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比以前好吃了!”许晚晚扯了扯嘴角,“那以后家里的饭可要拜托裴营长了,你儿子、闺女说好吃,他们爱吃。”
她下班忙完回来,比裴砚要到家晚的,所以这阵子大部分时间,晚饭都是裴砚做的。
他厨艺飞速变好。
裴砚点头,“好!”
许晚晚一天已经很累了,他做饭也能让她回来了多休息一会儿。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完了晚饭。
饭后,宋冬梅来喊许晚晚,“咱一块儿去看看张嫂子吧!”
大家一块儿陪着张嫂子说说话,劝一劝。
再苦再累,再艰难,日子还是要继续过的。
许晚晚跟裴砚说了一声之后,出了家,跟宋冬梅一起去了张嫂子家。
张嫂子已经醒来了,直挺挺的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毫无血色。
眼底透着一股子悲戚跟绝望。
不知是谁端来了鸡汤,放在床头的小柜子上,看样子张嫂子是一口都没吃。
“张嫂子,你多少吃一点儿吧!不吃身体扛不住啊。”
床边的军嫂红着眼劝道。
张嫂子摇了摇头,眼泪无声的滑下脸颊。
“张嫂子,咱得振作起来,不能这样,你这样看的我们也心疼。”
“有难处我们肯定会帮你的,现在这个家里,你是顶梁柱,必须得立起来。”
大家苦口婆心的说着。
张嫂子闭上眼睛,浑身微颤,放在外面的手死死的攥着被子。
不少人心里叹气,悄悄几次抹眼泪。
好好的一个家,成了这个样子,搁谁谁心里苦。
大家怕张嫂子一个人想不开,晚上还专门留了人在旁边照顾着。
因为王连长的事,大院里整个气氛都变得有些凝重。
一拨一拨的人去看了张嫂子,这次倒不是凑热闹的心理,而是真的替张嫂子难过,同情张嫂子。
宋冬梅、许晚晚从张嫂子家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两人踏着月光回家,谁都没有说话,心里都不好。
两家的灯还亮着,裴砚跟王如海都在门口等着她们。
第486章
嫌弃(今日休息,浅更一章)
————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吸引了过路人的注意。
一家小店铺门口的台阶上,裴诗捂着耳朵,满脸笑容,张轩站在她旁边。
许晚晚、王娟、裴恩成站在台阶下面,鞭炮声过后,她们上了台阶。
“叔,婶子,许姐。”
张轩笑着打招呼。
“新店开张,生意兴隆啊!”许晚晚笑着递上了红包,“包的不多,一点点心意。”
张轩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大家能来我就很高兴了。”
王娟将红包从许晚晚手里拿过去,硬塞给了张轩。
“拿着吧!小张。”
张轩推辞不掉,只好收下,邀请王娟他们进去。
新店比镇上的老店要稍微大一些,收拾的很干净,开了大窗户,光线更充足。
王娟跟裴恩成坐了下来。
张轩倒了茶给他们,笑着问:“叔,婶子,我这家店你们觉得怎么样?”
王娟爽朗一笑,“我看挺好的。”
做买卖她不懂,但那家老店跟这家相比,这家瞧着更好一些。
这时,有客人进来了,“听说这家刚开张,店里的调料今天要便宜一些?”
张轩立马看向来人,“对!今天开张第一天,所有的调料都便宜卖,过了今天就恢复原价了。”
裴诗也没闲着,帮着去招呼进来的其他人。
王娟、裴恩成看了很高兴,张轩以后可是他们的女婿,他要是生意好,挣钱厉害,自己闺女以后日子也好过。
许晚静的坐在一旁,张轩这家店的位置选的挺好的,在路口,路过的人多,且周围还有几家小饭馆。
坐了一会儿后,店里的人越来越多了。
许晚晚便跟裴恩成、王娟一起离开了。
裴诗跟张轩在店里忙活,今天许晚晚专门给裴诗放了假。
三人到家时,方圆圆正带着小珠、小恒画画。
小珠画了一条小鱼,小恒则是画了一团乱麻。
“小恒,你画的这是什么?”
小珠画自己的画,还不忘瞟一眼身边的小恒,看到小恒画的,她嫌弃的道:“乱七八糟的,没有我画的小鱼好看。”
小恒哼哼一声,“姐姐,你不懂!”
“浪费纸!”小珠翻了个白眼,继续画自己的了。
方圆圆看到这一幕,笑了笑,温声道:“小珠,不可以这么说弟弟哦!”
“我不是说让你们画自己想画的嘛,小恒画的就是他想画的。”
王娟、裴恩成对视一眼,脸上浮现出笑意。
方圆圆性子很好,温温柔柔的,教孩子的时候很有耐心,一点儿都不会生气。
“爷爷,奶奶。”
小珠站起身,抓着自己画的画就跑了过来,“看我画的爸爸买的鱼。”
“是不是很像?”
她一脸求表扬的表情,兴冲冲的说。
王娟、裴恩成扫了一眼纸上的东西,异口同声道:“像!”
“小珠画的真好!”
虽然线条歪歪扭扭的,但一眼就能认出来是条鱼。
这就已经很好了。
小珠得了夸奖,小脑袋高高扬起,得意的不行。
王娟走过去,低头看了一眼小恒画的,小恒画的是什么,她也看不出来。
小恒放下笔,很是满意的道:“我画的是妈妈。”
王娟:“……”
许晚晚的头是方的?手臂跟两水桶似的?
饶是方圆圆都有些没绷直,反正一眼看去,没法看出小恒画的是个人。
第487章
捐钱
晚上,家属大院。
许晚晚一到家,宋冬梅、王小丽就前后脚的来了。
“你们这是——”
王小丽叹了口气,“捐款呗!”
“大院里其他人白天都已经给张嫂子、王连长凑了一些钱了。”
宋冬梅见许晚晚面露不解,解释道。
大院里不管谁家遇到这样的事了,其他人家都会凑一些钱送过去,不管多少,都要表达一下自己家的心意。
许晚晚了然,想起了自己好像也捐过一次款,那是她刚来这儿的时候。
“那走吧!”
张嫂子、王连长是苦命人,能帮一把算一把吧!她心想。
“你们准备捐多少啊?”
王小丽挠了挠头,问道,“我记得上次晚晚好像捐了五十。”
那次许晚晚、裴营长家是大院里捐的最多的人家。
“还是五十。”
许晚晚回答。
“那我也捐五十”王小丽道,现在她手头没有之前那么紧了,想着多捐点儿,也能多帮帮张嫂子、王连长。
宋冬梅犯了难。
自己没有许晚晚跟王小丽那么有钱,五十肯定是捐不了的。
见宋冬梅面露难色,王小丽适时解围:“多少都是个心意。”
“咱们就看自己的情况来,能帮一点儿算一点儿嘛!”
许晚晚也点头附和,“就是!王嫂子你说的对。”
宋冬梅脸色缓和了一些,试探着说:“那我家捐二十。”
二十对她家来说其实已经很高了,但一想到昨晚上张嫂子的情况,她心里就不忍,便咬咬牙,准备捐二十。
“可以啊!”
王小丽挽住宋冬梅的手臂,“咱们去找赵姨吧!”
三人说着话,去了家属大院赵苗家。
在赵苗家门口,正好碰上走出来的几个军嫂。
“许嫂子、王嫂子,宋嫂子,你们是来找赵姨捐款的吧?”
其中一个女人笑着问。
王小丽不答反问,“你们这是捐完了?还挺快的!”
几个军嫂满脸笑容,“白天有事去镇上了,回来的晚,所以才到这个时候了。”
“哦哦,这样啊。”
王小丽点头。
“你们准备捐多少啊?”另一个军嫂笑眯眯的问王小丽她们。
“上次我记得许嫂子捐了五十,这次肯定比五十要高呢吧!毕竟现在是越来越有钱了。”
“王嫂子这次肯定也捐的多。”
“都这么有钱了,跟我们可不一样。”
王小丽、许晚晚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宋冬梅扯了扯嘴角,岔开话筒,“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先进去了,嫂子你们既然捐完了,就先回去吧!”
“害!我们不着急。”
“我们等你们捐完了一块儿走。”
她们倒是要看看这宋冬梅、王小丽、许晚晚三人今天要捐多少。
王小丽暗地里翻了个白眼。
就在这时,屋里听到外头动静的赵苗出来了,看到门口的几人后笑了笑。
“裴营长家的,你也是来捐钱的?”
许晚晚点头,“对,赵姨。”
赵苗摆了摆手,“你回去吧!你家裴营长今天中午的时候已经来了一趟,捐过了。”
许晚晚尽管心里诧异,但面上不显,温声道:“好,我知道了赵姨。”
“赵姨,裴营长捐了多少啊?”
有军嫂迫不及待的问。
“肯定不少呢吧!上次都捐了五十,这次肯定不能少了。”
赵姨轻笑一声,摆了摆手,“行了!别好奇了,你们有事就赶紧走吧,回家做饭去,自己男人快回来了。”
捐多捐少都是个心意,哪里能够因为别人有钱,就硬要别人捐的多,可没这个道理。
几个军嫂不乐意走,但赵姨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们也明白,这是不想让她们知道,便悻悻然走了。
“快屋里来坐!”
赵姨关上院门,冲许晚晚、王小丽、宋冬梅招手。
三人跟着一块儿进了客厅。
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一个本子,本子上放在一支铅笔。
赵姨热情的招呼着她们坐下,笑吟吟的道:“别听其他人怎么说。”
“你们捐多少都行,哪怕是不捐也没人说什么。”
王小丽开始掏口袋,“赵姨,我捐五十。”
赵苗惊讶,“这么多?”
“小王啊,你要不再想想?姨知道你做买卖,挣了些钱,但那钱也是你起早贪黑挣的辛苦钱,不容易的。”
王小丽眉眼一弯,语气轻软了很多,“没事的,张嫂子、王连长不容易,苦命人,五十我能拿的出来的。”
赵苗见她这么说,便点头,打开了茶几上的本子,在上面写上了王小丽、王兵的名字,还有捐的数额。
宋冬梅有些不好意思,“赵姨,我捐二十。”
“好!我登记上。”
赵苗笑着回应。
将钱收好之后,赵苗坐在了三人对面的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