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温宁让陆耀去清点数量,自己则随机抽出几本检查,看看印刷质量,是不是每一页字数都清晰,或者有没有页码错乱的情况。抽查了七八本,温宁没发现任何问题,陆耀那边也清点完,数量是对的。
温宁把随身挎包里装的货款拿出来道:“伍主任,我们验收完了,没问题,这是货款,您数数。”
伍主任把装钱的信封拿在手里,完全没打算数,笑着道:“不用数,你们先跟我去办公室,我让厂里的会计开收据,这个运输你也不用担心,我们厂有运货的板车,一会儿我安排师傅跟你们跑一趟,运到你们指定的地方。”
伍主任安排得井井有条,温宁心道大前门没白送,唇角漾开笑容:“那麻烦伍主任了。”
“嗐,客气啥,捎带手安排的事儿”,伍主任领着两人往办公室走,路上忽然想起亲戚拜托的事儿,对温宁道,“对了,一会儿你的参考书我一样买一本,我亲戚家孩子马上高三,正好用得着。”
那可是状元笔记,伍大壮亲自验证了效果,所以伍主任对效果那是深信不疑,四科八本参考书,他一本都不落下,全都要买。
书的定价伍主任也清楚,到办公室,他先从抽屉拿出八十块钱给温宁,温宁也会做人,直接把钱推了回去,笑盈盈地说,“您太客气了,我能拿到这么低的印刷价格还是沾您的光,这书呀,我送您,您拿回去给亲戚孩子看看,以后拜托您帮我多宣传宣传。”
八本书成本价才十六块,直接送伍主任卖个人情,不亏。
伍主任没推脱,转头道:“行,我让亲戚朋友都给你宣传宣传,我们厂里领导也有孩子在念高中,一会儿我要碰上再帮你问问,有没有要买书的。”
”好,谢谢伍主任。”温宁唇角两个小梨涡,笑容甜得要命。
伍主任看着她的笑容,一下觉得春风拂面,舒服极了,长得好看又会做人,说话办事大大方方,谁不喜欢?以后他儿子找儿媳妇,就得按这个类型找。
伍主任心里的想法,温宁不知道,她结清货款,拿好收据,便跟伍主任告辞。
厂里的板车师傅帮忙把货拉到了宁雪琴租的房子那边,温宁把货放到了之前的暗房。
看着房间里八大摞的参考书,陆耀和温宁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充满干劲儿,接下来,就是把这些书全都卖出去,大挣一笔!
但怎么卖呢?
参考书现在还没有名气,只能他们主动去销售。
温宁早就想好了销售渠道:“二哥,你拉一批书,去学校附近卖,马上高三生要回学校上课,还有各个学校的复读班也开设起来了,这些学生正是需要参考书的时候。”
“我挑效益好的单位家属院门口卖。”
效益好就意味着高收入,舍得给孩子教育投资,这些人妥妥的目标客户。
说干就干,陆耀把家里的自行车骑过来,往后座绑了一摞书,骑着去附近学校。
温宁也借来一辆自行车,每一类型的书装了三十本,再找出之前在军研所登记的购买名单,准备去单位送货,顺便再销售一批。
陆耀那边,不出温宁所料,去的正是时候。
一批高二生正式升入高三,暑假便返校开学。陆耀先去的101中,他上过电视采访,只要是关注高考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他的脸就是活招牌,一看到便有学生主动走过来搭话:“哎,你、你是那个高考第二名吧!上新闻那个!”
其中不乏有女学生,羞涩地抬眸看一眼陆耀,又低头笑。
“同学,买参考书吗?这是我和今年的高考状元一起编写的学习笔记,我们所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都在里面,还总结了不少考点,要不要看看?”
陆耀长得又高又帅,咧着一口大白牙,阳光又热情,女同学们被他笑容晃花了眼,当即便掏钱要买书,甚至都没看书的内容,跟后世为偶像冲销量的粉丝有得一拼。
“陆同志,数学和物理的参考书我都要!多少钱?”
陆耀笑得更加灿烂:“十块一本,数学和物理一共有四本,你全要吗?”
“要!全要!”咔,女同学掏出四十块钱,直接递过去。
陆耀把四本书递给她,学着温宁的话术,道:“同学,回去麻烦帮我多宣传宣传,买参考书就找我。”
女同学羞涩地点点头,拿着书恋恋不舍地走了。
一个走了又来一个,掏钱咔咔爽快。
男同学们倒是理智些,好歹拿过书看看,不过但凡有点基础的同学,翻看几页书,便知道含金量有多高,总结得有多全面到位。
尤其是各种数学公式,还配合例题讲解,很多难以理解和运用的公式,通过看这本笔记,很快就领悟了。
还有英语资料,更是惊为天人,仅用了一个例句,一个表格,就把英语的时态讲得清清楚楚,什么一般现在时、过去进行时、将来完成时……十六个时态他们从来没区分明白过,现在只看一张表格,就恍如大悟。
不愧是状元秘籍啊!
就是牛逼!
买!
“陆同学,我要这两本英语参考书!”
“我要数理化的参考书!”
“我所有科目都要!”
“……”
不一会儿,陆耀就被一群同学给围了起来,个个都要找他买。
陆耀一手收钱,一手交货。
很快载过来的一百本书就卖完了,包里的钱多了一千块!
看到大家购买热情高涨,陆耀安抚道:“没买到的别着急,等着!我马上回去再拉一摞书过来。”
陆耀骑着自行车,脚下生风,浑身干劲儿十足。
这挣钱的感觉,真不错!
第240章
取名无能
陆耀这次回去运了300本,自行车前后左右能绑的地方都绑了,才瞪着车返回学校。
学校门口早就聚集了一大批高三生,甚至附近学校的高三生也过来了。
”诶!来了来了!”
“陆同学来了!”
看到陆耀出现,一个个跟见到文曲星下凡一样,激动得直叫唤。
陆耀车一停,学生们便潮水一般涌来过来,把他团团围住,手里拿着钱摇晃,嘴里喊着自己要买哪个科目的书。
“大家别着急,排好队一个个来。”陆耀热情招呼。
不管哪个年代,学生都是素质最高的那批人。
闻言全都自动排成一溜长队,等着买书。
温宁那边。
她先骑着自行车去军研所门口,门卫早就认识她,都没用登记,直接放她进去。
进去以后温宁便先去行政办公楼找张姐,上次登记买参考书,就是张姐带的头。
一见到张姐,温宁便面带笑容的上去:“姐,我是过来送书的,上次你们订的参考书,我印出来了。”
“哎呀小温,你可来了!”张姐孩子最近刚返校上高三,正愁学不懂呢,一看到温宁出现,仿佛看到救星,激动得拉住她,“我看看,书呢?”
温宁把四个科目的参考书拿给张姐:“姐,文科类的书不让印,所以只有理科和英语的,每个科目有两本不一样的类型,您可以根据您家孩子的情况来选,像数学这科,要是基础好,就直接买这个状元题库,要是基础不太扎实,那就买这本公式大全。”
张姐不差钱,在读书上尤其舍得给孩子花钱,毫不犹豫地道:“我都要!你出多少本,姐买多少本,姐相信你。”
温宁自学中学内容的事儿,之前早被李姐那几个宣传遍了,本来是想借此贬低温宁,没想到温宁考了个高考状元,那她曾经的这些事例反而变成正面例子,自学都能考上状元,只能说明第一她聪明,第二她擅长学习,学习方法非常有效,那这样的话,总结出来的学习笔记自然非常有用。
所以,都不用温宁多费口舌解释,就冲她的亲身经历,大家就愿意相信,愿意买单。
温宁拿了八本书给张姐,报了价格,又眉眼弯弯地道:“谢谢张姐支持,以后您家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来问我。”
孩子学习就是张姐的软肋,听着温宁这话就舒服,豪爽地付完钱,“哎呀小温,等你有空,你给我家大宝讲讲你是咋学习的,他这孩子吧,就是不开窍。”
温宁:“没问题啊张姐,最近您儿子高三该开学了吧,那就等周末,我上您家帮您开导开导孩子。”
“那敢情好!谢谢啊小温!”张姐笑得看不见眼睛,看到温宁手里拿着购书名单,主动道,“你把名单给我,我去帮你喊人过来领书。”
温宁感激地道谢,把名单给张姐。
张姐在工会,单位上的人基本都认识,没一会儿就把剩下的14个人都通知到了。
陆续有人过来找温宁。
有张姐在旁边站台,时不时鼓动几句,过来的人几乎一买都是八本,八十块钱咔就花出去了。
自古家长最舍得花钱的就是孩子教育。
让他们花八十买别的东西他们不一定舍得,但是花钱给孩子买参考书,那绝对眼都不眨。
加上有高考状元这个活招牌,再一看书上面印的名字,状元秘籍!
啧啧,根本控制不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谁不想自家孩子能考状元?
所以,买,必须买!
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温宁运过来的书全部卖完了。
还有没买到的同志要订,温宁跟上次一样,拿了张表格让他们登记,到时候她统一把书送过来。
一统计,又有十个同志要给孩子买参考书。
本来温宁还想着发动在军研所的人脉,让亲妈、干妈还有干姐苏萍帮她一起卖书,现在看这个火爆程度,估计都不用她们帮忙,光是这些买过书的同志就足以帮她宣传了。
温宁收起表格,跟张姐道了谢,又跟其他的同志约了明天取货的时间,才离开行政楼。
一看时间离下班还早,温宁先去亲妈的科室转了一圈。
上周生病,温宁几乎一周的时间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医院,没去宁雪琴那边,以往每周她都要去看看宁雪琴,现在突然一周没去,宁雪琴还以为出什么事儿了,往陆家打过电话,温宁怕她担心,没说自己发烧,只说在家编写参考书。
看着女儿出现,一张小脸白里透红,气色很好的样子,宁雪琴彻底放心了。
温宁跟宁雪琴唠了几句,中间有同志过来取档案,温宁便让她先忙,改天去她那边看她。
从宁雪琴的科室出来,温宁又想着要不顺便去看看陆进扬,跟他分享一下自己顺利开张的好消息。
她把自行车停在科研楼外,往里面走。
站在科室门口,温宁往里头张望,很快有人认出她:“嫂子?你找陆同志吧,他出去开会了,估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陆进扬不在,温宁也就不等了,对那同志笑了笑:“没事儿,我先回家了。”
温宁正准备往外走,迎面看到一抹熟悉身影,居然是季明舒。
“宁宁,过来找进扬吗?他不在,有什么事儿你可以告诉我,我帮你转达。”季明舒一手拎着一个搪瓷茶杯,看起来像是刚洗完杯子回来,看向温宁的时候,她唇边挂着浅淡笑容,一如既往的表情,但温宁总觉得她这笑好像带了层面具般不自然。
温宁摇摇头:“不用了明舒姐,我就是路过,我先走了。”
“行,那你慢点”,季明舒表情不变,客气道。
温宁点点头,两个人擦肩而过。
走过两步,温宁想到她刚才手里拿的茶杯,总觉得有点眼熟,因为那个杯子侧面印着飞行员专用的字样,整个研究组,好像只有陆进杨一个人是飞行员。
温宁下意识地回头,看着季明舒走进办公室,然后一直往里面走,把手里其中一个茶杯放到了陆进扬的办公桌上。
所以那个杯子还真是陆进扬的?
季明舒这是帮陆进扬洗杯子?
温宁站在原地,秀眉微挑,心里隐隐有点膈应。
季明舒回科室坐下没多久,就被领导喊到了办公室。
第241章
今日突发
办公室内。
“坐,小季。”副科长眉眼间透着些微凝重,抬手指了指自己办公桌对面的椅子。
季明舒微笑着坐下,副科长将一份材料推到她面前,艰难道:“小季,经过组织研究决定,要给你调换岗位,你以后不用参与项目研究,只负责你们科研小组的日常办公室事务。”
“当然嘛,这个工资等级也会相应的降一级。”
季明舒脸上的笑容瞬间僵硬:“您说的办公室日常事务是指?”
副科长:“就是你们项目各类资料的整理、翻译、归档等等工作,还有帮你们研究组的成员领领材料、办公用品之类的,偶尔上面发的什么通告、文件之类的,你负责组织大家贯彻落实……”
听着副科长随口就是一长串的工作内容,季明舒面色越来越僵,说那么多,不就相当于让她在办公室打杂吗?
她之前可是研究员头衔,现在是让她变成办公室主任吗?
开什么玩笑?!
她极力控制着脸部表情,让自己尽量从容淡定一些,问道:“科长,组织为什么会突然给我调岗吗?”
副科长为难地抿了抿唇,“你作为留洋回来的高材生,上面其实对你非常重视,当然也很关注你的工作表现。这段时间,你们组的进度一直落后原定计划,上面领导追问原因,几个领导对你们组所有研究员的工作表现进行了考察,发现你负责的数据不止一次出现错误,耽误了进度,你也知道,这个项目上面非常重视,催得也很紧,所以……抱歉。”
听到自己数据出错的问题,季明舒眼神闪烁了一下,接着深吸了口气,点点头道:“明白了科长,我尊重组织的决定。”
副科长:“你今天去人事科办一下手续吧。”
季明舒:“好。”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季明舒嘴角的弧度立马撇了下去。
其实她并不如外人看到的那么光鲜靓丽,从国外回来的时候,除去给陆家人买礼物的钱,全身上下只剩不到50美金。
她很缺钱。
现在又从研究员变成办公室干事,工资和津贴降一级,一个月少了足足30多块,想要维持好一点的生活水平,更加不够了。
季明舒沉着脸走出科研楼,去行政楼那边办理转岗手续。
经过工会办公室,正好听到几个中年女同志围在一起讨论,手里还拿着什么书:
“状元就是状元,你看这笔记编写的,清晰明朗,一学就会,连我看了几页都明白了。”
“是呀,怪不得人家自学都能考上状元,有这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的能力,干什么不成功呀?哪怕以后到单位工作,肯定也是栋梁之材。”
“生意头脑也厉害,就说这参考书,一本十块,四科八本,那就是八十块,我们这批15个人购买就是1200块,除去印刷成本少说也能挣一半吧?人家一天挣的钱,顶我们一年的工资。”
“哎哟不算账还不知道,一算挣这么多呢,脑子聪明、长得漂亮、嫁得好还会挣钱,真是羡慕宁雪琴,生了个这么优秀的女儿,陆队长也有福,娶了个好媳妇儿呀!”
尽管众人没说名字,但季明舒还是立刻话题的主角是温宁。
温宁这段时间在单位大出风头,走到哪里都有人讨论。
听说还在卖什么笔记。
当时季明舒没放在心上,现在听到这些同事聊天的话才惊讶,原来温宁卖一天书能挣600块!
600块是什么水平,她研究员的工资80块一个月,600块相当于7个多月的工资了!
之前还以为温宁读书靠陆家,没想到她自己那么能挣钱。
季明舒眼神暗了暗,收起心神,正要迈步从工会门口经过,结果一抬头,便看到对面满脸不屑表情的李姐。
李姐之前质疑温宁水平差还卖笔记,结果转身温宁就考了个状元,李姐因此在单位被臊得抬不起头,大家私底下都在嘲笑她眼神不好,好好的状元笔记当垃圾扔了,现在想买都买不到。
李姐也听到办公室内众人的议论,与季明舒对视一眼,扯了扯唇,语气酸溜溜地道:
“一个国门都没出过的人有什么资格卖英语参考书,也不知道是不是瞎编的笔记,脸也真大,季同志,你说是不是?”
季明舒淡笑道:“温同志是高考状元,英语水平应该不错,不过正规出版社的英语参考书肯定更权威一些,可惜国内目前还没听过有哪位英语专业的教授和专家出书。”
正规出版社?
听到这几个字,李姐若有所思地眨眨眼。
“先走了李姐。”季明舒不再多说,转身离开。
陆家。
温宁跟陆耀正兴奋地围坐在餐桌旁,一起对账。
温宁把今天收到的钱放到桌上,数了一遍,“我今天卖了150本,收到货款1500块,除掉成本,净赚12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