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冷潇笑了笑,“帝都,医生,嗯……对于玄学略懂一二三。”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所有云雾都拨开了。
“那就是说,我当初算出来的人,真是你,不是那冷筱。”
第684章
你所看到的卦象
冷潇摇头,“不,她也是,而且她的野心很大,就是心机一般,谁都看不起,暂时来说不成器侯,往我东宫里搭线,但一切都在我的监视中,偶尔放点消息出去养着她,留着以后用。”
明无道诧异地看着她,“你竟然知道?她是我的弟子,我都一直摸不准,当初收她的时候,是觉得她有可疑的,便想着收下在身边监视着,没想到你比我更先一步。”
冷潇问道:“其实,你当初起的卦象是怎么样的呢?”
“卦象直指冷氏女,对太子不利,或会伤了太子的性命。”
冷潇虽知大概了,但听了之后还是心头微沉,因为这个卦象和她当初在墨玄系统里看到的是一样的。
正确来说,墨玄系统比她所起的卦象要更明确一点,她当时是看到了画面的,她杀了南宫翼天。
但不管是以画面呈现,还是只破解玄机,最终都将指向同一个结果。
那就是南宫翼天会死在她的手中。
“我在极力避免这个结局,人生中许多事都是充满着变数的。”
明无道看着她,“你这么有信心,是好事,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这些都是过往成功的例子,但眼下没有什么明确的指明,你也不知道往后的路会怎么走,最重要的是,你能控制的人和事,其实不多,像这一次权力完全凌驾了我的意愿,面对强权,抗争有时候显得毫无意义。”
“我知道你的意思,变数有好,也可能更不好,但只求尽力吧。”
明无道微微颌首,“我劝你一句,别有太多的牵绊,牵绊少了,软肋就少,不轻易被人拿捏。”
冷潇顿了顿,苦笑,“但是,牵绊有时候就是活着的动力啊,凡事都两面看,我见一步走一步,能筹划的就先筹划,不能筹划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明无道被她这句话触动了,“以往我对你不够了解,总以为定数就在前面等着,所以我一直留在东宫里就是希望最后能帮上一点忙,但现在看来,你并不需要我。”
“没到最后一刻,怎知道我不需要你呢?我心里也充满了矛盾和茫然的,只不过,那些牵绊容不得我逃避,我只能选择直面,先生,恕我直言,就算你要进后宫去,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信念,别灰心丧气,活着一天,就有希望能改变一些事情。”
明无道笑了起来,“想不到还要你来鼓励我,太子妃,你真是坚强得让人心疼。”
“有在乎的人啊,所以容不得我摆烂。”冷潇笑着,眉眼里尽是幸福。
如飞蛾扑火也好,她前生年少时便没了亲人,就算她再厉害再能耐,骨子里都是渴望爱的。
现在她有自己的家庭,纵然之后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她也愿意的。
明无道说:“冷筱那边,我是盯不着了,一切就拜托太子妃。”
“放心,她暂时还算是我的棋子。”
明无道叹息,“原先风平浪静,便以为控制一些好动的因子,就能控制住场面,继续风平浪静,却不知,早就风起云涌了,我太大意了。”
“不是先生大意,是先生一直迷茫,不愿意参与,却也放不下心,这是因为你见了预兆的原因,看见了,其实就会充满各种迷惑,觉得做什么都未必能改变结果,徒劳一场自然就不积极了,我原先也是这样的,但我现在不看了,用双脚去走,走一步,踏稳一步。”
第685章
希望皇上不会后悔
和太子妃一番话之后,明无道想了许久,不得不承认,太子妃最后一句话是正确的,也正中她的心事。
她骨子里就不是那么与世无争不理世事的,只不过是预见了一些结果,觉得做什么都徒劳。
但是又不是那么甘心,觉得可以稍稍地干预一下,但是这干预不是积极的,甚至是被动的,这就导致了她今日被动的状态。
往后,还要这样过下去吗?
她斟酌了许久,慢慢地寻到了答案,是的,结果就算摆在那里,过程还是很重要的。
不管如何,她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只在红线上徘徊,既不进也不出,她正式踏入这个旋涡中心了。
希望皇上不会后悔,她并没有太子那么心慈手软。
她当即出宫一趟,回到了她的明月山庄,重新挑选了两个人,且下了一帖子,请了一些旧日相识过来聚一番。
正如她之前所说的那样,她曾指点的人如今有许多在朝为官,这些人,便有身居要职的。
再者,早些年隐居之前,结交的江湖游侠,名流富商无数,这些人近年来虽没有再来往,却对她十分敬重,每年书信问候,言词恭谨。
越是成功的人,越是对玄术怀有敬畏之心,加上曾经得过她的指点,忠诚度很高。
这些人,往日她都散去了,既是不图什么,只求安静过日,也不用玄术计算,只保留了皇太后这么一个客户。
但如今不一样了,既然被迫卷了进去,她就不会孤身一人作战。
她从来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
她安排了一番,往日带进宫的人都是学识渊博的,如今留在山庄作为后援与联络,重新挑选的两人,则是武功高强之女,能在危险关头发挥全身而退的作用。
以前她没站在太子这边,现在是确定了选边站,自然要有一番筹谋的。
等布局之后,她才回到东宫去,礼部还没定下吉日,她还能继续给孩子上课。
她特别珍惜这最后纯粹的时光。
不过,这几天她都没打算教学,而是只跟孩子们讲故事,讲历代君王与忠臣的故事,也讲民间流传的一些忠孝仁义的故事。
孩子们以后会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但是他们的底色,应该是要保留这些忠孝仁义的基调。
也许,他们以后迷茫的时候,能想到种植于年少时的正气,也希望这份正气,最终能为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她也说一些隐忍的故事,例如越王勾践的事。
她告诉孩子们,要成大事,有时候需要忍受一些非人的屈辱。
孩子们听了之后,虽然不是很理解,大人的世界怎么那么复杂呢?天恩觉得有一天吃三顿饭,睡觉有床有被子,已经是最幸福的事,还要求什么呢?
斯年则沉思了好久,与生俱来的皇脉,让他隐隐地有些意识,世间很多事都要斗争的。
他们也知道老师要离开东宫了,以后会由卢太傅教他们的。
天恩和斯年都很怕卢太傅,觉得卢太傅很凶,尤其斯年对卢太傅是有很深的心理阴影,所以越发不舍无道老师了。
明无道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跟他们说卢太傅虽然严厉,但严师出高徒,以后他们都会像卢太傅那么有学问的。
第686章
自成一股势力
礼部那边,很快就定下了黄道吉日,是五天之后的十月初三,举办册封礼。
而且皇帝也当殿宣布册封明无道为明皇贵妃,因明无道的身份特殊,自然引起了一番轰动。
朝臣简直都不敢相信,那位名满天下的贤士,竟然要入宫为妃了?
当然,有些人是早知道的,例如明无道的那些门客。
前朝后宫,素来都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连昔日的贵妃,都费尽心思想与前朝的臣子们来往,一则为利,二则为权。
所以,明无道还没入宫为妃,便已经隐隐形成了一股势力。
皇帝的算盘打得很精,想用明无道的影响力巩固朝臣的忠心,同时削弱东宫的势力,他轻看明无道女子的身份,认为女子名气再大,始终是女子,就像太子妃冷潇那样,纵然有野心,但始终走不到前朝。
明无道被册封为明皇贵妃的消息,传到了皇后的耳中去。
皇贵妃等同副后,如今她身子弱不能理会后宫的事,如今是宁妃帮着皇后,但皇贵妃来了,那后宫大权就要交给皇贵妃。
而皇贵妃一旦掌权,则和宁妃不一样,她认为大权交给皇贵妃之后,不会再交还给她。
她这个皇后,名存实亡。
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听到的消息,说皇上本来打算废后的,但因为皇太后阻止,这才打消了念头。
皇后此番是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最可怕的不是没了皇后之位,而是自己在皇上心中,当真是半点地位都没有了,夫妻二十余年,他是一点情分都不念了。
她成为了可随意丢弃的废物。
她活着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心灰意冷之下,她开始绝食,但为了不让任何人知道她有意自尽,怕会拖累太子,所以她偶尔吃一点,然后推说胃口不好,吃不下,再把吃进去的抠喉咙吐出来。
太医来了几次,都说是肝气郁结,心血不通,加上头风连续地发作,连累了胃肠,所以才吃不进去。
太医开了药,也施针了,但是效果也不理想,偶尔能吃进去一点,但这样也维持不了太久啊。
短短几日,皇后瘦了一大圈。
原先皇后是想着让皇帝安心,所以不见太子和太子妃,那个时候她还想努力挽回和皇上的夫妻感情,现在她不这么想了,自己时日无多,就想儿子能陪伴自己身边。
挽回不挽回,没有意义了,他动了废后的念头,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已经把她的心伤透了。
但是,她不让太子妃过来,自己是将死之人,太子妃怀有身孕,临产在即,不想染了病气给她。
最重要的是,太子妃懂得医术,医术十分精湛,她能看出自己没有求生的念头。
回想起入宫这些年,她过得实在很凄凉,不管是往日的端庄贤惠,还是如今的惨淡境况,都不曾真正开心过。
一切皆是不得已。
南宫翼天带着天恩和斯年过来陪伴她,孩子们的乖巧懂事,让皇后心里稍稍地觉得安慰。
斯年趴在床边,露出小脑袋道:“皇祖母,您一定要乖乖地吃药,吃了药就会好的,斯年现在也还要吃药的,但是斯年会很乖哦。”
皇后忍不住潸然落泪,这孩子,遭了太多的罪了。
她伸出手,抚摸着斯年的小脑袋,心疼地道:“斯年乖,皇祖母会像斯年学习的,也会好好服药。”
“等皇祖母好了,斯年带您去钓鱼,我如今可会钓鱼了。”斯年骄傲地说。
第687章
天恩是弟控
天恩则端来了药,在床前吹了吹,拿小勺子小心翼翼地送到了皇后的唇边,“皇祖母,您喝药。”
皇后认真地审视着这个孩子,以前她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冷潇要收养这个小子,但是,慢慢地发现这个孩子特别懂得关心人,而且护弟弟护得要紧,她也就明白冷潇是要找一个陪伴斯年长大的兄长,以后这个兄长还能护着他,或者是辅助他。
当然,这个是她自己的脑补,冷潇压根就不是这样想的。
皇后喝了药,成全了天恩的一番孝心,还伸手抚摸着他的脸,“天恩乖,以后也要这般照顾弟弟才好,知道吗?”
“我会的。”天恩重重地点头,抬头去看着弟弟,冲弟弟笑了起来,眼底饱含了宠溺。
他是个弟控。
叫齐姑姑带了孩子们出去玩耍,皇后留了太子在殿中说话。
“母后的身子怕是不中用了,太医用了许多药,吃下去也不管用,母后没别的心事,就是放不下你们,往后你们要夫妻恩爱,把孩子们抚养长大成人,务必教育好。”
南宫翼天为她压好被角,“不许说那些丧气话,会好起来的。”
“你放心,母后会配合太医治疗,母后还想看到孩子出生。”皇后显得有些斗志的模样,眼底是有一团火的。
但纵然是这样,南宫翼天瞧着也是觉得有些不正常。
她先说了那些丧气的话,再表现出这副有斗志的模样,便叫人觉得不对劲。
仿佛只为了安慰他的样子。
他出殿之后,仔细问了齐姑姑关于母后的情况。
齐姑姑说皇后一直在积极治疗,甚至有时候不舒服得要紧,还会传太医过来,吃药也配合,可就是吃不下东西,有时候吃下去没一会儿就吐了。
齐姑姑叹息,“吃不下总归是不行的。”
“多让她喝点汤,我明日叫太子妃过来瞧瞧。”
“娘娘说了她如今病气重,不想见太子妃,怕过了病气给她,其实说白了,皇后娘娘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医啊,若皇上能过来看看她,说几句暖心的话,兴许病情就能有所好转了。”
“可有禀报父皇?”
齐姑姑苦笑,“禀报过了,但皇上如今只顾着册封皇贵妃的事,只怕还嫌皇后娘娘晦气呢。”
齐姑姑后面的一句,本是意气的话,随即发现在太子面前揣测圣意不妥,连忙福身告罪,“殿下恕罪,这都是奴婢自己的揣测,奴婢是替娘娘不平。”
南宫翼天没怪罪,事实上,齐姑姑这话没说错,任谁都会这么想。
纵然他不想求到御前,但为了母后他还是去了一趟御书房。
父子相对,早就没了往日的亲厚,各怀心思。
皇帝听得他是为了皇后来的,不耐烦地道:“有太医就行了,朕去了也无济于事。”
南宫翼天跪下恳求,“父皇,太医在尽心治疗,但母后和您多年夫妻感情,在这个时候她需要您在身旁,哪怕是鼓励她一句,说句关心的话,都大不一样的。”
皇帝冷笑,“这么多年,朕觉得她一直都很懂事,怎么到了现在才学那些争宠的手段?她能有什么大病啊?不就是头风发作么?这些年发作的还少?也没见有什么事,你回去告诉她,朕没有功夫陪她玩这些游戏。”
第688章
你母后并不会有事
南宫翼天眉目隐隐动怒,“父皇这么说,不觉得自己过分吗?母后何错之有?您要这般怪罪她?若是因为儿臣,您对儿臣有什么不满,要打要罚也随您的便,但为何要迁怒母后呢?她陪伴了您二十余载,一直为您主持后宫的事尽心尽力,她不该被这样冷待的,如今她病了,只求您一句关心怜悯的话,仅此而已,您也不肯念在多年夫妻的情分上,哪怕敷衍敷衍?”
皇帝勃然大怒,“敷衍?朕往日对她不够好吗?她是怎么回报朕的?你现在还敢说你有什么罪,你做了什么自己不清楚?朕往日对你期望甚高,但自从冷潇回来之后,你半句都不听朕的,所有事独断独行,朕告诉你,你母后确实是被你连累的,但她也有教子无妨的罪,并不无辜。”
南宫翼天抬起头看他,唇角忍不住地扬了一抹嘲讽,“教子无妨?儿臣只是她母后的儿子么?不是父皇的儿子?若论教子无妨,父皇难道不该问问您自己吗?”
“大胆!”皇帝一拍桌子,眉目横怒,“你竟敢指责朕?你现在可还有把朕放在眼里?连朕去看谁不去看谁你都要管,这么能耐,不如便夺了朕这位子,你自己坐天下啊。”
南宫翼天看着他,还是说出来了,一直以来,他都把心里的想法隐藏着,只用行动打压,不愿意宣诸于口。
但是,越是不说出来,越会胡思乱想,想多了,就会把想的认定为事实。
南宫翼天反而冷静了下来,道:“父皇,不管您信不信,儿子从没有那些谋逆的打算,儿子就算有想做的事情,也只是推行新政,希望大魏能更好。”
皇帝冲口而出之后,也有些后悔,但随即他觉得坦然了,没必要藏着,就是让他知道自己的机心已经被洞悉。
对于太子的冷静辩解,他自然不信,越是冷静,越是筹谋得深。
如果是冤枉了他,他这会儿应该是激动地反驳。
他心里好生难受,他一直最宠爱的儿子,最信任的儿子啊。
如今竟变成了这副模样,还不如像之前那样为冷潇神伤,当个只知奔走办差行尸走肉的人。
如今,野心勃勃,连君父都完全不放在眼里了。
他只觉得心灰意冷,淡淡地道:“你回去吧,既然没那份野心,就踏实地当你的太子,朕有差事的时候,会派给你去办,至于朕后宫的事,你不必过问,也不该过问。”
“父皇,儿臣不是过问您后宫的事,那是儿臣的母后啊。”
皇帝扬手,“朕有分寸,你母后不会有事,这些手段朕见惯了,知道徒劳无功之后,过阵子就会好的。”
皇帝丝毫都没把皇后的病情放在眼里,他当然不希望皇后死,夫妻感情总是有的,他知道皇后为了后宫付出许多,而且,少年夫妻,便没有爱意,也有相伴的习惯了。
他只是觉得,皇后就应该一直是之前的皇后,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且时刻都要谨记自己的身份,不管他面对的人是谁,皇后都要和他同一阵线。
所以,最近的皇后就让他太失望了,甚至想废掉她,好好地惩罚惩罚她。
或许只有被废过,她才能够摆正自己的立场。
第689章
册封礼
明皇贵妃的册封礼,皇后本来想托病不出,但是,皇帝非得要她在场,下了严旨要她出席。
册封礼很盛大,所有皇室贵族,后宫娘娘都来了,不可能缺了皇后,这是皇帝给明皇贵妃的体面。
这也是昭告天下,他对明皇贵妃的重视,让所有人知道,皇贵妃入宫为妃,并不委屈。
所有人都备下了贺礼,极尽巴结这位新晋皇贵妃。
晋王府中,筱侧妃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明无道对她如何都好,始终占着师徒名分,有这层关系在,总归是有好处的。
晋王果然便对她重视了几分,从殿前宣布开始,晋王已经连续几日留宿在筱侧妃的屋中。
皇帝把兴湘宫殿赐给了皇贵妃,兴湘殿在皇宫西侧,皇后住在东侧,这是要成立东西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