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可是没有办法,她心疼女儿,心疼外孙女。“至于崔安如,”他停顿了一下,“只要她愿意跟温家谈,我们会尽量满足她的要求。”
温太师的话说到最后,大概是下了什么决心。
“儿子懂了……”
温继礼也没有别的话,贺老夫人也已经满意。
崔安如知道温如风在门口说的话时,倒是有些意外。
她看着丹玄,心中的惊讶还没有退下去。
温家,到底是有几个明辨是非的人。
孟氏一族世代清流,果然教出来的孩子,也与众不同。
“嫂子出发在即,既然温家有意缓和,就先不要激化矛盾,等嫂子他们走了之后再说吧。”
她淡淡地说了一句,丹玄当时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没想到温家想要息事宁人,崔安如也按兵不动,已经被晾在一边几日的萧家突然来人了。
老太夫人亲自登门,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
“崔安如呢,让她出来见我!”
京都的百姓,对这个没有素质没皮没脸的老太婆都有所耳闻,很是不待见。
不过这场大戏,任何一个剧情都引人关注,所以很快就有百姓们围了上来。
得知萧家那个老不死的一直在外面喊人,梁紫玉就想冲出去跟她骂上一场。
那日已经给了她一个耳光,她好像是没有记性。
“我这次非要再给她松松骨头……”梁紫玉已经开始挽袖子。
崔安如笑呵呵地把她拦住了:“嫂子,没有必要,她就是故意来找茬,让你和琅儿没有办法顺利跟着太后娘娘离开的,只要你出去之后,忍不住跟她动手,她直接往地上一躺,你还能说得清么?”
梁紫玉一愣,这个老泼皮,还有这种阴招?
“他们要脸么?”梁紫玉越发心疼这两年崔安如与白眼狼共同生活的日子。
“当然不要,放心吧,我出去会会她,就是把她骂得吐血,明日也没有人敢拦着嫂子和琅儿随太后出门。”
崔安如让梁紫玉放心之后,带着几个身边人,从容地走了出去。
崔家大门口,老太夫人口干舌燥,还在那里叫嚷,说是崔安如无论如何,不该在朝廷大事上为了个人恩怨,置大夏的颜面于不顾,胜仗是萧让打的,为了压制大庆,就该让他接待使团,凭什么勾结翊王给萧让使绊子?
看到崔安如,她叫嚷得更欢了,一定要让崔安如给个说法。
崔安如静静地看了她一会,淡定地开口:“萧家这位老颠婆,你当街议论朝廷大事,编排翊王殿下,侮辱皇族,是嫌自己活得太长,还是萧让给你配好了阴婚,你着急下去成亲?”
第65章
势不两立
崔安如骂人的方式实在是过于独特,全程没有一个脏字,却奇脏无比。
围观的百姓们都龇牙了,这个真狠,不过真的过瘾。
老太夫人一副见证祖宗炸坟的表情,指着崔安如目光格外凶狠,却说不上话。
就一句,崔安如差点绝杀。
崔安如看到她竟然挺住了,没有直接厥过去,就多给了老太夫人一个机会,没有乘胜追击。
半天,老太夫人才顺过气来。
“我就知道,之前你在萧家的时候,都是装的……”
崔安如干脆回答:“不是装,是区别对待,对待自己敬重的长辈,和不要脸的白眼狼,肯定不是同样的态度。就连你这个原本应该慈眉善目的年纪的老不死,都没有办法做到对自己的两任孙媳妇一视同仁,凭什么要求我用之前的态度对待死不足惜的你们?”
“说得好……”
有百姓早就看不惯萧家人,为崔安如鼓气。
老太夫人只觉得自己一阵头晕。
“崔安如,如今你还真是让人鄙视,就在背后搞一些见不得人的小动作,你以为自己能够挡住我们安南侯府的崛起?”
崔安如不想承担这种莫须有的罪名。
“下次直接带着证据再来叫门,这种诬陷人的话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惯着你,这些年是不是只长脸皮了?”
老太夫人被崔安如直接碾压,刚刚那种闹事的气势,也完全被压住了。
“萧让在朝堂上被翊王殿下参奏的事,我也听说了,这只能说明他活该。至于你刚刚一直引导,只要有人帮我,就是私下跟我有勾结,所以看不惯你们萧家,敬重我父兄为人的,都要被你扣上这种帽子是么?萧让虽然封侯,将来要走的路就真的一帆风顺么?有林家和温家做靠山,就能对抗整个天下了是么?”
老太夫人没想到崔安如口才这么好,主要是角度真的刁钻。
“我没有说过那种话。”
“换个意思而已,太后娘娘明日才会出发,你今日到我们镇国公府门前,故意撒泼引人围观,是想刺激护我心切的嫂子出来跟你对峙,你好躺在地上讹诈,导致她没有办法顺利跟着太后娘娘同去吧?让我再猜一猜,我嫂子去不得,你们该不是想着让林知音这个暖床女军医仗着那点换取侍寝权的功劳跟着太后娘娘离京吧?”
老太夫人压根就没有想过这些,她那个脑子没有想到这么巧妙的办法,不然早就应该周旋了。
此时她被崔安如提醒,却惊诧已经晚了。
这种不要脸的罪名,她却是实打实的承担了。
“你胡说,知音自然要留在安南侯府好好安胎,她肚子里可是将来的安南侯府的嫡长子……”
“呵呵,若是女孩,你还想手动给她添点什么逼着她成为嫡长子?无论是男是女,成为萧让和林知音的孩子,他们上辈子一定是做了孽,一辈子都要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
崔安如的话,不停地在老太夫人心头炸开。
她觉得自己呼吸都不畅快了,明明是来出气的,结果被崔安如完全掌控。
“这么大岁数了,应该知道祸从口出,孙子封侯了,你和杨氏连个诰命都没有,还敢在我这个太后亲封的安国郡主跟前摆长辈的架子,不妨同你说,即便你今日真的口吐白沫倒在我镇国公府门前,我还要同萧让讨要我这门前去晦气的银钱。”
老太夫人被崔安如一顿抢白之后,整个人是真的摇摇欲坠。
可是崔安如并没有停止输出。
“尊贵的安南侯没有告诉你,顶替他的人是礼部尚书李存忠么?迎接使团,本来就是礼部的事,对方是个皇子,却是战败一方,一个尚书足够了,更何况,这位李尚书是皇后娘娘的亲哥哥,你是想说,我跟皇后一族也有勾结,皇后娘娘在帮着我打压你们家安南侯这种朝廷新贵么?”
老太夫人已经不敢接话了,崔安如的话,一句比一句狠。
萧让赶到的时候,崔安如已经让人端着水,要泼在门前洗地了。
被老太夫人踩过的地方,都十分晦气。
“崔安如,你够了……”
萧让刚刚挤入人群,什么都没有问,就直接喝了一句。
“我还以为萧侯爷因为丢了差事承受不住打击,突发疾病没有办法下地行走,才会让自己年事已高,还吃不到免费雪莲的祖母亲自来我这里讹诈呢。”
萧让的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云色。
“你别太过分!”
“萧让,你们萧家人不只没有良心,脑子都有病,你丢了差事,这个老太婆就到镇国公府门前叫骂,口口声声是我勾结了翊王殿下给你使绊子,你这个新晋的侯爷连句人话都不会说,直接就指责我过分,请问我怎么过分?面对你们这家人的诋毁,我应该温顺地小声解释不是我做的,另外送上你们家白眼狼长辈喜欢吃的雪莲丸请她消消气是么?按照你的逻辑,我送一份还不够,应该送两份,毕竟你那个装贤惠的母亲不是一直也都在偷吃。”
百姓们听到都想笑,这个安南侯刚才到底是怎么好意思来了就指责安国郡主?
“萧侯爷,我好心提醒你一句,你祖母这个什么都敢胡说,谁都敢攀咬的毛病若是不改,萧家家破人亡的速度,只会更快。”
“崔安如,你什么意思?”
萧让有些破防,他以为离开了自己,崔安如会颓废下去。
如今崔安如那个自信满满的样子,让他非常看不惯。
“萧让,你也算是有本事,竟然能够请动温家的人帮你说情,让我为了琅儿的未来,暂时放下成见,跟你们萧家和平共处。今日既然你来了,我也可以正式通知你,我崔安如这辈子都不会跟你们安南侯府有任何友好,我等着看你们萧家从高处跌落,家破人亡。”
老太夫人眼里冒火,都想把崔安如生吞活剥了。
萧让心里格外怨恨,他把这些怨恨都深深掩埋,对崔安如说道:“安国郡主,你欺骗太后和翊王殿下,说医仙弟子是你请来京都,这个谎言马上就会被揭穿。我会睁大眼睛看你的下场,希望你一直嘴硬。”
第66章
女子典范
“是不是嘴硬,就不劳烦萧侯爷操心了。我倒是更加好奇,萧家人的命有没有我的嘴硬。”
崔安如一句话,让老太夫人的怒火达到了顶点。
“崔安如,你真是恶毒!”
“谢谢夸奖,你和杨氏足足接受了这个毒妇两年的接济,和离的时候还想霸占我的嫁妆,说起恶毒,我跟你相比那就是入门级而已,你才是真正的大宗师,还有你那个表面岁月静好的儿媳,今日怎么不是她出头,反而让你过来了?因为她知道我已经不是从前容忍你们的性子,你若是争辩得太过火了,身体容易受不住,最好直接被我气死,她就是安南侯府资格最老的人了,不需要看你这个老不死的脸色了……”
崔安如每说一句,老太夫人脸色就白一分。
萧让看到事情不好,厉声喊道:“崔安如,若是我祖母有什么,我跟你没完!”
崔安如白了他一眼,冷静地说道:“萧侯爷是想献祭自己的祖母来转化我们之间的仇恨?怎么,你以为老太夫人死了,我们之间的矛盾,就从你们萧家忘恩负义变成了我害死你祖母?萧让,我警告你,无论你如今多风光,将来温家会怎么帮着你,我都无所畏惧。你不死,我不休!”
说到最后,崔安如扬起下巴,看着萧让的时候,仿佛已经想好了给他的各种死法。
萧让碍于百姓太多,而且祖母的状态确实不对劲,匆匆离去。
“今日多谢各位在此见证,安南侯一家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我崔安如能够从萧家全身而退,多亏了皇恩浩荡,也多亏了太后娘娘的照拂,镇国公府几代人都忠君爱国,虽然我和嫂子都是女流之辈,仍旧会贯彻父兄的遗志,大庆三皇子不日就要进京,有人说这次他想要和亲,似乎有人报复性地想要推举我,我在此立誓,绝不妥协。”
百姓们听到这种安排,都格外震惊。
让战死沙场的镇国公孤女嫁到仇人那边去,多么恶毒的心思才能想到这种办法?
不少人已经默认一定是安南侯府在促成这件事。
就冲着萧让和他们全家那个嘴脸,百姓们完全相信他们已经把崔家当初的恩情当成了毒药,只要崔家还在,这份恩情就会一直桎梏他们,提醒他们始终不是人……
“郡主放心,若真有那一天,我们愿意上万民书,请求皇上收回成命……”
崔安如深深鞠躬下去:“安如在此谢过。”
不远处,温如风静静地看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这位安国郡主,能够在这么多重的打击之后坚强地站出来挺起镇国公府的脊梁,保全了皇室的颜面,又能获得百姓们如此的支持,属实是女子的典范……”
他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语气格外真诚。
“女子典范,还是前阵子皇后娘娘用来夸奖你表妹的。”
他身后半个身位,一位俊朗青年,嘴角的笑意是压不住的嘲讽。
温如风并不生气:“表妹能够从军发挥自己的本领,原本值得赞扬,只不过跟安南侯苟且,还鸠占鹊巢这件事,确实是让温家抬不起头……唉,奈何祖母偏爱,心疼姑母那一家,父亲又一贯宠着他唯一的妹妹……”
那个青年笑了笑:“好在令堂并未糊涂,一直提醒你和如雪妹妹跟林家人保持距离,不然你们应该也会被这个安国郡主恨上了。”
温如风非常理解地说道:“温家的行为,确实已经拉了仇恨,她没有心思分析温家谁对她还有善意。”
青年看着他认真的表情,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听闻令堂当年争取过你跟她之间的婚事……”
温如风神色如常地说道:“镇国公府一向不结党营私,镇国将军娶的梁氏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母族背景,虽然安国郡主当初嫁给的是个伯爵,可是那个时候的萧家,已经破落的不成样子,十成十的下嫁。温家这样的位置,若是这门亲事真的成了,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一个文臣之首,一个军功立足,结成了儿女亲家,想想都像是要谋划点什么。”
青年点头:“确实,如今情况不同了,镇国公府已经没有了那两个灵魂人物,只剩下一个空壳,若是这门亲事旧事重提,不但门当户对,还没有当初的烦恼。”
温如风沉默了一下,目光深远的看着远方从容地跟百姓们说话的崔安如。
“如今因为表妹,安国郡主不把温家当成仇人都算是宽宏大量了,这件事更不会成。若是她传出来的话是真,医仙弟子是她为翊王殿下请来,你倒是真的要多注意一下你这位堂兄了,三皇子殿下……”
三皇子陆景尧还是笑容可掬:“我从未把堂兄当成敌人。”
“翊王殿下这些年生存艰难,若是能够得到医仙传人出手,倒是真的看到了曙光。”
温如风的话,还挺走心。
陆景尧说道:“只是这些年医仙一直都在帮温家的忙,这次却因为崔家嫡女派出了自己的弟子进京,还好皇祖母并没有多想,若是换了旁人,大概是真的要怀疑你们是故意不帮忙了……”
这个话换了旁人,估计都要担心到死。
温如风却神色平静:“温家这些年从未忘记自己的身份,宫中自然也都明白,只要行得正走得直,便不会怕那些误会。”
陆景尧看着因为崔安如进门而慢慢冷清的镇国公府门口,表情有些耐人寻味地说道:“只是温家参与了林知音的事,似乎已经脱不开身了……刚刚安国郡主对萧家人什么态度,你也看到了,你觉得丞相夫人带着温氏上门道歉的时候,安国郡主是平静地表示不接受,还是把人打出去?”
这个问题,确实让温如风有些伤脑筋。
“我看她情绪算是稳定,应该不会突然对母亲发难……只要姑母知道自己是去道歉的,放下身段,不要说些没用的惹恼了她……”
说到后面,他自己已经意识到,这个有些难度。
陆景尧突然问道:“她刚刚那些话,明显是对皇后娘娘同样心存不满。只怕将来的路,更是不好走。若是有一天,因为林知音的事,温太师和丞相大人真的决定跟镇国公府为敌,你怎么办?”
第67章
送别太后
温如风没有回答,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这样的局面,他并不想看到。
过了一会,他又反问了陆景尧一句:“三皇子有没有想过,若是医仙一脉出手,翊王殿下的身体大概率会康复,再加上太后娘娘对他的偏爱,朝堂的局势又会发生变化……你这位堂兄,到时候会帮谁?”
这次轮到陆景尧沉默了,皇位,是他们这几个皇子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
征战让这件事冷却下去,如今大夏内患并没有浮出水面,外忧也已经解决,夺嫡的话题,必然会重新铺展在朝臣面前。
是保持中立,等着将来被边缘化,还是冒险选择一条船,拼一个未来,对于朝臣来说,何尝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我看安国郡主是真的准备跟安南侯府鱼死网破了,不然也不会这个时候把将军夫人和小世子送走……她该等一等,至少等到小世子长大了,能够自保了……”
温如风说了一句:“鱼会死,网未必会破……”
之后,他就转身离开了。
陆景尧跟了上去,并肩而行。
“王爷,三皇子怎么也来了?”
另外一个方向,马车之上,虚怀好奇地问了一句。
“大概是陪着温家那位大公子一同来看看。”
陆景琛并不好奇,毕竟没有什么兴趣。
“这位安国郡主,刚刚似乎没有给温家留什么面子,都已经上门去喊话了,借着温家这位老太夫人来闹事,又嘲讽了一次,怎么感觉比起萧家,她更恨温家……”
若谷在一边认真的分析道。
陆景琛眼里闪过一丝光,似乎是捕捉到了什么。
“走吧,这里没有我们的事了……”
据说萧家那位老太夫人回家之后,就因为心脏不舒服,差点直接昏过去。
这个消息并没有让崔安如有任何同情。
“早就该死的人,多活了几年,够本了。”
梁紫玉现在相信崔安如拦着她的时候说的话了,若是当时她出门去跟这位老太夫人对峙,一定会忍不住冲上去扇耳光,说不定真的就要把那个老妖婆打死了。
“嫂子,虽然你们跟着太后娘娘离开,远离了这边的纷争,不过对你们还是有挑战,跟随太后身边的,都是见多识广之人,你在他们跟前,能学的东西多,会暴露的东西也更多。”
崔安如不免担心,只不过这个决定,她必须要做。
“跟你在这里面对那些豺狼虎豹相比,我和琅儿简直是出去享受……嫂子知道你的深意,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第二日一早,皇上免了早朝,带着文武百官一同送别太后娘娘。
这个阵势自然是彰显了他的孝顺,李皇后也盛装出现,看到跟梁紫玉依依不舍的崔安如,眼中都是寒光。
昨日崔安如在镇国公府门前说的话,已经传到了她的耳朵之中。
她一个孤女,竟然敢跟自己这个当朝皇后记仇,还在民间讽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