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慕建平这一次绷不住严肃的表情了,他以为自己做梦了。哪怕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顾子言也不一定能看上慕宁,这是一家人最后讨论出来的事实。
两家差距那么大,顾子言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要看上一个村姑,他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而这个时候的慕建平,还沉浸在当年慕宁落水的那件事上。
什么时候他们两个人又有交流了?什么时候顾知青看上他闺女了,当初不是一直爱搭不理吗?现在就是唱哪门戏?
慕建平脑子里有无数的问号,可是顾子言一个都回答不了,他只是跟大队长表明了他跟慕宁的态度,别的什么都不想说。
这事实在是出乎了慕建平的意料,他是真没想到顾子言会直接告诉他,他喜欢上了慕宁。
明明两个人已经八竿子打不着了。
“顾知青,你是跟我们开玩笑,还是说真的?你跟慕宁之前不是已经没有联系了吗?你现在跟我说你喜欢上她了,当时她喜欢你的时候,你为了跟她划清界限,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是都看在眼里的。”
慕建平试探着顾子言。
他觉得他这个借口实在是太过于蹩脚了。
哪怕换一个,他也不能这么生气。
怎么直接就来一句,他喜欢上自己闺女了。
顾子言摇摇头:“这事就您知道,我没跟别人说过。我对她的喜欢,不能够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那会对她造成困扰。”
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顾子言掏出了一张自行车票。
“过年的时候,我特意托城里那边弄了这一张票,为的就是给慕宁,但她没要。”
自行车票摆在面前了,慕建平想信又不敢信。
他觉得这事太玄乎了。
顾子言跟谁在一起,他都觉得还行。
可是之前他闺女是他爱搭不理的,现在他又喜欢上了,真是太过于离奇了。
“大队长,慕宁做的是好事,您应该清楚,她写出来的文章只是一个火星子,没人会报复她。而且我要是想去上大学,也逃不过您给我走手续。您不必担心我会对她怎么样。”
慕建平真有点关心则乱了。
他作为大队长,拿捏一个知青,那不是轻而易举。
“你喜欢她的事,慕宁知道吗?”
顾子言顿了一下,点点头。
慕建平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这些年轻人可真厉害,一个比一个能瞒,连他都不知道,原来慕宁心里还藏着那么多事儿呢。
“大队长,麻烦您给我开一份介绍信,我得回家去。”
该说的都说了,顾子言又把问题扯到了回家的事上。
他得早点回家处理一下那些遗留的问题。
慕建平看了顾子言一眼,还是给他开好了介绍信了。
这种事他要是再拦着,好像也没什么用了,人家把该说的都说了。
而且就像顾子言说的,他肯定是要回来的,录取通知书还得从他这边拿呢。
“你大概什么时候回来?别忘记了开学的时间。”
对于顾子言能不能考上大学,慕建平还是挺信任的。
这个小伙子脑筋好使,肯定能考上。
“很快就会回来的,我只是去保护一下我母亲的遗物。”
他都说到这里了,慕建平就没再多问,很快给他开好了介绍信。
“谢谢大队长。”
顾子言对他说了谢谢就走了,他还得去赶火车。
慕建平回去以后,还有点魂不守舍的。
刘秀英心里好奇:“顾知青找你有什么事?”
“他跟我说他喜欢慕宁,慕宁也知道。这对年轻人,自己把事处理成那样,咱们当父母的,一点声都没听到啊。”
对于自己的妻子,慕建平自然是有什么就说什么。
刘秀英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他喜欢咱闺女?他之前不是讨厌咱闺女讨厌的要命吗!”
“我也搞不懂年轻人怎么想的,他说慕宁拒绝过他了,这事闹的……”
慕建平真没想到自己闺女的感情还那么复杂。
自己单身也就算了,这么多人还跟在她后边呢。
刘秀英却来了兴趣,对于慕宁的感情问题,她每天都愁的不得了,一旦有了消息,她就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
“顾知青家庭情况应该不错吧,我记得他们那边没有一个人跟他生活条件那么好。而且他的脑袋我记得挺好使的,应该能考上?他要是考上了,那就离开咱这个山窝窝了,说不定跟慕宁有戏。”
慕建平瞪了她一眼:“那你可真是想多了,他给我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让我给他开介绍信,他要回老家一趟。”
“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回去吗?”
刘秀英怎么可能知道:“说话就说话,你卖什么关,没意思。”
“他父亲想为他那个弟弟走门路,被抓住了,也被查出来了,现在那边正在清算呢。”
好家伙,刘秀英一听,脸就变了色。
“那还是算了吧,咱闺女以后还会遇到更好的,顾子言就算了,配不上她,咱们最少得找个家里清白的,他这个家世也太乱了。”
慕建平也是这么想的,他之前觉得顾子言还是挺不错的,总觉得他绝非能够在这个山窝里待一辈子的人。
要是他出去了,带着女儿走也行,但前提是他们两个人夫妻之间很恩爱,而且他不计较乡下人和城里人的区别。
可两个人后来闹出的那些事,就让慕建平放弃这个想法了,他一下子就知道了什么叫做门当户对,什么叫城里人的歧视。
本来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这还另起了风波。
“行,那就这样吧,这事你千万别跟慕宁提起来,慕宁这两天那么忙,你跟她说这些东西,那不是在影响她的工作吗。”
第1440章
年代白月光(85)
刘秀英白了他一眼:“我能不知道吗?慕宁要是对他还有兴趣的话,肯定回来说了,她已经把顾知青拒绝了,那就说明对他一点感情都没有了。算了,我还是继续等等那个徐同志吧。”
“他知道咱闺女考上大学了,说不定立马就来求亲了,唉,就是闺女不答应啊,她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跟你一样的执拗,真是气死了。”
慕建平没吭声,他心里想的就更远了,要是他闺女真能去京大,到时候选择的范围不就更广了吗?
徐同志在这边不错,可是在京大呢就数不着了,在他的心里,自己闺女能遇到更好的,所以他其实不太着急。
慕宁可不知道自己在公社里忙活时,她的父母又把她的婚事给盘算了一遍。
她最近忙得有点脚不沾地,毕竟她算是发起者,后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但前面这些事儿,是跟她商量着来的。
她的名字现在已经进入了某些人的耳朵里,公社那边的领导可不能小看她,所以尽可能的给她堆一点成绩出来。
某些重要的任务就派给她了。
人家是给她的履历上增光,慕宁不能够拖后腿,能办她都给办了。
反正她现在还在这边上班,她做一点事儿无所谓,都是在为老百姓办事,她觉得挺好的。
她的能力,被某些人暗暗惊叹。
为了给她堆起名声才给她安排那么多重要的活,其实她挂个名就行,然而慕宁是真刀实枪,能完成的都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漂亮,不输他们这些从事多年的人。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好多人都认输了。
他们是不能不服老啊,年轻人果然是厉害。
当然,最厉害的自然是慕宁。
她让他们震惊。
慕宁忙完了以后,公社书记那边专门给她写了一份所谓的推荐信,把她的功劳又递到了县里面,让县里面往省里那边提一提。
这个小姑娘可是不得了,要是她能进入机关部门,肯定是要发光的。
但现在说这些,都为时尚早。
慕宁的成绩还没下来呢。
其实好多人都在关注慕宁的成绩。
她把事闹得那么大,别人能一点怨言都没有吗?不可能啊。
好多想暗箱操作的人手还没动呢,念头就被打消了。
家里的孩子上不了大学,有可能就跟别人差距很大。
第一届大学生,分量很重的。
不然他们也不会为了家里的孩子提前活动起来。
幸好慕宁提得早,否则他们早就活动完了,到时候谁也改变不了有人被挤下来,有人踩着别人上去的局面了。
这下好了,还没有动作的人被盯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切都是一个小姑娘随随便便的一篇文章引发的问题。
太过于荒谬了,但谁让慕宁那篇文章写的太有力度了,看了的人无一不赞叹。
慕宁是真心实意地为了所有的高考生打算,自然受到了人家的支持。
她自认为做的还可以,可别人早就把她当成了臭虫。
但慕宁就在一个小小的公社里窝着,没人敢针对他怎么样。
所以好多人就跟看好戏似的,都想知道慕宁到底能够考得多好。
她自己把高考看的那么重要,要是考砸了,没上成大学,那真是要被人笑掉大牙。
不说别的,这些下乡的知青每天为了工分参与劳动,哪有那么多时间进行学习。
而且慕宁甚至连下乡知青都不是,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人,小学毕业的水平,搞出那么多事儿来,想看她的热闹,是人之常情。
毕竟她现在还不是正式的大学生呢,就为这所谓的高考公平掏心掏肺,到时候她要是考不上,想想那场面,肯定是热闹的很。
好多在暗处的人,盼望的就是这样的热闹。
他们都想知道慕宁能不能考上。
慕宁自然是不会让他们看热闹的。
就在她忙着做很多事时,高考成绩终于陆续下来了。
第一次高考,成绩自然很重要。
慕宁的成绩不止她家里人,大队里的人关心,公社上的人也是十分关注。
他们是为了公社的面子。
慕宁闹出了这一番动静,他们是想把慕宁作为一面招牌推出去的。
可慕宁要是没考上大学,那前期做的工作可就白费了。
但大家都觉得应该不可能,慕宁的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她的厉害是有目共睹。
尤其是今年,一直在呼吁公平和高考工作的严密性,慕宁的试卷被那么多人盯着,绝对不会被任何人动手脚。
那样的话,她只要正常发挥,应该就没问题。
大家可都知道,慕宁为了给大家提高成绩,还自己开了一个学习班呢。
她要是肚子里没有墨水,怎么能讲得出东西来。
那些参加学习班的同学,从考场出来的时候,都说慕宁教的太好了,很多知识他们都曾经复习过。
既然学生都能考得好,当老师的绝对差不了。
就是这样盲目的自信。
比起焦躁的家里人和暗潮浮动的办公室,慕宁反倒是那个最淡定的。
这些天她手里的活已经彻底忙完了,公社书记还特意试探她,说如果她没有考上的话,可以继续在公社这边上班。
他们会考虑一下,给她换个更好的职位。
总而言之,他们就是想打听慕宁考的到底怎么样。
慕宁没想瞒他们,肯定考得不错啊,但是她说出来了,这些人就不信。
总觉得慕宁在安慰他们,那还不如不说。
出成绩的时间一天一天靠近,明明大家都在干手里的活,可是又好像是有一根线在牵扯着他们。
比起那些有些浮躁的人,慕宁每天照常上班下班,跟侄子侄女们玩捉迷藏。
她最近工作又少了,清闲了不止一星半点。
不过慕宁就那样,不管轻松还是不轻松,脸上的笑容就没变过。
慕建平和刘秀英因为慕宁的事,不约而同的嘴上起了泡。
上火上的。
她爸妈急的跟什么似的,慕宁还是我行我素。
就在某一天,天气特别晴朗,慕宁正在家里休假吃红薯,一辆小汽车就停到了她家门口。
“慕宁,状元!”
第1441章
年代白月光(87)
小汽车停在慕宁家门口时,已经引发了村里人的围观。
开这个自行车都是大件的年代里,小汽车简直是他们在广播中才能听到的物件。
而现在,他们竟然亲眼见到了,甚至就在眼前。
喜欢八卦的村民,怎么可能不出来凑个热闹。
他们不太了解,为什么小汽车会停在慕宁家门口,但一猜就是有大事,否则怎么会有小汽车来呢?
但等到那个报喜的人说出慕宁是状元的消息时,好多人都愣在了原地。
状元是什么概念?
在好多人的印象里,那是天底下没几个的人物!
可现在,竟然在他们村子里出了一个状元,不可思议!
一瞬间人群都炸了似的,疯狂的讨论了起来。
而慕宁他们家刚在吃饭呢,听到这个消息,碗都摔了。
明明在前十分钟,刘秀英还在数落慕宁,大家吃饭她不吃,非要吃红薯,管也管不了,只好顺着她的意思来。
而现在她就得知了自己闺女成了状元!
一瞬间,刘秀英碗都没端住,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我没听错吧,是慕宁吗?是说的是慕宁吗?慕宁成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