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33章

    那位领导人家看上去跟谁都能说话,但是过年谁上他家拜年,那都是有讲究的。

    要不是慕家新中间牵线,说不定明年,后年,他还是没法上人家拜年。

    这下子慕家新的老丈人就看他顺眼了。

    这个女婿帮了他这么大的忙,他要是还给人甩冷脸,这像什么话。

    更何况他已经听出来了,他这位准女婿在那位领导面前十分的得脸,说不定有一天就从司机变成心腹了。

    他要是变成心腹,那身份地位一下子就不同了,说不定到那时候,是他看不上庄家。

    现在两家的地位这样,慕家新也不算是多么差,他爹他的两个哥哥都挺有出息的,家里也算是殷实,想来想去,他老丈人就点头了。

    点完头,他还留着慕家新住了一晚上。

    两家的婚事,年前就算是口头定下来了。

    等到年后具体走流程,过不了多久庄秀秀就能进门了。

    慕家新真没想到,让他苦恼了大半年的事,被他妹妹三言两语都给解决了。

    恨不得唯他妹妹马首是瞻。

    全家人也是又被慕宁吓了一跳。

    刘秀英有时候会想她闺女是不是被换个人,但是一看到慕宁整天睡到十二点还是起不来,她就知道这是她亲闺女。

    “我怎么跟你说的,你答应我十点起床,这都几点了,我就问问这都几点了?”

    刘秀英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她自己还有两个儿媳妇,都是十分勤劳的人。

    王妙禾也是大队长的闺女,人家怎么就能够每天起的那么早。

    虽然家尚回来以后,她起的比以往晚了个半个小时,跟她的闺女还是有显著的差别。

    慕宁那是你不叫她,她能睡个天昏地暗。

    刘秀英心里是真愁。

    她模模糊糊地知道,慕宁好像是帮三儿子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三儿媳妇也因为这件事能顺顺利利的嫁过来了。

    但是在她的心眼里,她闺女这样还是不行。

    “谁家的大姑娘一点家务不做,连菜都不会炒,每天闲着就是在炉子旁吃红薯,吃花生?”

    刘秀英说起来脸上都害臊。

    慕宁眼皮半睁不睁:“妈,你就别再唠唠叨叨的了,你有心管我,还不如趁早先把婚事忙活起来,过年以后嫂子就得进门了,到时候你不得立立婆婆的威风。”

    一巴掌瞬间又拍了过来,幸好慕宁又躲过了。

    刘秀英就知道是慕宁爱讽刺她:“我立什么威风,我倒是想立威,可你不是早就跟你三哥说好了吗,他们两口子也就是在这里走个过场,人家到时候还要去城里住,我跋山涉水去他们家里就为了立威风吗?”

    本来刘秀英不想提这件事,慕宁提了,她还觉得挺委屈的。

    她可不是什么特别刻薄的婆婆,三儿媳妇要是在她跟前,她也不会对人家指指点点。

    甚至她早就做好了儿子跟儿媳妇肯定会回城里的准备。

    可是她没想到,慕宁先提出这件事儿来,话里话外说怕嫂子被恶婆婆针对。

    刘秀英当时那个气。

    她就忍不住问其他两个儿媳妇,她是不是恶婆婆。

    两个儿媳妇怎么可能说真话。

    其实刘秀英在村里的婆婆中是能数得着的好婆婆。

    但是婆婆再怎么说也没有亲娘好,刘秀英平日里也有自己的小心眼,儿媳妇也得干活,反正在她们看来,婆婆的确很优秀,但绝对不是完美。

    而且一想到人家小两口能在城里过自己的日子,两个儿媳妇就有点羡慕。

    现在正好,李琴花以后要跟着她男人去四九城了。

    就剩下王妙禾和刘秀英自己在家,她有时候心里也打怵。

    婆婆是个泼辣的性子,王妙禾也挺泼辣的,可还是比不上她。

    慕宁正是因为看出了大嫂这两天的心慌意乱,才提点了刘秀英几句。

    刘秀英是个很要脸面的人,最怕别人对她有不好的评价。

    儿媳妇没说她做的最好,那就说明她还有改进的空间,所以她就对儿媳妇宽容了许多。

    王妙禾看出来她婆婆越来越好了,心情也就不自觉地放松了下去。

    至于慕建平,他根本就不管家里的事。

    在他的心里,男主外,女主内,他老婆爱干什么干什么,别闹得家宅不宁,他都可以纵容。

    比起他老婆,慕建平更加关注慕宁。

    平日里他就是一个粗枝大叶的父亲,并不太关心他的儿女们在干什么。

    反正只要方向对了,孩子们的发展都不会差。

    那慕宁就不一样,从小这孩子就被娇惯,慕建平觉得小女孩就应该宠着点,没留心,慕宁就长成了刁蛮的样子。

    好不容易有了转机,慕宁也走上正路了,慕建平看待她的目光就更不一样了。

    第1410章

    年代白月光(55)

    他觉得慕宁还是可以继续往前走的。

    作为一个开明的父亲,慕建平打定了主意,只要慕宁愿意往前走,那这些当父母的就不会拦。

    一家人吵吵闹闹的,转眼间就到了年尾。

    慕宁天天好吃好喝的被伺候着,还有一群小孩陪着她玩,那生活要多滋润有多滋润。

    刘秀英一直在观察慕宁的下巴,生怕她长了双下巴。

    这孩子太馋了,什么都得往嘴里塞,要是人家面黄肌瘦,她还胖起来了,肯定要被人指点的。

    幸好慕宁是吃不胖的身材,刘秀英看她吃不胖也就不管她了。

    主要是管不了。

    到了腊月二十八,慕宁突然间闲来无事,又在村子里散步。

    刘秀英就怕她天天窝在房子里,儿子和儿媳时不时去镇上县里逛逛,就慕宁,哪里都不去。

    理由很简单,她觉得车太颠的慌,颠的她屁股疼。

    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家人就天天催促着她出去看看风景。

    慕宁还是很能吸取群众建议的,人家都让她出去逛,那她就出去逛呗。

    逛着逛着,她又到了知青点。

    知青们正在写春联。

    慕建平还是比较公正的,知青们过年的时候多发了两斤肉,他还专门给他们准备了红纸,要是有人愿意写春联,那就写。

    村子里所有的知青写字最好看的是顾子言。

    大家都怂恿他快点写一副对联,也算是新年有个新气象。

    顾子言原本不想答应,他不爱出头,并不觉得新年有什么新气象。

    但他一抬眼,就看到了正晃晃悠悠往这走的慕宁。

    慕宁作为一个村里人,自然穿的特别的土。

    就是最常规的大棉袄配裤子,系了个大围巾。

    然而,怎么说呢,气质摆在那里,慕宁穿什么也不会显得太土,反倒有种说不出来的风格。

    看她过来了,顾子言不自觉有点紧张。

    知青们这段时间也跟慕宁有一点熟悉了。

    主要是慕建平作为一个不偏不倚的大队长,他还挺能体恤知青们,有时候会让刘秀英煮一点玉米花生什么的,送给知青们尝尝。

    口粮这种东西,在哪里都不是小事。

    慕建平愿意给知青们,足以表现他的用心。

    每次被派出来送东西的都是慕宁,所以大家就不自觉熟了。

    原本大家都觉得慕宁就是个刁蛮的大小姐,跟她说话比对牛弹琴还要难,但等到大家真凑在一起玩儿了,开始聊天了,他们的印象就转过来了。

    原来慕宁并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更何况慕宁长得也不差,俏生生的一朵花,大家都乐意跟她亲近。

    看她过来了,一群人主动跟她打招呼。

    慕宁随意挥挥手,有点好奇地探头:“你们这是在写春联?”

    “是啊,大队长给了我们红纸,我们也想写个春联,增添一点过年的热闹。”

    慕宁表现出来了赞同:“那挺不错啊,新年就得讨个好兆头。”

    “可惜顾子言不配合,他写的那么好看,我们让他写,他又不干了。”

    不知道怎么想的,有人还跑到慕宁面前告状。

    慕宁过来时,顾子言一向很沉默。

    他并不知道慕宁跟上次那个人的相亲有没有成。

    可是成不成跟他的确是毫无关联。

    慕宁跟他早就是过去的事儿了,那时候慕宁追求他,他对她一点意思都没有,还说过很多难听的话。

    现在两个人那层关系都被人忘记了,顾子言突然间对慕宁有了好感。

    连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不自觉地会看慕宁。

    她走到哪里,他就看到哪里。

    慕宁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姑娘,眼睛很明亮,长相也很甜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她以后找的丈夫一定不会差。

    也一定不会是他顾子言。

    顾子言有着很清晰的认知,正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所以别人故意跟慕宁搭话,他是一声都不吭的。

    当然,他也怕慕宁看出什么。

    听到别人告他的状,顾子言眼睫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没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慕宁听到了那个人若有若无的抱怨,眨眨眼:“顾子言不想干就不干呗,你们都是知青,都有很高的学问,你们自己写,说不定更有意思呢。”

    顾子言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慕宁。

    虽然他知道,慕宁并不是在为他讲公道,可他还是忍不住抿紧了唇。

    可惜那个人依旧不依不饶:“可是顾子言的字是最好看的,我们别的人字都拿不出门,那对联要贴在门上,肯定要选一个写的最好的。慕宁,你快帮我们好好的说说他,就一副对联,还能浪费多长时间?”

    “我可不参与,你们的事我爸不让管呢,你们自己也清楚的。”

    慕建平管慕宁管的挺严的。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慕宁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她老爸。

    虽然也不是怕吧,但是她爸的话,她是一定会听的。

    听到她这么说,爱看热闹的人,只好歇了心思。

    慕宁又晃悠了一下,在知青的院子里走了一圈,就对他们乐呵呵打招呼告辞:“行了,那我就先回去了,你们要是过年来我家拜年的话,肯定有糖吃。”

    一听到有糖,大家的眼睛都亮了一下。

    谁不爱吃糖啊,哪怕他们是成年人也爱吃!

    “好,到时候我们会去的。”

    慕宁懒散地挥了挥手就打算回家去了。

    这段时间当咸鱼当的太舒服了,慕宁把围着村子逛一逛,都当成了锻炼。

    她刚刚走出几百米去,身后就传来了顾子言的声音。

    顾子言是找了个借口跑出来的。

    他很清楚,他跟慕宁已经不适合再凑在一起了。

    但是,他不想平白无故地欠人家人情。

    上一次是慕宁给他送的药,他没有忘记。

    于是他找了个理由,跑了出来。

    慕宁听到声音,回过头来,笑着看他:“怎么了,顾知青,你找我有什么事?”

    顾子言定定地看着慕宁,看她眉眼灵动,笑容洒脱,心里就好像是被谁敲了一下,有点痛,又有点说不出来的开心。

    “我是来还礼的。”

    第1411章

    年代白月光(57)

    慕宁不动声色的看着他:“你需要还什么礼?上次我给你送的药吗?那我得跟你好好说说,就是那些药不值钱,你给我那些都是超额了,没必要为了这种事还我的人情。”

    顾子言听了她的话,心里一片酸涩。

    慕宁不待见他的时候,他突然喜欢上她了,两个人就这么错过了,他明面上不摆出来,心里肯定也是难受过的。

    “那天我的手,要不是你给我药,说不定不会好那么快,并不是小事。既然你帮了我的忙,那我就得还你点什么,请你允许我表达一下自己的歉意吧。”

    顾子言说的很诚恳,不敢看慕宁,一直低着头,仿佛怕她介意似的。

    他一摆出可怜的模样,还真没几个人能招架的了。

    慕宁倒是也没有再继续就这个话题深入了,没必要啊,人家就是想还礼,要是不收的话,就好像她还在惦记着人家似的,真没必要。

    “行吧,让我看看你送给我什么礼,我爹是大队长,我可不敢收太过贵重的礼物,到时候被他抽了,谁替我申冤。”

    顾子言一听到慕宁说要,他的心情就好了一点,他就怕他不要,只要要,那什么都好说。

    他先掏出了一张自行车票。

    慕宁睁大了眼睛,这位仁兄可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这年头自行车票比凑自行车的钱都难弄,就连她爹都找不到关系搞一张。

    家里唯一一辆自行车,还不知道凑了多长时间呢。

    人家顾子言就是有本事,为了讨好她,说拿票就拿票。

    不仅如此,等他掏出了自行车票以后,他又掏出了好几张别的票。

    布票油票都有。

    顾子言看到慕宁有点吃惊,就又低下了头去。

    “我家里人给弄的,他们知道我在这边跟人打了架,就很担心,也知道你帮了我的忙,就说给你送这些谢礼。”

    “就是一些票,没有钱,不用害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