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可是崔安如没有任何感动,表情依旧戏谑。“为了镇国公府,为了琅儿,有些事就过去吧,人总要面对将来。听三叔公的话,跟安南侯和林家和解吧,这件事对他们也许没有什么影响,毕竟时间长了,京都之人慢慢就会忘却安南侯做过的事,只要有温家在,他们就不会过得差,可是镇国公府不行……太后娘娘再怎么喜欢你,不过是一些补偿而已,她终究不能代替皇上。”
四叔公也开口了:“这也是崔氏宗族的态度,安如,你年轻气盛,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我们能理解,不过你的委屈,大不过家族,大不过朝廷,大不过社稷……”
第62章
上门喊话
他们几人滔滔不绝,现身说教的样子,在崔安如看来如同几个小丑。
“大不大得过,关你们什么事?你们算是什么东西,也配跟我说这些?我承认我疏忽了,之前求皇上下旨和离的时候,忘记请他顺便加一句帮我退出你们这个崔氏宗族了。不过如今不晚,我父兄虽然不在了,崔琅却还在,我们崔家还有根基。”
她停顿了一下,把手里的璎珞放在桌子上。
“至于你们,原本就是多少年前就已经没有个关系的同姓人而已,我父兄功高权重,你们像是膏药一样死贴上来,父亲看你们确实需要施舍,才没有拒绝。这些年镇国公府是怎么照拂你们的?你们在镇国公府出事的时候,都在哪里?”
“安南侯那种畜生做出那种事,林知音那个贱人恬不知耻,你们连个屁都不敢放,也不敢以崔氏宗族的名义出现,如今三个老杂种倒是齐心协力来这里逼着我把眼前的屎咽下去,我是不是给你们脸了?”
崔安如的话,实在是直接的不能再直接,而且还带着不文明的词汇,当场就让他们三个人挂不住了。
“你一个黄毛丫头,竟然敢这样说话,你是不是疯了?”四叔公蒙了,脑壳子是真的嗡嗡作响。
“怎么,你那颗黑心这就受不了了,要暴毙在我们镇国公府?放心,我会同意你那几个败家的儿女帮你收尸,若是他们敢闹事,我也不介意送他们一起去见你。”
崔安如根本就没有把四叔公的生死放在心上。
“你们三个但凡是人,都应该缩在家里不出门,不敢帮镇国公府出头,哪来的脸上门摆着长辈的架子逼着我妥协?”
“为了我,为了镇国公府,为了琅儿?温家没有承诺你们任何好处?挺大个岁数,不要个老脸,真以为我像是我父亲一样惯着你们这些杂碎?”
“这些年在我父兄用性命拼杀换回来的军功荫蔽下生存,却连帮我说一句公道话都不敢,在我安国郡主面前,还拿出新族长的身份想要压我一头,我们镇国公府从今日开始,跟你们那个所谓崔氏宗门正式分离,温家给你们的好处,你们接着吧,我们不稀罕。事到临头的时候,也别报上我们的名号,你们不配。”
崔安如的嘴巴动的频率并不快,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楚,三位叔公都已经面红耳赤。
“想要讨好安南侯,讨好林家和温家,你们尽管豁出去老脸去告状,就说你们原本想要当说客,我是如何不识好歹,还跟你们脱离关系,不沾染你们任何好处。”
“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那就多写几笔,父兄的战功不够你们蹭了,像是乌龟一样躲了这么久,如今温家稍加点拨又抻头想要榨取我的价值给你们镀金,天下的好事都让你们占了,也不拍天打雷劈的时候直接劈在你们宗族所有女子的肚子上,让你们断子绝孙。”
“下次见面,别再说什么叔公,我是你们姑奶奶!滚!”
崔安如说完最后一个字,丹青非常适当地递过来一杯水。
三位叔公彻底傻眼了,这个跟他们来之前想的完全不同。
“你……你这个不知道好歹……”三叔公再也没有办法装什么理智老好人了。
“来人,掌嘴,打出去。”
崔安如该说的话都说了,没有必要客气。
家丁属实没有客气,上来就是几个巴掌,甩得他们原本就不牢靠的牙齿当场各自为政,脸上明显红肿起来,之后更是推搡着一直把他们赶到了大门外。
丹青站在大门口,双手交叠放在前面,清了清嗓子,大声对被这种变故吸引的百姓们说道:“这几个所谓崔氏新任族长和耆老的人,逼着郡主去给安南侯道歉,还威胁郡主,若是不想让小世子死在安南侯府和林家温家的手里,就要低头认错,安南侯羞辱国公爷和大将军的事就揭过去了,郡主盛怒之下才会让人打了这几个老不死的东西,还把他们赶出府门,从今日起,镇国公府跟京都这一支所谓的崔氏宗族正式分宗,没有任何关系。”
百姓们听了之后,对三位叔公完全没有办法同情,反而有些心软的妇人哭了起来,因为心疼崔安如。
“郡主怎么会遇到这么多畜生啊……”
“国公爷和世子爷那么好的人,这些老东西怎么忍心啊……”
这样的声音,让三位叔公借势闹起来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百姓们鄙视和叫骂声中,他们带着伤,灰溜溜地离开了。
崔安如并不满足于赶走这三个老东西,既然温家想要参与,那也不要怪她反击。
她还派了丹玄带着另外一波人直接去了太师府。
他们并不想进门,就在门口大声质问门房的人,温太师和温丞相可在。
温家的门房傲慢惯了,平日里即便是朝廷大员要进门,也不会对他们摆太大架子。
看到一个侍女打扮的年轻女子,带着几个侍卫,这个架势自然是看不起。
“这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你们温家都不要脸地做了不该做的事,我们就是连温家的大门前都不能来了?”
丹玄一句话,就吸引了附近的百姓。
门房一愣,知道他们是来找茬的,就想让太师府的侍卫拿下他们。
丹玄却不动如松:“温家的门房都能下令随意殴打他人了,太师府真是好大的威风!”
眼看着百姓们越来越多,门房没敢再耽搁,一边怒斥丹玄,一边让人去通知里面。
结果丹玄没有等着温太师和温继礼出现,反正围观的人已经够用了。
她高声喊着:“昨日温家人去了崔氏新族长家中,今日这位称病多日的族长就突然带着两位所谓耆老冲到镇国公府摆谱,威逼郡主去给忘恩负义的安南侯道歉,郡主有言,无论温家如何权势通天,安南侯和林知音所行,她终身不会原谅,亦不会和解。”
“但凡让郡主看长远,跟安南侯和林知音和解的人,都将是镇国公府的仇人,以后免开尊口。”
“温家有太师和丞相,位高权重,就更加应该要脸。”
“若是温家不顾三朝元老的体面也要帮安南侯和林知音对付镇国公府,郡主愿意接招。”
第63章
温家清流
温家大门敞开,温如风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们是镇国公府的?”
他的语气并没有丹玄预想之中的暴跳如雷,而是格外温润。
仿佛刚刚丹玄他们喊的那些话,跟他们温家无关。
“是。”
她没有多说什么,免得对面这个人是在假装好意,设下陷阱。
“你方才说的话,我已经听到了,会转达给祖父和父亲,也请转告将军夫人和安国郡主,温家无意羞辱镇国公府,更没有想过要帮安南侯和表妹掩饰什么污点,错了就是错了。只不过安国郡主还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小世子之上。若是这件事中间有什么误会,温家改日会亲自登门致歉。”
丹玄和带来的人听了之后,有些傻眼了。
温如风这样的说法,比蛮横对峙管用多了。
没有冲突,就不会激化矛盾。
“奴婢会将温家大公子这些话带到,告辞。”
丹玄从温如风的话就知道对方是谁,她该传的话已经传到了,也该回去复命。
“不送。”
温如风始终都是儒雅的态度,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温家嫡长子而焦躁,更没有因为刚刚丹玄说的那些话恼羞成怒。
百姓们没有看到剑拔弩张的对峙,好像还有些失望。
有些人甚至觉得,这里面大概是有些误会。
就冲着温如风刚刚那个态度,说不定是崔氏宗族那些人借题发挥,借着温家的由头,惹怒了安国郡主。
“温家大公子刚刚的态度很好,有没有可能因为镇国公府的人说的都是真的,只不过他代表温家愿意低头?”
有人这样分析之后,也是获得了众多赞成。
只不过温如风回去之后,温家人的态度就不太一样了。
“如风,你怎么能纵容镇国公府小小侍女的挑衅?”
贺老夫人阴沉着脸,觉得颜面无光。
温太师没有说话,不过脸上也没有任何笑容,显然也不赞同温如风这种做法。
“如风,你知道这样会让我们温家很被动么?”
温继礼的话,带着一点责备。
尽管他也明白,其实这样做,已经把损失降到最低。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崔安如压根就没有任何和解的想法,宁愿得罪所有人,也没想过暂时跟萧让放下成见。
“父亲说的是,是如风考虑不周了。”
温如风并不反驳,反正事情解决了就是最好的,至于关起门来,他被埋怨几句,也无所谓。
他这个接受一切的态度,让贺老夫人没有办法继续发脾气。
“如风,你从小就稳重,做事从来没有出现什么差错,祖母对你自然也是寄予厚望的,不过这件事关系到你表妹的将来,你也看到你姑母那个心疼的样子了,难道你忍心将来看着他们整日以泪洗面?”
贺老夫人的感情牌,在温继礼这里向来管用。
不过今日她面对的是温如风。
“祖母,让姑母以泪洗面的,难道不是表妹自己?她做下的荒唐事,我们温家没有追究,已经认下了,他们还想让温家出面遮掩,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贺老夫人面色一僵,不悦地说道:“唉,如风长大了,主意也正了,只想着朝廷只想着那些大道理,却不想着顾念亲情了。”
温如风的情绪还是一样稳定:“祖母教训的是,如风尽量改正。”
他这个态度,让温太师也有些忍不住了。
“如风,你跟你祖母竟然用这种语气说话?”
温如风还是很淡定:“祖父,只因孙儿并未察觉自己真的错了,不过祖母认定孙儿有错,孙儿不敢反驳,只能接受。今日这种局面,都是表妹咎由自取,若不是有温家在,她如此有损女子德行,真的能成为侯府正妻?”
贺老夫人还想指责,孟氏开口了:“儿媳倒是庆幸,这件事没有影响温家的女儿,女子本就艰难,名声毁了即便将来澄清,也很难再有佳配,何况林知音是实实在在做了,而且伤害的人还是战死沙场的镇国公的女儿。若不是温家的门楣,别说外甥女了,就连温姓的如雪和如霜都要嫁不出去了……”
孟氏的话,让温继礼都觉得冷汗不停。
温太师原本想要申斥温如风几句的心思,也彻底歇了。
贺老夫人见到自己的话没有了效果,心中更是一阵难受。
“罢了,你们都不管知音,我总不能逼着你们顾念血缘……”
温继礼面对母亲和夫人的对立,习惯性地为难。
“如风,你真的想要登门道歉?”温太师此时开口稳住了局面。
“温家做了不合适的事,自然要道歉……温家这些年立足的根本,从来不是不讲道理。”
温如风的话,让贺老夫人又一阵难受。
她干脆没有说话,反正张口他们也不爱听。
“你毕竟是个男子,你出面并不合适……”温太师说道。
温如风点头:“确实,温家要表明态度,也要顾虑到镇国公府如今的情况,而且将军夫人和小世子马上就要随太后娘娘出行,到时候只有安国郡主一个人在家,我过去就更加不合适……”
贺老夫人原本想要说些什么,不过嘴唇动了动还是算了。
“既然你去不合适,那就让你母亲带着姑母一同过去吧……”
温太师这个话,让温如风一愣。
他确实没有想到,祖父最终还是选择偏心姑母,做出了这种不理智的决定。
“祖父,这个时候姑母并不会觉得自己有错,且不说她会不会愿意打着道歉的名义上门,即便是真的去了,祖父真心觉得,她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跟安国郡主吵起来么?”
温太师知道自己理亏,所以没有正眼看着他,而是目光闪躲地说道:“不是还有你母亲么,她向来稳重,能够控制好局面。”
孟氏没有什么太大反应,从温太师说出让她和温氏一同过去的时候,她就知道温太师的算计。
温如风看着母亲,又看了看父亲,希望温继礼这个时候能够出言维护一下母亲。
母亲不欠姑母的,没有必要帮她收拾这个烂摊子。
“父亲也这样想么?”
第64章
渐行渐远
温继礼又是一阵沉默。
这样的为难局面,总要交给她。
贺老夫人热切地看着他,希望他的答案能够跟自己想的一样。
而孟氏始终坦然,对他没有抱着任何希望。
果然,温继礼最后说了一句:“夫人,小妹如今属实艰难……知音还年轻……”
“老爷不用多说了,我都懂得,毕竟你们兄妹情深,我这个做嫂子的也不能不管。这一趟,我愿意陪着小姑。”
孟氏的语气云淡风轻,贺老夫人满意点头,温太师也没有表态,眼神却明显放松下来。
若是孟氏拒绝,他这个当公爹的还真的没有办法强逼着她过去。
毕竟犯错的是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凭什么要求儿媳帮忙找补?
温如风知道,事情到这里就不会再有改变了。
他的期待落空,换成了坦然。
只有温继礼一个人,又是一阵彷徨。
他看着孟氏,却发现孟氏并没有看着他。
这几年,他发现孟氏跟他之间多了一份疏离,虽然还是可以相敬如宾,却过于相敬。
他再看看温如风,发现他也没有朝着自己看。
他并不是没有感受到刚刚儿子问自己的时候,那个热切的眼神,只可惜,他不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也是一个儿子,一个哥哥。
“劳烦老爷通知小姑一声吧,等将军夫人出发之后,我们再登门,不然他们也没有时间搭理我们。”
孟氏说完,就起身冲着温太师和贺老夫人行礼,之后离开了。
温继礼都没有来得及回答,只能看着孟氏的身影渐行渐远。
温如风跟着孟氏一起离开,最后还是没有给温继礼任何一个眼神。
“继礼,是母亲给你添麻烦了,你妹妹的事,母亲知道不合乎常理,却实在是没有办法……毕竟这些年,母亲一直觉得对她有所亏欠……”
贺老夫人开始装腔作势,那个样子精准地拿捏了温继礼。
“母亲这是哪里的话,绿汝毕竟是我的妹妹,我这个当大哥的,怎么会眼睁睁看着她的日子过得不好,又要为了儿女的事难过不已……”
温继礼的话,让贺老夫人的心情缓解了很多。
看来,这个儿子心中还是有她的,而且把她看得很重。
“你们兄妹两人一定要相互扶持,将来若是我和你父亲有什么事,你们就是这个世上最亲的人了。”
贺老夫人的话,让温继礼心里咯噔一下。
“母亲,这个话是从何而来?”
贺老夫人演技早就已经炉火纯青,此时更是信手拈来。
“你想过没有,既然崔安如能够邀请医仙弟子入京帮翊王看病,跟医仙的关系一定是强于我们,将来只要她一句话,医仙不愿意再出手帮助温家,若是你父亲……唉,我只要想想,都觉得难受。”
温继礼听懂了,母亲这是担心他们跟崔安如之间的矛盾,导致医仙对他们温家彻底失望,将来没有人能够治疗父亲的病……
“母亲,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毕竟医仙有自己的原则。这次外祖父生病,还是在京都闹出这些事之后,医仙还不是出手了,而且发病的人还不是父亲本人。孩儿记得,当初医仙初次登门的时候,说过一次他答应了别人的嘱托,只不过不方便提起而已。”
温太师也说道:“如今情况已经这样,镇国公不能复活,镇国将军也回不来,崔家已经是这个场面,即便是杀了萧让,还是无济于事,崔安如总是个聪明人,只不过是想借着这次的借口,跟崔氏宗族划分界限而已。”
温继礼点头:“儿子也是这样想……”
“既然如此,那就请媳妇好好跟她沟通一下,有她出马,效果应该不会差。”
温太师其实一切都明白,也知道这样做是委屈了孟氏,更是助长了林家的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