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3章

    姚娉婷火气又上来了:“这一回就算计了我的下半辈子,你还想要来几次?娘,昨天你为何不守着我?”

    “我得到前面来等着你拜别呀。”白氏觉得自己冤枉,“戴上盖头以后你就不该吃东西了,我也猜不到你会傻傻的接下她递的东西啊,你接就接吧,怎么还吃了呢?”

    姚娉婷满脸懊恼。

    昨日姐妹俩的盖头戴好后,姚红梅由丫鬟扶着过来找她,当时还放低了身段,态度特别卑微地道歉,说以前说话行事多有不当,想要让做姐姐的多包容她,出嫁以后姐妹俩互相扶持。

    姐妹俩一个嫁入门当户对的人家,以后还是当家主母,一个嫁给穷小子,说什么互相扶持,其实就是求着姚娉婷照顾。

    当时姚娉婷被她捧得飘飘然,心里没太防备,在姚红梅的劝说下,喝下了半杯酒。

    过去那么多年来,姚红梅被母女俩压制的屁都不敢放一个,被欺负狠了才会去找父亲做主。姚娉婷做梦也没想到她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人得往前看,事情已经这样了,姚东家又不许母女俩去许家闹。姚白氏如今开始担忧女儿的婚事。

    “出了这种事,按理,你该在后院中关上个一年半载,等这个风头过去才开始议亲,兴许旁人就不在意你定过亲的事了。”

    姚娉婷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我都快十九了,哪里还等得起?”

    白氏昨夜都没睡着,对姚红梅是又恨又怒,对女儿是恨铁不成钢,平时看着挺厉害的丫头,怎么就被那个闷葫芦给算计了呢?

    愤怒是其次,更多的是对女儿未来的担忧,年纪不轻了,一个弄不好,还得给人做后娘。

    这怎么行呢?

    白氏心里火烧火燎的,嘴角都起了几个泡,早上起来喝了下火的梨汤也没感觉有好转。

    “娉婷,其实柳家……”

    “我才不要。”姚娉婷声音尖锐,情绪激动,“我就是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也绝对不嫁那种破落户。”

    白氏看着这样的女儿,心里很是痛心,当看到站在门口的老爷时,她急忙起身去拉扯女儿。

    姚东家的脸色很沉:“什么破落户?柳正阳长相端正,会算账会理事,哪里不好了?”

    他并不觉得柳正阳有多好,但这也是他亲自为女儿挑的夫婿。

    如果柳正阳不好,岂不是说他不疼女儿?

    而且,姚东家昨夜到现在都在思量大女儿的亲事,年纪到那儿了,还能真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议亲?

    都说女大三抱金砖,可这世上又有几个真的愿意娶一个比自己儿子年纪大的儿媳妇?

    即便要娶,那也是十三四岁就定亲,观望几年再说。这一时半刻,姚东家还真的找不到一门不错的婚事。

    回头再想柳正阳,昨天事情出了,人家不急不徐不卑不亢,愣是让他掏出一百多两银票才离去……关键是走的时候说的那话,话里话外表明婚事不成完全就是姚家的错。

    这样的胆量和本事,在出身寒微的年轻人身上很是难得。那也就是出身不好,不然,就是能够传家的麒麟儿。

    即便如今还穷困,也绝对能为妻儿撑起一片天。他今日提前回来,就是想腾出时间劝说女儿。结果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大女儿一口回绝,话里话外还贬低人家。

    姚东家一脸正色:“就你这个臭脾气,人家要是家世好,怎么可能娶你?抛开家世,你还真不一定配得上人家。”

    姚娉婷差点没气死:“爹,我是你的亲生女儿吧?旁人笑我踩我就算了,你也要来踩一脚?”

    “我是你爹,不会对你说好听话,只会说实话。”姚东家叹口气,“你如果愿意嫁给柳正阳,好日子在后头。”

    姚娉婷气急,大叫:“我不要!”

    白氏哪怕接受了让庶女嫁入许家……原本她不接受,昨晚上夫妻俩大吵一架,后来男人伏低做小,她便也顺着台阶下来了。

    夫妻之间吵架,容易被旁人钻了空子。这世上善解人意的女人太多了,事情已经出了,白氏若是太闹挺,那是生生把男人往别的女人那里推。

    而且,昨日之事她敢肯定男人不知情,既然不知情,那他肯定也恼怒老三的所作所为。此时夫妻俩就该站在同一立场,先把大女儿的婚事安排了再说。

    白氏心里明白,这不是闹脾气的时候。

    但是,亲女婿变成了庶女婿,女儿让那个和她争了多年的女人又得意一场,她这心里特别的恨,也特别怜惜自己的亲生女儿。

    眼看闺女不答应,白氏怕她惹恼一家之主,忙上前安抚:“不愿就算了,没人逼你。”她回过头冲姚东家温和地劝说,“这天底下那么多的男人,总能找出一个四角俱全的,你说呢?”

    姚东家皱了皱眉:“我不会害自己的女儿,红梅在没做这些事之前,性子很是乖巧。我不会亏待她,所以才替她选了柳正阳。柳正阳不是那种会拿家中女人撒气的无能男人,娉婷再带上丰厚嫁妆……柳家只有供着她的份,不会让她受委屈。”

    “我要的是门当户对,要的是举案齐眉,不是要一家子下人似的伺候我!”姚娉婷满脸是泪,“爹,我夫君被抢,已经受了很大委屈。你还逼着我嫁柳家……还不如直接让我去死。”

    她情绪激动,整个人疯癫了一般,饶是姚东家是亲爹,也被女儿这番模样吓了一跳。

    他再怎么觉得柳正阳是个不错的后生,在女儿如此抵触人家的情形下,也不会乱点鸳鸯谱。

    “不愿就算了,回头你的婚事我不管了,你们母女先冷静一下吧。”

    其实按下婚事不提是最好的应对,如果城内再出点其他的新鲜事,都不用半年,提姚家这场错嫁的人就会急剧减少。

    没人提了,那会儿再谈婚事,就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可是姚东家说这话时带着几分怒气,像是被母女俩给气着了,还转身就走。姚娉婷气急:“爹,你还是不是我亲爹?我被人给欺负了啊,夫君被抢,你居然不教训罪魁祸首?”

    哪怕只是个道歉呢?

    姚东家看女儿激动成这样,皱眉道:“你妹妹嫁人了,如今已是许家妇,以后大家是亲戚,我插手太多不太好。”

    姚许两家以后还要守望相助呢,亲生父女之间不说拉拢那话,绝对不能互相怨恨。

    枕边风很厉害,姚东家可不希望女婿跟自己玩心眼。生意不好做,大家明争暗斗,如果女婿反水背刺他一刀,就像是昨天姚红梅突然发作对家人下手……那真是一点防备都没有。

    防备外人已经很累了,姚东家不想在女婿身上费这心思。

    姚娉婷是家中的大姑娘,夫妻俩都有教过她为人处事,她明白父亲为何要做这般选择,可心里却难以接受。

    “那这件事情就算了?我的亏白吃了?往日总说疼爱我,原来都是假的!”

    “别闹了!”姚东家所有的耐心已用完,不想跟疯婆子一样的女儿多说,转头嘱咐妻子,“好生开导一下,大吵大闹的像什么样子?天底下又不是只有一个许中瑞。”

    语罢,扬长而去。

    温云起拿着一百多两银子去找了柳大伯。

    柳大伯早上没有出门,操持侄子的婚事费了他不少心神,哪怕是婚事没成,那些花费的精力是真的。

    他想打算好好歇上一日,奈何之前早就定好了要出门谈生意,走到门口碰上侄子,只好又把人往回领。

    陈氏这些年多是在家相夫教子,她不插手生意上的事,但抽空会看看账本。

    也是这些年家里的生意做得不错,虽然没有买下铺子,但库房里压着货物,家中积蓄越来越多,因此,她对自家男人挺满意。

    只要愿意帮家里赚钱,拉拔侄子什么的,那都是小事。

    昨日的事陈氏得知时,先是愤怒,后觉得丢脸。

    温云起进了大堂,看到正在翻看账本的陈氏,立即上前行礼。

    无论如何,柳正阳得了陈家照顾多年是事实。

    虽说都是柳大伯管他们,但赘婿……那就和嫁到婆家的媳妇差不多,但凡上了门,就不能再管娘家的事,操心太多,婆家都不会允许。

    若不是陈家默许,柳大伯即便有心照顾,也无力出手。

    “给大伯母请安。”

    普通人家不兴请安,温云起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几分诙谐之意,像玩笑一般。

    陈氏嘴角微翘:“你这小子……昨天的事情我听说了,多半是那个姓姚的奔着许家去才算计了这一切。我和你大伯都认为那种姑娘不是贤惠理家的娘子,你没能娶上她,是你的福气。这件事情也怪你大伯,都没打探好人家的人品,差点害了你一生。”

    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淡,说出的话也像是她平时做事,不急不徐细致周全。

    “大伯是好意。”温云起忙道:“只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和她定亲一两年,私底下来往过几次,也从来没发现她的心思这么深。这事不能怪大伯,这些年来我们母子得了大伯照顾,心里只有感激的份。”

    陈氏见他说得真心实意,脸色缓和了几分。拎得清就好。

    “行了,你想得开就好,忙去吧。”

    温云起来找柳大伯,是为了商量买铺子的事。

    柳大伯照顾母子几人,态度却并不强势,比如昨天拿到的一百五十两银票……这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若是丢了,得心疼死他。

    但他在临走前还是爽快地将银票给母子俩留下了。

    柳大伯沉吟:“昨夜我已经细细想过,你这银票能买的铺子有四处。当然了,这是我自己看到的,还有许多我没看到的铺子……回头找个中人,咱们再问一问,买铺子是大事,不能急躁。”

    他想到自己还要忙生意:“这样,你先去外头看一看,遇上合适的咱们俩再合计合计,不要急着定下。”

    温云起答应,又道:“今天早上姚大姑娘来找我了,看她那意思,似乎想要拱火,让我去找找许家的麻烦。”

    第177章

    柳大伯皱起眉来,紧张地问:“你没答应吧?许家可不是好相与的,不……

    柳大伯皱起眉来,

    紧张地问:“你没答应吧?许家可不是好相与的,不要惹他们。”

    别说是柳正阳,就是陈家,

    也不一定扛得住许家的针对。生意人以和为贵,好好的日子过着,没必要惹个仇人。

    “当然没有,

    我又不蠢。”温云起想了想,

    “不过

    ,

    姚三姑娘之前和我做了一年多的未婚夫妻,

    那会儿她虽没有对我表明心迹,

    但也收了我的礼物,赴了我的邀约,她会不会为难我?”

    这还真说不好。

    柳大伯使劲搓了搓自己的脸:“走一步看一步吧,

    希望她嫁人以后收敛一些。”

    温云起语气不乐观:“她能够算计这一切,连相处多年的亲爹都被骗了过去,做事堪称滴水不漏,她会留着我这么大一个人证?只要我活着一天,

    那就是她背弃未婚夫的证据。”

    而且,柳正阳势弱,

    看着就跟个小蚂蚁似的,

    仿佛伸手就能摁死。

    姚红梅当真能忍住不出手?

    柳大伯苦笑:“是我害了你。正阳,如果你发觉被人针对,一定要告诉我。”

    温云起解释:“我说这些不是怪您,只是想让您心里有数。别等旁人刀都放在咱们脖子上了,我们还一无所知。”

    “你的想法是对的。”柳大伯发现侄子经历了这场变故以后,

    变得更加稳重了一些。

    “不过,这只是咱们的猜测,

    姚三姑娘是个庶女,却嫁给了许家的少东家,两家的家世差不多,但从两人的身份上来看,那是姚三姑娘高攀。”柳大伯煞有介事地分析,“在我看来,比起抹掉你这个人证,她如今最重要的是想法子在许家站稳脚跟,兴许腾不出空来为难你。咱们不能光顾着防备别人,日子该过还得过,现在你先去街上找铺子。等买下铺子,光是租金,也能让你们母子三人活得滋润。”

    *

    温云起从陈家出来,没有去街上晃悠,而是直奔中人家中。

    不巧,中人不在,说是去衙门了。

    中人若是谈成了生意,要带着买卖双方去衙门里交割地契。

    事情办成,买方或者卖方有意感谢中人,说不得还要请他吃顿饭。

    若是要等,短则一个时辰,长则大半天。

    温云起无意在此浪费时间,城里又不是只有这一个中人了,只是这边比较近便而已,他告辞出门,在门口碰上了一双主仆。

    丫鬟看着十三四岁,容貌清秀,脸上不施脂粉,这会儿正搀扶着一个戴着围帽的纤瘦女子。

    女子身形瘦弱,脊背挺得笔直,看到那走动之间不疾不徐的气度,温云起忍不住多瞅了一眼。

    那女子顿住脚步:“这位……小哥,你来找中人是为了何事?”

    温云起觉得这语气的停顿也挺熟悉,当即来了兴致,也不急着去找下一个中人了,再次打量了她一番,笑道:“我想买间铺子,可惜中人不在。姑娘若是想要找中人,不用进去了,不急的话,改日再来拜访,若是着急,最好是另寻他人。”

    “本来挺急的,遇上小哥以后,也就不太急了。”那女子伸手一指对面不远处的茶楼,“小哥若是不急着走,咱们一起坐下来喝杯茶吧。”

    边上的丫鬟几次试图阻止自家主子,一直没有找到说话的机会。听到这话,险些急得哭出来。

    “姑娘,若是老爷知道了,会罚您的。”

    一个未谈婚论嫁的大家闺秀和一个年轻后生单独相处,与名声有碍。

    “无碍,我戴着帽子,没人看见我的脸。即便是父亲得知,死不承认就是!”

    丫鬟:“……”

    两人进了茶楼。

    这间茶楼不大,雅间都只在一楼,二楼只有一个小阁楼。

    两人进了雅间后,女子摘下了头上的帷帽。

    从方才到现在,沈文思就无意隐藏自己,没摘帽子之前,温云起就认出了她。

    温云起看她身形消瘦,脸颊苍白,像是在病中。好在精神头还行,询问:“好着?”

    沈文思抬手倒水:“挺好的,你呢?”

    丫鬟站在房门口,此时门关着,她站在门内,听到自家姑娘这话,面色特别复杂。

    诸多算计围绕着姑娘,哪里好了?

    昨儿夜里更是差点出事。

    有丫鬟在,俩人不好说太多,沈文思笑盈盈问:“敢问小哥家住何处?家中还有何人?可有婚配?”

    丫鬟下意识看向自家主子。

    这话……前两句还能解释得过去,最后那句,若没有结亲之意,可不太好问。

    “未婚妻当被人抢走。”温云起三言两语说了柳正阳的遭遇。

    当然了,只说了发生的那些,没发生的那些事就没提。

    “那……小哥听说过沈家吗?”

    温云起看了一眼沈文思的打扮,身上料子是裁出来的流光缎,上面还绣着一株桃花,桃花上的露水都栩栩如生。

    沈文思手戴玉镯,脖子上戴着项圈,头上还有紫色的玉簪,耳朵上戴着紫色的耳坠,腰上有玉佩,就连鞋尖上,都缀着一块紫玉。

    这所有的玉都不像是凡品,玉质剔透。

    由此可以看出,沈家不是普通人家。

    而沈这个姓在城里并不多见,城里的富商姓沈的只有一家。

    那个沈家,挺复杂的。

    两人对视,温云起疑惑,沈文思坦然。

    于是,温云起明白了,就是他猜的那样。

    “听说过。”

    沈文思颔首:“沈家最近在选女婿,你……可愿意一试?”

    丫鬟一脸茫然。

    两人没有多聊,一壶茶喝完后,就各回各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