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日常 1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咸鱼闲不闲 本章:第34章 日常 1

    第二天,明珠不打算去搓苞米了,难得的睡了个懒觉。

    吃过早饭以后,她看着光秃秃的院子和堆在一角的柴火,想在院子里支个棚子,用来遮柴火。还要在里面搭几个架子,用来晒干菜什么的,而且倒了的那面院墙也得修补一下下。

    还有他们的炕席也已经破的不行了,也需要新的,还需要几个编筐。

    这些,她都打算去问问刘婶子,找找村里的手艺人帮忙,按市价付钱就好了。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么想着,收拾一下就出门了。

    一路跟着上工的人往场院走。

    路上还遇到了知青点的人,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闹矛盾了。

    之前新知青和老知青关系谈不上多好,但是因为是“同类”人,关系也还说得过去,现在看两派已经是泾渭分明,话都不怎么说,走路都隔得很远了。

    杨金花有些不知所措,昨天知青点吵起来了,她没见过这场面,嘴笨不会说,脑子也跟不上,还没明白因为点儿啥,饭锅都分好了。

    看着所剩无几的口粮和被锁上的厨房,杨金花手足无措,心里很恐慌。

    还是一旁的崔福春安慰她,别想太多,随大流,把自己分内的事儿做好就行了,她才放下心出门做事儿。

    分锅这个问题,还是原梦知道情况以后主动解决的。

    “新炕不是已经盘好了吗?正好可以用我那间屋外面的厨房做饭,每次用完收拾干净就好了。”

    新知青几人因为问题解决了,大为高兴,走路都仿佛带着风。

    而老知青因为原梦和冯榆的站队,和新知青彻底决裂了,虽然还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见面却连招呼都不打,话都不说了。

    当然这一切都和明珠没关系,她照旧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她在刘婶子上工之前找到了对方,问了村里有没有会编席子的手艺人,还有她要修院墙。

    刘婶子说修院墙的事儿得等过几天收完粮的,村里好多人都会。

    编炕席的村里确实有一户老手艺人。

    沿着刘婶子说的路走,明珠敲响了村北边一户人家的门。

    “门没锁,进来吧。”

    明珠轻轻一推,门就开了。

    进去以后,明珠就看见佝偻在地上的一个男人。

    男人叫刘长江,和刘长海是亲戚,年纪却比刘长海要小很多。

    小时候发烧,没及时看,烧坏了,落下了残疾站不起来,人虽然不傻可以正常沟通,但是反应有些慢。

    这样的事在这个时候并不少钱,医疗条件差,许多孩子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都会留下或大或小的毛病。

    “是长江叔吗?”

    刘长江抬头,看了明珠一会儿,才开口:“找,找我吗?你是?”

    因为他腿脚不便,常年不出门,只在家里干活,所以对于明珠知青的身份并不清楚,不认识她。

    “长江叔,我是新来的知青,你叫我小沈就行。是刘婶子介绍我来的。我想请你帮我编点儿东西,两张大炕席,三张帘子,晒干菜用的,还要几个筐,大的小的都要。”

    明珠话里信息多,刘长江愣了好一会儿,她也没催。

    “席子和筐有、有编好的,都在那边,你自己挑去吧。”刘长江反应过来以后欣喜的指着不远处的一堆成品。

    明珠点头,走过去认真的挑选。

    刘长江此时很高兴,他这里偏僻,他自己又是这副模样,村里人都不愿意来,而且会告诉家里的孩子远离他,认为他是傻子,是不祥的人,接触多了会被传染。

    来的最多的就是队长,怕他饿着,会给他送吃的,还有他的远房表弟,一年会来几次看他死没死,好收下他不多的遗产。

    难得有小年轻又是这么漂亮的女娃来,丝毫没表现出对他的嫌弃,他心里很高兴。

    最后明珠把仅有的四张尺寸大一些的席子都收下了,还选了一大一小两个背筐。

    背筐做的很结实,还在肩带的地方缝了碎布,碎布的花色毫无规矩可言,看着就是捡的碎布头东拼西凑拼成的。

    不过布虽然是东一块西一块拼的,针脚却很密实规整,看着不比缝纫机车出来的差。

    刘长江第一次听到这么直白的夸赞,更高兴了,又扒拉出两个小簸箕和两个小土篮,说什么都要送给明珠,让她开春挖野菜用。

    不过明珠最后都算在了总价里,给了一部分钱,应了对方的请求剩余的都折算成粮食,过后给送过来。

    两个人都很高兴。

    刘长江看着小女娃瘦瘦的身子一手提着卷起来的席子,一手提着土篮子,后背又背着个筐,惊讶对方力气大的同时又笑的一脸慈祥。

    真是个好女娃儿。

    明珠回到家以后,豆子围着她念叨了自己一上午做了哪些活儿,是如何帮舅舅擦洗身体的巴拉巴拉。

    顾长安:大可不必提到我。

    明珠:其实我也不是很想听。

    安排豆子帮自己把席子换好,筐放好以后,明珠想着自己搭棚子,院墙可以等村里人干完活再弄,棚子必须得先打起来,否则下雪的话,柴火就会湿。

    不过得先上山砍几棵树才行。

    上山,砍树,抓野鸡,哦吼吼。

    走之前,明珠把面和好醒上,等她回来可以蒸点儿包子,冻上一些,以后每天早晨吃的时候热一下就好了。

    和了一大盆面,又偷偷放了点儿酵母,叮嘱豆子看好家以后,兴致勃勃的去山上了。

    走到离上次捡栗子不远的地方,砍了六根胳膊粗的杨树,打理好树杈,没等到野鸡,明珠悻悻的回家了。

    回去的时候撞见了几个晚走的村民,看着明珠小小的身子扛着六根木头,惊掉了一众下巴。

    第二天,新来的小沈知青是个大力士,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的消息不胫而走,使明珠成了村里三姑六婆最渴望儿媳妇排行榜的第一名。

    回去以后,明珠没急着做饭,和豆子一人吃了一块糖糕,分了一瓶午餐肉罐头又泡了两杯奶粉。

    吃的豆子一直傻笑,像只小狗子。

    馋的躺在那里的顾长安内心一直咆哮,不能吃也就算了,现在吃什么都不去厨房了,在他们屋子吃,总感觉是故意的。

    好香啊。

    吃完饭,明珠从空间里扒拉出铁锹和一卷铁丝。

    走到选定的位置,一下一下开始挖坑。

    一侧靠着墙,离墙不远处挖了两个坑,用整面墙做一侧的支点,这样不仅牢固,还能少用两根木头。

    挖好的两个角插进树桩埋好,埋进去的树桩要比墙高出一些,再用两根木头分别斜抵着竖着插好的木头与地面形成三角形加固,相连接的地方用铁丝固定好,这样前高后低的底架就成型了。

    再把切整齐的板子一块一块拼上去用钉子钉牢固,扯一块空间里扒拉出来的防风布盖上,长海叔家拿回来的席子也铺上一块,最后在盖一层树枝,棚子就算大功告成了。

    不过这个棚子四面有三面漏风,只有靠墙的一面是防风的,明珠想了一下,不怕麻烦的又用板子把另外两侧固定好围上了,这样只有冲着院子的一侧是敞开的,过几天再找长海叔编两个草帘子挂上,就完美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带着空间回七零,小知青画风不对》,方便以后阅读带着空间回七零,小知青画风不对第34章 日常 1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带着空间回七零,小知青画风不对第34章 日常 1并对带着空间回七零,小知青画风不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