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纪元看见姐姐,立即起身:“姐,来吃饭。”有孕的周氏翻了个白眼,却还是进厨房去拿碗筷了。这姑姐一年到头难得来一趟,不然,她绝对不会客气。
高三月坐在了温云起对面:“爹,我听说你买了地基建房子?”
温云起嗯了一声:“这和你无关,过好你自己的日子。”
“怎么能无关?”高三月满面担忧,“你都已经跟了大哥,如今又这么干,村里的人都在看笑话。还有,你跟家里的儿子离了心,以后你老了由谁照顾?”
第35章
“反正不会要你照顾,你操什么心?”温云起很不客气。……
“反正不会要你照顾,
你操什么心?”温云起很不客气。
高三月噎住。
她其实不太想管娘家的事,就是话赶话说到了那里。
“我就是觉得既然都已经说好了分家的事,你们就不该……”
温云起打断她:“老子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养活了你们兄妹四人,
不是为了把你们养大后来教训我的。不会说话你就闭嘴!”
高三月:“……”
周氏见状,急忙上前送上碗筷:“姐,这个火烧味道很好,
你尝尝。”
高三月面上有些下不来,
但也不能真的和娘家人闹翻,
咬牙忍下了气,
接过碗筷,
尝了火烧后,点头道:“是很好吃,哪儿买的?”
村子离城里不远,
但等闲谁也不会往城里去,即便去了,也是在靠近城门口的那几条街,以前就没听过谁家有买好吃的火烧回来。周氏摇头:“不太清楚,
爹买回来的。”
闻言,高三月身子僵了僵。
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
往常夫妻俩就很喜欢高三月,
不光因为她是唯一的闺女,还因为高三月特别会说话。
高三月扭头看了一眼父亲,放下碗筷道歉:“爹,刚才我也不知道怎么就说了那些话……我心里真的没有觉得你们不好的意思,其实也是担心你们,
怕你们与两个哥哥闹僵之后老无所依。”
文四往日里最疼贴心的闺女,今儿却很少开口,
此时忽然问:“你大哥找到亲爹了,你二哥那边也快了,你呢?”
高三月沉默下来。
温云起看了一眼文四,两人是夫妻,按理说,温云起最近这一连串的决定都该和文四解释一下,但因为此文四非彼文四,且两人都对对方的来历心知肚明,于是大家都方便了,根本不怕自己的动作引起对方的怀疑,想做什么都可以做。
文四追问:“是不是也有眉目了?”
高三月点点头:“他们喊我后天带着一家人去吃饭。”
温云起颔首:“好事啊,你是哪家的?”
“我爹……是守城门的,这两年打算退,原本他是打算将位置交给我妹夫,但这不是找到我了么,所以决定在四个女婿之间看一看,若是挑中了柳城,那我……也不用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了。”高三月说这些话时,颇有几分不自在,但话都说完了,又觉得自己没错,“爹,娘,你们应该能理解我吧?我这不是为了认回他们,只是为自己和孩子打算,如果我们能因此顺利搬进城去住,我自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柳城不用跟家里的兄弟们争那一亩三分地,我那两个儿子也能进城……他们正是读书的年纪,有天分最好,即便是没有天分,以后也能做个账房先生,不用风吹日晒。”
高三月低下头,眼泪顺势落下:“娘,我也是没办法了,村里住着太辛苦了……”
文四追问:“你爹当年是为了什么不要你?我记得当年你来家的时候身子很弱,也好在隔壁你婶儿正在坐月子,我每天给她四个鸡蛋,她喂你三顿奶,你这才活了下来。你从小就弱,奶也喝不饱,平时要喝那种熬得很粘稠的小米粥,为了给你换米,我和你爹吃了三年的干菜团子,那团子全是菜,一点粮食都没有,团都团不起来,一捏就要散。兄妹三人喝小米粥,我们吃团子,为这……我好不容易怀上的孩子又没了。”
说起当年的苦日子,她的眼圈微红,那些苦都已经吃过了,也不是现在的文四吃的,她不是伤心难过,只是觉得不值得。
高三月哑然。
“娘,我不记得了。”
温云起强调:“不管你记不记得,这些事情都有发生过,做人不能没良心。”
高三月顿时有些着急,今日来这一趟,不光是为了劝双亲,还因为有一些话得说明白。她认亲是一定要认,而亲爹娘答应她回去的条件就是从今以后与这边断绝关系,不能再来往!
不再来往这件事可以不用告诉外人,但是得和两个老的说清楚,要不然,他们哪天懵懵懂懂跑到城里去找人,害亲爹娘厌恶了柳城怎么办?
夫妻俩能在城里立足的根本,就是柳城从她爹的手中接下守城门的活计。
“我也没说不孝顺你们呀,逢年过节我哪次少了你们的?”
温云起呵呵:“你是拿了礼物回来,但原先我都加倍回礼了,后来分了家,你娘家的这些兄弟也没让你吃亏。”
亲戚嘛,大家有来有往,都送对方价钱差不多的礼物,才能一直维系着感情。
高三月无言以对,但该说的话还得说:“等我那边认了亲,就不能和几个哥哥还有你们走动了。爹,女儿不孝。”
多数人不愿意养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就是害怕孩子养不熟。就像高三月这种,辛辛苦苦养一场,花钱给她成了家,结果人家说走就要走,扭头就回去孝顺亲爹娘了。
养父母再不甘心,也无可奈何。
文四没说话,温云起也不出声。
高三月心里忐忑不已,不把话说清楚,就怕二老不甘之下跑到城门口去闹事……守城门的小将不算什么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好歹也披了一层官家的皮,特别要脸面。这种事但凡发生一回,夫妻俩绝对会被赶出来。
她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您心地善良,所以才愿意养我们这些没有爹娘的孩子。您的大恩大德,女儿一刻也不敢忘。”高三月跪在地上磕了个头,“您养我们一场,是真心为了我们好,如今坦途就摆在面前,求爹成全。”
高火生摆摆手:“我看明白了,你们一个也靠不住,从没指望过你们养老送终,问问你娘吧。”
文四面色淡淡:“你的意思是,从今往后再不回来看望我们?”
高三月颇有些不自在,还是硬着头皮道:“是!”
周氏满脸惊诧,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扯了扯纪元的袖子。
纪元皱眉质问:“你那是什么爹娘?小时候不管你,长大了来认个亲,还不许你和养父母走动,这也太绝情了。这种亲爹,不要也罢。”
“你说得轻巧。”高三月不敢冲着养父母发脾气,纪元一接话,她满腔怒火倾泻而出,“你们是男娃,分家就有属于自己的地和房子,爹娘还让你们学了手艺,都不怎么辛苦就把银子赚了。我不一样,现在还跟妯娌挤在一起,孩子受了委屈也只能忍着,就那么小的一间房,孩子还要跟我们住……”
纪元没想到她会气成这样,不过,他也不觉得自己那番话有错:“当初你要嫁给姓柳的,爹娘不答应,你却说他对你好就行了。你都有了他的好,怎么又要房子和银子呢?”
高三月如今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对于婚事的草率,心里特别后悔。但嫁都嫁了,孩子都生了,又不可能甩掉柳城重新改嫁。
“我后悔了行不行?谁要是敢拦着我过好日子……”她眼神从院子里众人身上一一扫过,“谁就是我的仇人。等我回了城里,你们都不要再来找我!”
她嗓门儿特别大,都吓着了才两岁的孩子。
孩子哇哇大哭,高三月转身就走。
文四出声:“站住!”
高三月顿住脚步,再开口时,语气里已经带上了哭腔:“娘,你曾经说过,养我们兄妹没有私心,如今我有了更好的路要走,你不应该阻止。”
“我不是要拦着你。”文四强调,“既然你不再做我们的儿女,那就写一张断绝关系的文书!为了断得彻底,你将我们养你长大的酬劳付一付。咱们两清之后,我们这两把老骨头是死是活,都再也不会来找你。”
高三月满眼不可置信,回头质问:“你问我要银子?”
“是!”文四一脸严肃,“你的手艺还是我们想方设法给你找的师父,所以,想让我们以后不再麻烦你。你必须要给我们一份满意的酬劳。”
“你这是讹诈。”文四气得跳脚。
温云起冷笑道:“你也可以收养一群孩子来讹诈他们,养个二三十年,再问他们要好处。”
高三月哑然,其实在坐众人心里都清楚,当初夫妻俩收养孩子时,是真的一点私心都没有。如今张口要银子,也是被他们伤透了心才会如此。
“我拿不出来,真有多余的银子,我也不会跑去认亲。”
“那就写个借据。”文四想了想,“方才你话里话外都在说我们偏心几个儿子,而事实上,你出嫁时我给了你五两银子的压箱底,还不算旁的嫁妆,全部加起来是不如你几个兄弟得到的多,但也绝对不少了,村里谁家姑娘的嫁妆都不如你多。回头你自己算一算账,写一张借据来,写明数额和还钱的期限,我就放你回去。”
高三月咬着唇,与其说她是因为夫妻俩太穷才想认祖归宗。不如说她是受够了和婆家住一起,再有,认祖归宗之后,夫妻俩就是城里人,孩子也不用再种地……她其实是想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夫妻俩有一些积蓄,全部加起来二十二两。
当初的压箱底银子没有花,她是个妆娘,附近这一片的喜事,甚至城里的姑娘嫁人,基本上都是她出手。
“我可以给你们二十两,再多……就是逼死我,我也拿不出来。”
文四一合掌:“好!”
高三月当真利落,说干就干,一个时辰之后,已经拿到了断绝关系的文书。
而给了二十两银子的她,自认为不欠二老了,一个字都不肯多说,昂首挺胸走了出去。
这时天色已晚,周氏哄孩子睡觉早早回房,纪元还在后院打扫。
温云起准备进门时,看到了洗漱好的文四。
文四一手拿着空水桶,一手抱着脏衣裳,脚步轻快,只看她的动作,一点都不像是快六十岁的老人。
她好像是察觉到了旁人的存在,整个人立刻戒备起来,瞬间身子都佝偻了几分,抬头看到是温云起,她重新放松下来。
“老头子,早点睡。”
温云起好奇问:“三月的亲爹娘……”
上辈子这时候可没有什么认祖归宗的事。
事实上,高火生临终之前,四个孩子就没有哪一个离开了高家。
“是我牵的线。”文四强调,“我只是牵线,认不认亲,那是三月自己的选择。其实,几个孩子中,我最疼的就是她,可惜是个白眼狼。”
如今的高三月在上门断绝关系之前,不过是回娘家的次数少了些,怎么都算不得白眼狼。文四说这话,多半是和她到来有关。
温云起听到后院有脚步声过来,看了一眼文四,对方心领神会,两人转身各回各屋。
*
关于高三月找到了亲爹娘的事情在村里传开时,温云起正在村头盯着找房子的工头带人打地基。
修房子,打地基是重中之重。
地基打好了,房子立着才不会倒。还有,地基打得不对,说不定连房子的朝向都会有变化。
当天来了许多人,有些人闲不住,忍不住就上手帮了忙。
这既然帮了忙,身为东家就得请人吃饭。温云起多拿了些银子给做饭的大娘,请她去城里买点菜。
地基周围站满了人,都在议论高三月找到亲爹娘的事,还有人看温云起没什么反应,大着胆子上前询问他知不知情。
“听说了的。孩子他娘气性很大,不赞同她回去认亲。你们想啊,嫌弃家里闺女多,把孩子扔了,如今看闺女长大了又要认回去,这种人能是好人?”温云起摇摇头,“三月不管不顾,非觉得那头富贵,想要认亲以后当成亲戚走动,我俩不愿意,话赶话一说,三月就和我们断绝了关系。”
众人得知始末,忍不住面面相觑。
“三月也太绝情了。”
温云起解释:“她临走的时候还给了我们二十两银子,说是还了我们的照顾之情,所以,我们已经两清了,不存在绝不绝情。”
众人:“……”
那可是二十两银子啊!
如果他们知道养大一个闺女能得这么多银子,那……也还是不会养。
高三月来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四五斤,看着特别的瘦,眼睛很大,呼吸又微弱,好多人都说养不活。也就是高家拿了鸡蛋请隔壁正在坐月子的媳妇帮忙,否则,高三月哪里长得大?
“没良心嘛。”有那性情正直的长辈看不过去,“你们是给了她活命的机会,这就不是用银子能买到的东西。谁要她的银子?有钱了不起?再说,她手艺是在高家学的,这二十两银子也是高家给了她机会才赚到的……”
谁说不是呢?
高木头今日没有出门干活,得知父亲的地基上有许多人帮忙,他心里很不乐意,却还是不得不来。
来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在聊天,只有少部分人在干活,他夹在其中,跟这个聊聊,跟那个说说话,一点都不显眼,干不干也没人管。
听到高三月拿了二十两银子就写了断绝关系的文书,心里真的特别羡慕。他和亲爹可是给了六十多两,银子付得多,关系还切不断。
高石头也来了,他是个木匠,手上一把子力气。村里的人都知道他能搬能抬力气大,再加上这是他亲爹的院子,于是,一缺人就喊。
他也听说了高三月花二十两银子断绝关系,心下暗暗咋舌,他才不要干这种蠢事。有这么多银子,自己攒着不好吗?至于断绝关系,他从来就没想过不管爹娘。
只是,娘的气性也太大了,走了就不回来。
他觉得还是要找爹谈谈这件事,让娘赶紧消气回家,算算时间,再有一个多月,喜梅就要临盆了。
当众人看见温云起准备的饭菜后,很难拒绝这到嘴的肉片,于是,在温云起的招呼下,所有人都去盛饭吃了。偶尔有两个不想吃饭的,也不好意思离开,干脆随大流。
吃人嘴短,饭都吃了,可不好甩手就走。于是,下午就没有站在那儿看热闹的人,纷纷都开始上手干活。
干活的人多,活干得飞快,才短短一日,地基就弄好了。照这个架势,不用十天,整个宅子就能建完。
高石头跟着忙活了一天,在他看来,这是自己家的活儿,如果他都偷懒了,旁人会干得更慢,于是拼了命的搬搬抬抬。
回到家里,高石头累得都直不起腰了。
汪喜梅听了男人的提议,也觉得有理,特意多炒了两盘菜,让男人去将公公请过来一起吃,当然了,婆婆也要请……若是婆婆能顺势回来就更好了。
文四不去。
她板着个脸,在厨房里帮儿媳妇的忙。
确切的说,做饭是她在拿大头,周氏在旁边打下手。
但是文四心里乐意,同样都是给儿媳妇干活,汪喜梅完全就是拿下人当丫鬟使唤,吃什么穿什么只管吩咐,不管能不能办好,但凡东西弄完有半分不如意,她就会甩脸子。周氏就不同,她在旁边打下手,虽说做不了多少事,但至少是个态度。
“我不去!你也少管闲事,要是敢来劝我,别怪我不客气。”
温云起失笑:“咱俩都多少年了?你对我连这点信任都没有吗?”
即便不看上辈子的感情和这辈子老两口之间相守一生的情分,只两人知根知底,温云起知道她的目的,就不会胡乱开口要求她做事。
兄弟三人分得的院子一样大,但是,高木头和纪元占两边,他们的院子如果想要扩,都可以把旁边的菜地扩建成房子。
高石头当初是主动选的中间,因为和中间院子搭在一起的地要多一亩。
他家里孩子多,能多收点粮食当然最好。
所以,他的院子不能扩,两边院墙一修,愈发显得院子又窄又长,偏偏他的孩子最多,大大小小有六个。
温云起一进门,就看到了乱七八糟的院子,这边孩子在追打,那边还有孩子坐地上哭,另一边,小六脱着湿了的裤子在地上爬。
真的是一团乱象,看得人直皱眉。
汪喜梅很累很累,本来就快生了,一天招呼这些皮猴子,院子还没如何规整,她的腰都已经直不起来了。
桌上是三盘菜,确切的说,是三盆。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孩子们一上桌,就和饿狼看到了肉一般,个个争抢不休,口中塞满了,手还在盆子里抓。
这情形……看都看饱了。
温云起一脸不赞同:“就不能多做点嘛,这些孩子像是没吃过饭似的。让外人看见了,肯定会笑话他们没教养。”
这些孩子平时吃饭确实喜欢争抢,但也不至于如此。
这是汪喜梅故意的。
身为长辈,再怎么对晚辈恨铁不成钢,也不可能真的看晚辈吃苦而不管,她故意让孩子们饿了一顿,又刻意不收拾院落。故意将这一番乱象摆在公公面前。
公公看不惯,自然就会劝婆婆回来了。
“爹,他们平时不这样,我今天忙着洗衣裳,忘记了给他们做饭,所以……”汪喜梅用手捶着腰,满脸的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