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收到的邸报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忧b如五月时东宁派遣四艘货船前往日本贸易并借兵,却遇风漂到朝鲜。因朝鲜君王胆小怕事,将船上九十五人全部交予清廷处置,导致全员惨遭毒手杀害。听闻此事,东宁人无不愤慨。
喜b如自前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封锁暹罗湾使东宁与东南亚的交易停滞之後,今夏终在柬埔寨国王的默许下,东宁唐人军以军事手段洗劫了柬埔寨的荷兰商馆,垄断南海的贸易市场。
配合日本幕府将军的支持、中国沿岸的走私贸易和寓兵於农的屯田制带来的本土粮仓,东宁经济呈现一片欣欣向荣,前景充满希望。
然而最大的新闻,当属康熙帝派遣清廷刑部尚书纳兰明珠与兵部侍郎赴泉州与靖南王耿继茂商讨对於东宁的招抚[1]。使节持诏渡海,自澎湖搭乘銮仪船已在昨日抵达台湾本岛。郑经召集文武百官与招安使者会谈,蒋胜也在今日商议之列。
难得有一日蒋胜下朝後直接归家,而非到校场练兵。他一边让宋氏替他更衣,一边与妻子谈起朝会之事。
後来明惜才知道,维系父母关系的并不是什麽故剑情深,而是政治同盟。上自郑成功与太妃董友,下至陈永华和夫人洪氏,明郑官眷往往都是出自书香世家的nv子,凭藉优秀的政治敏锐度和见识成为丈夫的得力夥伴。而明惜的母亲亦出身士族,自幼饱读经书,聪慧练达,总能适时的点出时弊或是开导蒋胜的武将脑袋。
「那个叫明珠的满清官员写了封信,要我们削发称臣,我呸!」明惜靠在门边偷听,不想门没有掩实,她一个趔趄摔进房里,只能对着已换成便服坐在桌边喝茶的父亲傻笑。
母亲温柔的招呼她过去,把她抱到膝上让她坐着,一边顺着她柔软的头发一边问:「阿惜想听爹娘说话是吗?」明惜点点头,伸长脖子想看桌上的公文。
蒋胜对她笑道:「这些阿惜看得懂吗?」
邸报都是繁t楷书,她看得可懂了。「嗯!」
「那你念给阿爹听?」蒋胜随手ch0u了一份公文递给她。
「好呀!」明惜接过,朗声读道:「今东宁远在海外,非属版图之中,东连日本,南蹴吕宋,人民辐辏,商贾流通。王侯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於不拔倘麾下以滨海为虑,苍生为念,则息兵安民,诚不佞之素志。」[2]她瞪大眼,哇靠,y气啊,这不就是互不隶属的意思吗,震惊,鼻祖竟是郑经!
「哈哈哈哈哈!」蒋胜抚掌称快,儿的头道:「你母亲教得好啊!我们蒋家多了一个小才nv罗。」
明惜继续翻翻手上的公文发现,郑经似乎没有承袭其父延平郡王的爵位,而是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嗣封世子」。然而这样的「世子」却是东宁的最高统治者,南明正朔的朱家人只担任「监国」之位。英国与东宁贸易来往的文书亦称郑经为“”。真是矛盾啊,甚至有些四不像,她有些困惑。
今日的邸报上则誊抄了一份纳兰明珠的信件内容,宋氏将邸报拿过来仔细,明惜也凑近一起看。
字是识得,文言文的邸报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但她迅速扫过那封信,大概理解了内容。
「是非常出se的一封游说信呢。」宋氏不禁感叹。
纳兰明珠先是大拍马p将郑经捧为人中豪杰,再以英杰圣贤的道德责任做劝说——「安民为仁,识实为智」——在这样的价值框架下接受招抚是仁智之举,拒绝则有违仁智,使郑经落入两难的套索。再显示对於流离海外的南明遗民的关怀——「其有去乡离井,远流海屿,近者十余年、远者二十余载,骨r0u多残,生si茫然。」——而你郑经不也有许多父老兄弟在闽地骨r0u分离,进行情感诉求。然後晓之以理,强调大清国四海归顺朝贡,拥有统治正当x,而明郑也应该顺应天理,由这个正统王朝赐封爵位。最後大量阐述清方和谈的诚意与仁慈。[3]
不愧是八百个心眼子的古代政治家,说话的艺术一等一的厉害。
读完,明惜悄悄握紧拳头。是非常高明的游说技巧,也是通篇诡辩的逻辑陷阱。太不要脸了,她想。
「没人劝世子接受这些条件吗?」宋氏问道。
「有。礼都事李善伏地大哭,说自己的父兄妻儿都还在老家,已有十载未见,求世子莫因双方统治者的敌对切断血脉亲缘。」
啊,好熟悉的台词,明惜竖起耳朵听後续,「世子说,既如此,贵使应该不介意返航的船只带上一个李大人。这时回去还赶得上中秋团圆。」蒋胜道。
宋氏听完忍俊不禁,而一旁的明惜表面努力在憋笑,内心已经笑到捶桌。妙啊!太仁义了!黑水g0u可没有加盖!
「世子提议依朝鲜之例,先王之训,不薙发不易服,只称臣纳贡,是我们的底线。可是对方拒绝了,就是要我们削发归顺。」
蒋胜接着叹气,「数不清书〉
[3]原文见江日昇《台湾外记》卷十五
[4]〈郑经复明珠书〉全文见江日昇《台湾外记》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