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1章

    物以稀为贵,孩子也一样。

    若是何老爷膝下一群孩子,想来他即便是疼爱自己的孩子,对姜大川也不会这般周到和用心。

    温云起还没转身往外走,就看到何老爷铁青着脸大踏步而来。看见俩儿子,何老爷面色缓和了几分,问:“可有把你生母安顿好?”

    “人在我刚买下的小院,已找了大夫给她调理身子。”温云起伸手指了指正房,“夫人好像很生气。”

    何老头侧头吩咐:“来人,夫人发了癔症,大夫说要静养。把人给我送到郊外的庄子上,记得看紧一些。”

    竟然是不打算让何夫人再留在府里。

    这一去,估计是再回不来了。

    何景书面色特别紧张,他是养母抱回来的,如今养母被送走,他怎么办?

    他想要求情,张了张口,又怕把自己也搭进去。

    何老爷一挥手:“行了,我心里有数,你们不要管这些杂事,都散了吧。”

    若是对着亲儿子,何老爷肯定不会说“散了吧”这种话,何景书知道那话是冲着自己,急忙告辞离开。生怕走慢一点,就被送回周府了。

    第112章

    周府于何景书而言,无异于龙潭虎穴,如果可以的话,他恨不能此生都……

    周府于何景书而言,

    无异于龙潭虎穴,如果可以的话,他恨不能此生都再不回去。巴不得周府的人把他忘到脑后。

    而且他最近都是尽量低调,

    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万分不想让何家父子想起来府里还有自己这么一个人。

    若不是得知何夫人在此发疯,说话很不客气,

    他也不打算过来。

    这世上之事,

    多数时候都是怕什么来什么,

    何景书越想让众人忽视自己,

    可该惦记他的人还是惦记着。

    这日傍晚,

    周府来人,没有直接从大门进,而是鬼鬼祟祟地将消息送给了他身边的随从。

    周家主要见他,

    说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商量,若他不肯按时赴约,后果自负。

    这带着威胁的话一出来,何景书哪儿敢不去?

    即便他豁出去,

    不怕死地得罪周家主,他亲爹还在周府呢。

    何景书一晚上都没睡好,

    辗转反侧半宿,

    眼瞅着天快亮了,虽有了几分困意,却是不敢再睡。万一睡过了头,周家主动了怒,倒霉的还是他。

    他干脆不睡了,

    想着到马车里眯一会儿,到了周府门口,

    距离约定好的时间还有一个时辰。何景书以为自己睡得着,可心神不宁,坐都要坐不住了。

    按理,何景书可以到府内去等,但他就感觉面前的周府像是一头噬人的巨兽,万分不愿意踏入。

    他总觉得今日相见很不寻常,这心里像是揣了一万只兔子般砰砰砰跳着,始终冷静不下来。

    周家主听说人到了,便吩咐人去把外甥兼侄子请进来用早膳。

    “怎么这样早?”

    何景书不知道该怎么答:“舅舅找我何事?”

    “蠢货!”周家主大发雷霆,“你母亲被送到郊外庄子上这么大的事,为何不告诉我?”

    何景书吓一跳,手中端着的茶杯都掉了。

    茶杯落到桌子上,茶水打翻,瞬间湿了一大片。

    周家主一脸严厉:“景山和你都是妹妹带到何府的,如果她不再是何府的当家主母,你算什么东西?即便勉强能留下,也没人会拿你当主子!”

    何景书深以为然,自从母亲走了,他心里就很是不安。

    周家主看他沉默,愈发觉得这侄子废物……他从来就没想过靠自己在何府站稳脚跟。知道自己身份可能有变,也没想着趁自己身份还行赶紧勾搭个家世不错的姑娘,完全是得过且过。

    既然是废物,不思进取,那舍弃了也不心疼。他喝了一口茶,又让人送来了早膳。

    别看周府大不如前,但府里的吃穿用度却没减少,一桌早膳色香味俱全,酸甜苦辣各种口味都有。何景书却只觉味同嚼蜡,只是麻木地往口中塞着东西。

    小半个时辰后,周家主让人撤走了杯盘碗碟,道:“我看你父亲脑子是越来越不清醒了。居然把一个外室子当宝,你说那舞姬生下来的孩子,他怎么就能笃定是自己的亲生子呢?”

    何景书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不回答吧,他又怕周家主生气,试探着道:“子嗣之事,事关重大,想来父亲应该不会弄错……”

    周家主想听的可不是这些,他一怒之下直接将手里的杯子都砸了,瓷花和水花一起溅开。

    何景书吓到浑身发抖。

    见状,周家主愈发失望,想要像与聪明人说话那样点到即止,怕是跟何景书扯一天都说不明白。他干脆开门见山,打了个响指:“进来!”

    门被推开,周家主的心腹之一端着个托盘放在了何景书面前,然后躬身退出,又麻利地关上房门。

    托盘上有好几个纸包,上面还各放了一个小竹片,写明了药名。

    何景书看着面前这堆东西,只恨自己胆子太小不敢装病……他真的不该回来。

    纸包有六个,还有俩匣子,此外还有一把匕首。

    周家主耐心地一一介绍:“这几包是药粉,前三包是慢性,用了后能让人一月之内毙命。这三包是快的,见血封喉,下肚就救不回来。这两盒是熏香,点了能让人中毒,而这匕首上有毒……你把这些东西带回去,见机行事。”

    何景书害怕到了极致,张口就发出震天一般的咳嗽,半晌都缓不过来。

    “不不不……我不敢……”

    周家主眼神狠厉,伸手拍了拍何景山的肩膀:“何家就只有父子二人而已,那几个姑娘都不会做生意。景山,男儿在世,为名为利总要图一样。”他言语间满是蛊惑之意,“他们父子出了事,何家就只剩下了你,你还是在何府夫人的名下,算是嫡子。若是一切顺利,何府家业,可都是你的了。”

    半个时辰后,何景书紧紧抓着自己的袖子,恍恍惚惚回府。

    傍晚,周家主准备的熏香就已经点在了何老爷的书房中。

    父子俩一前一后进门,何老爷刚走两步,瞅了一眼香炉,无情道:“打断何景书的腿,即刻把人送回周府。对了,让大管家去一趟祠堂,将族谱上何景书名字划掉,顺便把何氏也休了……休书一起送往周府!”

    何老爷从父亲那里接手了何家生意,一晃已经有几十年,何府在他手中蒸蒸日上。他那样对待周氏,自然要防着周家人报复,一直都有派人盯着。

    他也想看看何景书的选择,这些年他没怎么管这孩子,但孩子启蒙那几年,他也是真的用心教导了的,且这些年何景书的衣食住行,他从未约束过,真拿何景书当何府的公子来养着……结果,实在太让他失望了。

    *

    何景书干了亏心事,好在一切顺利。但他心里不安,也怕被养父发现端倪,早早就睡下了。

    院子外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那些声音越靠越近,何景书总觉得是自己做的事情暴露了,吓得紧紧闭上了眼。

    下人们闯进了屋中,掀开被子,将床上的何景书拖到了院子里。

    何景书吓得魂飞魄散,眼瞅着这些人要把他往行刑的春凳上拉,忍不住尖叫出声:“你们要做什么?我是何府公子,是主子!我要见父亲……”

    他想往外跑,但一步也没能挪动,身子还没有离开春凳就被人摁了回去。

    大管家阿木狠狠一挥手。

    立时就有板子落到了何景书的腰背上。

    何景书从来没有受过这种罪,连连惨叫,叫嚣着要见父亲。眼看众人不为所动,便开始求饶。没多久,哼都哼不出来了。

    阿木凑到他耳边:“周公子今日这顿板子可一点都不冤,老爷的鼻子很灵,进门就闻到了熏香不对。周公子也是,给老爷做了这么多年的儿子,居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擅长什么。”

    何景书听到他称呼自己周公子,吓得瞪大了眼,却没有多少精力叫嚣,打起精神道:“我要见父亲,我可以解释……是他们逼我的,我不干都不行……”

    阿木冷笑一声:“小的是老爷身边贴身伺候的人之一。不怕告诉你,周家主到底和你说了些什么,又到底给了你什么东西带回来,小的都一清二楚,老爷也一清二楚。”

    听到这里,何景书连辩解的力气都没有了。

    “来人,即刻将周公子连同这封休书一起送回周府!”阿木吩咐完,离开时道:“周公子也别怨恨,老爷并非绝情之人,给过你机会了的,你自己非要贪,非觉得周家主亲近,熏香也是你亲自收买了人往老爷书房里放……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何景书被抬出府门时,一路都在哭。满腔都是悔恨,因为他在拿着那些东西回何府时,心里也有在纠结要不要如实告知养父,但最后还是被周家主话中的那些好处给打动,选择大着胆子搏一搏。

    “父亲……父亲别不要我……”

    周家主看到送回来的侄子和休书,自是怒不可遏。却也心知自己承受不起前妹夫的怒火,当场坐了马车去何府求见,想要亲自解释一二。

    何老爷却再也不肯见他。

    温云起也没出面。

    周家主在门口威胁说他要与何府为敌,也还是没能如愿进门。

    用何老爷的话说,不是周府要找他算账,而是他要对付周家。

    接下来一段时间,父子两人都很忙,连同吴文思一起,短短三个月不到,周府生意越来越差,周家主孤注一掷,筹了大笔钱财买下货物,以为能翻身……他都找好了买主,这一笔生意做成,就能将这段时间的亏损全部补回。

    结果,库房起火,所有货物烧了个一干二净。

    买货物的钱财是借的,周家主不敢不还……短短几日内,他所有的铺子和宅子都已卖掉了。

    放火烧库房的事情不是温云起干的,周家子嗣众多,又不好好教孩子,各房没少欺压下人和百姓。

    放火的兄弟三人,他们的妹妹在五年前被周家主其中一个儿子给欺辱致死。

    三人帮着周府干活十多年,常年守库房,以前也见过周家主,见他对这批货物如此重视,一天三顿的跑,恨不能住在库房边上……三人这才决定动手。

    周家主气得吐血,他两个嫡子带着母亲离开了府城,特意没有带上他。

    树倒猢狲散,嫡支都跑了,其他的那些妾室和庶子也各自奔逃而去。

    周家主得知这些,活活气死了。

    而这些,郊外已经疯了的周氏是一点都不知道。

    何老爷念在那一双儿女的份上,到底还是给了周氏一份体面,即便是从阿木那里得知周氏当年是故意吃了多胎药丸而怀上双胎,有违天和才没能顺利临盆……他也没有将已经疯了的她赶出庄子。

    在他看来,周氏吃这个多胎丸,固然是虚荣又急功近利,但也是想为他孕育子嗣。

    不过,周氏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清醒过来了。后来周家众人各奔各的前程之后,剩下一个断了腿的何景书,到底是何府养子,何老爷不愿落人口舌,干脆将何景书送去给她作伴。

    饭菜都是生的,无人伺候,这对于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何景书来说,还不如死了呢。

    何老爷再没心软……能活就活,不想活了随时可以寻死。

    *

    冬去春来,天气越来越暖和。

    周家主离世一个月后,城里已经很少有人在提及周府了。

    草长莺飞,春光正好,一转眼,何府大喜的日子近在眼前。

    对付周府时,以温云起和吴文思下手最快,周府的那些铺子和宅子,两人抢得最多,大概占了七成。

    剩下的那些,被城里其他人家瓜分。

    吴老爷还在纠结给女儿准备多少嫁妆呢,吴文思自己准备了十几间铺子,还有不少珍奇古玩,家具那些是现买的,反正该有的都有,林林总总几十抬箱子,没有十里红妆,也是风光大嫁。

    何府对这场喜事格外重视,何老爷唯一的儿子成亲,他不允许任何意外发生。

    婚事一切顺利。

    温云起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接来了吴文思。

    盖头一掀,目光一对,相视而笑,又是一辈子。

    吴夫人在吴文思三朝回门后的第二日突然加重了病情,整个人昏迷着,靠些汤汤水水活命。

    吴老爷原以为自己与又上了一层楼的何府搭上了亲家后能得不少好处……实则他对女儿有几分怨气,周府出事,女儿暗戳戳得了那么多的好处,居然没有告诉他。

    若是提前说一声,他也能分一杯羹了啊。

    不过,吴老爷的怨气到底不深,毕竟女儿即将嫁入何府,有这门姻亲,他能占到不少便宜。

    但这只是他以为的,婚事办完,吴文思回门过后,他几次相邀,吴文思都再没回去。

    更糟的是,吴老爷因为派人去请女儿没能把人请回,一怒之下吐了血,然后就瘫了。

    这一瘫,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吴文思没有回去探望,让人送了些东西回去就算是孝敬了。理由是她怀孕了需要养胎,怕过了病气惹公公不满。

    这理由足够强大,无人怀疑,高嫁的女子到了婆家,必须得按照婆家长辈的吩咐行事,敢不听话,日子绝对不好过,被休了都有可能。

    何府就得了何大川一个儿子,吴文思肚子里是长孙,何老爷重视了才正常。

    吴老爷没生气,等到自己成了何府嫡长孙的外祖父,还怕何府不提拔?

    结果,他没等到。

    孩子还没落地,他病情恶化,突然就不行了。而吴夫人比他更快断气,看这样子,夫妻俩大概要同时下葬。

    养得肤白貌美一点都看不出有受委屈的吴文思扶着肚子回去了一趟,作主让二人合葬,跪灵就算了,也没守孝……何老爷不允许,怕她动胎气。

    众人都能理解,吴文思当日就回了何府。

    吴府办完了丧事,吴文思那些哥哥姐姐也看明白了她的态度,不敢再凑上前来自讨没趣。

    *

    荷花村的人开春之后都特别忙,今年有十多户人家多了四亩地,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村中的另类,就是姜胜一家和方家。

    方家原先有不少地,后来全部卖掉了,如今全家人住在村里,只能眼馋别人家的地。

    姜胜没了地,心里挺失落,却也不羡慕别人起早贪黑的种地,因为他一双腿都断了,走起路来比鸭子还丑,整个人左脚踩地的时候会高一些,等换到右脚,人又会矮上半尺。走起来就是高矮高矮高矮,身子摇摇晃晃,乍一看,好像随时可能跌倒。

    村里的大人即便是觉得好笑,也不会当面笑,但是不懂事的孩子可想不到那么多。看他走路好玩,经常跟在他身后学。

    姜胜年轻时五官端正,身形挺拔,身量比大多数的年轻后生都要修长,也正因为此,才能引得方白玉这个镇上的姑娘要嫁人了还要对他以身相许。

    他越是回忆过往,就越讨厌自己如今的模样。村里的孩子甚至还编了歌谣来笑话他:癞蛤蟆癞蛤蟆,走路跳啊跳,到处有儿女,丈人满天下。

    听得姜胜都想跑去把那些孩子揍一顿。

    但他不敢!

    这村里的人,看似和善,但若是谁家穷了,或者是谁家没有能干的壮劳力,别人都不愿意与之来往,因为跟这种人家来往,不可能互帮互助,只有自己吃亏的份。

    往日姜胜也会对着荷花村的众人挑挑拣拣,确实也选出来了几户不愿亲近的。而如今,他成了别人避之不及的人。

    姜胜日子凄惨,但也不算是最惨的。姜富海伤得比他要重,死在了年前。

    事情要从刘氏赎回了女儿开始说起,她自认为花了姜家钱财,没有再带着女儿去刘家,而是留在了姜家。

    刘氏投桃报李,决定好好照顾姜胜。至于姜富海,因为刘氏和周氏矛盾深到恨不得弄死对方,她对于周氏生的儿子……用她的话说,没有直接掐死姜富海,一是看在过往多年的母子情分上。二来,杀人犯法,她不想为了这种烂人搭上自己的名声和性命。

    姜胜自己都需要人照顾,自然照顾不了儿子。

    母女俩不管姜富海死活,哪怕姜富海的伤腿不能下地走动,他为了不被饿死,只能拖着一双伤腿爬到厨房吃东西。

    他做不了饭,想吃东西得母女俩给他做一份。

    一开始刘氏也给他准备了的。后来看他爬得顺溜,她心里不高兴,心一横,只做一家三口的饭菜。

    即便是不小心做多了,或者是一家三口中谁的胃口不好剩了一些,她也端了藏起来,一口都不给姜富海留。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