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李老爹垂着头坐在窗户下,眼睛通红。石头在屋门口搓着手来回转圈。
“大姨,我真的受不了了。”
“快了,快了,我都能看到孩子的头了,一会儿我让你用力,你要使劲儿。”
门外面的石头喊道:“喜鹊,怎么样啦?你回我句话呀。”
喜鹊这会儿哪儿顾得上说话,梁大娘冲外喊道:“别喊了,去一边儿待着去,别添乱。”
石头就站在门口不挪步。
院里的虎子紧紧用手捂着耳朵。
猛然间,他姐的声音好像没了。
好像有小孩儿的哭声,虎子忙把手从耳朵上拿开。
没听错,还真是有小娃娃的哭声。
李老爹一下就站了起来,哆嗦着嘴唇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石头低声说道:“生了,生了,喜鹊生了。”
“石头,赶紧端盆水温进来。”
“哎,马上来。”
石头一转身,和刚进来的李老爹险些撞在一起。
“爹,喜鹊生了。”
李老爹红着眼点点头,还是没说出一句话来。
石头把水给送到门口,梁大娘端进去后把孩子清洗了下。
把孩子包好放到一边,又给喜鹊清理。
“喜鹊,看看,这是你生的儿子,这小子长得真俊呐。”
喜鹊歪过头,看了看这个折磨她要死要活的小东西。
呦,这是他儿子,长得是挺俊的。
石头在外面说道:“大姨,弄好了吗?”
“等一下,马上就好。”
梁大娘帮喜鹊擦净身体,又给她身下垫上棉布,盖好被子。
石头和李老爹在外面不停的问,能不能进来看看喜鹊,看看孩子。
梁大娘也是无语,虽然在乡下没那么多规矩,可也没有女子刚生完就有男人进屋的。
喜鹊说道:“大姨,让他俩看一眼,吵的我头疼。”
梁大娘抱着孩子站在屋内对俩人说道:“你俩站门口看一眼吧,先别进屋。外面也冷,我就不抱出去了。”
李老爹和石头站在门口,满眼稀罕的看着梁大娘抱着的小娃娃。
虎子挤了半天,也没能从俩人中间挤过来。
第196章
一家人取名字
家里添了个小娃娃,可就显得热闹多了。
尤其是虎子,更是稀罕。
虽然他爹和姐夫,都把这个不睁眼的小娃娃夸的世上少有,可他也没觉出哪儿好看来,还没他长得俊呢。
手刚想捏捏小外甥的脸蛋儿,就被李老爹拎了出去。
石头则是笑眯眯的在一旁看着,压根儿不帮小舅子说情。
梁大娘捂着嘴,呵呵直乐,“是得管,这年纪下手没轻没重,这么小的孩子,哪儿能经得住他折腾。”
李老爹回来后,看了看小外孙,满眼是笑。
在山上就这几口人,也没那么讲究,什么洗三满月通通没有,顶多就是做的饭菜丰盛些。
“我说你们别傻乐了,孩子都快满月了,你们倒是给孩子起个名字啊。”
从生下来一直大宝大宝的叫,连个正经名字都没取。
喜鹊这一个月被梁大娘精心照顾,养的更是水嫩。
“石头哥,你是孩子的爹,你起吧。”
石头挠挠头,看了李老爹一眼,“爹,您是长辈,您给孩子取吧。”
李老爹摆摆手,“没这个道理,你是孩子爹,得你取名。”
石头看着喜鹊,“喜鹊,你说咱儿子叫什么名字好听。”
喜鹊看了看呼呼大睡的儿子,像头小猪似的。虽然刚开始的几天日夜颠倒,可后来倒是越来越乖。
这个儿子是个孝顺的,从怀上他就没闹过。
“我也不知道叫啥名字好,就是觉得咱们儿子挺乖,不闹人,应该是个孝顺的。”
虎子在门口探过脑袋,喊了一嗓子,“那就叫石顺,孝顺的顺。”
石头不满意的扫了眼小舅子,这名字听着不威风。
想了想说道:“要不就叫石岩,岩石的岩,名字硬气。”
李老爹想了想说道:“岩,这个字倒不错,不过,石头上压座山……。”
喜鹊不满意了。
“不行,本来就姓石,石头上又压座山,想累死我儿子啊,重新想。”
石头挠了挠头,这么一说,还真是。
他肚子里可没多少墨水,这不是为难他吗?
李老爹仔细琢磨了会儿,说道:“不如就叫石崇,山字在上面,底下是宗族的宗字。”
石头仔细琢磨了下,不错。
虎子在一旁喊道:“我姐夫叫石头,他叫石崇,咋那么别扭呢?”
喜鹊对虎子说道:“你傻啦,你姐夫大名叫石不凡,你不会都不记得了吧?”
虎子不吱声了,他还真忘了。
喜鹊抱起儿子,在他奶香的脸蛋儿上亲了下。
“我儿子就叫石崇了,以后再有了往后排,有了闺女就叫石岚。”
石头一听,咧着嘴就乐了,好,他本就人丁单薄,这下也有指望子孙满堂了。
李老爹帮外孙起了名字也高兴,“好,外孙就叫石崇,外孙女儿就叫石岚,喜鹊起这名字也好听。”
梁大娘在一旁也是乐的合不拢嘴。
这下妹妹地下也能瞑目了。
过了孩子的满月,喜鹊在石头的帮助下,痛快的洗了澡。
石头看着喜鹊养的白白嫩嫩,抱起媳妇儿颠了颠,长了点儿分量,抱着又软和又香。
低头在喜鹊脸上连亲好几下,眼里直冒星星。
喜鹊也没推开,任石头亲了好几下,这几个月石头的表现让喜鹊特别满意。
不过现在可不是时候。
“你注意些,一会儿有人来。”
“没人来,今天天好,大姨抱着孩子在外面晒太阳,爹怕你奶水不足,要钓鱼给你熬鱼汤喝。”
“我这出了满月,大姨是不是就要走了?”
石头看着喜鹊圆润白嫩的脸蛋儿,用手轻轻的捏了捏。
“放心,就算大姨不在,我也能照顾好你。”
喜鹊心里美滋滋的,“孩子我都生完了,还用你照顾什么,你问问大姨打算什么时候走,提前咱们多准备些东西。”
石头又紧紧抱了下喜鹊,闻了闻媳妇儿身上的香味儿。
“准备什么,咱这儿除了鱼就是山洞里挂了不少的肉,别的也没有了。”
也确实,山上能有啥?
喜鹊说道:“石头哥,你送大姨回去时,给大姨多拿些粮食吧,现在等收粮还早着呢。”
“我知道,现在就算给大姨银子,大姨估计也不会要,还不如给粮食实惠一些。我把肉和鱼多给大姨拿下去些,山脚家的地窖里不还有粮食吗?我再给大姨送些,这些你就别管了。”
“我爹那儿还存着些粮食呢,若是从家背过去太远,就先从我爹那儿拿。”
石头看着喜鹊一笑,“你都出嫁了,真是不拿自己当外人。”
喜鹊一嘟嘴,“看你说的,这话要让我爹听见,不捶你才怪。”
外面传来孩子的哭声,石头才不和喜鹊在屋里腻歪了,忙出来让梁大娘把孩子抱了进去。
梁大娘确实想回去了,她一上山就一个多月,哪儿能不惦记家里呢?
李老爹说道:“石头,我送你梁大娘下山,我也要回村里把地里的事儿打理一下,虽然都租了出去,可开春儿谁家都难,不能不问。”
在这一点上,梁大娘就特佩服李大锤,做什么事都大气,从不抠搜。
给他种地租金收的不高,有困难能帮则帮,家里的牲口也免费给租户用,这样的东家上哪儿找去?
喜鹊则是说道:“不行,下山的路太远,爹,爹您和石头不一样。他是在山上跑惯了,您可不行,您俩下山我不放心。”
梁大娘好心来帮她接生,还伺候了她一个月,若下山时出点事儿,她哪儿担待的起。
李老爹说道:“别瞧不起你爹,我就算比不上石头比别人也强多了。这样吧,让石头送我们到半山腰,就让他赶紧回来,再往山下走就容易多了,我也能应付。”
石头点点头,“这样也行。”
都说好后,梁大娘把自己带的随身衣物收拾好,放在了背篓里。
石头则是把山洞里腌好的肉还有鱼,拿了有多半篓。
“咋拿那么多?”
“大姨,上山前我可答应二丫了,让她吃个够,我可不能食言。”
梁大娘看着半背篓的鱼和肉,唉,这得吃到什么时候啊?
可心里却是美滋滋的,这个外甥,大气。
临走前,梁大娘抱着小石崇亲了又亲。
一个来月的小娃娃也长开了些,脸型和喜鹊很像。
五官隐隐又像石头,这又是自己亲手接生的,梁大娘心里爱的不行。
“好孩子,等下了山,到姨婆家,姨婆给你做好吃的。”
石头又和喜鹊交代了几句话,才背着背篓,扶着梁大娘过了竹桥。
走出好远,梁大娘回头看,喜鹊还站在壕沟对面,冲她挥着手。
第197章
虎子的抱怨
李老爹这一下山,就是将近半个月没回来。
李老爹除了要把地里的事处理一下,再有就是家里也要找人归置一下。
这么长时间没人住,屋子里乱糟糟的。
年前有流民翻墙进来,更是被霍霍的不成样子。
好在新盖的红砖大瓦房结实,只打扫一下就能住人。
李老爹先把梁大娘送回了家,又从自家拿了点儿细粮给送过去。
见了租他地的几户人家,又马不停蹄的到了镇上。
一是家里缺的东西要重新买,二是石头那儿要盖房,得提前看看砖瓦,能提前定下最好。
再说他们三口下山后得住到他这儿来,那从新买的东西就更多了。
等把这些事情都捋顺,也过去半个月了。
等到了和石头约定好的日子,他就又把家里大门一锁,独自上了山。
就算身上带着石头给他配的药,他一人上山心里也发怵。石头说好在半山上等他,他这才心里有了底。
李老爹背着大背篓,里面是给喜鹊买的点心,还有从镇上买的一些小酱菜儿。
李老爹没有买太多东西背上去,因为他估算过不了多久,家里人就该下山了。
时局慢慢稳了,谁还在山里住啊?
果然在山里跑的久了,脚力都变好了。李老爹一口气走到半山腰,居然没有感觉特别疲惫。
在小溪边坐下吃了点儿东西,喝了几口水。
下午石头该过来了。
果然没等太久,石头就从另一侧走了过来。
“爹,累了吧,我来背背篓。”
“还行,比以前强多了。背篓里也没啥东西,给喜鹊买了点点心。”
石头看了一眼,果然是喜鹊爱吃的。
要不怎么说喜鹊也惦记她爹呢?李老爹真是把喜鹊放在心尖儿上疼。
“爹,没给虎子带点儿啊,这他要看到不得怪您偏心眼儿。”
李老爹毫不在意的说道:“半大小伙子了,吃什么点心?”
俩人一边儿说着话,就回了山里的石屋那儿。
喜鹊也知道今天她爹回来,早早的就把后面木屋收拾了一下,又给他们准备了打卤面吃。
从喜鹊出了月子后,就又把做饭的活儿接了过来。
没办法,石头做的太糊弄,虎子都不爱吃。
除了做饭,石头不让喜鹊洗孩子的尿介子,衣服,也不让喜鹊沾凉水。
这可都是大姨临走前交代他的,说女人这会要养好,否则会容易落下病根儿。
所以给孩子洗尿介子的活儿不是石头干,就是虎子干。
弄得虎子常抱怨,原来这个舅舅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院儿里小灰叫个不停,喜鹊看了眼熟睡的孩子,睡着了,没事儿。
出门一看,果然是石头和她爹回来了。
喜鹊好像有多久没见过她爹似的,忙小跑着上去。
“爹,可算回来了,累不累?我沏好了茶水,你先喝口水解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