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等她走了以后,慕宁就收到了刘秀英的盘问:“你什么时候跟慕如月关系那么好了,我记得小时候你们俩人还打架。”原主就是个爱闹腾的性子,小时候她这一点就体现出来了。
她没少跟别人打架,慕如月也是其中一个。
而且还是她欺负人家。
刘秀英那时候还专门拿着鸡蛋去给人家道歉。
“我们两个人不是关系好,是她找我有事,我就帮她忙了,她在那个家里,别人不把她当人看,所以她就特别想出去。她跟我说是想当扫盲班的老师,这就是不归我管,我爸也不可能把这件事儿安排给我。”
“但是你和嫂子们都去上过课,也看出来了,那两个老师太不像样了,一点都没有要好好教你们的心思。我都跟我爸说了,估计我爸观察几天,就要把这两个老师开掉。那时候不得选新人吗,慕如月说不定就选上了。”
慕宁说的,刘秀英和王妙禾李琴花他们三个人自然是知道的。
那两个老师之前,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尿性,还以为真是村民们太笨了,教都教不会呢。
可是等到一起去上课以后才发现,人家也没正经教啊。
这俩人就没把他们当人看,天天自己嘟嘟囔囔的,不知道还以为在跳大神。
就这样的,怎么能够教出好学生来呢?
有的时候问题并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出在老师的身上。
之前村民们也以为是自己的问题,但是慕宁教的他们就听明白了,而且还认识了不少的字,一到了那两个男老师一教,他们就跟听天书一样,这不就是出在老师的问题上吗?
刘秀英已经跟两个儿媳妇嘀咕过了,这两个老师估计什么时候就下来了,根本就当不好老师,让他们在上面干什么?那不是在祸害人吗?
没想到慕宁也跟自己男人提了,刘秀英拍了拍手:“你说的太对了,那两个老师是真不正经啊,一点儿都不把我们这些勤学的学生放在眼里,他们要是下来了,估计不少人得乐的多吃一碗饭。”
刘秀英夸起自己的脸一点不红,因为她现在也练出来了,每次一到慕宁的课,她就会努力表现,慕宁就会夸她。
她被夸着夸着,自己也觉得她是一个好学的学生了。
大家都在努力学习那两个老师还在拼命的拖他们的后腿,不开除他们开除谁。
“不过如月那丫头能教得了吗?她那一大家的人乐意让她去当扫盲班的老师吗?我可比你们清楚,那一大家的人把她当驴使呢,恨不得天天让她在家里面给全家人端屎端尿,怎么可能把她放出去当老师啊,工分也不多。”
刘秀英不由自主地就为慕如月思考起来了。
那么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命运又那么悲惨,足够激起这个中年妇女的同情。
“妈,你知道吧,其实有些事啊,你不能够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慕如月能不能从那个家里面出来,不是你和我能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她拦住了我,想当老师,那我就尽可能的为她提供帮助,她能不能从那个大家庭里面出来,也得取决于她有没有那样的决心。”
“她只要有,如果她还找我帮忙的话,我会帮,但是呢,她要是中途退缩了,那咱们也没必要非要跟她扯这些东西吧。所以说,人先得自己立起来啊,这不是你先教育的我吗?”
“所以你就别管了,先看看她到时是什么情况吧,比起关心那个人,你还不如关心一下自己。明天要是我提问,你学不会可怎么办?”
刘秀英一下子就变了脸色:“明天教的很难吗?你可别胡说八道,你妈的脑子多聪明,你也是看到了的,可不要提问我太过于复杂的问题啊。”
刘秀英很紧张,另外两个儿媳妇也很紧张。
他们现在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了,一群人没事干,还一起围着一起念念字呢。
要是慕宁教的难的话,她们学不会,会不会被别人嘲笑。
她们都有自己的学习小搭档了,那肯定是不能够被人家给奚落。
慕宁笑了笑:“难倒是不难,你们要不好好学,再不难的课程你们也完成不了啊。”
刘秀英和王妙禾李琴花都不说话了,把手里的活快速的干完就回去复习去了。
这些方块字,她们好不容易认在脑子里,那可不能给忘了。
另外一边,慕建平的观察也有结果了。
有时候他是真挺失望的,想提拔这些知青们一把,可是他们根本就不把握机会。
这两个人的态度他都是看在眼里的,没必要再继续让他们在那个岗位上浪费时间了。
教不会别人东西,还每天装模作样的,这是干什么啊?村子里可不养闲人。
作为大队长,慕建平直接把他们叫到了大队里,告诉他们两个人,老师就不必当了。
这两个人当然不乐意:“大队长,你不能因为你闺女自己教的好,就非要把我们给弄出去吧,难不成这工分要给你闺女吗?你这样以权谋私,我们要往公社举报。”
慕建平心想着他闺女说的可真是没错,这两个人心里就没有长几个好心眼。
他也不说话,就拿出了自己记的小本本,开始念了起来。
这两个知青平日里是挺会偷奸耍滑的,也没人管他们,毕竟在村民们的眼里,这些知青都是干不了活的人。
慕建平非要揪着这一点说。
几点到几点他们去知青点偷懒了,几点又到几点他们出去晃悠了,又是几点到几点他们没有备课就上去乱说一气,还有跟村民们吵架,去偷村民卖的玉米……等等等等,很多事,都被慕建平一句一句给说出来了。
等到他说完之后,那两个知青傻眼了。
谁能想到他们的小动作全部被大队长给抓个正着啊。
慕建平那可是连时间地点和一起跟他围观的人都记下来了,想狡辩都不行。
“行了吧,现在满意了吧?收拾收拾东西,老师你们别当了,好好种地吧。”
慕建平懒得跟他们扯。
第1378章
年代白月光(24)
那两个人毫不夸张的说,一时间腿都软了。
他们根本就没想到自己做什么,大队长竟然还找人监视着他们。
之前也没感觉到啊,他们还是我行我素。
谁能想到这就被抓到把柄了。
而且这种具体的时间的把柄,他们想耍赖都没办法,人家还专门带了个证人一起去看着呢。
这下好了,这两个知青再不想把老师这个位置让出去也不可能了。
他们不好好教,人家也看在眼里了,要是还不主动离开滚远点儿,真说不定会怎么样。
再怎么说,他们跟这个村子里的人比,也还是外乡人。
要是人家半夜给他们套麻袋打一顿,那就太惨了。
想了想,这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就老老实实不敢再继续就老师这个职位发表任何意见了。
看他们听话了,慕建平没说什么。
对于这种浪费他精力和浪费工分的东西,他不想再说一句话,与其对他们教育,还不如快点去找新的老师。
两个知青老师位置让出来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听说是大队长跟踪了一天,把他们两个人的行为都记录了下来,这才让他们两个灰溜溜的把位置让出来了。
村子里的人一听,就跟冤情被澄清一样欢欣鼓舞。
之前呢,他们真不觉得这两个人有什么可恶的地方,毕竟他们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现在看这两个东西,真是哪里都可恶得很。
一点都不好好教,还占着位子不给别人机会,要不是大队长明察秋毫,说不定他们学习的脑子就被那两个知青给耽误了。
一想起来村里人就对他们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那两个知青好像知道他们不讨喜,乖乖在知青点请了两天假没去上工,就怕被人家扔烂鸡蛋。
村里人哪有那个闲工夫。
他们已经关注到另外一件事了,那就是要选出新的老师。
按照大队长的安排,还是要再选出两位新老师来,但是呢,这一次就不从知青点那边选了。
知青的素质没有提高上去,他不可能只给他们机会。
之前是觉得他们的文化水平高,愿意让他们去教书,现在看出他们的态度来了,要是还让他们去教,那还不知道是不是害人。
一听说不从知青点那边选人了,村里人开心极了。
他们真不喜欢那些人,每天眼睛好像长在头上似的,不用正眼看他们,还不好好给他们传授知识。
这种人当老师,那就是没有品德,他们被他们害了,那不是倒霉了。
慕建平直接表示会给全村人机会,开大会,大家一起选,只要小学以上的都可以报名。
他还特意强调最好是女同志。
工分实在是比较低,即使这个选老师的事,没有在年轻人的群体中引起多么大的震动来。
慕建平倒也不是说一点机会都不给知青们了,他不可能做那样的人,给人家留下画饼,还以为他们歧视知青呢。
他只是让知青们和村里的人一起参与选拔,选出是谁就是谁,谁爱报名谁报名。
知青们自然是读过小学的,连这种文化水平都没有,他们白在城里长这么大了。
但是一群人都兴致缺缺。
他们早就看出来了,村民们就不欢迎他们。
是,他们干活不行,还有时候总是给人家拖后腿,人家有理由看不起他们。
但是被人看不起的滋味,总还是有点难受的。
而且那工分实在是不算是什么太大的诱惑。
那两个乐意一起教书的,也不过是想偷懒。
只要不下地,他们做什么都行。
现在呢,大家对这个位置没有多大兴趣,讨论了一番以后就抛之脑后了。
别人都不觉得这个位置能选到他们,慕如月可并没有这么觉得。
这段日子慕如月可以说是头悬梁锥刺骨了。
能学习的时候倒不觉得,一旦她学习的机会被剥夺了,重新摸到书籍,慕如月甚至都要有一种流泪的冲动了。
她想要当扫盲班的老师,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一定要全力以赴才行。
慕如月心里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段日子,这个大家庭的人对她的态度好了一点点。
没别的,就因为她搬出了慕宁的名头。
在别人眼里慕宁很刁蛮,但是在这一群把权势看的什么都重的人眼里,那慕宁的身份就珍贵了。
人家可是大队长的女儿,村子里就一个大队长,慕宁在古代就是土地主的千金大小姐。
慕如月能跟她搞好关系,家里的人也不敢对她有多大的抱怨了。
而且他们都很清楚慕宁那个妈有多么的泼辣难缠。
但是慕如月只说她干完活以后想读读书,并没有说出她要去竞争扫盲班老师这件事儿。
她要是说出来了,这一大家人是绝对不会让她去做的。
在这个家里面,慕如月就是任劳任怨的丫鬟,一天到晚都没有闲暇,家里人宁愿翘着脚唠嗑,也不愿意搭一把手。
慕如月恨不得被他们当成一头驴累死。
可当扫盲班的老师,慕如月的闲暇时间就被占去了,而且一般大家上课的时间,正好就在饭点前后,每次那群去扫盲班的人回来,慕如月爷爷奶奶才让一家人吃饭。
如果慕如月去当老师了,晚饭谁来做?那么多口子人呢,做饭多累。
那一大家人怎么可能愿意?
料定他们不同意,慕如月连说都没说。
她一定要反抗命运,她不可能把自己活活累死在伺候这一家人上。
每个人都有尊严,慕如月不相信她会永远都困在一个小院子里,她要努力为自己争取。
她的想法一家人自然是不清楚的,他们还像看热闹一样讨论着扫盲班谁来当老师。
听着他们的讨论,慕如月非常聪明,一言不发。
只要她敢说别的话,她奶奶就敢用棍子抽她。
而到了第二天,准时开大会时,慕如月故意走在了后面,不跟那一大家人走在一起。
这家人也没看出什么不对劲来。
慕如月只有在干活的时候才有用,别的时候她死在外面,说不定这家人都不会管。
第1379章
年代白月光(25)
慕建平看了看,人都齐了,就直接说:“好了,小学毕业和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的都可以上台来了,你们谁要当着老师就对自己做个介绍,然后发表一下演讲,说说你为什么想当老师。”
村里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小学文化以上的屈指可数,慕建平压根就不需要提前组织。
他说完之后,一个有些瘦弱的男人就上台来了。
他看上去态度十分的不严肃,说着说着还自己笑起来。
一群人不明所以,看他笑,他们也跟着笑。
当说到要当扫盲班的老师的理由,那个男人倒是难得严肃了一回。
他表示自己身体很差,赚工分的话赚不到当老师那么多,所以他才来当老师。
他非常认真地表示让大家都投他。
都是一家人,大家都是同一个姓氏,没必要不投他,不是吗?
这年头很多人就是讲究人情世故,不管做什么事都得看亲戚关系,毕竟一个姓氏的人一起生活,沾亲带故是正常的。
可是这个男人没有想过,正因为村子人的姓氏大多数都统一,互相都有亲戚关系,那他的优势就不大了。
别人都是亲戚,那相当于亲戚这一层关系不存在。
主要的还是要看能力如何。
最近慕宁给这群村民上课,成果还是有的,一群人的表达能力比这个男人强了不少。
他们讲故事的能力很强,表达也很流畅,对于男人磕磕绊绊还暗示的行为,自然是一点都看不上。
笑是笑过去了,票是不可能投的。
那个男人下去了以后,又接连上来了几个。
大家都吊儿郎当的,看上去对这个老师的职位并不看得多么重要,反而是为了来出风头。
他们认字,也没有去上过扫盲班,并不清楚慕宁是怎么教学生的,也不知道这群人已经接触到了名师,根本就看不上他们的能力。
他们只觉得这村里面就几个认字的,作为认字的其中的一员,他们被选上,那不是理所应当嘛。
而且老师这个活不好干,工分也不多,要不是看在亲戚的面子上,他们都懒得去选。
一群人就是怀着迷之自信上去、迷之自信下来的。
慕宁看出他们心中所想,什么话都没说。
她只观察女主一个人,如果她连上台的勇气都没有,那慕宁以后就不会帮她了,她不做亏本的买卖。
不过幸好女主还是有气魄的,在等到几个人都说完之后,慕如月深吸了一口气,走上了台。
看到她上去了,慕如月的爷爷奶奶和那些伯伯什么的都吓了一跳:“你干什么啊?你上去干什么啊?”
慕如月没有理会他们的质问,她自然是要为自己争取人生,要不然她为什么要走到台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