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31章

    心底里也是难过的,蒋清清是多么好的女孩子,每天都朝气蓬勃,说要去做接线员。

    路过邮电局的时候,都要偷偷摸摸的在门口看很久,会因为心得一点点知识而高兴的蹦起来。

    这样的女孩子,让她回家做家务带弟弟,陈可秀相信她还会继续用功的,可是人的精力有限啊。

    不是没见过蒋嫂子把她指使的团团转的时候,家里的磨难和琐碎事,会消磨掉人的精力。

    也许再过些年,清清的弟弟长大了,她会功成身退,可是能读书的日子,就去而不复返了。

    现在蒋嫂子能让她别读书了,再过些年,真的能够愿意出一笔钱让她去读大学吗?

    要是以前的蒋嫂子,陈可秀是相信的,她相信以前的蒋嫂子一定会为了蒋清清的未来,砸锅卖铁也要送她去上学。

    终究是此一时彼一时。

    有了亲生的孩子,蒋嫂子的心已经偏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明显蒋清清是手背啊,无论什么时候,永远都是把手心给攥起来,受伤的都会是手背。

    而陈可秀,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

    蒋清清不再写信,只怕是不想让她知道这些事情,而这些事,又是别人家的家事。

    而她能怎么办呢。

    可以给蒋清清出一笔钱,让她继续读中专,又或者是去读高中。

    可蒋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蒋嫂子今年三十九岁了,在蒋营长常年不着家的情况下,她没有能力带着一个稚子,以及迎接一个即将到来的婴儿。

    陈可秀相信,蒋嫂子也不可能完全不在乎蒋清清,只是让蒋清清留在家里,对于这个家来讲,是会过得最舒服的方式。

    这件事情困扰陈可秀两天了。

    也没想出好的办法,哪里还能管得了小芳的心事呢?

    坐在门口想了好久,最终拿起笔,给蔺主任写了一封信。

    蔺主任之前答应过,要是她有所求,会尽力帮一个忙的。

    她决定了,请他和成绩很好的蒋清清一个机会,虽然这丫头还没满十八,不管是性格还是成绩都不错的,不会比那些后来招进去的知青差。

    现在部队的中学已经盖起来了,会需要很多老师,也许有的小学老师会去中学。

    蒋清清倒是可以去小学,只要能做一个代课老师,至少在学校的时候是可以顺便学东西的。

    回到家以后再帮蒋嫂子带孩子,虽然,这样会很累,也可以让蒋清清多一个选择。

    实在是不忍心让这么好的姑娘,蹉跎在家务的岁月里。

    陈可秀很少求人,但是为了蒋清清,她愿意求一求,甚至愿意捐点钱,让学校买点教材用具。

    只希望现在能够缺人,至于到时候蒋清清愿不愿意去,那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相逢一场,能做到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陈可秀写完了信,林姐这才回来,还是有点冷的天,从镇上走回来,落了满头的汗。

    有时候陈可秀都想劝,实在不行的话,想办法托关系搞一张自行车票,这样来回方便一点。

    还能节省时间。

    但是林姐想到,要去找自行车票,就觉得很麻烦。

    而且总觉得,做这样的生意不是长久之计。

    虽说现在没有人效仿,不过已经有很多人打听了,打听配方呀,打听每天出摊的流程之类的。

    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个还算大的镇子上就会出现很多卖东西的,到时候就得想办法改改了。

    而且,小陈不是说,邵卫国也许今年,也许明年,就会回来了吗?

    就赵玉兰这个搅屎棍,哪怕邵卫国就是退伍了,应该也不会在村里继续住。

    都是要离开的,弄个自行车,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关于这一点,陈可秀其实已经劝过她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不管多好的感情,始终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分开的。

    林姐现在的想法是搞一番大事业,而她的想法,就先稳稳的做这份工作。

    等到彻底全面开花的时候,在拿着已经拥有的信息和钱,小资本的开始入场。

    两人走的路子是不相同的,迟早有一天,总是要分开的。

    但是林姐觉得,迟早有一天也分早晚,现在的她,还是觉得跟亲人在一起比较舒服。

    陈可秀也不好拒绝,索性也不再劝说了。

    没有血缘的亲人也是亲人,和林姐的感情,比之邵卫国也差不了多少。

    第678章

    典型的想吃苦

    林姐收摊回来,给安安和如意带了几颗糖,哄这两个小孩亲她,然后给她撒娇。

    如意就不用说了。

    两个娃都不需要林姐哄,每次看到她回来,就会屁颠屁颠的迎上去。

    而安安呢,懒得不行的家伙,自从吃过了林姐的糖,也变得勤快起来。

    听到大门响,跑去迎接林姐的速度绝不比如意慢。

    陈可秀有些无奈,“林姐,少给两人吃糖,别把牙给吃坏了。”

    “坏不了,我想着呢。”林姐有些不以为意的回答。

    这才吃多少糖呀,哪能就把牙给吃坏了。

    看这两个小家伙高兴,别说买几颗糖,这是多花点钱买别的,林姐也开心。

    陈可秀劝不住,也只能算了,反正除了林姐给的糖,两个小家伙休想再从别处吃到糖。

    就因为这事,最近这些日子,在两个小孩的眼里,她的地位已经不如林姐高了。

    倒是没有什么别扭的地方,毕竟林姐从小带着他们,对他们也很好,事事为两个孩子着想。

    只是多一个疼爱两个孩子的亲人罢了。

    林姐哄完孩子,这才看向小芳,“你今天怎么看着不高兴啊?”

    说着,也给她递了颗糖。

    虽然是来帮忙干活的,在她眼里小芳也是个孩子。

    平时给的糖,小芳也没吃,应该都是藏起来拿回家哄弟弟妹妹了,不过给安安和如意的时候,也不会假装看不见小芳。

    时间久了,小芳也没有推拒,拿了麦芽糖,到了声谢,这才回答她的问题,“其实也没什么。”

    “怎么,最近春耕开始,家里和上班的事情忙不过来吗?”林姐好奇的问道。

    上班这个词,她一直都知道,不过从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请人来上班的。

    在她眼里,只有那种国营的公司和企业工作的人,才能叫做上班。

    不过常听陈可秀这么说,也就习惯了。

    小芳急忙摇摇头,“忙得过来。”

    生怕说晚了,林姐觉得她精力不够,不让继续干活了。

    在这里上班的好处很多,种地还得等一年才能收成,但是林姐每个月给的工资都很准时。

    一天都不会超过的。

    对她来说是无本的买卖,那些钱家里都没有花,最多是过年的时候买了点东西。

    说是冬天要买棉衣,不过一家人都舍不得,钱基本上就存了起来,加上晚饭没在家里吃,家里人日子稍微好过一点。

    就这样,还存了40块钱。

    这些情况做之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小芳很感激林姐,也很感恩这份工作,生怕有哪一点做的不对,饭碗就没了。

    不管别人的酸话还有风言风语,其中的好处只有她自己知道。

    怕林姐误会,原原本本的解释道,“之前来这里上班,时间和其他的小姐妹不太一样,都不怎么往来了,只有隔壁的姐姐谢红艳和我好,昨天我提醒她邵建国不是好人,好像和我生气了,可能以后都不搭理我了。”

    小芳还是挺后悔的。

    早知道就不说那些话了。

    陈姐姐都说了,没必要去提醒,省得搞得大家都不高兴。

    真是不听长辈言,马上就吃亏了。

    想到以后都那么冷漠,小芳都觉得心里有点抖,难受得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林姐听了这话,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其实这些不重要,过自己的日子就行。人和人之间讲究的就是缘分。”

    朋友也好,儿女也罢,甚至是亲生父母,不外如是。

    都不用太过在意的。

    只是这些话,不适合跟小芳这么小的孩子讲。

    人生能得几个亲人,贴心贴肺的一起过日子,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虽说小芳的朋友少,家里也贫困,不过家里人都挺好的,除了穷点,也没比谁家差什么。

    因为小芳在这里上班,谌家父母偶尔来,都是老实的人家,过年她家做了点菜,说什么也得拿过来给尝尝呢。

    对小芳也是真心实意的好,家人如此,何必要纠结有没有朋友呢。

    小芳咬咬唇,乖顺的应了一声,“我知道了。其实我觉得不应该讲的,但是我觉得红艳姐是好人,性格也好,不应该嫁一个很差的人。”

    反正这会而她就觉得邵建国很差,而且红艳姐还不一定能嫁过去呢。

    到时候真的没能嫁过去,可想而知,村里面又会说的多么难听。

    陈可秀叹了口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今天早上,谢红艳就把你说的话说给赵玉兰听了,两人还过来闹腾了。”

    “啊?”小芳惊讶出声,有些愧疚,紧张兮兮的说道,“陈姐姐,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经常和陈可秀待在一起,深知道陈可秀有多么讨厌赵玉兰,也很讨厌别人来家里闹腾。

    现在因为她的关系,赵玉兰又过来折腾了,生怕陈可秀会有意见,小心翼翼的看着她。

    陈可秀摇摇头,“这些都是小事,不过都是让我逼的赵玉兰想要你那个红艳姐当儿媳妇了,怕是过两天就会找媒人上门提亲。听说一分钱彩礼都不给,你红艳姐也同意了。这事,你就别管了,个人有个人的路。也不用觉得愧疚。”

    这有什么好纠结的,谢红艳自己要走这条路。

    刚才过来的时候,已经把赵玉兰和邵建国的心思分析的明明白白,明知道嫁过去不会得到什么好处,谢红艳还是不听。

    那能有什么办法呢?

    除了尊重祝福,还能干啥。

    其实选择赵玉兰当婆婆,本身就不是很明智的选择。

    村里人为什么嘲讽啊,还不是赵玉兰做的那些事情都不是人事。

    不管因为什么理由,邵卫国是真真切切孝顺了那么多年的,赵玉兰觉得没用的时候就把人一脚踢开。

    甚至把自己的儿媳妇和孙子孙女都赶出去,丝毫没想过别人的死活。

    如果不是陈可秀有点本事,加上刚好有知青点可以住,那必然是凄惨无比的。

    换一个思维想想,带着两个孩子,娘家那边也没有地方住,被婆家给赶出去,要不是刚好有个知心点能栖身,那就成了流浪了。

    赵玉兰就是很恶毒啊。

    这是村里很多人都看得明白的。

    小姑娘们看不明白,那是因为陈可秀没有带着孩子吃苦,就显得赵玉兰的罪孽没有那么深重。

    但是今天已经分析的明白了,关门的时候,还听到谢红艳信誓旦旦的让赵玉兰找媒人去提亲。

    这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

    典型的非要去吃苦。

    所以小芳根本就没有必要内疚,也没必要忧虑。

    不管以后谢红艳过什么样的日子,肯定都没有她的错。

    第679章

    吃了秤砣铁了心

    小芳这个女孩子吧,勤快又懂事,性格脾气还好,但是特别容易内耗。

    喜欢把亲近的人的不容易,归结在自己的身上。

    真的大可不必。

    小芳听陈可秀没有责怪的意思,暗暗松了口气,只是还是有些放不下。

    “陈姐,邵建国真的会很差吗?红艳姐嫁给他,要是运气好,也许能吃商品粮呢。”

    在询问陈可秀的同时,小芳也试图给自己找心理安慰。

    不管邵建国差不差,目前看来前程还是可以的。

    陈可秀摇摇头,“有本事是一回事,有没有良心又是另外一回事。就算邵建国以后,能有大本事大出息,和你红艳姐没有关系的。”

    邵建国是白眼狼,这一点只要亲近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能长这么大,日子过得平平顺顺,邵卫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邵建国没有丝毫感恩,甚至三番五次的篡夺赵玉兰过来抢夺房子。

    满肚子都是算计。

    这一点还不如邵梨子,小姑娘反应过来之后,最起码是对以前那些恶言冷语,抱有愧疚之心的。

    但是邵建国不会,只觉得便宜还没有占够。

    即便有一天他真的分配工作了,又真的和谢红艳结婚了,到那个时候,就算不是一脚踹了谢红艳,也绝对不会把对方当人的。

    嫁给邵建国,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

    小芳听得十分忐忑,心里七上八下的,懦懦的问道,“陈姐姐,那我能不能再提醒一下红艳姐啊,她真的是好人的。”

    以前家里没人,老妈犯了病,都是弟弟妹妹在,红艳姐知道了,都赶紧把人连拖带拽的放到床上。

    还安抚了弟弟妹妹。

    一直对她都挺不错的。

    明知道这是一个火坑,要是不提醒,这辈子良心都不安的。

    陈可秀不置可否,“这是你的事情,不用过问我们的。只要觉得问心无愧,以后不留遗憾,怎么做都是对的。”

    她和林姐说,不插手别人的事情,那是和林姐说的,因为她和林姐是一家人。

    需要共同商量,一起把家建立的更加幸福美满。

    而小芳又不一样。

    阻拦她去提醒谢红艳,到时候谢红艳过得不好,小芳良心不安的同时也会责怪别人。

    怎么做都行。

    她没有意见。

    只是小芳问到了,那就说几句看法,实际上和她有什么关系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