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还隔得老远,虎子就吼道:“是姐夫回来了吗?”老远得到石头的回应,虎子一下就蹦了起来。
“姐姐,是姐夫回来了,爹,赶紧把竹桥弄好,一会儿好让姐夫和梁大娘赶紧过来。”
李老爹从听到石头的回应,就站了起来。
喜鹊也一样,扶着虎子的肩,费力的站了起来。
“哎呦,我的老天呐,真是要了老命啊,总算到了。”
梁大娘一过来,就坐在了喜鹊原先坐的树墩子上。
喜鹊先亲热的和梁大娘打过招呼,又招呼虎子去倒水给梁大娘解渴。
这才进了厨房,打算把饭菜热一下。
第194章
山上的日子也不错
梁大娘吃过晚饭,用外面铜壶里的热水狠狠的泡了一个脚,这才算解过乏来。
梁大娘这一路累的不轻,话都没顾得和喜鹊还有李老爹说,就先上炕睡了觉。
石头等喜鹊也睡下后,才和虎子一块儿去了后面的木屋。
李老爹则是在石屋这儿守到天亮,才回去歇息。
没办法,屋里就梁大娘和喜鹊,怕出意外,他和石头只能轮流在这儿守着。
天还没亮,李老爹就先把粥熬好了。
石头过来后,他才回去睡。
梁大娘起来后,感觉腿都是木的。
喜鹊看梁大娘直捶腿,说道:“大姨,真是让你受累了。”
梁大娘一笑,“这说的是啥话?我早就答应过石头,你生时我肯定会来,就是没想到山路这么难走,还这么老远,难为你跟着他在这儿一住就这么久。”
“大姨可别这么说,现在外面那么乱,若非有石头在,我心里也不踏实,还不一定会怎样呢。”
梁大娘歇过一晚,也算恢复了点儿精神,查看过喜鹊的肚子后,高兴的说道:“喜鹊,你这胎养的不错,胎位挺正。放心吧,有大姨在,绝对保你们母子平安。”
喜鹊心里一动,问道:“大姨,为什么是母子平安?万一是姑娘呢?”
梁大娘呵呵一笑,“你少诈我的话,我接生过多少,眼毒着呢,你这胎肯定是儿子。”
石头刚好走过来,在旁边也摸着头呵呵笑了。
姑娘儿子他都喜欢,不过第一胎是儿子,那下面的弟弟妹妹就有人护着了。
一上午的时间,梁大娘扶着喜鹊在院儿里走了几圈儿,顺便也看了看她们住的地方。
“这地方倒是挺宽敞的,就是住着太孤单了。”
“谁说不是呢?我平常很少出去,再加上怀孕后,石头和我爹什么都不让我干,哪儿也不让我去,可把我闷坏了。”
“知足吧,你见谁家闺女嫁人后有你享福的。”
这个喜鹊倒不反对。
从嫁给石头后,确实过得挺舒心,没遭过什么罪。
“大姨,二丫怎么样?我还想让她上来陪我呢。”
“可拉倒吧,石头背我一人就行了,哪儿还顾得上她。”
喜鹊也笑了,确实。
“不过有大姨在也好,我也有人说话了。”
这时李老爹出来说道:“喜鹊,赶紧和你梁大娘过来吃午饭了。”
随后,李老爹又对着梁大娘笑道:“我和石头做的饭,老嫂子可别挑,山上菜少,可肉管够。”
梁大娘一笑,“你少打趣我,肉还有能吃够的时候,肉少了我都不干。”
今天天好,太阳照在身上暖烘烘的,所以石头就在院里支了张桌子,就在这儿吃饭了,厨房太挤。
虎子先把碗筷都拿了出来,老爹把蒸好的米饭端出来。
菜是俩人一块儿做的,大锅烩,炖了一只鸭子,里面扔了些板栗,还有蘑菇。
还蒸了两条鱼。
还有一个清炒的白菜丝儿。
梁大娘坐下后,看了看石头,又看了看李老爹。
“我又不是外人,用得着做这么多吗?”
喜鹊现在身子重,家里靠男人就是不行。
瞧这俩人,像是会过日子的吗?有这么造的吗?
石头说道:“大姨,我们平时也这么吃,鱼都是虎子捞的,河里多的是,就是冬天不好捞。”
李老爹补充道:“他大姨别客气,这是野鸭子,是石头逮回来的。”
喜鹊坐在梁大娘身旁说道:“大姨吃吧,山上菜少肉多,我原先还担心老吃肉会长胖,可没想到,居然没胖。”
石头说道:“别担心,吃鸭肉兔子肉不长肉,吃家里养的肥猪肉才爱长肉呢。”
梁大娘听着几人的话,都无语了。
他和二丫过的还算不错,手里也有存粮,娘俩花销也不大,比村里好多人家过的算是好的。
就算这样,日常吃细粮也是算计着吃,谁敢敞开了造啊?
喜鹊给梁大娘夹了一个大鸭腿儿,又把鱼肚子上最肥嫩的肉夹到梁大娘碗里。
梁大娘尝了尝,鸭肉炖的倒是挺烂乎儿。
鱼有些咸了,估计是腌过没泡水。
喜鹊吃了半碗饭,倒是吃了半盘儿的白菜丝儿。
石头关心的说道:“喜鹊,就吃这么两口。”
“吃不下了。”喜鹊吃完就站了起来,坐着窝着肚子更难受。
李老爹说道:“吃不下就别吃了,我一会儿把小米红枣粥熬上,饿了随时盛一点儿喝。”
“爹,一会儿我弄,您就别管了。”石头说道。
梁大娘一笑,没想到两个大老粗也学会伺候人了。
现在喜鹊确实吃的少,吃不了几口胃里就难受。
为这石头没少担心。
“没事儿,这属于正常,孩子越来越大,可不顶的胃口越来越小,等出生后就好了。”梁大娘说道。
这顿饭,吃的梁大娘分外舒坦。
都多久了,也没这么敞开吃过白米饭,吃过肉了。
饭后,虎子很有颜色的收拾饭桌。
石头泡了一壶茶放在外面的桌上,给李老爹和梁大娘倒上。
李老爹说道:“他大姨,我这也有些日子没回村里了,现在村里什么情况?比年前好些了吗?”
梁大娘喝了口热茶,放下后才说道:“比年前要好些了,听说皇上下了好几道令,要安抚百姓。我听说受旱受灾严重的地儿,都有救济粮可领,可咱们这儿没有。”
“那就好,那就好,只要官府给力,百姓的日子就能好过些。”
大娘叹口气,又说道:“话是这么说,可经过这么一遭,谁家没损失啊,好多年前被骗走做工,抓走当壮丁的又有几个回平安回来的。就算有回来的,也竟是伤了残的,你说,这到哪儿说理去?”
抓走的壮丁不一定都得上战场打仗,很多的时候是为了干一些体力活儿,或者为了壮声势。
如果能活着回来,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梁大娘走街串巷,把听到的都和李老爹说了。
看来事情慢慢一点点平了下去。
李老爹倒是满脸笑容,这样算的话,喜鹊养好身体,他们就能下山了。
石头也是这么想的。
可又一想,就算下山,他那两间屋子也没法住人了,还得重新盖。
李老爹看出石头的心思,“咱们都下山,你们一家三口先到我那儿去住。喜鹊生完带孩子,也帮不上多大忙,你先把房子拾掇好,再接他们娘儿俩回去。”
也只能这样。
梁大娘倒是一笑。
李老爹这个老丈人做真的的没话说,石头这个苦命的娃也算熬出头了。
第195章
生了
在山上住了几天,梁大娘才知道石头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还真没唬她,人家几人日常就是这么吃的,几乎顿顿有肉。
在山上住除了人少,比较寂寞,还真是不错。
别说有野兽不安全,山下倒是没野兽,可安全吗?谁家没被抢过,没被官府的衙役光顾过。
时间一天天过。
梁大娘到后,除了照顾喜鹊,还把日常的三餐接过去。
她实在是看不得那两个大老爷们儿这么糟蹋东西。
这一下,李老爹和石头就更闲了,更是盯着喜鹊的肚子不挪眼。
“都盯着看啥,这日子没到,她也出不来呀。”
石头问道:“大姨,不是说就这两天吗?怎么一点儿动静没有?”
李老爹坐在旁边虽然没问,但神情也是这个意思。
“瓜熟蒂落,到时候自然就有反应了,这哪儿是急得来的?”
梁大娘也是无语,两个大老爷们儿在山上,若不去打猎确实没事儿干。
柴火被李老爹劈出来不少,不用担心没得烧。
虎子除了去河边抓鱼,就是每天被他爹拎着练功夫。
石头到这会儿哪儿都不去,就在家守着。
倒是她每天忙个不停,除了照顾喜鹊,还要给这爷儿几个做饭。
问题是没活儿干,这几人吃的还贼多。
晚上的时候,喜鹊吃不下饭,只喝了一碗梁大娘给她熬的小米粥。
等到半夜的时候,肚子就胀的难受。
喜鹊推了推睡在旁边的梁大娘。
“大姨,我肚子疼。”
梁大娘忙坐起来,借着外面火堆的光亮把衣服穿上。
撩开喜鹊的被子,手在她的大肚子上摸了摸。
“应该没那么快,现在疼的厉害吗?”
“一阵儿一阵儿的。”
“那还得等呢,你这是头胎,不会那么快。”
这时外面传来石头的声音,“喜鹊,怎么了?”
“石头哥,我肚子疼。”
石头“啊”了一声,又叫道:“大姨,现在怎么办?”
梁大娘看了眼外头,“什么怎么办?等着,先做上水,我先帮喜鹊擦洗一下。”
梁大娘又扭头对喜鹊说道:“别怕,你这又没见红,羊水也没破,没那么快生。我先帮你擦洗一下,再帮你热点儿吃的,一会儿要用力气,饿着肚子可不行。”
梁大娘下了炕,石头早等在了门口。
“别跟这儿傻站着了,多去提些水过来,一会儿要用。”
石头往屋里看了一眼,喜鹊还好。忙转头先去了后面木屋,把李老爹叫了起来。
李老爹动作更是麻利,套上衣服就到了前面。
虎子要来,让李老爹吼了回去。
俩人提了两趟水,外面火堆又加了几根柴火,重新燃旺。
热水要多少有多少,换了两盆水,喜鹊清洗过感觉肚子没那么疼了。
趁着这会儿功夫,梁大娘赶紧让喜鹊喝了碗小米粥。
砂锅里一直温着,随时都能吃。
天蒙蒙亮时,喜鹊肚子就又一阵一阵的疼了起来。
李老爹和石头随时待命在院儿里。
虎子抱着小灰蹲在不远处,他都能听到他姐痛苦压抑的声音了。
快到中午时,梁大娘又让喜鹊喝了点小米粥。
这时李老爹才发觉快中午了,赶紧示意石头做点儿吃的。
石头这会儿哪儿有心情做饭,拿腊肉切成丁,又切了些菜,熬了一大锅菜肉粥。
梁大娘好歹吃了两碗粥,又进屋去看着喜鹊。
到中午的时候,喜鹊就忍不住了,喊声一声比一声大,听得石头都想闯进屋里去。
李老爹面色微苦,听到这声音,他就想到妻子当时也是这么喊的,心里一阵阵发紧。
虎子紧紧抱着小灰泪眼朦胧的,咋生个孩子,他姐喊那么大声啊。
喜鹊躺在炕上,浑身被汗水湿透,头发更是一缕一缕的粘在脸上。
“大姨,还要多久?疼死我了。”
梁大娘到喜鹊身下看了看,又摸了摸肚子。
“快了,喜鹊,再吃点儿东西,一会儿咱们一鼓作气。”
喜鹊从昨天到现在就喝了点粥,而且每次喝的还都不多。梁大娘是怕她一会儿力气接不上,那就麻烦了。
外面的火上,石头一直热着小米红枣粥,里面还加了红糖。
听到梁大娘的话后,石头赶紧盛了一小碗儿送到门口。
喜鹊疼过一阵儿,趁着间隙,咬着牙几口就把粥喝完。
刚喝完没一会儿,肚子疼的越来越厉害,几乎没有停的时候。
喜鹊这会儿再也忍不住了,尖着嗓子大声的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