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7章

    可怜的孩子被蒋立春抱在怀里,她刚出生,还没有睁开眼,只能靠着本能吞咽着刘香花喂的食物。

    孩子饿狠了,就算有小米,现煮米汤也来不及。幸好李珍屋里有郭君山送的麦乳精,好歹能顶一顶。

    “家旺,把火烧壮点,这孩子冷。”

    陈家旺应道:“知道。妈,这孩子怎么办?咱们家养行吗?”

    蒋立春笑着说:“傻小子,哪是你想养就能养的?这孩子来路不明,怎么也得跟公安局说一声。”

    刘香花附和道:“是呀!咱们要不明不白的养了,以后她亲生父母找上门来,说我们是偷的,我们说不清。”

    “哦。”陈家旺应道:“我没想那么多,要不我去公安局报案,顺便去供销社给孩子买点东西。”

    刘香花答道:“不急!你去门口看看,你妹妹回来没有?让她翻翻柜子,看看缺什么少什么再说。”

    孩子这么可怜,陈家旺不敢磨蹭,起来往外走。

    陈书宁走到门口,不巧遇到了许青山:“许知青,你来找我二哥呀?”

    许青山点了点头说:“嗯,有几道题我不会做,过来问问他。”

    “走吧!我二哥在家。”

    陈家旺出门,看到相携而来的陈书宁、杨凤霞,后面还有个小尾巴——许青山。

    “二哥,你干什么去?许知青来找你。”

    第134章

    许青山揭杨国庆老底

    “我不干什么,就是出来望望你。你赶紧进去,妈找你呢!”

    “婶子,你抱得什么,给孩子的被子啊?”

    杨凤霞应道:“你姐姐小时候用过的被子,先让孩子用几天,应应急。”

    许青山走在最后面,听到孩子,小声问:“什么孩子?没听见说你们家有小孩子啊。”

    “刚捡回来的。”陈家旺解释道:“也不知道谁这么缺德,刚出生的孩子,扔村外小树林里了。”

    许青山抬脚进门,说道:“那怎么办?我那有点麦乳精,我回去拿一趟。”

    许青山假意要走,被陈家旺一把拽回来。他嘴角勾起,心里乐开花。麦乳精确实有,但他连陈书宁兄妹都没给,为什么要给来路不明的孩子?

    “暂时不用,我奶奶住院时,郭警官送了一瓶麦乳精,孩子已经喝上了。”

    许青山笑着问:“真不用?家旺,你不用跟我客气。我条件好,有事你说话。”

    “进来吧!”陈家旺把许青山往自己屋里拽,嘴上说:“我有事会跟你说,咱们这关系,我可不会客气。”

    许青山坐到炕上,刚放好课本,就见陈家旺凑过来,神秘兮兮的问:“青山,杨国庆是不是跟你们住在一起啊?”

    “是啊!他是老知青,虽然来的比我们早,但是也没房子,一直跟我们住一个院子。”

    许青山狐疑的问:“好端端的,你打听他干什么?”

    许青山想到一种可能,面色一沉,压低声音说:“你不会是看上他,想让他给你当妹夫吧?我告诉你,这可不行。”

    陈家旺成功被他逗笑:“瞎说什么?那小子心思不正,我能看上他?再说书宁是我妹妹,你急什么?”

    许青山面色尴尬,慌乱的说:“咱俩不是关系好嘛!你妹妹就是我妹妹。都是自己人,关心一下很正常。”

    陈家旺没多想,许青山的人品,他信得过。

    许青山仔细观察着陈家旺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我跟你说,杨国庆那个人孤僻不合群。没好处的事,他可不干。不能带给他好处的人,他可不会来往。最近转正,更看不起人。

    要是给你妹妹说对象,他不是好人选。而且,你妹妹学习那么好,你忍心让她一辈子困在农村?”

    陈家旺大大咧咧的说:“我肯定舍不得。我都不想在农村待,别说我妹妹。”

    许青山偷偷松口气,脸上有了笑模样,装模作样的打开课本,说:“就是啊,恢复高考是板上钉钉的事。

    估计很快就有文件下来,咱们抓紧时间学习。要我说,你也别参军,跟我们一起考大学吧!”

    陈家旺坐到许青山对面,伸手把他的书拿过来,嘴上说:“我还是想参军,男人就该保家卫国,我可以从部队去大学。”

    许青山见劝不动他,摇了摇头,指着书上的一道题说:“这一道题,你先做做,我做不出来。”

    “哇……”

    孩子的哭声又响起来,陈书宁从柜子里翻出一包袱布头,拿上针线盒,往正屋走。

    “妈,这里有布头,你们看着给孩子做个被子。”

    蒋立春接过去,翻了翻,笑着说:“别说被子,做几件小衣服都成,书宁这都是你攒的?”

    “是呀大娘,我每次买布,都跟供销社的同志要布头。”陈书宁笑着说:“上次还捡了个漏,就是这块布,才几毛钱,哈哈哈……”

    蒋立春应道:“书宁会过日子。下次你去镇上,把我们娟子带上,让她跟你学学,这孩子太实在。”

    刘香花轻手轻脚把孩子放到炕上,拍了拍,才说:“你们家林娟的事,怎么样啦?我听说,李铁牛又请媒人登门提亲。”

    提起这件事,蒋立春也是哭笑不得:“你们可说呢!铁牛这孩子忒实在,就相中我们家娟子了。

    我们娟子不信任杨二平,他知道以后,立马换媒人。前天又跑到我家提亲,拿不少东西。”

    李珍调侃道:“立春,差不多就得了。李铁牛这孩子我见过,看着是个机灵的。”

    蒋立春叹了口气说:“坏就坏在太机灵,我家娟子觉得他心眼多,怕以后管不住他。他出手太大方,还没怎么着呢,三转一响买齐了。

    我家老林怕这钱来路不正,也犯难。我喜欢这孩子,又担心他犯错。哎呀,这两天我这心呐!”

    不提经济条件,李铁牛这人嘴巴甜,有眼色,人也勤快,确实是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蒋立春感叹道:“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就想着让我闺女找个条件好的,少吃点苦头。但是我家老林考虑的也有道理。条件再好,要是不走正路,也白闹啊!”

    刘香花提议道:“要不,咱们找人打听打听?看看这李铁牛,到底是从哪来这么多钱。”

    蒋立春苦笑着说:“我家老林说,跟李铁牛关系好的那几位同志,都因为投机倒把被工商局抓了。

    就王二秀家那个陈山,倒卖烟叶进去的,这不刚放出来没几天嘛!”

    “大娘,你们干脆直接问李铁牛吧!”陈书宁说道:“还打听什么啊?打听来的也不见得准。”

    李珍点头附和道:“就是啊!你找人打听,要是那个人跟李铁牛关系好,肯定说他好话。要是关系不好,就说坏话呗!”

    “您也别忘了问我娟子姐,看看除了这些顾虑,还有没有别的想法。”陈书宁提醒道:“是我娟姐要结婚。

    和谁过一辈子,你得尊重她的意见。强扭的瓜不甜,硬逼着她低头,她心里有怨气,日子过不好。”

    嫁闺女这事,杨凤霞更有发言权:“大嫂,你可别学我。我就是太强势,硬逼着书意嫁人,结果弄成现在这样。

    前几天李富强去陈雪家闹,我害怕,又催着她相亲。这不,让我大哥拦住了。哎,

    随缘吧……”

    蒋立春琢磨片刻,一拍大腿,笑着说:“干脆啊,我直接去李铁牛家看看得了,靠谱就继续往下说。

    要是真不行,那就趁早说清楚。不能钓着人家,白耽误人家的时间。”

    第135章

    杨凤霞为陈书意婚事担忧

    送走蒋立春,陈书宁找出盆子,把挑出来,要给孩子做衣服的布,放盆里洗了一遍。

    现在天冷,等着布料晒干早着呢。陈书宁和陈书意坐在灶膛前面,烤布料。

    杨凤霞和刘香花坐在屋里闲聊,陈书宁静静听着。

    “大嫂,这是个女娃子,估计是父母心狠不想养,扔出来了。哎,真可怜!”

    “这都新社会了,怎么还有这么想不开的人?女儿教育好了,不比小子差。”

    “大嫂那是你有儿子,我们这种没有儿子的,做梦都想生儿子。咱们庄户人家,干体力活都指着男人。

    书意她爸走的早,要是他还在,说什么我都得再生几个孩子,高低我得生个儿子出来。”

    杨凤霞脸上露出向往之色:“要是我们书意有弟弟,也不至于被李富强那个杀千刀的,欺负成这样。说来说去,还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没有依靠。”

    “哎……”

    刘香花叹息一声,久久没有言语。但是手里的活儿没停下。

    家里没棉花,刘香花拆了一床被子,抽出点棉花来,给孩子做个薄棉袄。总是光溜溜的可不行。

    李珍开口安慰杨凤霞:“凤霞啊,你听我一句劝,这次再给书意找人家,最好是找个上门女婿。

    一来呢,你老了有依靠,不至于孤零零一个人,渴了连个倒水的人都没有。

    二来,书意这孩子太实诚。受委屈也不敢反抗。要是招个女婿回来,是他看书意脸色,书意不用受气。”

    听到长辈们说起自己的终身大事,陈书意把头埋的更低,脸颊通红,也不知道是被火烤的,还是羞的。

    杨凤霞有些犹豫,低声说:“大娘,以前我也考虑过,给书意说个上门女婿。但是……这上门女婿条件都差,太委屈孩子。”

    李珍语重心长的说:“这男人出来当上门女婿,无非就是因为家里穷。只要他人品好,勤劳肯干,没毛病就行。至于他家里的条件,你挑什么?书意又不去男方那边。”

    杨凤霞讪讪的说:“这不是怕,那边三天两头跑过来占便宜嘛。林红中那个大丫头,就招了个那样的女婿。

    林红中把女婿赶走,想迁坟改运,再招个正干的女婿过来,好给他生个孙子出来。”

    李珍还真不知道这回事儿:“什么,他们家又迁坟呢?他爸都死多少年,还得受这罪,造孽啊……”

    陈书宁烤干手里的布料,顺手又拿起一块,继续烤。

    心想:招个好上门女婿哪那么容易?男人要是踏实肯干,自己能拼出一份家业来,何必跑过来当上门女婿?

    盖房子,只要有宅基地就行。房梁可以去树林里砍,土坯可以自己做,打地基用的石头能去山上背。

    要是着急,请几个人过来帮工,管顿饭就成。要说花多少钱,那还真不用。

    杨凤霞可没那个闲心,管林红中他们兄弟造不造孽,光陈书意的婚事,就够她发愁的。

    “大娘,儿女都是债。”杨凤霞感叹道:“我都愁死啦!我家书意怎么办啊?”

    李珍叹了口气说:“你急有什么用?咱们又不是那种,拿闺女换好处的人家,慢慢挑吧!缘分到了,自然就能结婚。宁可晚点,也别学上一次。”

    “哇……哇……”

    孩子又哭了,杨凤霞赶紧过去打开襁褓,伸手一摸:“这孩子尿了。”

    给孩子换好尿布,冲点麦乳精喝,这才把她哄睡。

    杨凤霞轻轻拍着孩子,对刘香花说:“大嫂,晚上我把孩子抱回去。这么点的娃娃爱哭,我大伯跟大娘岁数大怕吵。

    我大哥白天得上班,要是放你们家,晚上谁也睡不好。我们家就俩人,都不用工作,晚上我哄着就行。”

    杨凤霞说的有道理,孩子放陈书宁家确实不适合。

    刘香花没有推辞:“那行!晚上你带回去,白天抱过来,咱们大家伙一起带。”

    刘香花从屋里走出来,对陈书宁说:“书宁,你先别干了,叫上你二哥去公安局说一声。问问他们,这孩子怎么办?”

    陈书宁把手里的布塞到陈书意手里,脆生生的说:“哎,我这就去。”

    “二哥,陪我去镇上一趟。”

    陈书宁推开门走进陈家旺屋里。许青山抬头看向陈书宁,笑着问:“书宁,我陪着你们一起去吧!正好我要去寄信。”

    陈书宁点头应道:“可以呀!二哥你快点,我在外头等你。”

    陈书宁回屋围上那条红围巾。孩子抱回来时,红围巾裹在外面,没有弄脏。

    刘香花追出来,塞给陈书宁五毛钱,还有一张粮票,叮嘱道:“买点小米回来,告诉粮站的同志,给小孩熬米汤用,要米油多的。”

    能熬出米油的小米,比普通小米贵点。刘香花也只能买一点,先紧着小娃娃喝。

    陈书宁把钱放进兜里,应道:“嗯,妈你放心吧!我肯定买回来,他们不敢糊弄我。”

    陈书宁到大河镇时,天色已经不早,她急匆匆跑去粮站,赶在粮站下班之前,买了一斤小米。

    三个人又往公安局走,路过邮局时,许青山顺手把信塞进信箱里。

    邮局已经下班,一位穿着制服的中年男人看到他们,拉住陈家旺,热情的说:“家旺来找你爸呀?你爸刚走,我给你追他去。”

    陈家旺抬眼一看,是陈爱国的同事马敢当,笑着说:“马叔,我们有别的事,不是来找我爸的。您不用追他。”

    陈书宁笑着打招呼:“马叔叔好。”

    马敢当看到陈书宁,眼前一亮,高兴的说:“哎,书宁都长这么大啦?听你爸说,你不读书了,我给你说个对象吧?”

    “不用。”陈书宁尴尬的说:“马叔,我最近在学习,暂时不考虑个人问题。”

    “对方条件真不错!他妈妈在妇联工作……”

    陈书宁撒丫子就跑:“马叔回见。”

    “哎,你这孩子,听我把话说完啊!条件真不错……”

    第136章

    陈书宁拒绝收养弃婴

    离开邮局那条街,陈书宁才停下来,弯着腰喘着粗气,断断续续的说:“太,太可怕啦!怎么到哪都有催婚的……”

    许青山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他皱着眉问陈家旺:“咱们大河镇人,都这么热情吗?动不动就介绍对象?”

    陈家旺笑着说:“乡下地方,大家结婚早。到可以领证的岁数,只要不读书,就会相对象。

    以前书宁还在读书,所以大家也不问。这不毕业了嘛!

    他们不知道要恢复高考,肯定有人惦记啊!”

    陈书宁苦笑着说:“冷不丁要给我介绍对象,我现在不考虑个人问题呢!回头得跟爸爸说一声。

    要是他那些同事看到我,都提这事,还是不见面比较好,我躲着他们走吧!”

    陈书宁的话,成功安抚住许青山。他心头的不悦散去。

    许青山抬手指着前方说:“走吧,前头就是公安局。”

    虽然到下班时间,但是公安局有人值班。今天值班的公安同志,刚好是郭君山。

    他拿着饭盒,端着水杯,慢悠悠走进值班室。坐到办公桌前,拿起筷子准备吃饭。抬头却看到陈书宁。

    郭君山眉头紧皱,心道:书宁怎么又来公安局了?出事了?

    郭君山放下筷子,没心思吃饭,推开门走出去。他大步走向陈书宁,关切的问:“书宁,你怎么来了?”

    听到郭君山喊的这么亲切,许青山挑了挑眉,不着痕迹的,观察陈书宁的反应。

    陈书宁和郭君山很熟悉,并不在意郭君山对她的称呼。

    郭君山搓了搓手,领着几人往值班室走:“进去说吧!外面冷。”

    郭君山倒了杯热水递到陈书宁手里,觉得太突兀,又倒了两杯,递给陈家旺和许青山。

    郭君山关心的问:“天都黑了,你们怎么突然过来?是遇到什么问题吗?”

    陈书宁吹了吹热水,浅浅喝了一口,寒意驱散,整个人活过来。抬头回答郭君山的问题:“郭君山同志,今天我们在村外小树林里,捡到一个孩子。”

    “捡到孩子?”郭君山的面色变得凝重,从书桌上拿出记事本,记录案情。

    “书宁,你讲讲具体情况。”

    陈书宁点了点头,把来龙去脉讲出来:“今天我们去村外看热闹,回来的时候路过小树林……

    ……是个女孩,刚刚出生,身上的羊水都没擦干净。孩子在我们家里,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郭君山低头记录着,等陈书宁说完,他才抬头说:“今天时间太晚了,明天我带人过去看看。

    你在家等我,需要你带我们,去捡到孩子的地方找线索。先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再说。”

    “如果找不到呢?”陈书宁问道:“其实,遗弃孩子不算新鲜事,这些年大河镇有不少弃婴……”

    郭君山眉头皱得更深:“实在找不到线索,孩子会送到孤儿院去,谁想要收养她,可以办手续,从正规渠道收养。我们不支持私下收养孩子,会埋下许多隐患。”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