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所以说,这辈子慕宁可以不参与男主和女主的感情线,只要自己活得好就行。这样还不错。
第1357章
年代文白月光(3)
慕宁起床,伸了个懒腰。
她这次自然是穿到了原主掉进河里被救起来以后的阶段。
从这一天开始,原主对男主真是又恨又爱,反而更加爱而不得了。
烈女怕缠郎,是原主的行事方针。
谁能想到,一条路走到黑,等她走到尽头,尽头还真是黑的。
既然慕宁来了,那当然不可能非要撞南墙了,她又不是铁头。
她先站起来活动了活动。
原主也就是发了一次烧,别的身体状况都没有。
刘秀英给她开小灶,吃了好几顿鸡蛋,又喝了红糖,身体是恢复过来了。
虽然慕建平家比一般人家要富一点,但也没有富到哪里去。
慕宁找了半天,终于从犄角旮旯找到了一面已经破了一半的镜子。
其实原主长得挺不错,她上辈子嫁的那个家暴男,一半是看中的是大队长和三个儿子他们的家庭,另一半就是看上了原主的脸。
她在村里也算是一枝花。
只是原主实在是想不明白,非要搞出一些小动作,搞得大家都不喜欢。
慕宁正在照镜子时,刘秀英带着一个穿着比较整齐的男人总是进来。
“她田柱叔,你帮她看看是不是着魔了,回来不声不响坐在那里,就跟愣了似的,现在……你怎么下床呢!”
刘秀英正在跟男人说话呢,一看到慕宁站在那边看他们,脸色瞬间就不好看了:“死丫头,病还没好就又要往外边跑,你的心就那么野!”
慕宁表示这就是原主留下来的后遗症之一。
自从她迷恋上了男主顾子言,一天天的不着家,刘秀英找她干活是找不到的,吃饭也找不到。
这下好了,一下子没拘束住,自己家的孩子闹出那么大个丑闻,哪怕没几个人知道,刘秀英还是呕的要死。
于是看着从小看到大的闺女也不顺眼了。
刘秀英本来就是泼辣的脾气,要不然她怎么能掌家。
慕家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慕宁是最小的,她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老大叫慕家尚,他在县里当工人,这还是费了把劲儿考上去的。
在当工人之前,他在村子里就是个普通的农民,作为村长的儿子,他还是有点本事的,娶了隔壁王家大队的二女儿王妙禾,俩人生了一儿一女。
慕家尚现在自己在县里上班,王妙禾带着两个孩子柱子和大丫跟慕建平刘秀英夫妻俩一起住。
老二叫慕家华,从小就是个书呆子,就爱看书,学习成绩也不错,后来不知道他是打通了哪个穴位,搞出来了一个农家发明创造,获得了一个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就去上大学了。
他上大学之前也结婚了,娶的是同村的李琴花,两个人只有一个闺女,慕家华给起的名字叫慕舒舒,小名就叫舒舒。
现在他不在家,李琴花同样自己在家带孩子。
老三叫慕家新,他从小就爱钻营,脑子也灵活,找他爹寻摸了个机会到镇上跟人学开车,后来就变成了领导的司机,工作体面眼界也高,到现在还没找到对象。
其实真要说起来,慕宁这一家人还真不错了,在村里面也是数得上的。
不过在原著里面,他们一家人都是反派,原主的这几个哥哥也被形容的一个比一个坏。
不过没关系,他们只要对慕宁好,慕宁就会给他们掰过来。
“娘,你在胡说什么呢?我哪里又往外跑了?你没看到我在照镜子吗?我都落水了,我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变丑了。”
慕宁忍不住撅起了嘴,露出了一个委屈的表情。
“你少出那个死样,谁让你漏水的,还不是你自己……”
说到这里,刘秀英诡异地一停顿,她这才想到有外人。
慕田柱假装没有听到母女俩的嘴角官司,询问道:“我给慕宁看看吧,她要是没事儿的话,就不用再吃药了。”
刘秀英反应过来以后,连忙露出了一个笑脸:“对,他叔,你给她好好看看,要是不行的话,再给她吃两天。”
作为卫生所唯一一个医生,慕田柱的手艺没高明到哪里去,只能跟别人看一下小毛病。
掀了掀慕宁的眼皮,又给她把了把脉,慕田柱表示:“嫂子,慕宁应该没什么问题了,这病好了,再让她养两天也行,毕竟下水了,还是得好好养着点。”
听到他说没毛病,刘秀英就松了一口气。
她连忙又给慕田柱塞了好几个鸡蛋,一路上好话不断,把他送走了。
等关上了门,刘秀英又露出凶狠的模样:“你给我上床躺着,没听到人家说吗?还得养两天!自己非要下水还不听话,你就非得把我气死是不是!”
慕宁连忙举双手求饶:“行行行,我上床躺着您,您可别生气了,气大伤身。”
刘秀英听了她的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她是为什么生气?
她原来有儿有女,媳妇也都娶到了,只要操心小儿子跟小女儿的婚事,就算是任务都完成了。
可现在呢,她闺女一点不给她省心,每天都在给她变着法儿丢人。
现在还把自己弄病了!
她要是一个恶毒的后妈,早就把她扔在一边不管了,给口水都算是好的。
可她是亲妈,不能够看自家姑娘脸色苍白还不管不顾,这为了给她看病来来回回送出去多少鸡蛋了。
她养的那些鸡,本来就是有数量的。
“你还好意思说,你不是因为你是为了谁,你说说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是为了让你搞出这些麻烦来的吗?你就一点不体谅你爸你妈,非要给我们找麻烦!我真是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碰到你这个孽障……”
刘秀英骂起人来是一串一串的,停都停不下来的那种。
慕宁就只能等她骂完,这才表示自己累了,要回床躺着了。
等她躺好以后,闭上眼睛,刘秀英自然而然就停下了。
她又不能够打扰慕宁休息,只好把一肚子火又憋回去。
慕宁觉得原主实在是身体还可以,其实落水到现在也没什么问题了,不过刘秀英既然让她养着,那她就养着呗。
第1358章
年代文白月光(4)
父母的爱她都感受到了,那她也不能把人家的好心往外推吧。
她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等到醒来,刘秀英还是看到自己闺女还在睡,把她给弄醒的。
人家都在下工准备吃饭了,她还没睡醒,哪怕她病了,刘秀英还是看不惯。
“快点起来吃饭,去洗洗手,饭桌上少说话,别惹你爸生气,他忙活了一天了,看到你再生一肚子火,晚上还能睡得好吗?”
慕宁此刻在家里就是一个炸弹,谁见到谁生气。
哪怕她两个嫂子,也是对她气不打一处来。
这个小姑子明明有了很好的前途,非要扒着一个知青不放,搞出这样的丑闻。
要不是那个知青忌惮他们公公,不敢往外说,那丢的可不是一般的人。
全村都要挨数了,这年头虽然没之前那么严了,但是慕宁兔的事也是的的确确不体面
慕宁一出来,就发现她的两个嫂子,两个侄子和一个侄女已经坐好了,都在等她。
饭早就摆在了桌子上,慕宁看了看,炒了一大盘土豆,然后还有一大盆韭菜里边夹杂着一点蛋沫,一人一碗稀粥,就算是他们的晚饭了。
就这样的伙食,在他们村子里都算是好的。
这时候,刘秀英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一个鸡蛋,在众目睽睽之下,放到了慕宁的碗里。
两个侄子和一个侄女不约而同地咽了一口口水。
小孩子已经懂什么是好吃的了,鸡蛋足够占据他们所有的视线。
但他们知道,是因为小姑姑病了,才会有这么好的待遇。
小姑姑……当时好多人都说快要没了,救回来了以后,就该受到这样的款待。
这是刘秀英教的。
她可不想让两个孙子孙女埋怨她,但又想给小女儿好的,自然是要把慕宁的病情说的严重一点。
这种话骗小孩子还行,骗大人那可就不行了。
慕宁在整个家里的地位就是高,谁让人家是唯一的闺女呢?
王妙禾的眼睛里闪过了一丝不屑,她还不会因为一个鸡蛋就怎么样。
她男人在县城里当工人,每个月有十几块钱的工资,除去自己的话都带回来,交工以后也会给她留一块钱的零花钱,够她舒舒服服地过日子,顺便给儿子整点好的。
李琴花就没那么想得开了。
她有些愧疚地低下了头,她觉得婆婆连鸡蛋都不舍得给她女儿吃,是因为她没有给慕家华生个儿子。
可是现在慕家华已经去上大学了,她也没机会呀。
而且一想到慕家华去上大学,两个人多年不见,她连大字都不识几个,说不定她男人就把她给抛弃了,李琴花就更加难过了。
她本来就是个比较敏感的性格,原来嫁到这里,还以为嫁到了福窝里,可是没多久,她男人就因为发明了一个东西,连她都搞不清那是什么东西,就莫名其妙去上大学了。
那自然是全家的好事,她也高兴过了,可是高兴以后自然是无限的惶恐。
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人,什么也不会,就会种地。
她的男人那么厉害,动不动就搞出这个那个,还获得机会去上大学,那这样一来,他们两个不就不匹配了吗?她是真怕陈世美的事儿发生在她身上。
因为李琴花和慕家华结婚的时候没有领证。
在他们农村根本就不兴领证,只要有婚礼,那就算是住在一起了。
领证还得花钱,他们都没有那个费工夫的意思。
那一年正好工农兵大学有名额,慕家华又搞出了发明,公社就来问他,有没有结婚。
慕家华是个知识分子,他自然知道怎么说才好。
其实他是真的没有结,毕竟连结婚证都没有,在法律意义上,他就是个未婚人士。
谁都没法硬逼着他说有婚姻。
这样一翻操作,那时候又不严,他就去上学了。
等到他去上学,上了半年,李琴花就生了他们的女儿。
就连孩子的名字都是慕家华写信回来给取的。
他脑子好使,有能力,在大学混的挺好,但是,正是因为丈夫越来越厉害,李琴花才越发的忐忑不安。
她可没忘记,那时候她已经嫁过来了,慕家华直接说他未婚的事。
虽然在这种意义上来讲,他的确是未婚,没有违规,可是,李琴花还是被伤了心。
那时候一家人都高兴,她再难过也没人管,李琴花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至少有个女儿,她在家里住下了,也算是有个依靠。
可是没有儿子,李琴花还是没办法踏实。
婆婆的确不重男轻女,那是因为她生了三个儿子,可李琴花家里就没那么好了。
她有两个弟弟,从小她就是给这两个弟弟当丫鬟的命,洗尿布做饭,背着他们去种地,李琴花都做过。
她的爹妈可不把他当成女儿看,就盼着能用她来换点彩礼,也好给儿子。
就是因为看中了她的勤劳能干,李琴花才侥幸嫁到了大队长家里。
可是嫁进来了,李琴花总觉得这一家人并没有完全接受她,一个鸡蛋都不舍得给她孩子吃,不就看出来了吗?
李琴花想着想着就悲从中来,头低下去,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刘秀英看出了二儿媳妇的想法,一句话都不想安慰。
她就不明白为什么这儿媳想这么多。
是,她儿子有出息,当时刚结婚,钻了个空子就去上大学了,但是她也没让她儿子跟把自己的老婆给踢了。
他们都有一个闺女了,好好把这个闺女带大,慕家华眼看着大学都快上完了,不知道他分配什么工作,要是有个好工作,李琴花跟着去享福,这不就行了。
天天她装那个林黛玉,动不动就觉得家里人对她不公平。
现在流行吃大锅饭,吃多少都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盯着的。
刘秀英认为她可不偏心。
两个儿媳和三个孙子孙女吃的都是一样的,她比他们吃的还要差呢,她都没说什么。
慕宁就不一样了。
她还是个大姑娘,没有找对象,要是吃不饱饭,别人怎么看她家。
更何况慕宁小时候身体就比较弱,要是不好好养着,就一直生病。
第1359章
年代白月光(5)
刘秀英又不是说故意针对她的两个儿媳,那儿媳妇跟闺女总是不一样的。
她自己的闺女,她要是不疼的话,谁来疼?
刘秀英没觉得时不时给慕宁塞鸡蛋,炖鸡蛋汤,喝红糖水有什么不对。
她也没拿他们的钱,刘秀英自己种地,她也养一些鸡鸭什么的,现在查的已经没那么严了,她也会拿一些鸡蛋去换一些别的东西。
给自己孩子吃还不行了?
刘秀英刚开始看到儿媳妇那样,还想安慰安慰她,到现在,慕舒舒都三岁多了,她早就学会了视而不见。
她都学会了,更不用说王妙禾。
王妙禾天生心眼多,她作为另外一个大队的大队长闺女,能选的人可多着呢,但是她就认定了慕家尚,毫不犹豫地嫁过来了。
原因很简单,一是长得慕家尚的确不错,高高壮壮,五官立体挺拔,跟一群汉子站在一起,他一定是最出众的。
王妙禾一眼就相中了。
另外一点就是,慕家人文化水平都可以,慕家尚上到了初中,她才小学毕业,那肯定是比她学历高。
慕家尚家里也是比较宽裕,而且对她好,两人当时相亲,慕家尚就承诺除了交公中的钱,别的钱都由她管。
结婚以后,果然就是这样,慕家尚虽然在县城里上班,却一点都不长花花肠子,王妙禾手头多着呢,好东西也多。
她娘家跟她所在的大队水仓大队离的又不远,想回娘家,什么时候都回。
孩子想吃什么,她也会带着去公社那边的供销社买。
总而言之,她对孩子不错,生活也好,看上去就心太平,人也和善。
跟她一比,李琴花总是苦着一张脸,就非常不讨人喜欢。
当然,家里最不讨人喜欢的,现在是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