像是有点不合适。”
虎子一听脸就垮了下来,看来他姐夫不乐意。
石头看虎子小脸上的表情,不由得暗自憋笑。
“爹是长辈,哪能过年让他来回跑,这样吧,你回去告诉爹,腊月二十九我们去看爹,年也在爹那过,只要爹不嫌乱,我们过年就多陪爹几天。”
“真的。”
“为这我还用得着骗你?”
“姐夫你真是太好了,我爹肯定乐意呀?”
“我猜爹也想大宝了,唉,要早知道你今天过来,大宝的衣服就先等等,你这小舅舅也好长时间没洗了吧?”
这时大宝应景的啊啊两声,颤颤悠悠的站了起来。
虎子也不理姐夫的打趣,立马冲过来,在大宝脸蛋上狠狠的亲了一口。
“臭大宝,过几天就去住姥爷家了,高兴不?到时候小舅舅带你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