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听到这里,江建华才明白于翠仙这是啥意思,合着这是想多分点钱呢?他转过头拍了拍江临山的肩膀:“临山,这回我给你比个大拇指,这样的媳妇是得离,这时候了都还想着分钱呢!”
被江建华这么一说,于翠仙面色惨白,迎上江临山的目光,她连连摆手。
“没,没,我不是这个意思……”
江临山却道:“今年你好歹是干了半年的,放心,年底大队分钱的时候,我会给一半的钱给你的,不过以后,你还是回红星大队去吧,这里你就别待了。”
这话说的,又是让于翠仙惊喜又是让她慌张,喜的是江临山这么大方,即便离婚也愿意分她今年一半的钱,慌的是以后她不能住这儿了。
一旁的江建华却冷哼道:“还分什么给?要分也行,先让老于家那边先把拿走的钱吐出来。”
于翠仙面色一变。
第503章
娘家
于翠仙想要分今年的钱,但江建华不同意,事情自然是没成。
这年头许多人本来就是说定了摆一桌就算成婚了,根本没有离婚证,所以对于江临山和于翠仙的离婚来说也相当简单,只需要江建华给开一个证明就行了。
当天上午,于翠仙就不用再下地,直接回家收拾了自己的衣服啥的回红星大队了。
说来也是可怜,嫁给江临山这么多年,于翠仙收拾起自己的衣服,竟然只有那么几件,还都是洗得发白的旧衣裳,一件新的都没有。
目送着于翠仙拿着东西走,江临山眼中神色复杂,却没有半点子留恋。
身边的江建华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临山,你也别难受,你是个拎得清的,这事情就该这么办。”
“书记叔,我知道。”
“还好孩子们现在也都大了,没娘也能照顾好自己,临山啊,你要是想再去娶,我让你婶子帮你张罗张罗,就你这条件……”
“别,书记叔,我没这想法,以后就守着孩子们就行了。”
他没有再找一个的打算,他和于翠仙本来感情就不错。
说到底,要不是于翠仙太过拎不清,偏着娘家人,这么大年纪了,他又怎么可能会跟她离婚?
江建华道:“总之这事儿你没错,是个男人就得这样,自己闺女不向着向着谁?我给你说,就是临川他们知道了也会觉得你做的对。”
想到看待事物一向非黑即白眼里揉不得的弟弟江临川,江临山点了点头,这一点他很认同,他相信,要是老二知道他是因为这事情离婚的,肯定也是支持的。
想要去红星大队,那必经之路就是红旗大队的地里头。
正是上工的点儿,一路上不少人都看见了于翠仙拿着东西赶路,有那平时跟于翠仙关系不错的社员跟她打招呼,于翠仙也不会,这让地里头的大家伙都在暗自嘀咕。
“瞧瞧,临山家的这是觉着孩子们都参加高考了,瞧不上咱了?”
“那叫什么话,临山家的不是这样的人,看她大包小包的,我看是急着赶路回娘家,没听见咱们叫她。”
“啧啧,她那娘家,是我不就不来往了,偏她还眼巴巴地贴上去。”
“就是啊,还好麦穗在现在省城那边,不然这些唾沫星子都能淹死她,也不知道她这当娘的怎么想的。”
“谁说不是呢,各人自扫门前雪,这都是命数。”
于翠仙并非没听见有人叫她,而是听见了也不想会。
此时此刻,她心里头空落落的。
嫁给江临河二十多年,她们也算是琴瑟和鸣有商有量的,她吃苦耐劳,江临河老实巴交,孩子们也都懂事听话,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事情竟然到了这一步。
可是回看过去,她后悔吗?后悔给娘家钱吗?后悔当初在公安局的时候去找麦穗要她嫁给侄子吗?
说实话,她不后悔。
于翠仙觉得,就是早就知道了结局,再重来一次,她也还是会这样做的。
那可是大哥大嫂的孩子,可是老于家第一个孩子啊,那就是老于家的命根子,她这个当姑姑的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不管?
只是没想到,那个老实巴交的男人,竟然就因为三百块钱就跟她离婚,对于这一点,于翠仙心里是有一点怨的。
只不过她知道怨也没用,连书记都向着江临山了,她能有什么好法子?
如今之计,她想的也就是等到时候孩子们回家了见不着她着急,然后要江临山跟她复婚了。
至于留在娘家,短期内或许还行,长期下去肯定不行,娘家一窝子懒货,她要是真的住定了,回去就得天天干最多的活,吃最少的饭。
于翠仙猜得没错,她刚回到娘家,怀了孕不下地在家躺着的二嫂李玉兰见了她就热情地招待,见她大包小包的还过来帮她提东西。
“哎哟,姑子怎么突然回来了?这都是啥?来,二嫂给你拿着。”
硬是接过了于翠仙手里的东西,李玉兰提着进了堂屋的炕上,还招呼着孩子们过来。
“你们快过来看看,看你们姑姑又给你们带什么好东西了。”
“哦哦!姑姑给我们带好东西了,这次是大饽饽还是糖?上次那个水果糖好吃。”
李玉兰一边打开袋子一边笑道:“今天的东西青,估摸着是你们姑姑给你们带的新衣服呢。”
“哦哦!新衣服好,新衣服好,我要新衣服!”
“我也要新衣服,我也要!”
孩子们的闹腾声之中,李玉兰打开了袋子,当见着里头都是发白的旧衣服的时候,李玉兰懵了懵。
边上,孩子们问道:“咦,这衣服旧的,不是新衣服。”
“娘,快看看底下,看看底下。”
李玉兰猛地扯开最上面的衣服,手不停往外拿着东西,当翻到底下的时候见到的也都是旧衣服,当下拉了个脸。
她扭头对刚进门的于翠仙道:“姑子,你这是大发叫花子呢?我宁愿你啥也没带,就带这么些洗得发白发烂的旧衣服是寒碜谁呢?”
这年头布票虽然难得,但在乡下买土布还是容易的,就这些旧衣服,还大多都是土布做的,真是给她她还觉得寒碜呢。
于翠仙木着脸道:“这是我的衣服。”
“啥?你带衣服回来做什么?”
李玉兰诧异,随即她又想到什么,当下笑道:“不过也是,姑子你好久没回家了,回来住几天也好。”
她心想,这个姑子别的不说,手里头还是有钱的,今儿既然没带吃的喝的回来,指不定就带钱了呢,上一次她们二房就分到几十块了。
“不是住几天,是一直住了,我离婚了。”
“啥?一直住着?不对,离婚?你离婚了?”
于翠仙木着脸点头:“离婚了,江临山不要我了。”
“不是,凭啥啊,姑子你等着,我这就去找你二哥回来,咱们去红旗大队讨个说法!”
想到于翠仙跟江临山离婚了,那于翠仙也就管不到江临山的钱了,甚至于以后要住在自家吃自家的喝自家的。李玉兰就不满了,这自家人还不够吃呢,哪能再多一个于翠仙?
第504章
火车
李玉兰不是什么明白人,听着这话赶紧就叫了孩子们去地里头找人回来。
“快去,快去地里头找你们爷奶,就说你姑姑回来了,说她离婚了。”
于翠仙见状本来想阻止,不过想了想,终究没说出口,反正早来晚来都是来,对她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老于家的人一听于翠仙离了婚现在回了娘家,一个个工也不上了,都赶着回来,没多会儿,老于家的人就到齐了。
于老娘:“妮子,你离婚了?咋个离的?”
于二哥:“就是啊,妹子你放心,哥给你做主!”
于小弟:“走,咱们现在就抄家伙上红旗大队找他离婚去,凭什么啊,我姐嫁给他江临山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说离婚就离了。”
于老爹也很是愤怒,一摆手道:“走,拿上锄头铲子,我倒要看看,他们老江家有什么话好说。”
看着家人们激动的样子,不知为何,于翠仙心里却没有多少感动之意。
她道:“别去了,没用了。”
于老娘道:“你这妮子,胡说什么,你嫁给他二十多年,生生把你蹉跎成一个老姑娘就离婚?想都别想!”
李玉兰:“就是,姑子你放心,他们想都别想,我们一定为你做主。”
“这次离婚就是江书记也站在他那边,没用的。”
于老爹:“什么有用没用的,我可不管,这事儿不是这么办的,怎么说离就离的?为啥离的?”
“我给你们钱的事情,被江临山发现了,他说要离婚,还告诉了江书记,所以就离了。”
“什么?”
于老娘道:“你不是说家里的钱都是你管着,他不会发现的吗?你这妮子,你怎么回事?”
“就是,说好了不会被发现的,这下好了,以后没钱了,你还被休了。”
听见是被休而不是离婚,于翠仙心里也苦闷:“他要给孩子们拿钱就给发现了,我能有什么办法?”
闻言,于老娘伸手狠狠拧了一把她的胳膊,“那就算被发现又怎么样?不就是三百多块钱吗?又不是多少钱,你这么多年给他们老江家累死累活三百块钱都不算吗值吗?你还回来干什么,你回去,回去!”
“家里可养不起你,多一张嘴,就要多不少吃的呢。”
于翠仙:“回不去,江书记说了,不离婚也行,先把那三百多块钱还回去。”
一听这话,老于家众人顿时沉默了。
于老爹:“怎么就知道要钱?你们红旗大队那些人不是已经赚得够多了吗?”
于小弟:“哪来的钱啊,反正我是没有啊!”
于二哥也摆手:“我可没钱,上次的都用完了。”
于大哥更不可能给了,这钱就是因为他儿子被判了刑才给的,他怎么可能退回去?
于老娘也沉默了,之前于翠仙虽然拿来了钱,但那钱一回来都紧着几个儿子分了,现在哪里还有一点钱?
就是有,也没人愿意拿出来了。
良久后,于老爹道:“妮子竟然回来了,那刚好,下地干活去吧,今儿玉米地里头除草,你干活麻利,快着些。”
于小弟拍手道:“是啊!还有,姐你做饭也好吃,以后家里也做饭。”
眼看着娘家人明明刚刚还气焰高涨要拿锄头去红旗大队砍人,这会儿却非常自然地接受了她要留在家里的事实,于翠仙并不难过,来的路上她早就想过这些了。
然而她没想到的是,这些她自诩是亲人的父母兄弟,在让她干活的时候竟是比从前她做姑娘的时候还要狠上几分,有时候干不完连饭都不给吃,饿得她只能做饭的时候偷偷抓一把滚烫的粮食塞嘴巴里。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而与此同时,裴雪和高粱等人已经到了省城,孩子们都在家里头等着了,见到裴雪和大房的哥哥姐姐们都很是高兴。
在省城待了一两日,裴雪就领着孩子们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绿皮火车。
第一次见到火车,几个孩子都激动的不行,看着冒蒸汽的火车嗷嗷喊个不停。
小青稞:“那就是火车,感觉好厉害呀!”
江子玦:“等我开学了,我就写一篇作文,名叫《我的首都之行》”
江子琅提醒道:“哥,到了那边你就能写了,先在日记本上写下来,以后你要写的时候就能记得住细节了。”
江子琅眼睛一亮:“是哦,你提醒得对,等到了首都,我就天天写日记。”
边上,小青稞也喊着:“我也要写作文,我的作文名字就叫《第一次坐绿皮火车的感受》。”
说完她还扭头对着虞子优道:“子优哥哥你也要写,到时候我们一起交作文。”
“好。”
看着江子玦和江子琅几个人谈笑风生的样子,边上的江子谦和江子和心里不由生出一丝惭愧和感慨。
怪不得弟弟妹妹比他们聪明,见到火车的时候,竟然第一时间想的是要写作文记录下来,他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火车很快停稳,裴雪提醒孩子们道:“快别说了,拿好你们的车票背好你们的小书包,赶紧上去了,一会火车就发车了。”
说完她又叮嘱麦穗和高粱道:“麦穗,高粱,你们也看好了弟弟妹妹,别走丢了。”
“二婶,我们知道了。”
这时候连号的位置不好买,即便这么多人,裴雪买到的票也是只能聚集在两处的,一处是四个人的位置,一处是六个人的位置。
裴雪让麦穗和高粱还有江子谦江子和四个人一起坐,自己带着剩下的孩子们坐一块儿。
索性一群人里头也就虞子优和小青稞年龄小一点,外加一个谷米,裴雪倒是并不担心有人会走丢。
麦穗和高粱年纪也都不小了,她并不怎么担心。
本来裴雪还想上了火车之后看看能不能跟别人调换个座位的,但连着问了附近好几个人,别人都不乐意,无奈,她只能作罢。
这时候的火车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所以环境在裴雪看来倒是比后世的绿皮火车环境还要好。
至少车上的乘客都是安静坐着或小声说话,没有那种上了车就脱鞋脱袜子熏别人的低素质的人才。
第505章
小偷
从孩子们在一开始对火车的热情过后就慢慢沉寂了下来,不时看着外头的风景。
很快,风景也不看了,几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默契地嘿嘿一笑,从包里掏出了连环画册或是小人书,津津有味地起来。
看着这些,裴雪只是一笑并没有过多会,出来玩就是散心,她并不想拘着孩子们做什么。
不过这时候,她也打量起了车内的情况和布置,距离他们上车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乘务员只经过了一次。
跟后世有乘务员推着小置物架在走道间走招呼花生瓜子矿泉水不一样,这会儿的火车挺安静的,乘务员也不会售卖什么东西。
裴雪想,这倒是一条商机,只不过她飞雪集团的东西,不管是日化用品还是书包衣服什么的,毕竟都不算是刚需,不一定有人会买。
但这并不妨碍她对这些的观察,飞雪集团既然现在已经是集团模式的了,以后肯定要有更多子公司或是更细致的划分的。
在裴雪看来,以后进发吃食这一块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前提就必须是等到改革开放后了,不然货源这一块太难弄了。
晚饭的时候,裴雪从箱子里拿出了几个饭盒去接了热水回来给孩子们泡鸡蛋方便面吃。
这年头并非没有泡面售卖,只不过泡面价格相对来说稍高,在供销社也不太容易买到,所以就成了紧俏货。
这种东西就是平时在家孩子们吃的也是比较少的,所以一泡好,一个个“吸溜吸溜”地就吃了起来,一时间车厢上都是方便面的香味。
车上有不少人都看了过来,眼里闪着羡慕或是渴望,大家都是出门一趟,哪里会专门带这种东西?
带的都是那些馒头饼子什么的,这会儿一闻到这个飘香的的味道,很多人都忍不住了。
裴雪并没有会这种目光,火车上开着窗,等孩子们吃完了,味道也很快就散去了,并不算影响众人。
主要是出门在外,她想给孩子们吃一口热乎的东西,不想随便糊弄着过。
期间,去接水的时候她还去隔壁车厢看了一眼麦穗和高粱几个,催着他们赶紧泡泡面吃了这才回来。
晚饭过后,窗外天色早就黑透了,车厢里的灯也关了,裴雪就催着孩子们睡觉。
从D省到首都,想要舒服,当然是坐卧铺,不过这一趟订票有点儿仓促了,裴雪一张卧铺也没买到,没办法,只能委屈着孩子们了。
看着孩子们的睡颜,裴雪慢慢也睡了过去,等她再睁眼,就是火车的鸣笛声响起的时候了。
这时候天边有了一丝鱼肚白,车厢里亮起了昏黄的灯光,有人起身开始拿行李架上的行李,想来是准备到站了。
裴雪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早上05:35分,预计到首都还要几十分钟。
前方,有乘务员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大声道:“T城站要到了,T城站要到了,要下车的旅客请注意,准备好你们的行李物品,到车门处等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