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而今日的师折月是仔细打扮过的,和平时穿道袍的模样是完全不同的。韦应还看她第一眼的时候是十分惊艳的,他知道她长得好看,却不知她可以这么好看。
师折月回答:“三公主张罗了一个宴会喊我去参加,我不太好拂了她的意……”
“我穿道袍去参加这样的宴会终究不太合适,所以稍微收拾了一下。”
她说完又用和好哥们聊天的语气问:“怎样,我好看吗?”
韦应还略有些不自地道:“还行吧!”
师折月轻撇了一下嘴道:“只是还行吗?我觉得我还挺好看的。”
韦应还则给了她一记白眼:“我又不是你相公,你再好看跟我又没有关系。”
“在我心里,这世间最好的女子,必定是我未来的娘子。”
“除了她之外,所有的女子都只能算是还行。”
师折月笑道:“这样啊,那敢问韦大人,你的未婚妻现在在哪里?”
韦应还十分光棍地道:“不知道啊,反正我知道我这一辈子不会单身,总能娶到妻子的。”
师折月笑了起来。
她一笑,韦应还也笑:“你方才猜对了,宁国公府的卷宗我昨日已经呈到皇上的案上,今日已经批复。”
“宁国公府犯下的罪实在是太多,我就不一一细说,和燕王府有关的就是边关的案子。”
“燕王府战败之事,皇上已经批复下来,不关燕王府的事,是宁国公府卖国。”
第353章
成为朋友
这件事情从师折月嫁进燕王府开始,就一直在寻找证据,在努力证明这件事情。
直到此时,昭明帝在卷宗上批复后,这件事情才算是完全定了下来。
她看着韦应还认真地道:“韦大人辛苦了!”
韦应还听她这般正儿八经地道谢,他还有些不自在。
他淡声道:“这是我的份内之事,当不得你的谢。”
他说完看向她身后的燕潇然:“就算是要向我道谢,也应该由他来做。”
师折月听到他这话笑了起来:“也是。”
燕潇然过来郑重地向他抱拳施礼:“多谢韦大人。”
韦应还还了一礼道:“燕王府忠义满门,为我大楚守卫江山,护我百姓,是大楚的功臣和恩人。”
“能为燕王府翻案,还燕王府清白,是我的荣幸。”
这话是他的心里话。
在他接手燕王府这桩案子的时候,他其实就坚信燕王战败必定事出有因。
只是他心里这般想,却也不好表现的太过明显。
却在后续的查访过程中,他给予了燕潇然和师折月很多方便。
在这个查案的过程中,他们彼此欣赏,还成了朋友。
此时彼此认真道谢,是他们心里对彼此的认可。
两人相对一笑。
韦应还又道:“燕王府的案子定下来之后,燕王府的爵位皇上应该也会还回来。”
“如今燕王府里就你一个男丁,想来过不了多久,我就得喊你一声燕王。”
燕潇然曾经有一段时间很想要拿到燕王的爵位,保护满王府的女人。
到如今他反倒淡定了下来,燕王府值得这个爵位。
他淡声道:“不管我是什么身份,日后韦大人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跟我说一声便是。”
“不管什么事情,我都不会拒绝。”
韦应还这段时间帮了他们多少忙,他心里再清楚不过。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韦应还从一开始就没有为难过燕王府,这件事情在燕潇然看来就十分难得。
韦应还笑道:“我做事,一向是只求问心无愧。”
“三公子这话言重了,虽不必如此,但我心里还是蛮开心的。”
“你的这个承诺我收到了,以后若有事,我必不会跟你客气。”
燕潇然朝他伸出了手:“一言为定。”
韦应还笑了笑,和他击了一下掌。
师折月在旁笑着道:“这件事情母妃和祖母还不知道,我们去跟她们说说,她们一定很开心。”
此时离参加宴会的时间还早,她晚一点过去也无妨。
韦应还是专门过来跟他们说这件事的,他这几日极忙,还有一堆的公务需要他去处理。
他来王府报完信之后便离开了。
师折月和燕潇然把这件事情告诉老太君后,她便将祠堂的门打开,告慰燕王的在天之灵。
这么折腾一番后,师折月再去到举办宴会的地点时,就已经有些晚了。
三公主在门口等她,一见她过来,立即就迎上来道:“你总算是来了,我等你好久了!”
三公主的身份高,她在门口等师折月,其他人也只能跟着在门口等着。
第354章
架子真大
所以当三公主喊出这一嗓子的时候,一堆人齐刷刷地朝师折月看了过来。
师折月:“……”
她真的没有想到三公主会等在门口。
她原本以为她来晚一点,就会少很多关注,她隐在人群中也不算显眼,就能混过去了。
她却没有想到,三公主居然带着这么多人在门口等着。
她便道:“今日府里有些事耽搁了一下,让你久等了。”
三公主摆了摆手道:“无妨,反正还没有开席。”
她说完就来拉师折月的手:“只要你来了就行。”
她原本还怕师折月不来,还想着要不要去王府找她。
旁边有位贵女道:“这位便是折月公主吗?架子可真大,让大家都在这里等她。”
三公主一扭头,见是兵部尚书的孙女。
这一次昭明帝查宁国公府的案子时,兵部尚书府也被牵扯了进来。
因为兵部尚书偏向宁国公府那边,处理的不是那么妥当,受了昭明帝数落。
兵部尚书府多少都因为这件事情受了影响,她听说了这件事情,心里不快,便看师折月不顺眼。
师折月还没说话,三公主直接就怼了回去:“我就高兴在这里等她。”
“你若不愿意,你便回去吧!”
这是一点面子都没给兵部尚书的孙女留,那位小姐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却一句话都不敢说,不愿意离开。
兵部尚书才被昭明帝数落,府里需要她和三公主交好。
三公主在众多公主中虽然不是最受宠的那个,却也是公主,轻易得罪不得。
那位小姐之所以会针对师折月,不过是因为师折月是替三公主嫁给燕王世子的。
且之前京中有传闻,说三公主和师折月不和。
方才三公主在这里等师折月,众人嘴里不说什么,却都在猜三公主是不是会当众给师折月难堪。
只是此时三公主的话,却证明她们猜错了。
三公主不但没有与师折月不和,相反,他们的关系还不错。
旁边有位小姐笑着岔开话题:“我们之前就听说折月公主回京,都想一睹芳容。”
“只是之前折月公主一进京就嫁进了燕王府,燕王府闭门谢客,我等想去拜见都没有机会。”
“失礼之处,还请折月公主海涵。”
另一位小姐则道:“我等今日能在这里见到折月公主,真是我等的福气。”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好听的话,师折月只微微一笑:“诸位小姐客气了。”
三公主看了看她们,轻掀了一下眉,她轻挽着师折月的手道:“我知道京中有很多传闻。”
“其中有一件就说的是我和折月姐姐不和的事,我今日便来破除这个谣言。”
“我不但没有和折月姐姐不和,相反,我们的关系还极好。”
“她之前不住在京中,来京中的时间短,你们不知道她的性子。”
“等时间长了之后,你们就会发现,她是世上顶顶好的人!”
“往后在京中,谁若是欺负她,那就等同是在欺负我!”
师折月:“……”
她一时间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三公主的这种和人相处的风格,还真当得起“公主”这两个字。
第355章
故意找茬
众人听到三公主话,反倒十分淡定,因为三公主一向是这样的性子。
只是他们还是有些好奇,三公主怎么会和师折月关系如此之好?
众人偷偷地打量了一翻师折月,见她眉目如画,神情平和,却又和京中寻常的大家闺秀神情不太一样。
她一身的气质十分温和,却又不是那种没且有脾气的温和,有着难以言说的通透和豁达。
三公主是什么样的性子,京中的众人都知道,他们和师折月原本也没有什么恩怨,不至于去触三公主的霉头。
以至于整场宴会的前半段都风平浪静,他们大多都在夸师折月。
师折月听到她们的夸赞都只是极为淡然一笑,只是她的内心却是极为无语。
那些夫人小姐的嘴里的她,她听着都十分陌生,根本就不可能像他们那么优秀。
兵部尚书孙女被三公主抢白那一顿后,她的心情极不好。
她的脸色十分难看,她听到那些夫人小姐们各种夸师折月,她满心的不屑。
她忍不住小声道:“谁不知道她从小在道观长大,什么都不会。”
她这记声音原本并不算大,但是恰好当时房间安静了下来,她这句话所有都听到了。
三公主听不得别人这样说师折月,当即冷着道:“左思静,你什么意思?”
左思静知道今日她已经得罪了三公主,到这一步,她没办法替自己解释,索性破罐子破摔。
她当即大声道:“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折月公主原本就是在道观长大,我听说道观之中十分简陋,就不可能学到什么东西。”
“在座的夫人小姐们把她夸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整个人还无所不能,怎么听怎么假。”
“她就是一个在道观长大,什么都不会的野丫头!”
三公主当即就要发作,师折月拉了她一把道:“左小姐并没有说错什么,我确实什么都不会。”
左思静听到她这话冷笑一声道:“你还算有自知之明。”
“别的不说,光是你如今处在孝期,根本就不适合出席这样的宴会。”
师折月刚想解释一二,三公主却道:“孝期?折月姐姐怎么就处于孝期了?”
左思静回答:“她虽贵为公主,却也是燕王府的长媳。”
“燕王和燕王世子去世还不到一年,依着规矩,折月公主是应该在家守孝。”
“守孝之人,是不能参加宴会的。”
她原本还想就师折月的衣着点评一番,只是师折月的衣衫颜色素雅,身上没有太多的饰品。
这样的衣着,是挑不出太多毛病的。
她觉得她若是挑了,反而显得她没有格调,是个心胸狭谥的人。
为了能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她觉得还不如集中精力挑师折月的一个毛病。
三公主听到这番话后直接怼左思静:“真没看出来,你居然还是这么一个讲规矩的人。”
“当年你祖母去世还没有一年,你就在京中参加各种聚会,不知道你哪来的脸说折月姐姐。”
第356章
自由婚嫁
左思静的表情十分不好看,却又不太敢明着和三公主呛。
师折月对于这种吵架的事情,其实没什么兴趣,只是三公主是为她出头,她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于是她淡声道:“守孝之事,更重的在于心,而不是在于表面。”
“我想左小姐对这件事情应该有极深的理解和体会。”
左思静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十分难看,师折月的语气温和,却如一巴掌扇到她脸上一般。
三公主朗声道:“既然话说到这里了,我也有件事情要向大伙宣布。”
“当初折月姐姐嫁进燕王府后,因为燕王世子已经战死,老太君仁厚,大婚的晚上便给了折月姐姐放妻书。”
她说完便让婢女把老太君写的那封放妻书取出来给众人看。
师折月看到那封放妻书的时候愣了一下,她实在是没到,三公主的手里竟有老太君写的放妻书。
只是,老太君写给她的封放妻书她不是收起来了吗?怎么会在三公主的手里?
她看了一眼那张放妻书,立即就认出来这不是老太君写给她的那一份。
因为这一份的放妻书用词和她的那一份不太一样,这明显是老太君新写的。
她想起老太君之前一直怂恿她参加宴会的事,立即就明白老太君是想把她嫁进王府的事情借三公主的嘴解释清楚。
老太君这是要告诉全京城的人,她并不是燕王府的孙媳,以后她可以自由婚嫁。
只是老太君什么时候说服三公主做这件事的,她却不得而知。
她看向三公主,三公主朝她眨了眨眼。
她轻掀了一下眉,老太君选在此时对全京城的人公布那张放妻书,这个时机其实甚好。
如今京中的事情也算是安定了下来,往后不管她要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这件事情和燕潇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