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林映羡找到她在图书馆借的一本长篇《激战无名川》,今年2月恢复出版长篇,一些优秀的长篇因此涌现。林映羡把它拿出来,在客厅沙发坐下,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大,却营造了看书的好氛围。钟述岑洗完澡后,也从书房拿出一本书,坐在林映羡身旁,安静看书。
林映羡沉浸在中,无意间的抬头放松眼睛,才发觉钟述岑的存在,又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时钟,时间来到十点,该休息了。
林映羡洗漱结束后,来到钟述岑跟前,“述岑,我想休息,你要不要也休息?”
闻言,钟述岑抬头看向她,莹润瓷白,不施粉黛却实在可人,钟述岑半垂眼帘,不看她的脸,含糊地“嗯”了一声。
钟述岑去书房把长椅变成一张单人床,林映羡把床被枕头搬过来,两人将床铺好。
林映羡站直,看向钟述岑,柔声说道:“述岑,。”
钟述岑也望向她,声音如往常般清润沉澈,“,映羡。”
第62章
拍摄
林映羡和钟述岑道后,离开书房,她回到卧室熄灯,躺下休息。林映羡有些认床,躺下前觉得困,想睡觉,但睡下之后又睡不着了。
林映羡滚了滚床,又躺平,望着天花板发呆,外面的雨声依旧淅淅沥沥。她的思绪飘到原世界,又飘回现实世界,种种往事如走马观花般在她脑海浮现,想到她自已,想到原主……
原来的林映羡在这个世界死去,心脏停止跳动,在她的世界重获新生,而她来到了这个世界,心脏恢复跳动,被抢救成功,她成了林映羡。
一眨眼两年过去,现在她即将开启新一段生活,离开了林家,拥有属于自已的家。
待在林家,却和同一屋檐下生活的林家人处成陌生人甚至仇人,两看相厌,给彼此使绊子,斗来斗去。家里十分热闹,让人围着家门口讨论她和林家的八卦,供人消遣娱乐,她的一言一行都被人拿来分析谈论。
她不想那样做,不如利用他们的愧疚心来改变自已在林家的境遇,她可以安稳生活,站稳脚跟,慢慢有自已的积蓄和人脉。在这个特殊,物资又匮乏的年代里,林家就是她的原始人脉,保障着她一开始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林家人正常相处,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她来说这不是一个坏选择,尤其是她发现自已是穿书后。
在别人眼里,她家庭和睦、成分无可挑剔、积极上进,与这个世界没有突兀感,是这芸芸众生的一个,同样是穿越的严清也没有看出任何不妥,她就是林映羡,不是孤儿出身的穿越者林羡。
那时原主残留的抑郁情绪很影响到她,压抑在灵魂深处的消极负面情绪爆发出来,笼罩着她整个人。
她独自承受着一切,她努力得来的所有都成了别人的。她只是像平常那样睡了一觉,根本不像原主那样出什么事死亡,却极为倒霉,平白无故地穿越。如果是她死了,在另一个世界活过来,她可能会高兴和庆幸,但她不是。
她想到原主是在这个世界死亡,才在她的身体里活过来,那她也可以通过死亡回到她的身体里,和原主换回来,她继续她以前的生活。
她也想到这个做法会有另一个结果,就是真正死亡,回不到原来的世界,但是她可以接受。她感觉自已好累,就这样彻底结束,一了百了也好。
于是她在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选择自杀。在别人看来她就是疯子,精神不正常,她也觉得自已的心理好像出了问题……
她和钟述岑的命运就因为钟述岑从窗口救下她纠缠在一起。
她和钟述岑相识不久就能成为关系不错的朋友,是因为她情绪很低落的时候,钟述岑一直陪在她身边,钟述岑以平和的态度与她相处,情绪很稳定,从来不触碰她不想谈的话题,她不用将自已伪装起来。
他们两个都在自身情况很糟糕的时候遇到彼此,他们同病相怜,抱团取暖。
她出院后,解决下乡问题迫在眉睫,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是她最重要的事情,她顾不上钟述岑,当她记起钟述岑时,钟述岑已经出院。
她和钟述岑是阶段性朋友,她离开医院,钟述岑回到下乡的地方,他们的友情也就由此结束。
后来发生种种,他们结为夫妻……
胡思乱想中,林映羡渐渐入睡。
第二天早晨,林映羡起床,洗漱过后开始做早餐。昨天是周日,不算上昨天,单位给她放了三天婚假。
没一会儿,钟述岑从书房里出来,将床被枕头放回衣柜。他洗漱完,从卫生间出来后,林映羡已经做好早餐,煮了挂面,煎两个荷包蛋。
她将两碗面条端出来,将大碗面条放到钟述岑面前,“简单吃一些,家里没有青菜和肉。”
“谢谢,早上麻烦你做早餐。”钟述岑坐在餐桌前。
“不客气,等吃完早餐,我们去菜市场看看,趁这几天我们不用上班,我教你做饭。”
钟述岑说好。
早餐过后钟述岑和林映羡一起去友谊菜市场。
林映羡发觉菜市场大变模样,怎么整洁了那么多,果蔬摆得整整齐齐,肉档后面一排的猪肉,腊味档口腊肉飘香,鱼档口居然有海鲜卖,不过是冰冻的。
钟述岑和林映羡面面相觑,这不是周末,也不是节日,菜市场比中秋那天还要热闹,就跟不要钱似的,大家蜂拥而至。
林映羡随机问一个大娘,发生什么事。
大娘脱口而出说:“有洋鬼……”
随后她又压低声音,改口说:“叫什么大利人,反正是力气很大的洋人要来拍我们这的菜市场,也不知道有什么好拍的,不过便宜了我们,今天在菜市场买的东西都不用票!”
大娘脸上的笑容抑不住。
大娘越看林映羡和钟述岑,越觉得眼熟,“你们俩是不是住我隔壁的两口子,昨天刚结婚的。”
彼此一说,才发现他们是邻居,大娘是马敬芬的婆婆,大家喊她余大娘。
几人寒暄了一阵,林映羡看向四周,问:“没看到有人在拍。”
余大娘悄悄告诉她,机器都被藏好了,还和她讲哪个档口有机器在拍,让她小心不要靠近。余大娘还是觉得拍摄机器摄魂。
林映羡心中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谢谢余大娘的提醒。
昨晚市场的营业员在布置时,余大娘就在边上围观,今天早上市场一营业,她就过来了。
林映羡和钟述岑来到鱼档口,营业员正忙着工作,冰块将两条海鱼黏在一起分不开,他直接往地上摔,摔了几下后,两条鱼终于被分开了。大家也不嫌弃,还让营业员用力点摔,觉得有海鱼买就不错了,没那么讲究。
“有海虾,映羡,要不要买?”钟述岑记得林映羡喜欢吃虾,她还没吃过新鲜的海虾。
林映羡思索了一番,“那我们挑几只吧。”
第63章
学做饭
林映羡和钟述岑挑了六只虾,称了一下有半斤重,两毛五分钱。两人又去买了豆角和白萝卜,大白菜,二两瘦猪肉,和两斤猪板油。林映羡教钟述岑怎么买菜和肉。
他们在腊味档口遇到马婶,她来买腊肉,友谊菜市场今天不用票买东西的消息传得还挺广的。
趁着今天不用票就可以买到东西,林映羡瞄准了菜市场的红薯和土豆,这些可以当粮食的作物平常在粮站才有得买,一斤红薯或者土豆还要二两粮票。
这个时候粮票比钱更珍贵,林映羡和钟述岑能攒下不少钱,却攒不了粮票,一日三餐,买糕点都要用到粮票,领糕点票是要加收粮票的,而且江城粮票实行的是当月有效,全国粮票可以无限期使用。想要换全国粮票,得拿单位或街道办的证明是外地出差需要使用,才可以换到。
在单位食堂吃饭,也得先拿粮票和钱换食堂的餐票和钱票,才能吃到米饭和馒头。
没有粮票,他们就等着饿肚子。
林映羡提醒马婶去买红薯和土豆。
钟述岑和林映羡一人买了五斤红薯,五斤土豆。这些虽不要粮票,但限购。
马婶买到红薯和土豆后回家喊人过来。
他们回到家时,余大娘看到两人搬着红薯土豆回来,直拍脑门,“我看见那个什么机器往那放,就没敢去那看,都没发现有红薯和土豆卖。不行,我得赶紧过去。”
林映羡提醒道:“每人限购五斤,您多找家人陪您去。”
余大娘感谢林映羡的提醒,她把家里的孙子孙女叫上,一起赶去友谊菜市场。
钟述岑把土豆和红薯装进灶台下的橱柜里,橱柜的推拉门不关上,开着通风透气。
林映羡打开水龙头,把买来的猪板油洗干净。待钟述岑放好土豆和红薯,洗干净手,林映羡来教他炼猪油。
林映羡把挂在墙上的另一条围裙拿在手里,她看了钟述岑一眼。
钟述岑走到她身边低下脑袋。林映羡见他这样,就给他戴上围裙,走到他身后系好围裙。林映羡先和他讲一遍大致步骤,然后逐步逐步教他。
林映羡做一遍,钟述岑跟着学一遍。林映羡发现他学得挺快的,本来以为他插队当知青好几年还不会做饭,是在这方面实在没天赋,林映羡不禁问他:“你当知青时怎么没学会做饭?”
“知青点的知青说,他们厨艺不好,不知道怎么教我。”钟述岑搅翻着锅里的猪板油,水渐渐变混白。
“原来是这样。”
清亮的猪油慢慢出现,越来越多,满屋都是猪油的香味,“猪肉开始焦边了,这时我们可以舀猪油到油罐子里,不过在舀到罐子前,放一些黄豆,防止变味……”
钟述岑按照林映羡的指导,熬好了猪油,将猪油舀进油罐子里,他看向锅里的猪油渣,“这些要怎么处理,扔掉吗?
“可以吃的,拿来炒大白菜,或者你可以沾糖吃。他们说沾白糖和细盐吃很好吃。家里好像买了一点白糖……”
“你呢,你喜欢吃吗?”
“我不喜欢吃,你可以尝尝。”林映羡对纯肥猪肉一直敬谢不敏。
钟述岑夹起一块猪油渣沾了一点白糖,吃下去,猪油渣在口腔中迸裂,温热的油脂溢出来,浓到化不开的脂香味淹没味蕾,“有些特别,脂香味浓郁。”
钟述岑吃了两块后,说要拿剩下的来炒大白菜或者豆角。
林映羡决定今天就开始先把土豆吃了,吃完土豆再吃红薯,土豆发芽了不能吃,但是红薯发芽还能吃。
在林映羡记忆里,小时候林映婉把家里的发芽红薯扔掉,以为红薯坏了不能吃,被李婶捡来吃,李婶还和林母说她家小女儿不分五谷杂粮,不知柴米贵,只是发芽的红薯居然把它给扔了。
林母气得抄起厨房的棍子进屋想打林映婉一顿,林映婉又怎么可能乖乖被打,拿林映羡当挡箭牌,替她挨了林母两棍子,她自已偷溜出去。她爬到楼下的大树上,待到深夜都不肯回来,林父把她哄下来,承诺只要她肯下来,家人不会打骂她。林映婉想下树,却不敢下来。林映伟爬上树把林映婉背了下来。扔发芽红薯的事由此结束……
林映羡打算做土豆焖饭,用新鲜炼好的猪油炒土豆很香。
削土豆皮和切土豆厚片,不用林映羡教,钟述岑也会。
等到林映羡教钟述岑怎么炒菜做饭时,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些知青说不会教钟述岑了。
钟述岑疑惑调味的量要怎么确定,为什么是预估,不能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一点、一些、些许,这要怎么判定是多少,时咸时淡的问题要怎么才能彻底解决。
林映羡也说不上来,因为她是凭感觉,家常菜不是做点心和甜品要精准,就算菜谱上说多少钱,多少两,她也不会去拿秤称,“是靠慢慢做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你可以尝试一下,你感觉这该放多少盐,由少量估起。”
林映羡让钟述岑估,他就有自已一套理论,乱来了。
林映羡在他把盐放进锅时,握着他的手腕,制止他,“这要放下去,今天的土豆焖饭就入不了口了。”
“它相对于盐罐里的盐,和锅里的土豆,都是少量,不是吗?”
林映羡很久没见钟述岑露出茫然的表情,“这个量减半再减半。记住这个分量的土豆焖饭是和你现在手上的盐量是匹配的。我们不着急练这种感觉,我们一道一道菜来学。”
“好。”钟述岑还有问题想问,但是他决定听林映羡的,不多问。林映羡怎么给他示范,他就怎么模仿。
林映羡觉得他只要不打破砂锅问到底,还是好教的。
林映羡教钟述岑去虾线和虾头,这个钟述岑一教就会。她剩下就让钟述岑自已处理干净虾。鲜虾烧白菜这道菜就由林映羡自已来做,先不教钟述岑,等他会独立做好土豆焖饭再说,几天内教会钟述岑做饭的计划取消。
猪油做的土豆焖饭很美味,再搭配解腻的鲜虾烧白菜,让林映羡食欲大开。
钟述岑忽然想起一件事,“映羡,你晚上要去会计班上课吗?”
“要去,下个月初就结业了。”
第64章
纪念物
“家里现在有三个保温瓶,我想和立夏换一个熨斗回来,何华他修好了一个从收废品买回来的三角牌熨斗。我们的保温瓶也是用过的,拿来换也挺好的。”昨天江立夏看到林映羡家里有三个保温瓶,想到家里缺一个,就提出和林映羡换,熨斗这种不是很急需。到了冬天,保温瓶才是真正需要的。
“用我拿来的那个吧,它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也用两年了。你拿来的那个是你的劳模奖励。我们结婚,爸妈送的也不好拿来换。”
“好,等立夏下班后,我去她家换。”林映羡也是打算拿钟述岑的保温瓶换,她对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比较看重,比如她的鹿牌保温瓶,是她在这个年代得到的第一个奖励,迈向新生活的开始,她是不会留在林家的。她想日后这个保温瓶坏了,她可能也不舍得扔掉。
钟述岑送她那落地台风扇也被拿了过来,和钟述岑拿来的台式风扇放在墙边,盖上布作装饰,等到天气热时才能用,林映羡不知道这两台组装风扇能不能撑到明年再次启用。
林映羡看向墙边那两台风扇问:“如果你辛辛苦苦组装的电风扇要是坏了,你要怎么处理?”
钟述岑说:“我会尽量修好,如果修不好,就卖给废品站,然后买一个新的。我是没足够的工业券才有组装风扇的想法,你的劳模奖励不一样。”
林映羡顺口问一句:“你有想要作纪念的东西吗?”
钟述岑说不知道。
午饭过后,林映羡拿出当初钟述岑来退婚时给她的玉佩来到书房。正在写东西的钟述岑发现有半边玉佩在他眼前晃动,他抬头看去,林映羡手上拿着系有玉佩的红绳。
林映羡把玉佩放到桌上,“兜兜转转婚约也没有退成功,我把这半边玉佩还给你,这也是你奶奶留下来的一个遗物,你收好,当作是纪念。”
钟述岑拿起玉佩,拇指摩挲着玉佩上面的纹路,“谢谢,你的半边玉佩还在吗?”
“在,你来退亲那天,妈就把它给我了。”林映羡在和钟述岑说纪念物的时候,想起了那半边玉佩。
钟述岑把票证给她,“粮票、肉票、工业券,还有一些杂乱的其他票,交给你保管,因为家里是你在管账。”
林映羡接过票证,“粮票和肉票这些食品用票,你有没有预留下来,都给我了,你要用到就方便。”
“有预留一些,毕竟我们中午都是在食堂吃。”
“早餐和晚餐这两顿我们自已煮吧,可以省点票和钱。”
林映羡从书柜拿出记流水账的本子和账簿凭证后坐了下来,开始记账。
两人安静了下来,林映羡对这间书房满意,对这个家也满意,这是她目前能谋划到最好的家。
林映羡不喜欢做亏本的买卖,她的好意与体贴在大多数时候有价码的。
她只是一个拿工资的工人,又是今年才决定要谋得单位的房子,之前还花了两百多块钱买自行车,说白了就是她所剩的积蓄不够交第一笔房钱。所以她把目光投到林家人身上,往他们那边努力,获得一笔资助补贴供她交房钱,林父也说过她和林映婉日后结婚,会给她们打家具。这个时候父母基本不会给女儿添家具这样的大支出,一般都是男方那边添置的。林父说不会让自已的女儿嫁得寒酸在这个年代不是一句虚话,林父对男方的彩礼要求也就高。
林映羡要的是一整套用料和做工都讲究的,令她满意的家具,还有补贴的房钱,不是一张床,几张桌子和几张椅子。
一开始她就决定由她这边交房钱,男方不用交,但是要和她签协议,白纸黑字写明房子归她一人所有,后来她觉得真结婚,她会非常吃亏。不如假结婚,让人住几年,以后房子也是她的,他们吃穿用度各自负责,当普通的室友。钟述岑是个主动的人,她还没和他说日后结婚费用花销的处理问题,钟述岑就在他们决定结婚的第二天说要给她家用,她觉得这样也可行,反正账目会记得清楚。她觉得和钟述岑相处是比较舒服的,他们会同频,有些东西不用彼此说得太明白,就能懂得对方的意思。
在八月时,她觉得时机差不多合适了,私下和林父说她想自已交房钱,拥有自已的房子,不要男方交,占了她的房子,想和林父借钱用着,日后还给林父,会写借据。林父和林母商量后,和她说不用借,他们补贴给她。
于是林映羡交了房钱后,还有余钱装修,但是钟述岑想给装修钱,不想这个房子他一点参与都没有,林映羡也顺着他,不想两人闹得不愉快,影响日后的关系。
她和钟述岑这桩婚事越令林父林母满意,他们也越愿意为这桩婚事出力。
当然他们极力反对,林映羡也不会听他们的,她还是会和钟述岑结婚,让林映婉或者周东红给她偷户口本出来就行。她可以先问钟述岑借钱交房钱,新家只是暂时简陋些,她生活拮据,但她也可以慢慢努力改变。最重要的是她有一个自已的家。
明处或暗处,林映羡选择在暗处,静静观察,瞄准时机,一击即中。以前她就是这样搞垮她的养父母,身败名裂,后半生在监狱度过,她现在只是谋财而已,手段十分仁慈,毕竟林家出事,她是要被连坐的。
她没有要为原主打抱不平,报复林家的打算,如果真要她报复,原主把她的身体还给她,她就可以搞垮林家,拍拍屁股走人,否则一切以她的利益为主。她不亏欠原主的,她在原世界打拼下来的所有都是原主在享受,她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大亏,她不怪原主,互换这种事不可控。但被人占了便宜,还要正气凛然地给占自已便宜的人出一口恶气,不惜损害自已利益,这样的事,她是不会做的,她的道德不高尚,没有这种觉悟。
………
第65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祝涟通过财务科的考核,成功调到财务科,人逢喜事精神爽。方信看到祝涟忍不住说道:“你一走,车间里大大小小的事务就少了一个人帮忙,共事好几年了,还真有点舍不得你离开。”
“主任,我会多回来看看我们车间的。能和办公室几位领导共事多年,也是我的荣幸。”
听到他们说话的梁书记喝了一口茶后,说:“人事科那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有新人来替你的位置?”
祝涟往梁书记的茶杯倒茶,“还没说,不过我这里有个人选,要是领导们满意,可以推荐一番。”
梁书记食指轻点桌面,“哦?是什么人选?”
祝涟把茶壶放好,“我们车间的林映羡,人年轻又上进,还在夜校会计班上学,很快就能拿到结业证。”因为她成功通过考核,她和林映羡心照不宣的交易也就达成。
闻言,方信说:“小林倒是个好人选,在车间干了有一段时间,大家都熟悉,不用怎么磨合。”
梁书记沉吟后道:“她怎么想到去会计班上课的,是不是不想待在我们车间?”
祝涟替林映羡解释,“哎,这就要说映羡爱人了,映羡和我说她爱人让她管理家里的账。那些知识分子有些刻板,非要她做什么家庭财务记账。映羡不懂这些,就想着去学习财会,弄通理路。年轻人就是较真,精神头足,她去报了会计班。”
方信说:“这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管好家里的账同时,也能做好我们车间的统计员。”
祝涟心想原来林映羡不止她一条道啊,她附和道:“是啊,还不用苦苦等人事科找新的统计员,塞进不知道什么人来,我们对映羡是知根知底的,她可以早点来,我多教教她,她早日上手,我和她能顺利交接,不影响车间工作。”
听到两人这么一说,梁书记也觉得林映羡是个好人选,他对林映羡的印象也不差,上次提高车间生产积极性的事,林映羡提的两条建议起了大作用……
还不知自已工作可能有变动的林映羡正坐在自行车后座,钟述岑载着她回林家。
家里只有周东红在,等到了中午林父和林母,还有林映婉回来,上班地点离家远的林映伟就不回来了。
林映羡看到门后放着一堆红薯和土豆,“昨天你们都去买红薯和土豆吗?”
周东红说:“都去了,还把九月托给马婶照看,爸从厂里借了一辆小三轮骑过去,这里放不下土豆和红薯,还有很多放到床底下。”床底的箱笼被拿出来放到上铺,腾出位置放红薯和土豆。
周东红给两人倒茶,从柜子里拿出来点心,“三妹昨天买回来的绿豆糕,说留给你们回来吃。我昨天带九月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遇到严清,跟她买了一些蜜饯……”
周东红住院的时候,严清会去看望她,周东红吃上了她之前心心念念的蜜饯。严清也得到了她想要的喜爱值。
钟述岑跟她说严清的诡异情况后,林映羡也没有和林家人说严清的吃食有问题,和严清在投机倒把的事,这种事她不想沾边。
林映羡看都不看一眼蜜饯,拿起旁边的一块绿豆糕,吃下绿豆糕,再喝几口茶,她看向里间,问:“我不在这里住,里间要怎么改,还是维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