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8章

    见她神情凝重,谢临渊收了几分玩笑的心思,正色问道:“什么事?”

    “夏侯璟...他可能与朝中什么人有往来......”

    宋晚宁其实纠结了许久,不知该不该将这件事告诉他。

    他们二人本身就有恩怨,互相看不顺眼,恨不得除对方而后快。这样一则消息,无异于是给谢临渊提供了杀夏侯璟的理由。

    但夏侯璟到底也没有做出多么大的错事,况且与她又是从小的交情,还是缈缈的父王。

    她心底是不想让夏侯璟死的,然而若是不给谢临渊提个醒,万一一时疏忽酿成大错后悔都来不及。

    “嗯。”谢临渊沉思了片刻,“他这次破例亲自来庆国果然没有这么简单,怕不止是为了哄你走,还为了向我报当日之仇。”

    宋晚宁想说若没有大动干戈,能不能过几日好好遣他回西夏。

    可话到了嘴边却又在舌尖打转,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我知道你不忍看他死。”谢临渊看穿了她的犹豫,主动承诺,“我答应你,只要他不做出出格的事,那些小打小闹我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来是有绝对的自信,确定夏侯璟对自己造不成什么威胁;二来如果真杀了他,必然会成为宋晚宁心头的一根刺,想起时便会隐隐作痛。

    他才不要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影响了他和她的夫妻情分。

    宋晚宁微笑道:“谢临渊,谢谢你。”

    “你我之间,永远不必言谢。”

    恰好此时侍卫送来了一套干净的衣服,谢临渊换好后,二人一同前往祠堂。

    这还是他第一次踏进宋氏宗祠。

    宋晚宁垂着头,取了三支线香点燃,插进案上的香炉中。

    又退了一步,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俯身三拜,方才站起身说道:“爹,娘,女儿来看你们了。”

    香烟袅袅升起,在空中缓缓盘旋,悄然散开,无影无踪。

    只余丝丝缕缕的檀香味,令人闻之心安。

    一排排乌木制成的牌位在烛火映照下散发着幽冷的光,每个牌位上的字迹都清晰可辨。

    谢临渊一眼就认出了摆在最后的三块,分别属于宋晚宁的父亲、母亲还有兄长。

    一般来说,祠堂里是不会供奉女人牌位的,哪怕有什么特殊的贡献。

    他觉得好奇,但没开口询问,只是不动声色观察着。

    照着宋晚宁的样子也拿了香点燃,放入香炉,拜了三拜:“岳父岳母,小婿也来了。”

    “爹,娘,女儿没用,这么多年了还是放不下他。”她盯着那两块牌位,脸上有些自嘲之色,“小时候犯了错,你们总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我好像没有长什么智慧,再一次做了同样的选择。”

    祠堂里一片寂静,只听见她的低语。

    “这次来是想告诉你们,我又要嫁给他了。这一次不知道是福是祸,但既然做了决定,我便不会后悔。你们放心,若有一日我发现这个决定是错的,我还是会毫不犹疑离开他。如果你们同意我的决定,能不能给我一些回应?”

    四周没有丝毫动静,更别提有什么回应了。

    虽知道鬼神之说不可信,但宋晚宁还是有些失望。

    谢临渊凑了过来,轻轻搂住她的腰,也对着牌位说道:“岳父岳母,从前小婿荒唐,惹宁儿难过,也惹你们生气,实在是不该。如今我已真心悔过,只愿用余生弥补,十分庆幸宁儿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往后我一定好好待她,不让她再掉一滴眼泪,请你们放心!”

    突然,“噼啪”一声,有一支蜡烛突然爆裂开来,窜起一朵花状的火焰。

    然后其他蜡烛接二连三也炸开了花。

    民间有句俗语:灯花爆,喜事到。

    宋晚宁眼眶瞬间红了:“爹娘这是同意了我们的婚事吗?”

    她不是个迷信的人,但是此刻却忍不住相信玄学。

    “多谢岳父岳母成全,这次一定不让你们失望。”谢临渊笑着搂得更紧了些,一转头发现她又要掉眼泪,忙哄道,“我刚许诺的不会再让你哭,你怎么这就拆我的台?岳父岳母,你们看看她!”

    宋晚宁又好气又好笑,胳膊肘戳了一下他身侧:“行了,什么时候学会这般油嘴滑舌,哪里还有太子的样!”

    “什么太子不太子的,就是当了皇帝,在你面前我也只是夫君。”他语气轻快,眼神却无比认真。

    “天色也不早了,你还是早些回去吧。”她脸上一阵热,低头催促道,“还说要十四日大婚呢,我倒要看看这么短时间你能办成什么样,若是太草率我可不嫁。”

    说罢不由分说拉着他离开祠堂。

    雷雨过后乌云散开,月色洒在大地上,无需提灯也能看清脚下的路。

    虽然是在宋府中,到谢临渊还是要将她送回房间才肯放心离去。

    两人走在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他还是没忍住问道:“我看祠堂里岳母的牌位也摆在架子上,这是你们家的惯例吗?”

    “不是,是我爹一早定下来的。”宋晚宁盯着脚下,回想起一些遥远的记忆,“本来女子牌位是不能入祠堂的,但我爹娘伉俪情深,在世的时候便定下生同衾死同穴,牌位也要放在一起的要求,我便照他说的办了。”

    “生同衾,死同穴。”谢临渊低声重复了一遍,颇为感慨,“我与你也当如此。”

    “但愿吧。”

    真心本就难得,更何况是预见百年之后的情形。

    她不敢奢求太多,只想过好当下。

    不知不觉两人并肩走回主院,互相道了别。

    宋晚宁正要转身回屋,谢临渊忽然展臂将她揽入怀中。

    “对了宁儿,按习俗婚礼前夫妻是不可以见面的。我现在走了,就有几日不能见你。”湿热的气息缠上她耳廓,那声音低沉且诱惑,“我可以亲你一下当做鼓励吗?”

    她浑身一颤,不自觉仰起头来。

    视线落在他下颌处,那里线条锋利且清晰。

    往下,喉结明显一动。

    往上,幽暗深邃的眼瞳里,情欲翻滚。

    第188章

    三书六礼

    宋晚宁嘴唇动了动,却怎样都说不出一个不字。

    于是,伴随着一声轻笑,他的吻落了下来。

    额头、鼻尖、脸侧,最后覆上那两片柔软的唇瓣,将她的气息掠夺殆尽。

    她连眼睛都忘了闭上,因为离得太近,谢临渊放大的五官便占据了全部视线,眼皮微微抖动这样细小的动作都被她完完整整地捕捉到了。

    他这样一个人,在亲吻的时候也会紧张吗?

    宋晚宁还是第一次发现。

    她感到新奇,故意踮起脚尖尝试着回应。

    谢临渊果然动作一滞,睁开了眼,片刻慌乱后捕捉到了她眼底的促狭笑意,恍然大悟。

    紧接着侵略愈发变本加厉。

    她脑中原还有些杂念,此刻已彻底心无旁骛。

    有那么一瞬间,似乎耳畔的虫鸣消失了,风声停歇了,像是失去了五感,除了眼前这个人和他们之间的缠绵,什么也感觉不到了。

    良久,二人才缓缓分开。

    谢临渊的呼吸都略显不稳,嗓音也比之前哑了许多:“等我来娶你,不许反悔。”

    他像个执拗的孩子,一遍遍重复着相同的话,以此来确定她的心意。

    宋晚宁低头抿了抿唇,眼神飘忽不定:“看你表现。”

    天地间的风重新活过来,徐徐吹进这方院落,拂过梧桐繁茂的枝叶,发出“沙沙”声。

    这清冷的夏夜终于不再万籁俱寂。

    ......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

    宋晚宁还在睡梦中,被赵嬷嬷硬是从床上拉到妆台前。

    “哎呦小祖宗,镇国公夫人都到府上了,你怎么还没起呢!”

    她迷迷糊糊的,听不懂嬷嬷在说什么:“镇国公夫人过来做什么?”

    赵嬷嬷招呼着小丫头们进来伺候她洗漱,一脸恨铁不成钢:“还能做什么?太子殿下请她做媒,来同你说亲啊!”

    听到这话,宋晚宁一下子惊醒,僵硬地扭头看向赵嬷嬷:“说...说亲?”

    她是答应了谢临渊要嫁给他没错,可他们俩又不是头一回成婚,有必要像第一次那样一步步来吗?

    纳彩完了,是不是还得装模作样问个名?

    也太荒谬了。

    宋晚宁双眼一闭,仰头长叹:“他这是要干什么......”

    “太子殿下说,虽日子仓促了些,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少。”赵嬷嬷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给她盘上头发,“小姐可快些吧,别让国公夫人久等了。”

    一番梳洗打扮后,匆匆吃了两口早膳便又被催着去正厅。

    还未到厅上,便看见外面站了两排望不到头的仆从,两两一组抬着箱子。最前列的两个手里都提着个笼子,笼子里大雁扑腾着翅膀,嘎嘎乱叫。

    上一次成婚时,婚前的这些流程都由母亲操持,她未曾亲眼看过这阵仗,乍一见难免有些紧张。

    进去后才发现来的不止是镇国公夫人,还有谢文茵夫妇,几人穿着盛装端坐在椅子上。

    见她到了,纷纷起身笑脸相迎,彼此问候了一番。

    赵嬷嬷小心翼翼将宋老侯爷和宋夫人的牌位放在主座上,默默退至一旁。

    他们都知道宋家只剩宋晚宁一人,因此以这样的方式出席纳彩仪式并不奇怪。

    镇国公夫人拉着宋晚宁的手解释道:“依咱们大庆的习俗,这大婚的三书六礼下来少不得要几个月,但太子殿下说这次时间紧张,但要礼节齐备不可有疏漏,因此我们今日才这么早过来。”

    “是...辛苦国公夫人和公主驸马了......”宋晚宁讪讪地笑着。

    “今日是十二,十四便要迎亲了。”镇国公夫人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边看边说,“上午纳彩、问名,下午纳吉,明日一早便可纳征,明日下午请期。如此这般刚好在十四前将流程走完,这几日真是有的忙了。”

    真是难为她,这行程安排得也太紧凑了。

    成婚成得如此仓促,怕是世上少有。

    宋晚宁开始后悔为什么要答应这么赶时间,真是嫌自己活得太轻松了。

    她脸上挂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心里把谢临渊骂了一顿。

    远在太子府的当事人莫名其妙打了个喷嚏。

    “嫂嫂,事不宜迟,咱们赶紧开始吧。”谢文茵催促道。

    她倒是一派天真的模样,还不知道昨日宫中的变故,兴致勃勃地为兄长做媒。

    宋晚宁看着,胸口泛起一阵疼痛,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她,只能强撑着装作没事人:“好。”

    镇国公夫人往前走了两步,对着宋老侯爷和夫人的牌位说道:“今日特奉太子殿下之托,前来贵府求亲。太子谢临渊,年少有为,才德兼备,容貌俊朗。自幼习武,常驰骋纵横,武艺超群,屡立奇功,有万夫不当之勇。且其为人品行端正,心地善良,仁孝忠义,乐善好施,素有贤名。”

    宋晚宁听着,越听越觉得离谱。

    这说的确定是谢临渊吗...还素有贤名......

    她暗自腹诽着,又听镇国公夫人开口:“贵府千金亦是贤良淑德,知书达理,若能联姻,可谓是天作之合。今后相互扶持,定能福泽绵延。且太子殿下对宋小姐亦是倾慕已久,心心念念,若能与小姐喜结连理,必当珍之重之,呵护备至,不让小姐受半分委屈,此生定与小姐琴瑟和鸣,白头偕老。”

    一番话说完,厅上安静了片刻。

    前面的像是媒人套话,后面的却像是谢临渊本人说的。

    宋晚宁一时失神,赵嬷嬷在身后戳了戳,提醒她该回话了。

    “承蒙太子殿下错爱,小女蒲柳之姿,得此青睐,实乃万幸。太子殿下年少英武,德才兼备,小女若能侍奉左右,定当恪尽职守,相夫教子,与殿下携手同行,共筑佳话。”她这才反应过来,按照来之前赵嬷嬷嘱咐的一字不落说出口。

    至此,纳彩便算是礼成,后面问名和纳吉早在许多年前就做过了,如今不过是走个形式。

    傍晚的时候谢临渊派人送了聘书来,除此之外还和往常一样,有一封手写信。

    第189章

    一辈子慢慢和你说

    那信是随着一个沉甸甸的红木箱子一起送来的。

    宋晚宁指挥着人将箱子抬到屋子里,又让梨蕊封了几块碎银子作为他们送东西的赏金。

    一切安排妥当后,独自坐到桌前将信拆开细细看起来。

    信封上,还是那熟悉的几个字——宋晚宁亲启,七月十二。

    “宁儿,此刻想来还是觉得十分不可思议,谢谢你还愿意走到我的身边来。

    其实在将你接回京后,我便已命人在筹备大婚要用的东西。聘礼倒是简单,你要穿的戴的却马虎不得。今日先遣人给你将头冠送过来,婚服绣坊说还未完工,但迎亲那日定然送到。

    这头冠我让他们来来回回重做了好几回,终于还算满意。我虽不懂这些,但就是觉得戴在你的头上会很好看。你若觉得有哪里不妥,可派人告知于我,我连夜让他们改。先说好,不是以权谋私,那些工匠我都给了平日里好几倍的工钱,不会有人在背后说什么的。

    我迫不及待想要看到你戴上这头冠的样子了。

    以前写信总觉得信纸太小,写不下太多的话,现在不用担心了。因为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长到一辈子,让我慢慢和你说。——谢临渊”

    宋晚宁收了信,走到那个箱子前。

    扯下包着的红纸条,打开盖子,再掀掉一层红布,才见到这个头冠的真容。

    一眼望过去,那冠顶之处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金凤昂首独立,全身羽毛皆由金丝编织而成,根根分明。凤喙微张,口中衔着一颗硕大的东珠,圆润透亮。

    这一颗珠子怕是都价值连城。

    再往下,还环绕着无数只姿态各异的鸟雀,空隙之间密密麻麻镶嵌了红蓝宝石,流光溢彩。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堪称巧夺天工。

    饶是她见惯了奇珍异宝,也觉得这头冠太过奢靡。

    别的也就罢了,这百鸟朝凤的设计,是皇后才可用的。

    宋晚宁压下心头震惊,蹲下身子动手拨了拨那凤凰的尾羽,整个冠都在轻轻晃动,光晕流转,栩栩如生。

    有它在,旁边那些做配的发簪和步摇都显得十分普通了。

    “小姐,早些歇息吧,司礼监的公公来消息说明日一早便来送聘礼。”赵嬷嬷站在门口提醒道,“听说明日下聘的还有几位大人,可千万不能再迟了。”

    宋晚宁回过神来,站起身招呼道:“嬷嬷,你来看。”

    赵嬷嬷依言走进来,看向那盒子里的东西。

    只一眼便大吃一惊,恍惚了片刻才开口:“这...怕是帝后大婚才有的规格吧......”

    那凤冠的晃动渐渐停息,她似乎瞧见了什么,指着凤凰身子下面问道:“那是什么?”

    宋晚宁端了根蜡烛细细照了看,只见那里刻着六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字——是她和谢临渊的名字。

    这必然是一开始就刻上去的,才能隐藏在片片羽毛下。这冠不是什么买来的成品,而是一开始就只为她一人定做的。

    这种幼稚的手法,若是放在三年前,她断然不肯相信会是谢临渊做出来的。

    但现在,好像确实是他的风格。

    “太子殿下他...对小姐还真是上心。”赵嬷嬷叹了口气,“若是一开始便这样,许多苦小姐也不用吃了......”

    宋晚宁苦笑道:“谁知道呢,或许一切都是天意吧。”

    “是,是老奴糊涂了,大喜之日说这些。”赵嬷嬷赶紧换了副笑脸,“老爷和夫人在天上看见小姐如今的情况,会安心的。”

    “借你吉言了嬷嬷。”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