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没道理啊!武曌和上官婉儿并未出过殿门,他也是今夜才想出土地兼并这个大难题,所以连忙入宫!
这甚至是崔健都不知道。
高阳从哪知道的?
难道这一切真的就这么巧?
崔星河脸色怪异,有些站立难安,但他还想再听听。
这时,高阳继续的开口。
“陛下,这解决之法也很简单,正所谓粮食产量没法增加,没法解决,那就只能从借贷下手!”
“因此臣想给燕王殿下的解决之法,这隐藏的天大祸乱,就是由官府借钱给百姓,取代世家在这场阳谋循环中的地位!”
“每年的正月和五月,朝廷放开借贷,可让这些生活困难的百姓借贷,以半年为期限,百分之二十的利息!”
“此法,臣将其誉为青苗法!”
高阳竖起两根手指,侃侃而谈的道。
崔星河整个人都震惊了,他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相信的看向高阳。
这就是他刚刚跟武曌所说的词啊!
但崔星河站在高阳的身后,所以高阳并没有看到崔星河脸上的神情。
武曌和上官婉儿一听,也有些不淡定了。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股震惊。
尤其是武曌,她有些坐不住了。
高阳所说的,不能说跟先前崔星河所说的一模一样,最起码也是毫无差别。
但崔星河将其誉为减缓土地兼并的救世之策,高阳却说这是给燕王准备的大坑!
这两人的话,谁是对的?
这时,高阳也察觉到了不对,武曌的反应跟他所预料的有些不同啊!
不但满脸淡定,还一脸怪异。
什么情况?
这时,一道中气十足,带着滔天愤怒的声音从高阳身后响起。
“高大人!”
“你荒谬!”
“你胡说八道!”
“官府出手借贷,那生活困难的百姓就不必找各地世家借高利贷,土地兼并的循环由此打破!”
“不止如此,朝廷还可从中收取一大笔的钱,充盈国库,取之于民也可用之于民,百姓也保住了自家的田地,这法子哪里是祸国之计?”
“高大人,本官看你分明是包藏祸心,是污蔑!”
高阳回头一看,只见崔星河满脸愤怒的盯着他,身子都隐约的颤抖了起来,眼神就像是要吃人一样!
“崔大人,本官提出个青苗法,要坑那燕无双,你这么激动作甚?”
高阳一脸纳闷。
难道是让崔星河背锅,所以现在崔星河开始不论是非的抨击他了?
若是如此的话,高阳满脸肃然。
那这崔星河断不可留!
“高大人,本官是在就事论事!!!”
崔星河重重说道,他简直快气炸了,这御书房中绝对出了一个内奸,这高阳是要挡他的路啊!
“高卿,实不相瞒,就在刚刚,朕收到了一个解决土地兼并的妙计,这妙计和高爱卿刚刚的话,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差别。”
“只是此计在高爱卿的口中,乃是祸国之计!”
一听这话,高阳瞬间怒了。
“谁!”
“是谁!”
“此等祸国之策,哪个狗日的,缺德的的东西提出来的?居然比本官还要快!”
崔星河脸一黑,极其不悦的道,“高大人,正是下官。”
“再说了,以高大人的聪敏程度,纵然刚开始不知此计是下官提出,但刚刚陛下一开口,高大人也绝对知道了,至于骂的这么脏吗?”
“如此辱骂,高大人必须给下官一个说法,这法子哪里是祸国之计了?否则,下官绝不善罢甘休!”
崔星河黑着脸,一双眸子在御书房中亮的吓人,他直勾勾的盯着高阳。
武曌也服了高阳的性子,那一句咒骂,夹杂的私人恩怨很有点多。
但她也有些好奇,崔星河的法子,哪里是祸国之计了?
“高爱卿,你且说说看,崔状元的法子哪里是祸国之计了?按照你们二人所说,官府出手借贷,不但百姓能得到低利息的钱好度过艰难的夏天,朝廷也可得到一笔钱,用来充盈国库。”
“此乃一举两得,双赢之策,但为何在高卿的口中,这成了一条祸国之计?”
武曌出声道,满脸好奇。
这一点她想不通。
崔星河也朝高阳拱手,满脸肃容的道,“恳请高大人为下官解惑!”
他倒要看看高阳的理由!
这条计策完美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闭环,百姓能从中受益,朝廷也能从中受益。
这哪里不好了?
高阳甚至将其谓之毒计!
高阳见状,直接出声道,“陛下,臣不否认此计的初心是好的,这也是一条很厉害的计策!”
“崔状元能想出此计,不得不说,才华惊人!”
说话间,崔星河脸上的表情好转。
武曌则是更加不解。
但下一秒,高阳的话音一转。
“但此计严重违背了一条定律,这条定律,臣将其视作万事万物的真理,一旦违背,那他就会变了初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臣也正是如此,才给燕王殿下埋下了坑!”
高阳一脸肃穆。
“万事万物的真理?”
武曌手指缓缓在桌上敲击着,一双凤眸落在高阳的身上。
“这真理是何定律?”
高阳一字一句的道,“天下万物会产生能量,这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但也不会凭空消失,万物能量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陛下也可以理解为,能量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的物体!”
“但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臣将其谓之为能量守恒定律!”
武曌皱眉。
上官婉儿一脸思索。
“能量守恒定律?”
高阳点点头,满脸推崇。
这能量守恒定律不但自然界的事情好解释,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好解释。
就比如电量不会凭空消失,当我的执法记录仪没电了,那我手中的电棍就一定有电了。
“简单来说,臣在刑讯逼供时,臣手上的烙铁开始降温了,那一定是某个犯人的胸膛开始发红了。”
“这就是热量在转移!”
武曌:“……”
上官婉儿:“……”
崔星河:“……”
“说人话!”
武曌的手指敲了敲龙椅扶手,简短的开口道。
“好嘞!”
“按照青苗法来说,百姓粮食不够吃,可以找官府借贷,官府制定了较低的利息,那么百姓可以大大缓一口气,保住了土地,朝廷也可以收一大笔银子充盈国库!”
“看似双赢,但若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来看,原有的事件中钱银是固定的,现在百姓和朝廷都赚了,那相比之下,谁亏了呢?”
第302章再好的政策,需要底下官员执行
嗡!
几乎是一瞬间,武曌脸上的表情变了。
他的目光骤然看向御书房中央的高阳,一双凤眸凝聚,意识到了问题的重点!
崔星河也脸色一变,有些不淡定了起来。
虽然高阳先前所谓的能量守恒定律他没听懂,但这句话他听懂了。
当原有的利益,因为这青苗法的介入,变成了百姓和朝廷双赢,那亏钱的变成了谁?
一个骇人的四字词浮现了出来,天下世家!
崔星河脸色极具变幻。
“不错,正是天下世家!”
“原来百姓活不起,只能找各地的世家和地主去借,世家借此兼并百姓的土地,从中大赚一笔!”
“但青苗法的出现,改变了其中的利益分配,百姓能借更少的利息,朝廷从中大赚一笔,世家就连个毛都捞不着!”
“这问题就来了!”
“要想干这件事,就只能变法!”
一番话掷地有声,令武曌神色越发动容。
尤其是高阳最后所说的那个词,更让她瞳孔一缩。
变法!
自古以来,变法可强国,这谁都知道,但也往往会触碰太多人的利益。
非不到最为紧急的时候,不可轻易变法!
崔星河脸色难看。
但现在他没得选了,一旦让高阳做实这件事,扣上一个祸国之计,那他可就完了!
到时候别说崔健的小妾了,一旦武曌震怒,哪怕是整个崔家都完了!
“高大人,自古变法皆为了强国,这中间一定会触怒其他的利益阶层!”
“但就因为天下世家的利益被触犯,所以就不做了,就任由这土地兼并严重下去,直至危及国本?”
“高大人,这未免说不过去吧?”
崔星河眯着眼,声音猛然响起。
高阳见状,他也直接开口道,“崔大人此言差矣,本官一向支持变法!”
“但这青苗法,本官绝不支持,因为青苗法的变数太大,难以掌控!”
“为何?”
崔星河继续问道。
“其实七国早在许多年前,就出了一个常平仓的制度,虽然各国内容有所不同,但核心却差不多。”
“丰年时,市场上的粮食供大于求,因此粮价开始下跌,这个时候官府出面以一个适当的价格收购粮食,防止粮食过度的下跌,百姓利益受损!”
“而灾年时,粮食歉收,市场上的粮食供小于求,粮食价格开始上涨,这个时候,官府就可以将丰年储存的粮食低价卖出,稳定粮价!”
“这便是宏观调控市场上的粮价,保护百姓的利益,此法甚好,但现在呢?”
崔星河瞬间说不出话。
高阳的声音继续响起,无喜无悲,好似在说一件极为正常的事。
“政策执行不力!”
“官员腐败!”
“各地的财政困难!”
“投机客盛行!”
“那就更别说官员从中中饱私囊,侵占粮食!”
这几句话,每说一句话,都令武曌和崔星河的脸色更加凝重一些,甚至变的苍白。
武曌忍不住的出声道,“所以高卿的意思……”
高阳身子挺直,一双眸子就仿佛看穿了一切。
“臣的意思很简单,一个政策再好,也需要地方官员执行,粮食价格一触即变,何为高价,何为低价?”
“并且有些地方,官员怕担责,因此层层上报之下,等做出决定后,粮食价格就变了。”
“更别说一些富商巨贾还利用常平仓的运作机制,他们为了利益官商勾结,在常平仓收购的时候,开始哄抬粮价,在常平仓低价卖出时,开始扫荡,再高价卖出,从中赚取暴利!”
“一旦财政不好,遇到饥荒,国库见底,常平仓用来收购粮食的钱,还被挪动当做军费!”
“政策是好政策,但传到底下,一旦执行不力,往往会变样,甚至成了危害!”
一番话,犹如风暴一般,骤然席卷整个御书房,武曌神色严肃,心头掀起无尽的震惊。
高阳的话点醒了她!
这青苗法固然是好政策,但传到底下的百姓身上,百姓真的能因此受益吗?
这计策,真的会这么完美吗?
就如这常平仓的出现,这是多好的政策,但现在几乎是名存实亡,背后的原因就如高阳所说的这般。
呼!
武曌长舒一口气,然后对高阳道,“高卿所言,朕明白了!”
“这青苗法看似完美,但实则会如常平仓一般,推行不下去,并且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所以你给燕王埋下了一个大坑?”
高阳点头道,“不错!”
“青苗法也会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执政官员的能力,若当地官员能力出众,百姓自然因此受益,并且也能压住当地世家!”
“否则,这就是一场灾难!”
“百姓会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