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出来之后,傅昭宁就想着这理疗的方法是不是可以教出去。要不然像这样需要长时期康复的病患,她又不能一直留在这里,肯定是做不了的。
结果一出来就对上了王大夫那写满了期盼的眼神。
“傅姑娘。.”
傅昭宁顿了一下,“王大夫想不想学心肺复苏和颈椎病理疗?”
王大夫欣喜若狂,“想想想!老夫可想了!”
在一旁的唐大夫:老王,是不是有点儿不要脸了?
转头他就说,“傅姑娘,我能不能也——”
王大夫立即打断他,“老唐!你要学的话,等我学会了教你!不然傅姑娘要教两个人岂不麻烦?你学东西又慢!”
唐大夫脸都黑了。
他确定了,老王是真有点不要脸。
沈玄听了轻笑出声。
倒是也没有想到,两位老大夫现在都争着当傅昭宁的徒弟。
东叔也赞叹不已,“主子,傅姑娘的医术和品德都是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
“嗯。”沈玄有点骄傲,也不看看是谁的外甥女。“顺便说一声,以后傅姑娘的地位和权力就等同我,什么时候她来博玉堂,要什么,做什么,都听她的。”
东叔心头一惊。
放这么大权力吗?
但他不敢有半点意见,立即说,“是,我会吩咐下去的,让他们都记牢了。”
以前住在沈家的余语微表姑娘都没有这样的权力,偶尔来挑东西,都是要自个儿付银子的。
所以,傅姑娘是真的不一样啊。
莫老爷他们离开后,傅昭宁怀里多了一千两的银票。
但是谁也没觉得她收的诊金贵,莫家人甚至还觉得便宜了呢,之前傅昭宁说她收的诊金不便宜,他们都做了好了要大出血的准备,谁知道就一千两。
他们做的那尊紫砂佛,都花了五千两!
但莫家人离开之后,傅昭宁的医术高超就传扬开了。
“舅舅,逛逛街吧?我刚赚了一笔呢。”傅昭宁扬着银票。
她还没有好好逛过呢。
“让人陪你去,我跟东叔说点事。”沈玄看了看,“沈扬陪你去?这边他熟。”
“好啊。”傅昭宁想着反正她身边还有十一十三和小沁呢,就是好几个人一起逛,就一口答应了。
沈扬脸有点红。
从博玉堂出来,他就问傅昭宁,“你想去看什么铺子?脂粉铺吗?还是看看银楼?”
第502章
哇地吐了血
傅昭宁默了一下,“去药馆可以吗?”
“啊?”沈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哪有这么漂亮的年轻姑娘家一说要逛逛街,结果是去药馆的?
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
“扬少爷,我们小姐说去药馆。”小沁好心地再给他确认了一下。
“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吗?”傅昭宁问。
其实她想要看看这里的药馆会不会就有玉龙筋,萧澜渊就差这一味药呢。
万一呢?
“没有没有,那我就这就带你去咱这里最大的药馆看看吧。”沈扬还是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最大的药馆叫什么名字?”
“通富药馆。”
傅昭宁愣了一下。原来通富药馆也开到大赫这里来了,而且还是沈家所在这座城最大的药馆啊。
也不知道天下药盟在这里有没有铺子。
沈扬很快带着他们到了通富药馆。
两层的门面,四个烫金的大字,很是气派。看起来果然是很大的药馆。
哪怕是药馆,这会儿竟然也还是有人络绎不绝进出,看起来“生意”很好的样子。
傅昭宁想了想,压低声音对沈扬说,“你先帮我进去问问有没有玉龙筋这种药材,语气平常一点,就说是听说这个可医治蛇毒,问问是不是。”
“玉龙筋吗?”
“对。”
“就是不能透露是你想要的是吧?”
“没错,聪明。”
“好,我这就去。”沈扬立即就进了门。
傅昭宁在门口等了一会儿,看到有一对祖孙走了过来,看着这通富药馆,踯蹰不前,看起来很是为难的样子。
老者穿得破旧,那孩子八.九岁的样子,瘦弱,身上的衣服新一点点,但是两人的衣服都是打着补丁。
小沁也看到了他们,她下意识地看向傅昭宁。
也不知道昭宁小姐看到这样的人会不会很热心的立即上前关心。
但她看到傅昭宁依然站在原地,安静地打量着那对祖孙。
小沁有点儿好奇,同时自己也的确是心里有些怜悯,就轻声对傅昭宁说,“小姐,您看他们是不是来买药的啊?其实通富药馆的药不便宜呢,这里主要是药材的种类多,齐全,而且也有不少昂贵的药材。如果他们是想来买普通的药,来通富药馆不划算的。”
“你还知道得这么多?”傅昭宁看了看她。
“是啊,奴婢一直在这边长大,小时候也常帮着府里出来买些小玩意,我爹娘也是说过的。”
“那也许他们就是要来买一般药铺没有的药材呢。”
“那看他们这个样子哪里买得起啊?”小沁讶异。“一般像是家境这么差过得这样艰难的,真需要太昂贵的药材,他们都会直接放弃的。”
“直接放弃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治了,要是能找到便宜的药吃吃,那就吃,不能的话就熬着,熬到哪天熬不下去就算了。”
小沁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在说着这个世界的残酷时,也有些与年纪不符的看破。
傅昭宁心里叹气。
其实也不止是现在。
哪一个年代不是这样呢?生病,是一件极消耗财力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够病得起的。
“爷爷,你进去问吧,我不害怕的。”那孩子轻轻扯了扯老人的袖子。
“小耳,要不然我们还是回去吧,算了。”老人却打了退堂鼓。
那孩子眼睛泛红,松开了他的手,咬牙奔了过来,一头扎进了通富药馆里。
“小耳!”
老人惊了一下,赶紧就跟着要进药馆。但是他太急了,脚拐了一下身子一倾,眼看着就要摔到地上,傅昭宁伸手正好扶住了他。
“当心。”
老人抬头看了她一眼,赶紧说,“谢谢姑娘,谢谢姑娘。”
他记挂着孙子,急得不行,也没来得及多说,立即就进了通富药馆。
“走,我们也进去看看吧。”
傅昭宁刚准备进去,迎面碰上沈扬。
沈扬对她摇了摇头。
看来这里也没有玉龙筋了。
傅昭宁还是有点儿失望的,因为她太想要找到玉龙筋了。但她也有心理准备,不太可能这么快就找到玉龙筋,还是得有耐心才行。
“知道了。”
她把玉龙筋这事先放了放。
那个孩子进来之后竟然就跪到了药馆的掌柜面前,正咚咚地磕着头呢。
“求掌柜求下我吧,我什么事都能做,什么药都能试的,我吃饭也不多,半碗就行!”
这是要干什么?
掌柜看了看他,皱眉,“小孩,你来干什么?”
“你们药馆不是说要收人吗?”
“你说那个收人啊?我们要的是十岁以上,壮实一点的,你这才几岁?”
“我已经八岁了,过几个月就九岁了!”
“那不也还不到十岁吗?而且还瘦不拉叽的,我们不收啊,赶紧回去吧。”掌柜挥了挥手,“不要在这里闹腾,影响我们药馆的其他客人。”
老人跌跌撞撞跑了进来,拉起了小耳。
“快跟爷爷回去,不是说了你不行吗?那咱回家。”
“不行,我们要是回家,就撑不到长公主回来的那一天了。”小耳哭了起来。
傅昭宁有些不解。
这么一对祖孙俩,难道也能跟福运长公主扯到一起吗?
“那也是命啊,走吧。”老人叹息着。
“掌柜叔叔,您留下我吧,我真的什么都能干,我看着是瘦,但很强壮的,能搬起很重的东西,不信我搬给您看!”
小耳挣脱开了,四下看了看,跑向了一只铜炉,“我把这个铜炉抱起来给您看看!”
“喂,小孩,你别动啊,要是等会受伤了我们药馆还要负责任!”
掌柜叫着,那孩子却已经跑到了铜炉边,弯腰就准备去抱那只铜炉。
这只铜炉有他半人高,张臂都未必能够合得上,纯铜的,得多沉重啊。
十一和十三都盯着他看。
要是这么瘦弱的一个八岁孩子能够抱起得,那力气得有多大啊。
“小耳,别逞强。.”
老人颤抖着手要去拉那孩子,但那孩子已经喝地一声,把铜炉给抱了起来。
虽然只是离地几寸,但确实是抱起来了。
众人刚震惊得目瞪口呆时,铜炉又咣地掉了下去,砸出了一声响,那孩子哇地就吐了血。
第503章
司徒白也在
“你看看你看看,我说什么来着?”掌柜急了,叫了起来,“这可真不能怪我们药馆的啊,这小孩不听劝啊!快快,扶他坐下看看伤着哪里!”
小耳已经跌坐在地上,老人被他吓得脸色都白了。
药馆的人快步过来查看小耳。
小耳嘴角有血,但还是咧着嘴笑了,“掌柜叔叔,这肯定不能怪你们药馆,是我,是我自己要抱那铜炉的,但是您刚才看到了吗?我把铜炉抱起来了,是不是可以收下我了?”
哪怕只是把那个铜炉抱得离地几寸,那也确实是抱得了,这力气已经很大了。
“你这小孩也太胡闹了,我们说是要身体强壮的,但你看看你抱是抱得起来,可一下就吐血了,我们哪里能收?”
掌柜顿了一下,反应过来,“不对,我是被你闹糊涂了,本来你年龄就没到,我们东家说过,一定要十岁以上的,你的力气再大也没有用。”
“求求你们了,收下我吧,求求你们了。”
那孩子哭着磕起头来。
傅昭宁刚准备上前,突然听到了一道声音从药馆的后堂传出,有人走了出来。
一看到来人,傅昭宁眉一挑,就退到了人群后。
司徒白!
还带着他那个小随从阿翩。
傅昭宁没有想到司徒白会在这里,她本来还以为这辈子可能不会有什么机会见到司徒白的呢。
她暂时不想让司徒白看到自己,所以就站到了沈扬后面。
沈扬察觉到她的动作,耳朵有点红,小声地问她,“怎么了?那是通富药馆的少东家,名扬天下的司徒白公子。”
“嗯,见过。”傅昭宁说。
司徒白走到了小耳旁边。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小耳。”
小耳第一次看到了这么俊美公子,都看得眼睛有点发直了。
“为什么想进来当药童?”
“因为我们想进京城去迎长公主,我奶一直病着,道士说她是沾了秽气,看了多少大夫都不好,我们想带她进城沾一沾长公主的福运,这样她一定会好的,可是我家没有银子了。”小耳说着,低下了头。
司徒白俊美的容颜上染了几分怜悯。
“你奶奶应该是病了吧?要不然我帮你们请个大夫去给她看看?”
“不用!”
小耳又大声叫了起来,几乎是想也不想地拒绝了司徒白。
司徒白怔了一下。
他的随从阿翩顿时就不乐意了。
“我说你怎么回事?我家公子好心好意地要帮你们请大夫,你这么凶干什么?说什么秽气,那一定是臭道士骗你们呢!你们还当真了。”
傅昭宁听了这话不由得点了点头。
虽然这个阿翩一直不喜欢她,也没少怼她,但这话说得还算中肯。
哪里是什么秽气?应该就是病了。
“你不要胡说,道长是有本事的!我们请过大夫,还请过几个大夫呢,个个都看不出来是什么病,都说治不好!还是道长给了一张符,我阿奶喝了一碗符水才好些了!”
小耳坚定地站在道士那边。
就连他的爷爷都是在不住地点头,表示小耳说的是对的。
“长公主是得了上天的庇佑的,福运绵长,我们带着阿奶去请长公主赐福,阿奶肯定能好起来。但如果不先住进皇都去,长公主回来那天我们就挤不到前面接福了,我们还得找人帮忙呢。”
他们听说要去接福运的人多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