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30章

    也许这三个女孩子,包括谢红艳在内,刚开始是真的觉得邵建国的未来可期,觉得赵玉兰手里有钱,底子比较丰厚。

    想要嫁给邵建国,然后能过上衣食不愁的日子。

    到了后来,怕是觉得,谁先退出谁就输了,更像是在争抢什么胜利品。

    这才会今天你去地里帮忙干活,明天我去帮忙洗被子晾被子,后天他又去帮忙做一些其他的活。

    这其实就是一种没意义的竞争,谁都不愿意放弃,怕是就想着,自己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

    虽然是以这种倒贴的方式竞争,有时候怕是会令人上头的。

    不管几个女孩子怎么想,可是这都不影响赵玉兰和邵建国的品行差。

    真有点教养的人家,也应该拒绝这类事情的发生,喜欢哪一个就正经的处对象。

    而不是打着这种旗帜,行占便宜之实。

    赵玉兰被说的哑口无言,只得胡搅蛮缠,“我这不是想找个勤快的吗?光打听打听不出来,再说了,大家你情我愿的,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是不是嘴巴痒,非得我给你打几个嘴巴子才行。”

    “那你试试看?”陈可秀睨了她一眼,语气里带着不屑,“我说我的,和你没关系。跑到我家门口来吵闹,是不是贱的慌,觉着你的双腿又好了,扛得住我打?”

    赵玉兰气不打一处来,“你觉得背后说闲话是好事吗?你说到我头上,我打你怎么了?”

    之前背后说黄大娘家的闲话,被她追的满村跑。

    凭什么陈可秀说闲话,还敢这么横呢。

    陈可秀就是横,“说闲话是一回事,造谣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有没有造谣,你心里清楚的很。让我来猜猜你跟邵建国的想法吧。”

    “是不是想着,今年就要中考了,你家建国要飞黄腾达了。先找这几个姑娘帮你把这季的粮食种出来,要是邵建国考上了中专,那就说不合适,把这些姑娘们一脚踹掉。”

    “要是没考上呢,就挑一个,以后能在你家伺候你和邵建国的,给你家当老妈子。反正这些姑娘都对你家邵建国有意思,要是到时候没考上,又没人同意这门亲事了,你就可以到处去说这些人爱慕虚荣,是不是这样啊?”

    陈可秀的语气轻飘飘的,话语里的煽动性却很强。

    连谢红艳听了,都忍不住盯着赵玉兰看。

    这种情况还真是有可能发生的。

    要不然的话,口口声声说很中意她,那怎么就不定亲呢?

    绍建国现在还没有考试,大家都愿意赌这个未来,凭什么赵玉兰这边就不肯赌。

    总是迷失在赵玉兰的花言巧语里,总觉得自己干的活比别的妹子干得好。

    赵玉兰一口一个最贤惠,都找不到东南西北了,这段时间对家里的活儿都没有对她家的活上心。

    搞来搞去,竟然忘了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想要嫁给邵建国。

    现在这么说来,还真是不能让她继续占便宜了。

    赵玉兰看了眼谢红艳的脸色,知道怕是要打退堂鼓,咬了咬牙说道,“少用你那脏心烂肺猜测我,我可不是那种人。我都说了只是要找一个最适合建国的姑娘,现在已经找到了,红艳就是最合适的姑娘。”

    她心里确实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还不想放弃免费的劳动力。

    现在都被陈可秀揭开了,也只能咬牙选择一个了。

    反正谢红艳很能干,家里的兄弟姐妹也多,性格都比较软,谢红艳要是干活干不过来,还可以找她娘家人帮忙帮衬。

    地里得这些活儿也算是有着落了。

    这些日子过得很舒坦,两个孩子要上学,有人帮忙洗衣服做饭,还有地理的活有人干。

    而她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能把谢红艳哄的团团转,心甘情愿的听她的吩咐和指使。

    大.大的满足了她当婆婆的心理。

    谢红艳最合适不过了。

    既然被逼到了这条路上,那就让邵建国和谢红艳凑一对,反正说好了的,不能要彩礼。

    先把免费的劳动力带回家里,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咯。

    谢红艳没想到还有这种惊喜,刚刚的疑虑消退的一干二净。

    总觉得自己胜了一筹,三个女孩子争抢邵建国,最后是她赢了。

    没有多少女儿家要嫁人的娇羞,而是胜利般的喜悦,通红的脸上都带着兴奋。

    赵玉兰趁热打铁,扭头问谢红艳,“这个事情呢,都是父母之命,不过也得问问你的意见,你愿不愿意呀?”

    谢红艳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没有矫情,重重的点了点头,“我愿意的。本来我就喜欢建国,不管考不考得上,我都愿意跟他做一家子的。”

    这话是真的,小姑娘嘛,考虑的事情没有那么多。

    觉得邵建国斯文白净,几次相处下来,觉得他的脾气也挺好,会为人做事,也就喜欢了。

    殊不知,邵建国只是越来越会装了,所谓的斯文白净,没有暴力倾向,都是他装出来的。

    但是谢红艳喜欢啊。

    倒贴这么久,终于有了结果,自然是喜不自胜。

    赵玉兰有些得意的看了陈可秀一眼,还想挑拨离间,有什么用吗?

    有的是人想做她儿媳妇。

    哪怕只有破屋几间。

    陈可秀觉得有些好笑,这有什么可得意的,她已经提醒过了,这个叫谢红艳的姑娘还是一意孤行,那只能尊重祝福了。

    希望她能够过得好吧。

    直接回了院里,砰的一声,继续把大门给关上了。

    赵玉兰也没搭理她,而是和谢红艳说道,“那我这就请人去你家问问,还是得听听你爸妈的意思,毕竟你知道的……当我家的儿媳妇,有一条规矩,那就是不能要任何彩礼,要不然我担心啊,娶进来的儿媳妇跟大儿媳妇一样白眼狼,都不是诚心来过日子的。”

    第676章

    各有各的愁

    不给彩礼这个说法之前赵玉兰就说了,不过当时还没有到这个份上,因为有点喜欢邵建国,还看好她的未来,谢红艳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么多。

    就算说不给钱,给点粮食或者半扇猪肉,那也是给两家做面子的,真要是什么都不给,也不会答应。

    不过谢家父母管不住谢红艳,加上也觉得邵建国未来可期,只能随便她了。

    反正都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

    再说赵玉兰也没直言不会说什么东西都不给,所以说不给彩礼,也可能就是不给钱,有别的东西能够遮住脸面也行。

    就算是谢红艳也是这么想的,不说明码标价给多少彩礼钱,该有的礼节还是得有的。

    可现在,听赵玉兰的意思,就连那些礼节应该买的东西都不买了,谢红艳心里有些打鼓。

    勇敢倒贴是一回事。

    可是现在真的要谈婚论嫁,赵玉兰再次提醒没有彩礼,甚至是一毛不拔,谢红艳心里又没了底。

    没有彩礼,那村里的人肯定是会笑话的,就算在这场竞争里面赢了,也不风光呀。

    她有些踌躇,见赵玉兰目光灼灼,大有不答应,这场婚事就算了的意思,只能咬牙点点头。

    “这个事情,我回家和我爸妈说,婶婶尽管找媒人来吧。”

    好不容易倒贴到有了结果,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赵玉兰喜不自胜,在心里骂了一句谢红艳果然蠢。

    谁家娶媳妇嫁女的没点彩礼嫁妆的,不说东西能值多少钱,这都是面子上有光无光的事。

    当真一分钱彩礼都不给,就是通俗的给点粮食或者是买点布料,又或者是买点肉,这样的礼都不给,谢红艳都不质疑,真是最好拿捏的了。

    白来的儿媳妇,以后要是敢唧唧歪歪,那可都是她的错。

    毕竟一点儿彩礼都没给,还要倒贴着嫁进来,还不都是她自己犯贱吗?

    这事儿可太好了。

    赵玉兰想到这里,都已经忘记是来找陈可秀算账的了,立刻喜滋滋的回了家。

    先前虽说不给彩礼,但是说的很含糊,只是说什么不要那种卖女儿的人家。

    可没说过,当真一分钱的东西都不给的。

    看谢红艳这样,说不定有戏。

    赵玉兰背着手走了,谢红艳的脸却苦成了苦瓜,虽说她说尽管让人去提亲,可以没有把握说服父母。

    不给彩礼钱说得过去,但是一点表示都没有,对于父母而言,也是一种羞辱。

    回家张这个嘴,怕是要被打死的。

    可想想赵玉兰承诺以后盖的大房子,又想着邵建国端坐在桌前,认认真真写字的模样。

    谢红艳咬了咬牙,决定还是回家争取一下。

    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刚要来上班的谌小芳,她没有说话,只是闷头回了家。

    真的要嫁给邵建国,那和小芳就彻底不是一路人了。

    所以说陈可秀是名义上的大嫂,但是关系已经破裂,甚至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那她肯定是要跟赵玉兰还有邵建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小芳作为和陈可秀她们一路的人,以后还是少来往吧。

    她没有回应谌小芳的打招呼,小芳有些失落,胡思乱想着来工作了。

    现在工作很熟练了,基本上每天都是先过来烧水,把前面的准备工作准备好,等到林姐把东西买回来,就开始洗洗刷刷。

    今天也是一样的,她每天干活都很开心的,因为干完了活之后就有一顿比较好吃的晚饭,还能在陈可秀教安安和如意读书的时候学点东西。

    其实每天来上班,都是高高兴兴的来,然后高高兴兴的走。

    今天格外失落,只是专心的做着事情,并没有多说话。

    实在是因为来林姐这里干活之后,原本之前一起去干活的姐妹,关系都变得疏远了。

    只有谢红艳,两人的关系一如既往的好,昨晚被她说了,今天鼓起勇气再打招呼。

    依旧被无视了。

    小芳心里很难过。

    她看着陈可秀,欲言又止的,最终也没说出话来。

    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想找人说说话,但是家里的长辈很忙,没有人听她这些矫情的话。

    而弟弟妹妹又很小,即使是告诉他们,谁都不会理解。

    倒是陈可秀和林姐,两人什么话都说,偶尔也能聊聊天。

    要是面对林姐,肯定就开口了,可她莫名的有点怕陈可秀,觉得她不爱笑,也不是很好亲近的人。

    哪怕从来没有骂过她,更没有责问过她,就是有点怕。

    陈可秀也没找她说话,今天赵玉兰找上门来,有小芳的关系,但是关系并不大。

    她只是担心朋友,其实也没什么错,而且不是故意的。

    没必要就这个事情找她谈。

    人家只是来上班的,也不是卖身给她。

    至于平时情绪淡漠点,那是因为已经很忙了,要管两个孩子,还有自己的工作,管孩子的时候也需要耐心,实在是没有多余的耐心情绪分给别人。

    小芳有心事,陈可秀看得出来,不过她对做知心姐姐没了兴趣。

    当然,对蒋清清,还是很耐心的,一直感激着她当初的陪伴,还有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带来的欢乐。

    这两年,她过得平静,但是蒋清清的日子过得不太好。

    虽然隔三差五寄过来的信,都是说一些正向的话,也没有表述出任何失意。

    这边离的不太远,基本上信件一个月就可以来回。

    蒋清清多数情况下,每隔两个月就会写一封信,但是到了现在,已经有四五个月没回信了。

    陈可秀想着,感情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淡的,也没有写信催促她回信。

    不管是蒋清清的信,还是郭嫂子写过来的信,别人写过来她就回,要是没回就不搭理了。

    但是昨天刚拿过来的信,是宁雪写来的,两个小姑娘今年就要参加中考了。

    宁雪那边越来越好,因为成绩还不错,人也懂事听话,因为读书用功,对待事情的见解有不同的角度,现在很得宁营长的喜欢。

    而宁营长似乎也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没有继续当甩手掌柜。

    所以,宁嫂子也不太能管得住宁雪,在家里有了极大的话语权,日子也算过得好了。

    偶尔会写信,都是感激陈可秀的,很高兴的说,宁营长就再也没有想过让她读完后初中嫁人,而是鼓励她好好往上读。

    她觉得这是最美好的日子,都是因为当初陈可秀教她走出的第一步。

    话里话外都是感激,倒是把陈可秀搞得很尴尬,反而和她没有什么话可以说。

    没有家里长短的事情,自然就有些词穷和无语,就算是回信,也不冷不热的。

    但是和蒋清清就不一样了,两人就像是往年交一样,什么事情都可以聊到一起。

    可即便是这样,蒋清清没有回信,陈可秀也不好打扰,没在写多余的信过去。

    但是这次宁雪寄信来,说的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蒋清清的。

    第677章

    没有血缘的亲人

    两个性格差异很大的女孩,因为在同一所中学读书,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

    宁雪说,蒋清清的成绩很好,但是可能不能继续读了。

    原因就是因为,蒋清清的弟弟,现在四岁多了,平时就带得很烦,但是因为把他送到别人家管着,蒋嫂子还是能够继续在妇联上班,蒋清清也能上学。

    就是平时吧,蒋嫂子确实也很累,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蒋营长也经常出任务。

    不过就算再苦再累,也能勉强支撑下去。

    可最大的问题来了,蒋嫂子又怀孕了,按照信寄过来的时间,怕是已经有五六个月了。

    蒋嫂子自然要孩子,但是可能年纪稍微有点大了,怀着孩子,又要带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根本就忙不过来。

    现在妇联的那份工作,已经辞掉了,没有十几块钱的补贴,家里人口变多,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最关键的问题是,蒋家和宁家还不一样,宁家一直都是省吃俭用的,过习惯了苦日子。

    但是蒋嫂子之前没有孩子,也就蒋清清一个,加上之前她上班的,也有些积蓄。

    家里的日子,都过得比较富足。

    这些年又耗的差不多了,人变得多了,加上带孩子的压力,就有了不想让蒋清清继续读书的念头。

    蒋清清现在还在上学,那是因为这个学期的学费已经交了。

    等到考上中专,学费比初中的时候还要多,而且得去外地上学,处处都得花钱。

    而蒋嫂子在家里,怀着孕带孩子,已经很受罪了,所以已经和蒋清清商量了,让她读完初中以后就回家帮一阵子。

    至于什么高中啊,中专的,就先不要去上学了。

    当然,也不是让她彻底不读书,而是让她在家里帮忙干活,一边复习着准备高考。

    宁雪说,后面的课程越来越难学,得用尽全力,才能跟得上进度,带孩子和家务活,这些琐碎的事情,根本没有办法认真学习。

    她担心,蒋清清这么聪明的人,会在家务里泯然众人矣,所以忍不住和陈可秀吐槽。

    陈可秀只能叹气,她又能做什么呢?

    心疼蒋清清,对蒋嫂子心态的改变而感到难受,可这些都没有什么用,她毕竟是个外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