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289章
r>偏偏有时候在大人不经意间,小孩子就叫大人丢了人。
村里有个小孩叫孬蛋,他跟着娘去瞧小娃子,她娘抱起人家小娃子夸了半天,对孬蛋说:“咱把小娃子捕(抱)回去吧?”
“捕回去我就把他扳(摔)死了!”
孬蛋娘尴尬得要命,下一次又去瞧小娃子,她警告孬蛋:“这一次,绷紧你诺臭嘴,一句话也不准说!
吃完饭走人!”
这次孬蛋真的一句话没说,吃完饭临出门时,他跑到主人跟前儿说:“我今儿个啥也没说,你家小娃子死了可不怨我!”
呸!
瞧十八天的日子到了,玲儿早早儿的就起来,给孩子穿得人物周周,又戴上了缝着大兜的裤巾子,让孩子装赏钱。
孩子躺在她身边儿,一会儿皱皱眉,一会儿眨眨眼儿,一会儿又浅浅儿地笑笑,玲儿逗逗孩子的小脸儿,幸福满满儿的。
亲戚陆陆续续来了,放下礼篮就抱起小娃子夸起来:瞧这孩儿多大,哪像个月娃子;这孩子舒眉展眼嘞,重眼第皮嘞,高鼻大梁儿嘞;娘嘞脸儿,爹嘞眼儿,光取爹娘的好地儿了。
人们夸着夸着,就从兜里掏出块儿八角塞到孩子兜兜里。
“甭给他了,他还不会花。”
“恁好的孩儿,甭把孩儿瞧丑了!”
双方客气着。
亲戚们一拨一拨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夸孩子话不一样,所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孩子去姥姥家住满月要提前三天,叫“抢三儿”,在姥姥家住三天,当爷爷的再接回来。
“姥爷叫,爷爷接,接的孩子活一百。”
姥爷接外孙来了,当姑姑的从黑锅底上抹了一指黑,给孩子抹了黑鼻疙瘩。
据说去时姑姑抹黑鼻疙瘩,回来时妗子抹白鼻疙瘩,孩子成人。
狗蛋娘备好过路口的“买路钱”,包好孩子,用红包袱蒙住孩子的脸,插上桃枝儿,递给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