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不必走,你以后只当皇孙的老师,别的事都不必管,也不要与太子妃来往太多。”皇太后到底舍不得她走,有她当斯年的老师,心里对斯年的愧疚便能少一些。
有名师带着,斯年日后必成大器。
“是!”明无道站起来拱手拜下,却有一脸的释然,“无道告退!”
她也不爱牵涉政事,皇上三番四次请她,她都躲避不见,为皇太后谋划,是因为当年恩师曾受太后大恩,恩师有遗训,若皇太后传召,她不得抗旨。
是以,她这些年一直为皇太后排忧解难,往日倒也还好,但太子妃这事她真的看不明白了,不能再给皇太后出什么主意,以防酿成大错。
她这段日子明白到,不是所有人都在既定命数中的,总有人可以挣脱出来,太子妃显然就是那可以挣脱出来的异数。
皇太后最终决定再等一个月,叫婉蓉去告诉清公主,让她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在饭菜里用药。
婉蓉姑姑担心地道:“怕不怕清公主阳奉阴违?她一直都想对付太子妃,如今是难得的机会,只怕她不会轻易放过。”
皇太后冷冷地道:“惠贵妃已死,皇帝也只念着往日的情分,没有褫夺她公主的封号,她很清楚这一点,她需要急切地复宠,听哀家的话,乖乖为哀家办事,她依旧是公主之尊,你以为她不知道这点吗?她是个聪明人。”
婉蓉姑姑细想也着实如此,清公主若不靠着皇太后,等皇上回过神来,始终要废掉她的。
从高位掉下去,她宁可死。
清公主听到说冷潇或许怀着双胎,嫉妒与愤怒绞痛着她的心。
她知道魏国以双胎为贵,如果冷潇真的诞下双胎,她的地位再不能撼动,因此她不可能让冷潇生下孩子,更不能让她活着。
只是,冷潇她何德何能,竟然可以怀上阿翼的双生子,她千辛万苦求不得的,冷潇轻易就能得到,上天为何这么不公?
皇太后让她暂时收手?不可能。
什么公主,什么尊位,她通通都不要,他拒绝的话,仿佛一把刀似地直捅入心窝,既然此生无望,那连命都可以丢弃,荣华富贵对她来说,还重要吗?
她让海棠姑姑去给宝嬷嬷传话,说皇太后传来旨意,送进斩月居的饭菜,继续用药,药量加倍,要太子妃尽早落胎。
第410章
继续用药
宝嬷嬷对药理不懂,但知道这药需要循序渐进地下,不能一下子过量,所以问了海棠姑姑几次,海棠姑姑告诉她,王太医来看过,说药量可以加大,让她放心地加,而且太子妃对膳房的膳食没有吃太多,不会过量,宝嬷嬷这才放心。
冷潇发现饭菜里的药量增多了,她让大家都吃小厨房的菜,至于膳房送过来的,全部叫阿佩暗中处理掉。
这些饭菜,她吃着无碍,但南宫翼天和孩子们吃了,总归是会损元气的,不能给他们吃。
看来,再过十天半月的便可收网了。
按照原先计划的,出问题的是南宫翼天,因为她早就说过,她只吃小厨房的饭菜,而孩子们也跟着她吃小厨房,出问题的只能是南宫翼天。
也只有南宫翼天出事,才会惊痛皇太后和皇上的心。
针不扎到自己是不知道痛的,阿翼是太子,他出事,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饭菜的事还不能完全把清公主拖下来,宝嬷嬷背后的人是太后,在事发的时候太后就可以把她灭口,再把所有的罪都推到她的身上。
只不过,她也不是要一下子弄垮清公主,而是要她失去皇太后的信任,根据阿佩打探回来的可靠消息,皇太后已经传令暂时不要在饭菜里下药,等王太医确诊出她是不是双胎再决定的。
所以,如今饭菜的药加大剂量,都是清公主的意思,她违背了皇太后的旨意。
失去皇太后这个依靠,冷潇才好慢慢地跟她算旧账,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冷潇也不想和皇太后正式撕破脸。
她奉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策略,闹太僵了,南宫翼天如今做的事情就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他已经向军中武将入手,他本来就是军旅出身,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当上太子之后,每日忙于政事,鲜少和武将们联络感情。
兵是当权者的基石,有军中的威望加支持,至少可以让自己先站稳阵脚。
膳房的膳食继续送到了斩月居,宝嬷嬷虽不能进殿伺候,但是她最近和文竹走得近,所以,都会偷偷地跟文竹打听。
“姑娘,今日殿下和太子妃最喜欢吃哪道菜啊?吃得多吗?”
文竹装作听不出她在打探消息,十分配合地道:“今日殿下说盐水鸭子做得不错,太子妃也吃了好几块,嬷嬷,明日可以继续做盐水鸭子啊。”
宝嬷嬷笑着说:“这同一道菜,不能连续两天都吃,回头婆子我琢磨些新的菜式给殿下尝尝,不过听你说太子妃也吃了,可见太子妃是喜欢这种咸鲜的菜,不知道……太子妃还吃过旁的吗?我好琢磨琢磨太子妃的口味才行,就怕太子妃不怎么吃婆子我做的菜。”
文竹说:“嬷嬷,太子妃说不吃膳房的菜,是为了腹中胎儿所以格外小心谨慎了些,你别介意,毕竟膳房出入的人这么多,总得防着点。”
“姑娘不要误会,婆子怎么会放在心上?太子妃谨慎是应该的。”
“不过,太子妃最近也有吃你做的菜,吃之前我都会给她拿银针试毒,加上殿下也吃了这么久,也没见有什么事,她自然就慢慢地放心了。”
第411章
半个月
宝嬷嬷闻言,心头大喜,“那就好,那婆子我一定变着花样给太子妃弄好吃的,烦请姑娘跟我说说太子妃都爱吃哪道菜?吃了多少?”
那些药不是毒,任凭你拿多少银针都没办法试出来的。
“行,我慢慢地跟你说。”文竹笑着挽她的手往膳房里走去。
王太医每日都会过来给冷潇诊脉,对于是否双生子,他如今还是不能够全然确定,总觉得像,又觉得不像,这倒是奇怪得很,以前他也诊过双生,脉象一摸就知道的。
除了诊断是否双生子,他还通过摸脉来监测冷潇的身体是否被药力所影响。
这几日确实有发现她的脉搏黏腻缓滞,再根据她口述说这几日小腹有些微痛,可见下去的药发挥作用了。
他并不知道皇太后叫停了药,所以诊脉之后去禀报清公主。
“公主,如今药力是见效了,但微臣觉得这药量下得有些重了,恐怕会伤了太子妃的身体,反正如今才孕四个月,药可以慢慢地下,不能一下子太猛了。”
“这是皇太后的旨意。”清公主冷冷地说,她要的就是冷潇毙命,怎么可能慢慢下?
王太医道:“但这么大的药量,对皇孙和公子的身体也有损伤。”
“对太子呢?对太子可有损伤?”
王太医道:“若药量大,长期服,对殿下也是有影响的,这药始终是虚寒伤本的。”
清公主在意的只有南宫翼天,凝了凝,道:“皇孙和公子白日是在书斋里用膳,晚膳也是小厨房供应的,至于太子殿下他自小练武,体格比一般人好太多,且又不是长期服用,等冷潇落了胎,你再给他们好生调养便是。”
“既是皇太后旨意,那微臣就不再多言。”
清公主见他虽这么说,但神色还是有一些疑惑,便笑了笑温和地说:“王太医,你只管每日去诊脉,别的事一概不必多管,皇太后自有安排的。”
“是!”王太医拱手应道。
清公主眼底微闪寒光,“根据你的推测,按照这样的药量再服用多久太子妃才会落胎?”
王太医想了一下,道:“如今从脉象看药力已经生效,而且太子妃也说有腹痛的症状,微臣估摸若是维持这样的药量再服用一个月,胎儿定然不保。”
清公主蹙眉,“一个月?太久了,婉蓉姑姑传达皇太后的旨意,希望能在半个月内摆平此事。”
“半个月?”王太医吃了一惊,连连摆手,“那不行的,如今的药量已经很大,若要在半个月内落胎,药量必须要增加,这会要了太子妃的命,对殿下也是一大危害。”
落胎本就伤母体,但若药量太大,首先伤了母体,落胎的时候就会要命的。
王太医继续道:“而且,若是皇孙和公子也服用了,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皇孙得过一场大病,方痊愈没多久,会出事的,万万不能再添加药量了。”
清公主对小龟蛋恨之入骨,他们母子最好是一起去死。
对着王太医,她没把这恨意露出来,还故作地斟酌了一下,道:“太医的话本公主会禀报给皇太后的,至于是否加药,这要听皇太后的旨意,本公主是做不了主的。”
第412章
太子病倒
“是,公主说得是。”王太医是刚奉召进宫没多久,也不知道这里头的复杂关系,他只管办好自己的差事,这样才能在太医院里站稳阵脚。
王太医一走,清公主便马上吩咐海棠姑姑去传令,叫宝嬷嬷在饭菜里增加一半的药量,她不能再等一个月这么久,二十天,已经是极限了。
趁着如今还没诊出是双生子,一定要尽快下手,她不能让冷潇有诞下孩子的一丝丝可能。
宝嬷嬷得令之后,再饭菜里加的药愈发重了,送到斩月居冷潇都笑了,清公主可真是心急啊。
南宫翼天听得说药量又重了,气得几乎要把桌子都掀翻,想直接提剑去杀了清公主。
冷潇安抚了这位愤怒的男人,也让他在这几天安排一下自己的事,他是时候“病了”。
南宫翼天道:“军中的事,忙得差不多了,恰好可以空出几天来,和你配合这场戏。”
看着露出戏谑之色的媳妇,南宫翼天的怒气才稍稍的缓和些,配合她做戏,她高兴,他就高兴。
孕中乏闷,有些不轨之人与她玩玩,也算是解闷了。
如此过了几日,南宫翼天病了。
他自从当了太子之后,几乎就没缺过早朝,这日命人去跟吏部告假,吏部禀报了御前,皇帝怔了一怔,“病了?”
实在是太子过于勤奋,重视朝会,便受伤了也不缺席,如今竟因为病了缺席早朝,想来病得不轻。
皇帝转身便吩咐庆公公,“你带太医去东宫看看。”
庆公公道:“皇上,皇太后早些日子派了一位太医去了东宫。”
“是么?”皇帝并不知道此事,但想着如今冷潇有孕,母后重视些也不为过,他担心儿子,催促着他去,“”快去,探完之后马上回来禀报。
“是!”庆公公领了差事,急忙便去了。
因是奉旨而来,庆公公可以进入斩月居,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殿下。
庆公公见到他第一眼就吓住了,殿下的脸色苍白得要紧啊,嘴唇也乌青了,闭着双目竟似是昏过去的。
他对冷潇拜下见礼之后,急忙问王太医,“太医,殿下如何啊?”
王太医心头正是慌乱至极,根据他的诊断,殿下的身体虚寒透骨,导致风邪入肺腑,丹田气不继,竟是大病之兆。
他之前每天都有给太子妃请脉,却没给殿下请过脉,因而竟不知道殿下也被那些药所伤了。
但若按照之前的药量,虽说会对殿下造成一定的伤害,却不会这么严重啊。
“太医,你说啊,殿下怎么样了?”庆公公见他脸色凝重,吓得要紧。
“是啊,太子怎么样了?”冷潇在旁边也担心地问道。
王太医只得道:“禀报太子妃,殿下是感染了风寒。”
冷潇神色焦灼,“他身体一向很好,就算感染了风寒,也不至于这么严重啊,他今早起床的时候晕倒了。”
王太医紧张地道:“怕是……怕是风寒入骨,才会突发晕倒。”
冷潇沉下脸,“胡说,他原先都没有风寒征兆,怎么一下子就风寒入骨了?”
“这所谓病来如山倒……”王太医见太子妃和庆公公都盯着自己,一脸不信的样子,也不知道怎么圆过去了,这实在是底子都虚透的症状啊。
第413章
有几颗脑袋够掉的
庆公公见他支支吾吾的,也看出端倪了,他当即吩咐下去,“来啊,再到太医院请太医过来。”
庆公公是御前的人,他一发话,阿佩便看向冷潇,冷潇冲她微微颌首,阿佩随即转身跑了出去。
冷潇坐在床前,抚摸着南宫翼天的脸颊,他倒不是装晕,喝了一碗汤药,这汤药会使得他陷入沉睡之中,呼吸和脉搏都慢下来,就像他当年的龟息状态。
冷潇一脸担忧的模样,但精神却蛮好的,这让王太医十分诧异,根据宝嬷嬷说,太子妃也吃了那些饭菜,最近请脉也觉得她气血双亏,但今日瞧着脸色却是比往日大好了许多。
庆公公是习武之人,听着太子呼吸气息,觉得是大有问题的,他不由得暗暗担心,这瞧着不像是风寒的迹象啊。
再看向王太医,他眼神闪烁,脸部肌肉僵硬紧张,一看就是藏了事的。
庆公公想起王太医是太后送进来东宫的,心里当下就有了分晓,走过去轻声对王太医说:“太医,借一步说话。”
说完,拉住王太医的手腕便拖出去,直走到回廊拐角处,看到四下无人,才看着一直擦汗的王太医问道:“殿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说,皇上还等着我去复命呢。”
王太医却不敢说,这事皇太后叮嘱要保密的,连皇上都不知晓,怎敢说给庆公公听?
他支支吾吾半晌,道:“我医术浅薄,实在不知道殿下为何会昏过去,从脉象看,是气虚导致风寒入侵的。”
庆公公在御前伺候多年,早就是人精了,一眼看出王太医的敷衍,厉声道:“放屁,殿下哪里有风寒的迹象?你快说,不然拿你到皇上面前问话。”
王太医顿时腿软,忙地摆手,“公公莫要生气啊,我也是奉命行事的。”
“奉命?”庆公公皱起眉头,“你奉命做什么事?为何隐瞒太子的病情?”
“不,不是要隐瞒殿下的病情,只是我也没想到这药伤殿下这么深……分明我叮嘱的分量,就算全部服用,也不至于……”
庆公公倒吸一口凉气,一手捂住他的嘴巴,四处瞧了瞧,见远处有人走动,便迅速把他拖到树荫底下,骇然道:“是皇太后叫你们下药的?”
王太医心头也是恐慌不已,“我只是负责给太子妃诊脉,安排药量的,皇太后是要太子妃落胎,怎知会伤了殿下呢?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庆公公不敢非议皇太后的决定,只凝重地问道:“殿下要紧吗?你说实话,若半句隐瞒,回头别的太医过来诊断出来,你少不了要被问罪的。”
王太医心里头怕得要紧了,“公公,实在是不敢隐瞒了,这药虽不是毒药,但长期落入饭菜里进食,会损伤元气,导致虚寒入体,且因药有活血通窍的功效,虚寒一旦入侵,将通行无阻,入侵五脏六腑,殿下如今脉象虚弱得要紧,人也昏迷过去,是有一定危险的。”
庆公公忍住怒气压着声音道:“你们怎么办事的?给太子妃用药怎么会用在了太子的身上?太子是储君,他若有个好歹,你们就是有一百颗脑袋都不够掉的,糊涂。”
第414章
皇太后震怒
王太医噗通一声跪下,面如土色,“公公救命啊,这下药的事不是我来操作,只是叮嘱了分量叫宝嬷嬷去办的,方才我见太子妃倒是无恙,可见这药全都叫殿下服了。”
“你们说什么?”
愤怒的声音忽然响起,两人大惊失色,一起抬头看过去,却见太子妃撑着腰站在回廊栏杆处,与他们也不过一两丈的距离。
冷潇眉目寒霜,大喝道:“你们对太子下毒?你们竟敢谋害储这话一落,几名青龙卫飞了过来,把庆公公和王太医团团围住,庆公公急得跺脚,唉,这事不能声张啊,这可真是闹大了。
卫大人也疾步走来,问道:“太子妃,怎么了?”
冷潇气得眉头都白了,指着王太医对卫大人说:“他在殿下的饭菜里下毒,企图谋害太子。”
卫大人眸色陡冷,如闪电般扫落在王太医的脸上,王太医瘫软在地,吓得瑟瑟发抖,双手使劲摆着深喘气,“不……不,不是我,我没有。”
卫大人一声令下,“先拿下,封锁整个东宫,彻查,彻查到底。”
庆公公上前去,先对冷潇躬身才道:“太子妃,此事万万不能对外声张,还没调查清楚呢,莫要弄得人心惶惶。”
庆公公心里很清楚,此事闹大了,是会烧到皇太后那边去。
冷潇冷冷地道:“你没听到卫大人的话吗?封锁东宫调查,这事传不出去。”
“唉,您这封锁东宫调查,闹得这么严重,这风声肯定会走漏出去的,太子妃……”
“先把人带下去,按照卫大人的意思,彻查。”冷潇转过身去,抹了一下眼角,愤怒地道:“我看是谁这么大胆,竟敢谋害储一句谋害储君把庆公公吓着了,如果彻查,宝嬷嬷肯定受刑不过,招认出是皇太后下旨落药的,太子妃若拿了此事作为把柄,气不过嚷嚷了出去,那皇家必定就成了笑话,笑话也就罢了,只怕会朝廷动荡,甚至动摇到太子的地位。
动摇太子地位,便是动摇国本,万万不可。
庆公公想到这里,心头骇然至极,趁着大家不注意偷偷地走了,他要马上禀报皇太后,让皇太后干预此事,至少不能让东宫审讯宝嬷嬷。
冷潇怎么会没看到庆公公鬼祟地逃走?这就是她想要的,宝嬷嬷虽然是皇后宫里出来的人,但是皇太后绝对不会害皇后,倒是东宫主审讯,宝嬷嬷还会倒打一耙冤枉皇后。
唯有皇太后亲自出马,才能在不祸延皇后的情况下,使得清公主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就算皇太后不下旨惩治清公主,把此事隐瞒下来,也会对清公主失去信任。
届时,她就可以隔岸观虎斗了。
而最重要的是可以让皇太后知道,落药这种鬼祟把戏在东宫是行不通的,一不小心就会害了她的宝贝孙子。
庆公公离开东宫之后,便迅速去禀报了皇太后。
皇太后听得说太子昏迷,且王太医已经招认说是因为落药的事,她气得怒目圆瞪,朝婉蓉姑姑喝道:“你办的什么好事?不是叫你传令南宫清澜,暂不可落药吗?便是落药,为何会是太子出事?”
第415章
打一巴掌清公主
婉蓉姑姑都吓懵了,噗通跪下,“太后息怒,奴婢确实已经前去传旨,让清公主暂缓下药的事,怎知她竟是阳奉阴违?”
皇太后想到此事的后果,都顾不得愤怒,立刻下令,“你马上带人过去东宫,把一干人等全部带到暗室,哀家要亲自审问,快!”
婉蓉姑姑也知道要紧,立刻跑出去带着人便往东宫去。
到了东宫,禁军立马进去抓人,不管是海棠姑姑还是宝嬷嬷,都一并带走,就连已经被软禁下来的王太医,也被禁军闯入带走。
婉蓉姑姑更亲自去找清公主,让她去面见皇太后。
清公主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见婉蓉姑姑脸色冷厉,不若往日好说话,便问道:“姑姑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