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谢谢你帮助我们,书宁你是我们的大恩人。”陈书宁抬手揽住她们,高兴的说:“是你们刻苦,我你应该感谢自己。”
王娜猛然抬起头,说:“走,我请你和陈家旺吃饭。”
马兰芝举起手,附和道:“还有我。”
说着,她拉着陈书宁往外走,王娜和陈家旺紧随其后。被甩下的许青山拉下脸。她们是故意的吧?
不就是高考前,他提前进城,没告诉她们吗?记恨到现在,也太小肚鸡肠了。
许青山没跟过来,陈家旺松了口气。王娜露出奸计得逞的表情,冲着陈家旺挑挑眉。
陈家旺勾起嘴角,低声问道:“你是故意的?”
王娜点了点头说道:“对呀!我看不惯他,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当我们缺心眼呢?”
第268章
陈书宁郭君山通话
在王娜和马兰芝鼓励的眼神中,陈书宁鼓足勇气,拨通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叮铃铃……”
钱抗美熟练的接起电话,沉声说:“你好,东区公安局。”
陈书宁心跳如擂鼓,深呼吸,鼓起勇气说:“你好,请问郭君山同志在吗?”
钱抗美蹙起眉,这个声音很陌生,却格外悦耳。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脸上浮现出暧昧的笑容,她笑着问道:“请问是陈书宁同志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是,钱抗美拍拍心口,冲着趴在桌子上补眠的郭君山,兴奋的喊道:“队长,是陈书宁同志的电话。”
钱抗美语气太兴奋,还掺杂着一丝调侃,电话那头的陈书宁,难得羞红脸。她攥紧听筒,咬着嘴唇,想要遮挡羞意,却听到身后传来笑声。
王娜和马兰芝兴奋的抱在一起,陈书宁和郭君山相处时,透露出的情意,她们看在眼里。
早就觉得这两个人般配,郭君山离开时,她们还为此惋惜。没想到陈书宁和郭君山,一直保持着联系。
电话那头,郭君山听到陈书宁的名字,从睡梦中惊醒。眼睛还没睁开,身体已经做出诚实反应。
他一个箭步冲到钱抗美面前,夺过听筒,在脸上胡乱抹了两把,兴奋的说:“书宁,我在。”
听到熟悉的声音,陈书宁的心平复许多,红唇勾起,开心的说:“郭大哥,我考了497分,是我们县的第一名。我能去京市上大学了!”
郭君山的睡意立刻消散,神志清醒了过来,随即笑出声来:“497分,恐怕不仅是你们县的第一名,书宁,我为你感到骄傲。”
钱抗美、孙卫国凑在郭君山身边,支着耳朵听着。听到陈书宁考出这么好的成绩,钱抗美激动的双手握拳,不住的晃动。
她轻声说:“陈书宁同志太厉害啦!她跟咱们队长真般配,好期待见到她。”
“郭大哥,我想问问你,京市有哪些大学。我二哥考了494分,他的成绩很好。”
郭君山心中狂喜,他由衷的为他们高兴。
“书宁你不要慌,我前几天我寄了京市大学的资料给你,应该快到了。”
郭君山的眉宇间尽是温柔,他抬头推开孙卫国的头,继续说:“我推荐你读政法大学。你的分数很高,京市的大学可以随便挑。但是政法大学有你喜欢的专业。”
钱抗美轻轻咳嗽了几声,小声提醒:“队长,你说几句女同志爱听的话。搞对象弄的跟谈公事一样,一点儿也不浪漫。”
“郭大哥,我会认真考虑的。”
陈书宁耳尖通红,嘴唇颤抖了几下,想要问问郭君山的近况。可看到身旁的三个人,没问出口。
“书宁,考虑好去哪所大学以后,记得给我写信。爷爷很惦记你,你早点过来,我带你看看京市的风景。”
“嗯,郭大哥不打扰你工作了,我会给你写信的。”
电话费很贵,陈书宁也很害羞,匆匆挂断电话。她揉揉发烫的脸颊,付了电话费,转身走出门。
电话那头传来忙音,郭君山心中有几分失落。低头看到身旁多出几颗头,他放下电话,阴阳怪气的问:“好听吗?”
钱抗美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向往的神色,沉声说:“听声音就知道,陈书宁同志肯定比相片上还要漂亮!队长,她什么时候来京市?我想约她出去玩。”
郭君山脸色发黑,不满的说:“你想的挺美。我看你也别叫钱抗美了,改名叫向迪美吧!”
办公室里响起低沉的笑声,钱抗美脸蛋通红,瞪郭君山一眼,噘着嘴坐到椅子上。
郭君山冷着脸,转身才发现,身后还站着一堵墙。
郑光明老神在在的举起水杯,吐出茶叶沫子,笑呵呵的说:“君山啊,陈书宁同志很优秀,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郭君山心中无奈:我搞对象,你们跟着凑什么热闹?
“你瞪我干什么?”郑光明不满的说:“我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这次分房肯定有你的名字。你争口气早点领证,免得名额被抢。
你小子也就是下手早,这么优秀的女同志,进入大学再搞对象,绝对落不到你手上。”
郭君山眸光闪动,问道:“师父,我是您徒弟。”
郑光明抬头看着郭君山,问道:“怎么?做我徒弟有特权?”
“师父,我可没有特权。我是说,我可是您徒弟,我结婚您打算送多大礼?”
“咳咳……”郑光明清清嗓子,说道:“想要大礼还不容易?问题是,你得先结婚啊!礼我给出去,最后婚没结成,那多不合适。”
“您说的有道理,我尽快。”
窗外的知了叫的欢,陈书宁拿起筷子,吃了一口菜,笑着夸道:“这道菜好吃,你们快尝尝。”
马兰芝尝了一口,笑着说:“书宁,等拿到通知书,我们就要回家了。从今天开始,我们不做发卡了。
你家条件不太好,趁着现在多赚点钱,开学时压力会小一点儿。”
陈书宁闻言有些诧异,开口说:“郭大哥说,通知书发过来没那么快,你们可能要在陈家村等一段日子。”
“我们有点儿积蓄。”王娜开口解释道:“现在,我们们俩一天做不了几个发卡,浪费时间,还赚不到多少钱。
咱们是朋友,你帮过我们不少忙,没必要计较这么多,以后这门买卖你自己做。书宁,我想请你帮我选学校。”
陈书宁和陈家旺对视一眼,而后回过头来说:“郭大哥给我寄了京市大学的资料,我和哥哥肯定要去京市。
王娜,等收到资料,我可以借给你和兰芝看。你们想要报哪个大学,读什么专业,自己决定。我也不懂这些,不敢随便给出意见。”
陈书宁都无法负担她们的未来。资料可以分享,但是陈书宁不能替她们做决定。
陈家旺附和道:“选大学很重要,我跟书宁也没想好去哪所学校。你们也想去京市,等君山的资料到了,好好看看再说。”
第269章
记者采访陈书宁
锣鼓喧天,陈书宁被喧闹的锣鼓声吸引,放下手里的活,推开门向外看去。
杨大平喜滋滋的推开陈锋家的大门。
“香花,镇长来了。”
“老陈家可是祖坟冒青烟了,出了个省状元!”
刘香花和李珍一前一后走出屋子,陈锋跟在后面,他眼睛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听到省状元的那一刻,塌下去的脊梁直起来。
陈锋下来台阶,激动的问道:“大平啊,你没闹着玩吧?”
“大伯,谁敢拿这个闹着玩儿?书宁是省状元,你们家家旺排名前十。周镇长亲自带着队伍来的。”
“大伯,大娘你们快出去看看,听说还有县里的干部呢!”
“书宁,你赶紧换身衣裳。”刘香花催促道:“君山给你寄回来的裙子呢?赶紧换上。”
陈书宁理理身上衣服,笑着说:“妈,不用换新衣服。我就穿这身吧!这身衣服不脏,去年做的,也不旧。”
李珍激动的理理头发,激动的说:“裤子可以不换,赶紧把上衣换了。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杨大平推着陈书宁进屋里,劝道:“书宁,听你奶奶的吧!打扮的精神点儿,让县里的领导看看,咱们农村娃子不比城里的娃子差。”
陈书宁利落的翻出一件衣服,这是郭君月寄过来的,她是第一次穿。换好衣服,理理辫子,外头传来叫门声。
“大伯,镇里的领导来了!书宁和家旺在家吗?”
刘香花迎出去,笑吟吟的说:“林支书,书宁在家,家旺去地里了,我马上去喊他。”
“哎呀,弟妹你别去了,我喊个人去叫他。”
陈书宁出屋,看到院子里有这么多人,丝毫不胆怯。主动迎过去,客气的说道:“周镇长您好,我是陈书宁。”
他们在陈琴和王山的婚礼上见过,周镇长是周小燕的父亲。
周镇长主动伸出手,热情的说:“陈书宁同志,咱们又见面啦!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安定县文教局的刘局长。
你考出497分的成绩,是咱们省里的状元。刘局长带着文教局的干部,特意过来看你。”
“领导好!领导这么忙,还能抽出时间来看我,太感谢了!”
刘局长和陈书宁握手,热情的说:“陈书宁同志,你为咱们安定县的父老乡亲争光了。省状元啊!
咱们省11个市,167个县,参加这次高考的考生不计其数。唯独咱们安定县出了位状元,还是位女状元!
你的成绩,对咱们县未来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我听说陈家旺是你哥哥,他的成绩在省里排名第八。
你的父母很优秀啊!农村家庭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很不容易。你和陈家旺同志,是咱们安定县的骄傲!”
“刘局长,谢谢您的夸奖。”陈书宁落落大方,高声说道:“我和哥哥在陈家村读小学,在大河镇上初中。
安定县第一高中,是我和哥哥的母校。我们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老师们的教导。也离不开文教局各位领导的帮助。”
陈书宁眼中充满希望,嘴角带着笑意,她像一颗太阳,闪闪发光。
“咱们省有11个市,167个县。为什么状元出在咱们安定县?这和领导的决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各位领导重视教育,是学校的老师倾力培养,耐心的教导,我和哥哥才能为县里争光。”
陈书宁的一番话,让周镇长挺直胸膛,大河镇归他领导,陈家兄妹考出这么好的成绩,他也跟着沾光。
回头他就有理由,向县里申请专款修建学校。大河镇各村的小学年久失修,甚至有倒塌的危险。这么漂亮的成绩,上头的领导再卡着不给,说不过去。
刘局长让了一步,一位女同志抱着本子走过来。
刘局长介绍道:“这位是中华日报的记者,向前进同志。特意赶过来采访你们兄妹的,你们聊几句。”
“陈书宁同志你好!我是中华日报的记者,我叫向前进。”
两人握手,陈书宁笑着说:“向前进同志你好。”
“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家庭对你的影响大吗?”
陈书宁笑着答道:“我爷爷陈锋是老兵,他打过小鬼子,杀过美国佬。爷爷经常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
他说中华正在崛起,国家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读好书才能跟上祖国的脚步,为中华崛起做奉献。”
“爷爷对我们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我和哥哥能读书,也离不开爸爸妈妈、奶奶的辛苦付出。
别人家的孩子早早就辍学下地干活,他们勒紧裤腰带,咬着牙供我们兄妹上学。他们吃了很多苦。”
“我和哥哥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除了家人的付出之外,也离不开老师和朋友的帮助。”
“安定县第一中学的郑淑梅老师,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多次给予我帮助。还有郭君山同志,在知道我和哥哥想考大学后,送给我们很多书籍资料。”
提到郭君山的名字,陈书宁手心渗出一层薄汗。这可是记者,她说的这番话会出现在报纸上。
不知道郭君山会不会看到,如果他能看到……陈书宁有些害羞,这跟当众表白有什么区别?
幸好,向前进只顾着记下陈书宁的话,没有往深处想。她停下笔,继续问:“那你有什么学习诀窍吗?能不能分享一下。”
陈书宁蹙起眉,平静的说:“我和哥哥把所有空闲的时间,都用来学习。高考之前,我每天都要做很多题目。
学习并不轻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说有诀窍的话,那就是刻苦。”
向前进停下笔,笑着问道:“陈书宁同志,我能去你的房间看看吗?”
低矮的土坯房,光线并不好。向前进看着收拾的干净利落的房间,心里有几分诧异。
推开这扇门之前,她以为会看到脏乱的屋子。可这间屋子太干净,说明屋子的主人每天都会打扫。
书桌上摆着一摞书,角落里放着厚厚一沓试卷。她走上前去,轻轻翻开那些试卷。
娟秀的字迹清晰可见。在那些打着叉子的题目后面,写着详细的注解,和陈书宁娟秀的笔迹不同,这些注释苍穹有力。
书桌上有一个木箱子,里面都是笔。
“这些笔都是我和哥哥用完的,我们每天都要做题,笔用的特别费。不知不觉,攒下这么多。”
第270章
陈书宁兄妹报考清大
向前进的目光落在陈书宁手上,她的手指谈不上漂亮,皮肤有些粗糙,右手中指还有一个鼓包。陈家的条件并不算好,陈书宁也说,她每天都要下地干活。
19岁的农村女孩,大多早就向命运屈服,听从家里的安排嫁人生子。她依旧努力向前走着,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
“陈书宁同志,能谈谈你的理想吗?”
“我的理想?”陈书宁停顿片刻,脸上充满了向往,笑着说:“我也说不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我想为女同志做些什么。
向前进同志你的是记者,你应该见过许多被束缚住思想的女同志。每天围着灶膛转,开口闭口就是孩子,女同志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应该和男同志一样,可以从事各种行业,在喜欢的职业上发光发热。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我想让这句话变成现实,不只是口号。”
向前进面色凝重,她没想到这么年轻的女同志,能够说出番话。
想到她的处境,想到报社男同事对她的蔑视,她不由的点点头。男同志轻易就能取得的成就,女同志要付出百倍努力,才能和他们站在一条水平线上。
实现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向前进钦佩的说:“陈书宁同志,我对你有信心,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陈书宁轻声说:“向前进同志,你一定很优秀。”
向前进挑了挑眉,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说?”
“你是女同志,能成为中华日报的记者,一定是很优秀的人。”
向前进露出真诚的笑意,她和陈书宁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不向命运屈服,努力的向理想前进。
屋外传来陈家旺的声音,向前进急切的看向外面,说道:“陈书宁同志,我们出去吧!我想采访你哥哥。”
陈家小院里围满了人,除了领导和记者同志,还有跟过来看热闹的村民。
陈家旺被人们围在中间,他刚从地里回来,戴着一顶草帽,穿着寻常的衣服。裤脚和鞋子上还沾着泥土。
陈爱国也赶回来,这么大阵仗他也是第一次见。可他没有露怯,他为儿女感到骄傲。
寒暄过后,刘局长拿出一个信封,递到陈书宁的手上。
“一下子要供两个大学生读书,对农村家庭来说有很大压力。这笔钱是安定县文教局,拨给你们兄妹俩的,希望你们顺利读完大学。”
刘局长看向陈爱国,眼中带着一丝羡慕,笑着说:“陈爱国同志,供孩子读书不容易,辛苦你了!”
“请领导放心,再不容易我也会把两个孩子供出去。再说,各位领导这么支持两个孩子读书,我不能掉链子。”
“哈哈……”刘局长开怀大笑,又从兜里掏出一沓零钱,递给了陈家旺:“这是我们文教局的所有同志,给你们兄妹凑的钱。不多,是我们的心意。”
向前进已经摆好照相机,她高声喊道:“请大家站好,我给大家拍几张照片。”
闪光灯亮起,众人的脸庞定格在胶卷上。
向前进又给陈书宁和陈家旺拍了张合影,这才收起照相机。
喧闹过后,陈家小院重归平静。一辆卡车停在门口,陈家兴从车厢里搬出几个大箱子,推开门喊道:“家旺,出来搬东西。”
陈书宁正在算账,听到大哥的喊声,急忙把钱收好,跑出去。
陈家兴嘴角咧的很大,搬着箱子进门:“书宁,你和家旺真是让我长脸啦!我刚出差回来,厂里的领导跟我说,咱们家出了位女状元。”
“大哥,你可算回来了。”陈书宁跑到门口,抱着箱子往屋里走:“我都等你很久了,就等着你带着东西回来,我好开工。”
“爸妈呢?怎么爷爷奶奶也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