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2章

    “那是哥哥。”

    高定财只当他放屁,汗水一滴滴往下流,滴入了干成裂缝的土地,嘴巴干苦,脑子昏昏沉沉,他是一步一挪,怕自己一停下就再也起不来身。

    白玉宝不是三岁孩子,虽然年纪还小,但该懂的都懂,原先他们母子就是靠着高定财欺压家里的妻儿占了不少便宜。

    这会儿他又渴又饿,想吃东西还要被骂,粮食和水都不多了,但是两个便宜哥哥那儿一看就过得不错,居然还有马车使。

    白玉宝这一路过来都是自己走,刚才装作晒晕了一般直接倒地,这才被挪上了板车。

    高定财都说了,让他稍微好点以后就自己下来走。而且他躺的板车不属于高定财,是高大伯一家的。

    是的,原先的三架板车,到现在只剩下俩了,看起来愈发单薄,一行人也格外落魄。

    白玉宝心里烦,他万分不想走路,此处去江南还有千里之遥,等走到地方,那腿还能要?

    有马车的话,这一路要轻松得多。白玉宝见便宜爹听到自己的话后没什么反应,抬腿踹了一脚。

    这一脚险些将高定财踹到地上去。

    高定财往前踉跄了两步,回头怒瞪:“臭小子!你做甚?给老子滚下来!”

    他对这孩子的疼爱,已经在口渴饥饿和疲惫里消磨了大半。即便这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高定财都有了将人丢在路旁不管的冲动。

    白玉宝吓一跳,缩了缩脖子:“大哥和二哥在里面,那个大哥的未婚妻还赶着马车!他们有马了!”

    最后一句,几乎是吼出来的。

    高定财昏昏沉沉的脑子像是被人劈了一下,总算是清明了几分。下意识扭头看去,那坐在马车上赶车的年轻人,还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相比起他的满头大汗,那群人看着要利落精神得多。老远一瞧,就知道吃喝上没有被亏待。

    “高志毅!你给我站住!”

    温云起往那边看了一眼,目光平淡地收回视线。

    他没有对高定财动手……这世道没吃没喝,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反正,有他在,绝对不让高定财过上好日子就对了。

    温云起旁边坐着的是吴老爷的随从阿牛,之前兄弟俩天天去吴家院子送水,大家也算熟悉。

    阿牛听到了那边气急败坏的喊声,低声问:“那是你爹?要不要去说几句话?”

    赶马车比拉板车要从容得多,想要方便或是有事要办耽搁一会儿也能很快追上。

    “我没有爹。”温云起语气随意,“我爹已经死了。”

    阿牛知道高家兄弟的身世,听了这话,没有露出丝毫异样之色。

    这年头有那样的爹,还不如没有呢。

    另一边的高定财扯着嗓子喊了几声,见大儿子不搭理自己,又瞅见了后面跟着板车走路的二儿子,喊:“志鹏!志鹏!”

    高志鹏一路溜溜达达,他虽然没能捞着车坐,但肚子不饿

    ,渴了有水,身上又没有背行李,只是赶路而已,还能一路与表哥聊天,他真的不觉得累。恍惚间听到了父亲的声音,他干脆绕到了板车的另一边躲藏。

    高定财:“……”

    他很确定两个儿子都听到了他的喊声,这模样,分明就是不打算认他。

    这一刹那,高定财忽然开始怀疑自己。难道她做的事情真的很恶劣吗?

    如果这时候两个儿子愿意带上他,他是不是也是那些护卫中的一员?

    跟着大老爷有吃有喝,还有工钱拿。运气好点,还能捞着马车坐,不比在这儿当牛做马强?

    高定财越想越意动,前面的高大伯听到弟弟嘶吼,发现那护卫里真的有两个侄子。弟妹和未来侄子媳妇居然还是由马儿拉车。

    他们怎么混的?

    高大伯也开始怀疑自己,他活了半辈子的人,在族中也颇有脸面。怎么还不如两个年轻人混得好?

    论出门时的底蕴,他手头好歹还有二十多两银子,弟弟一家银子没有他多,后来全家还各过各的,两个侄子……怕是加起来连五两银子都掏不出。

    “志毅志毅……”

    孔氏想要去追。

    高大伯还有几分理智,眼看那一行人走得快,自家拼了命可能才能追上人家的速度,想要把人撵上,必须得前头的人停下来。他们没有水,根本就耗不起。

    “别喊了,他们若是有心,早就过来了。”

    既然没停,那就是没有相认的意思。

    此时高大伯心里特别后悔,他都已经看到了跟在后头的赵家,那赵斌就带着妻子和儿媳,两个儿子也做了护卫。

    好轻松啊!

    高大伯心里格外羡慕,而就在这时,他听到了身后传来儿媳的哭声。

    “小宝……小宝……”

    高家兄弟俩都生了孩子,俩孩子都还不到一岁,当下这个世道,每天都有人死,大人都熬不过来,更何况那么小的孩子。

    听着儿媳妇哭声里的悲意,高大伯心知,那孙子多半是要熬不过去了。

    他眼眶一热,险些哭了出来。此时他真的特别后悔,这大概就是报应。

    其实他这两个儿子并不比高志毅兄弟俩大多少,原本是可以推迟几年再成亲,但夫妻俩都觉得,这年景里娶媳妇简单又不花钱,给点粮食就能把人领回来。

    夫妻俩都想占这个便宜,一下子娶了俩,甚至还想给小儿子志文也选一个媳妇,好在志文拒绝了,加上他年纪也小,夫妻俩才少娶了一个儿媳妇,要不然,这会儿就不是两个孙子,而是三个了。

    不该娶的,娶了也不该在荒年生孩子。

    高大伯抹了一把脸,不忍心去看身后的小孙子,问:“二弟,你为何没给志毅娶个媳妇?”

    高定财听到了侄媳妇那边的哭声,这一路同行,他猜到是孩子不行了。兄长喊自己,他还以为是想让他帮忙给孩子挖坑,得知这问话,他愣了一下。

    高大伯看到弟弟这般神情,忽然就懂了。

    弟弟并不是有多聪明,不过是对孩子不上心罢了,再说,之前也定了亲的。想到此

    ,高大伯看了一眼恍恍惚惚的白灵儿。

    高定财回过神:“我给他定了亲,那混小子不听话……”说到这里,他大概明白了兄长的意思,当即得意道:“我知道这年头不好成亲,等过几年再说。”

    按照白灵儿的年纪,再过两年才能谈婚论嫁。

    高大伯:“……”

    他心里梗得厉害,对儿子那么不上心,还得意起来了。若不是需要知根知底的人同行,他真的想把二弟撵走。

    第140章

    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温云起带着全家靠着吴老爷,一路上麻烦都

    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温云起带着全家靠着吴老爷,一路上麻烦都少了很多,即便是在赶路,

    吃住也并不凑合。

    吴老爷身体不好,说是要赶路去江南,其实一点都不赶,

    别看他们路上走得快,

    有时候中午遇上合适的客栈,

    下午也不再赶路,

    翌日早上才启程。

    所以,

    一群护卫并不累。而且,跟着吴老爷有吃有喝,虽说不是大鱼大肉,

    但总不至于在饿肚子,喝水也一样……到处都缺水,却也总有不缺水的地儿,如今能够开张的客栈,

    里面都有水,给出了价钱,

    就能带上几桶。

    护卫们日子过得舒坦,

    吴老爷那边简直是花钱如流水。动辄百两,短短几日,花了千多两银票。

    跟着吴老爷的赵斌和杨大林他们日子就不太好,他们当然不舍得像吴老爷那么财大气粗地只图安逸不过问价钱,多数都是在客栈不远处露宿。

    当然了,

    护卫们肯定不如吴老爷住得舒适,多数时候都是睡大通铺。

    胡文思要带着母女俩住客栈,

    母女俩说什么也不答应。赵氏觉得太糟蹋银子,但不拦着儿媳妇去住。

    她死活不去,胡文思又怎么好去?

    最后,温云起安顿好了后,都是与胡文思他们一起过夜。

    相比起温云起他们一路上的平静,高家兄弟就遇上了不少麻烦。

    高大伯的小孙子没能熬过来。

    他们急着赶路,再加上去了的那个孩子不到周岁……说句难听的,这么点儿大的孩子,即便不是灾年,也都是往老林子里一扔就算。

    在如今这家中长辈死了都不能好好安葬的年景里,一家子停下来给了孩子刨了个坑,就算是对得起孩子了。

    杜鹃几乎哭晕过去,却也很快就接受了儿子离世的事实,或者说

    ,早在他们从家乡启程时,她就接受了孩子养不住的可能。

    为了把孩子安顿好,耽误了一个多时辰,杨氏带着女儿坐在板车旁边,别说催促,她希望一辈子都坐在这里,再不要赶路才好。

    其实他们这一行大部分人都是这种想法,高大伯催着赶路,一家子再不甘愿也磨磨蹭蹭起身,白灵儿跟丢了魂似的,听到这话,就和没听见一般。

    “快点!我可不等人啊,能跟的就跟上,跟不上的自己看着办。”

    他态度强硬,语气也不好。

    杨氏真的起不来。

    她这一路走得磕磕绊绊,眼睛却没停下来,到处查看打量,就想找个愿意照顾她的厉害男人。

    如果是吴老爷那样身份的男人最好,她知道这很难,于是退一步,但凡能把他们母子三人放在板车上拖着走的男人就行。

    她觉得自己的要求很低,而事实上,压根就找不到。但凡有把子力气的男人身边都跟着一大群人,她凑都凑不过去。

    饶是如此,她也不想放弃。

    杨氏磨磨蹭蹭起身,想着今日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代步的板车,不能再跟着高定财混了。

    才拉着女儿站好,不远处又吵了起来,原来是白玉宝想爬上板车,结果被揪了下来。

    高定财气急败坏:“走路能累死你吗?老子这一路拖着板车,连个换的人都没有,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就不知道心疼人呢?”

    “可是我真的走不动。”白玉宝张嘴就哭,用手捂着眼睛,手指分开,掌下无泪,眼睛一直悄悄打量着高定财神情。

    见高定财毫无反应,他装作生气了一般扭头看向母亲。

    白灵儿站在母亲旁边,将弟弟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一边整理脚上的血泡,冷哼道:“这是把所有人都当蠢货了。娘,我劝你别多嘴。”

    杨氏瞪了女儿一眼:“那是你的亲弟弟。”

    “他是个男的。”白灵儿早就知道母亲偏心,但最近这几日,母亲对她的态度明显差了许多。

    白灵儿又不傻,细一想就知道了缘由……母亲分明是嫌弃她已经没了清白之身,以后嫁不到好人家了。

    “那是他爹,你嫉妒什么?”杨氏知道自己女儿的想法,“谁让你爹死得早呢,不然,你也是有人疼的孩子。”

    “你还知道我是个孩子?”白灵儿委屈至极,“瞧瞧你找的人,简直畜生都不如,我才十四不到……”

    “那怎么能怪我?”杨氏不想跟女儿掰扯自己过去的遭遇,“你觉得委屈,我又有什么办法?在那丰收村之内,只有胡家看着像样些,他们带着那么多的粮食,能保我们走到江南也不饿肚子……我又不知道那些粮食是抢来的。”

    甚至还被人给抢了回去。

    胡文思人都到了这里,也没有看到胡家人出现……杨氏离开后山脚下时,胡家的男人女人们全都倒下了,看样子,多半已经凶多吉少。

    “走吧!”杨氏握住女儿的胳膊,“咱们再看看。”

    高定财正准备启程,看似在整理绳子,却悄悄支着耳朵听母女俩说话。他早已看清楚了杨氏的水性杨花和势利,之所以接纳母女俩,纯粹是看在儿子的份上。

    他不能让儿子亲眼看着他抛弃杨氏,反正杨氏也留不久,而且不用他做什么,她自己就会离开。

    可杨氏几天了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嫂嫂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夹在中间简直左右为难。

    关键是,高定财说不出赶人的话。两人到底多年感情,中间还有个孩子。

    白玉宝不肯走,眼看上不去板车,干脆坐在地上哭。

    高定财只觉得头疼。

    别说早就看不惯白玉宝的孔氏,高家其他的人脸色都很不好。

    “快点走!”

    白玉宝不动:“娘,我真的走不动啊。”

    杨氏并不想劝,可是儿子赖在地上,高定明一家子脸色都不好看。无奈之下,她只好上前:“玉宝,别闹!”

    白玉宝怎么可能不闹?

    他从小就受宠,再说他脚上真的走出了血泡,不停下来还好,但凡停下再走,脚板心像是有一万根针在扎,每走一步都像在受刑。

    “我真的走不动,娘……”

    杨氏揉了揉眉心,看向高定财:“财哥,玉宝年纪小,没有吃过苦,你再带他一程吧。

    ”

    高定财气得鼻孔都大了几分,这小胖子一个人能有他板车上一半的行李重,本就又渴又饿,日头还那么烈,空手走得动就不错了,他还要拖个板车。

    “你说得轻巧。”

    杨氏开始抹眼泪:“我能有什么办法,要不你把他放下?”

    高定财早看出白玉宝挺任性,想好好教一教这个孩子的。可杨氏在旁边,白玉宝根本不听话,一哭二闹三踹地,他也无奈得很。

    孩子就是这样,知道有人心疼,绝对不会老实听话。

    白玉宝见母亲为自己求情,飞快爬上了板车,死活都不肯下来。

    高定财无奈,只得继续拖着走。

    那边的孔氏阴阳怪气:“志文,你走不动了?走不动也要走,谁让你没有一个疼爱儿子的爹呢,这年头啊,咱们可没本事宠你,论起来,你爹就是自私,不如你二叔舍得力气……这人累了,吃得就多。咱们那点儿粮食,也不知道还能吃几天,自家人吃的就算了,还养着一群祸害……”

    高大伯对弟弟很不满,但是孩子的娘这话也太难听了,忍不住呵斥:“少说几句。”

    孔氏叉着腰,和男人大吵了一架。

    一路走一路吵,

    高定财咬牙,决定将两个拖油瓶甩脱。

    当日傍晚,一行人又露宿野外,他们不远处就是一个镇子的入口,那里有十来个壮汉守着,据说镇上有水,但想要进镇子过夜,必须得交一两银子……每人一两银子。

    这是调整过后的价钱,一开始算的是一家人多少银子,可有些人一群人凑在一起,非说是一家,大家都不认识,也不好戳穿。

    有些人家二三十人,有些人家四五个人,两拨人一起进镇子,后者就想讲价。

    还有,一家人进镇子收的是十两银子,许多人家拿不出这么多钱财……几番调整,变成了一两银子一个人。

    高大伯想去镇子里喝个痛快,最后还是放弃了。

    他一个人喝水,妻儿渴着,他做不出来。干脆二两银子一桶,要了两桶水。

    高定财还得琢磨着给母女俩选个好人家托付,结果白灵儿先走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