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2章

    “你也别舍不得吃,别没被抢走,倒自己先把自己饿倒了。”

    石宽挠了挠头,“哥,不省没办法呀,今年旱的厉害,一直没下过雨,地里土都裂了。原先我还早晚去担水浇地,现在也不去了,河水都少了,为这还有抢水打架的。”

    石头想了想说道:“要不,你和我上山吧?”

    石宽摇摇头,“哥,我就不去了,我一个人怎么都好说。”

    石宽心想,他去干嘛,什么忙都帮不上,还得拖后腿。

    石头帮石宽把东西都拿出来,把背篓又背好,说道:“我还要到小梁村去一趟,就不耽搁了,晚上我还想回去呢。”

    “来得及吗,晚上走山路多危险,要不哥你就跟我这儿凑合一宿,明天再回去。”

    “没事儿,就是替喜鹊爹传几句话。再说我一人又什么都没背,上山也快,你不用担心,我走了。”

    石宽把石头送出门后,见石头走远,才又把门关上。

    这一季的粮食没指望了,所以他在后院又开出点儿地了。多种点儿菜,种点儿能吃的东西,怎么也能把这段时间熬过去。

    石头到小梁村儿已是下午,先去梁大娘家看了看。

    人不在,再和街坊一打听,是去了大丫姐家。

    随后又找到租种李老爹地的三户人家,和他们说了李老爹的意思。

    这三家人一听,真是感激的不行。

    原先李老爹就提醒他们要多存一些粮食,哪怕是粗粮黑面也多留点儿。这三家人对李老爹也挺信服,不管怎样也比往年留的多。

    他们原是村里比较困难的,这一下,手中倒有余粮,比村里好多人家强了不少。

    现在李老爹又通知他们,若这季粮食收成不行,就不收他们租子了。

    这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东家啊?

    石头听着他们感恩的话,恨不得跪下磕俩,忙告辞出来了。

    他能理解李老爹怎么做,毕竟都一村儿住着,真逼他们要租子,逼死他们,他们也拿不出啊。

    做好人就要做到前头,在他们没开口求情前,就先免了。

    让他们念着这个情比什么都强,毕竟虎子还小,还要在这村儿里住下去呢。

    出了小梁村儿,石头一刻没停就往山上赶。

    现在太阳有些偏西了,若不抓紧,到山上就得半夜。

    石头空身一人,速度极快,晚上赶山路对他来说不叫事儿。

    远远就看到石屋前面燃着的火堆。

    心里一松,不由加快了脚步。

    走到深沟前,才看到李老爹父女三个围在火堆前说话。

    “爹,喜鹊,我回来了。”

    虎子一下就蹦了起来。

    “姐夫你回来了,等着,我帮你放竹桥。”

    白天还好,天一黑,石头还不在,他们几人在这儿心里都有些不踏实,一有动静,心就吊了起来。

    李老爹也一样,忙起身把竹桥搭过来,“瞧瞧,咋耽误这么晚,赶紧过来。”

    喜鹊笑盈盈的说道:“石头哥,累了吧,厨房里我还给你热着饭呢。”

    看着几人的笑脸,石头心里也是暖融融的。

    辛苦不怕,只要辛苦的值。

    第156章

    闲谈

    清晨,鸟叫声阵阵传来。

    喜鹊翻了个身,一摸才发现石头早就起了。

    坐起来摸过衣服穿好,山上的清晨是有点凉,所以喜鹊多加了件衣服。

    出来望向远方的山峦,山间雾气弥漫。

    深深的吸了口气,山间的空气是清新的,凉凉的,带着青草的气味。

    “喜鹊,怎么不再躺会儿?”

    喜鹊一看,石头拎着两桶水回来了。

    “石头哥,你昨晚回来那么晚,怎么还起那么早。”

    “天一亮就睡不着了,我再去拎两桶水,锅里我温着热水呢,你洗漱别用凉水。”

    石头把水倒进大缸里,就又拎着桶去了河边儿。

    喜鹊洗漱完,刷锅生火,准备做早饭。

    昨天石头不在,她蒸了好多馒头出来。

    把青菜洗出一把,切碎,早上就做蛋花汤喝,切上一碗咸菜,还有腌好的鸭蛋,再配着馒头,早饭很丰盛了。

    “姐,我帮你烧火吧。”虎子一进来见喜鹊在做饭,忙小跑着过来。

    “不用了,早上省事儿,爹呢,喊爹来吃饭吧。”

    “爹就在院儿里,说是去看看种的菜。姐夫呢?姐夫怎么没在?”

    “拎水去了。”

    四个人就在厨房支了个小桌子,把早饭解决了。

    虎子吃完饭就闲不住了,“姐夫,咱什么时候去摘栗子?”

    李老爹说道:“让你姐夫歇一天,栗子树就在那儿,又不会长腿跑了。”

    石头一笑,“倒没多累,歇一宿也歇过来了。”

    李老爹说道:“也连着忙好些天了,歇一天吧,山下怎么样?”

    石头摇摇头,“不太好,咱这儿偏远,也来过好几拨人,一伙儿一伙儿的,除了抢就是抢。您那儿我也去了,和租户们都说了。”

    李老爹砸砸嘴,“真是难呐,官府征兵,乞丐流氓抢劫,流民没吃的也抢劫,这老天爷还不下雨,地里再绝收了,这日子可咋过?”

    石头沉默了下,接着说道:“现在地里需要灌溉,可河里的水位都下降了,光靠挑水浇地根本就不顶事儿。我到家一看,后面水潭那儿的水都少了。”

    虎子忙问道:“姐夫,山上不会也没水吧。”

    李老爹看了眼儿子,说道:“时间长了都会受影响。”

    虎子张了张嘴,人没水哪儿成,可那河还挺宽的,应该不会断。不行,下午去抓鱼,万一水没了呢?

    石头看着虎子一笑,这小舅子人不大,操心的事儿倒不少。

    “咱们几人才用多少水,这河面儿宽着呢,上游还有几个支流,不至于断了,但肯定会少一些。”

    虎子拍拍胸口,还好,还好,姐夫说话应该错不了,那下午也得去抓鱼。

    李老爹说道:“天渐渐凉了,咱们把栗子收回来,还得下山采购一趟东西,把东西都买齐全,就在山上猫冬吧。”

    喜鹊这时才说道:“爹说的对,萝卜白菜得买上一些来,还有粗盐也得多买些,咱们腌菜腌咸鸭蛋可用了不少了,还有调料炖肉可少不了。”

    石头说道:“这简单,到时候我和爹下去跑两趟就买齐了。我和翠嫂子说了,棉衣,棉鞋都让她帮着做,她也找了个帮手,到时候地窖里的陈米当工钱送她们。”

    最后又把大牛家的事儿和几人说了。

    李老爹听完半晌没说话,他也是当爹的,他都搞不明白,牛家老两口是非要把儿子心寒了不成,兄弟不能相帮相助,以后他俩的日子能好过的了。

    大牛这孩子他见过,是个实诚人。可摊上这样的爹娘,真是糟心。

    古话说的好,父慈子才孝,就算当爹娘的不能一碗水端平,可也不能寒了孩子的心。

    李老爹摇摇头,对他们的事做评价,毕竟和自己无关。

    “石头,实在不行,你山脚石洞里的粮食咱们也扛上来吧,照这个情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安生。”

    石头点点头,确实,几个皇子一天不停止争斗,就没有太平日子过。

    “那个山洞还算隐蔽,山上粮食够咱们吃的,实在不够再扛上来吧。”

    “也行,除了那儿,我家里还存着一部分呢,怎么也能供上咱们吃?”

    石头看着李老爹,这老丈人真行啊,做事留了好几手,居然还藏着呢。

    “那行,今天就好好歇一天,明天咱们去摘栗子,虎子,你在家陪你姐吧。”

    虎子这小脸儿立马不高兴了,扭头看了看喜鹊。

    喜鹊一笑,捏了捏弟弟的脸,“别苦着脸了,跟爹他们一起去吧,把小灰也带上,我一人在家又不出去,不用你陪。”

    虎子小脸儿立马阴转晴。

    “姐夫,摘栗子的地儿远不远?”

    “有段距离,到时候们在那儿把皮剥了,要不然太占地儿,装满一背篓,我就先送回来。”

    李老爹站起来说道:“行,我去把几个背篓拾到一下,有些松了。编这个还是得有经验,我这个就是糊弄着能用几回。”

    虎子见李老爹到竹林那儿砍竹子,也带着小灰跟着去了。

    这会儿太阳也升起来了,喜鹊把外面套着的衣服脱掉,就打算去菜园子那儿看看。

    “喜鹊,浇地什么的,你都别管,你还需要什么不,需要的话,过两天下山我给你带回来。”

    “我自己没什么需要的,我把棉布找了出来,打算给孩子做几身小衣服,一到冬天更懒得拿针线了。”

    “以后家里几人衣服缝补都得你来做,真是辛苦你了。”

    喜鹊听石头这么说倒忍不住笑出声来。

    “在外你可别说这话,让人听见还以为我什么都不干,有多矫情呢。在这儿我也没地儿去,家里活儿除了做饭也没有多少,就逢补几件衣服,还说辛苦。”

    确实,在山下住,不说去山脚转转,还能去村儿里看看,可在这儿,除了这个院子哪儿都不能去。

    “若不是闹得太乱,我也不带你们上山。我又不能天天在家,若真一个大意,出事儿了我上哪儿后悔去?”

    “石头哥,我都明白,原先我爹为什么带我和虎子回乡下,就是因为城里闹的乱。世道一乱,人们只能躲,咱们还有个躲的地儿,有的人连躲的地儿都没有。”

    石头又把衣服给喜鹊披上,山上毕竟比山下凉。

    “放心,等外面一稳下来,我就带你下去。”

    喜鹊一笑,其实她还真无所谓,爹在这儿,弟弟在这儿,石头在这儿,除了闷点儿,她现在觉得过的很踏实。

    第157章

    摘栗子

    下午虎子就去抓的鱼,还没少抓。

    不抓鱼干嘛去?又不能跑远。

    说起来他也很闷的。

    明天要摘栗子去,他想再烤几条鱼带走中午吃。

    下午趁着天儿好,石头帮喜鹊把带上来的被子全晾晒了一遍,喜鹊则是在厨房给他们做明天要带的干粮。

    馒头剩的不多了,肯定不够仨人吃。

    喜鹊烙的葱油饼,这个省事儿,吃着还有滋味儿,就算没什么菜也能将就。

    正好连晚上的都有了。

    烙完葱油饼,喜鹊就把粥熬上了。

    开锅后,火转小,慢慢焖着。

    虎子大呼小叫的拎着竹篮回来了,里面还有不少的鱼。

    “姐,我又捞了四条鱼,有两条个儿特别大。”

    虎子献宝似的让喜鹊看。

    石头说道:“行了,捞条鱼有什么可高兴的,去摘点儿大树叶儿回来,咱俩先给弄好了。”

    虎子呼叫一声,带着小灰又跑去摘大树叶子。

    李老爹砍了两回竹子,把几个大背篓又加固了下。

    这编背篓还是从搬到乡下后李老爹才慢慢学起来的,以前哪儿干过这个。

    编的样子也不好看,比较粗糙,但自家用就不挑了。

    石头也不怎么会编,以前用都是从大牛家拿。

    晚上早早的吃过饭,李老爹就带着虎子回了后面的木屋,不在这儿碍眼了。

    就算老丈人和小舅子很识趣,可现在喜鹊大着肚子,石头一身的精力也没法儿发泄。

    到河里洗了个凉水澡,回来才抱着喜鹊睡觉。

    第二天一早,喜鹊用剩的几个馒头,切成薄片儿,蘸着蛋液给煎的馒头片儿。

    又做了一锅疙瘩汤,半碗咸菜,几个咸鸭蛋。

    虎子惦记吃烤鱼,所以早上就不怎么想吃。

    “虎子赶紧吃,这会什么光景,咱这儿还白米白面的管够,你看看外面有几户人家像咱们这样。”

    石头给虎子夹了个馒头片儿,说道:“没错,现在就粮店人多,排着队的抢。现在粮食翻着个儿的往上涨,就算是这样,每户只卖定量的,多一粒米都不卖,谁家哪儿敢放开了吃。”

    虎子长这么大,虽说李老爹没少操练他,可在吃上却从没委屈过他。

    饿肚子的时候更是少有。

    “爹,你以前不是说过,若是出现天灾,官府会管吗。”

    “那是太平年间,就算管也会死不少人。”

    虎子咬了口馒头片儿,又嘟囔道:“我早说过这个皇帝真窝囊,自个儿的儿子都管不好。”

    石头把碗筷放下,揉了揉虎子的头,“这可不是咱平头老百姓能管的,吃完咱就赶紧走,争取多摘点儿。”

    去摘栗子,道儿也不算近,虎子虽然年纪小,但体格好,一路小跑着也没拖后腿。

    等到了长栗子树的这儿,地上已经落了不少了。

    “姐夫,这栗子个儿这么小。”

    “个儿是小点儿,不过挺面的,也挺甜的。晚上让你姐给你煮点儿吃,你就知道了。”

    虎子望了望栗子树,不由分说,跟猴儿似的就爬了上去。

    “爹,姐夫,你们俩走开点儿。”

    喊完后,就抱着树干使劲儿的摇晃起来。

    已熟的栗子,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李老爹见虎子又往一个树杈儿那儿踩去,忙说道:“那儿太细了,太危险,别再掉下来,赶紧下来。”

    虎子哪儿听啊?玩儿的正高兴呢,每个大的树杈儿都摇晃一遍,这才溜下了树。

    还没等李老爹抱怨,虎子又爬上了另外一棵树。

    李老爹看的直瞪眼。

    “爹,甭管他了,你看他这伶俐劲儿摔不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