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碗玉米面,或者一颗大白菜,东西不多,但是凑凑也够大家伙吃。盆子里的白菜切完,陈书宁蹲到地上,捡起几棵白菜,麻利的洗干净,放到案板上。
陈谷子凑过来,也学着陈书宁的样子,帮着洗白菜。小小一个人,洗的那么认真。
陈书宁看到他干活,开口说:“谷子,水太凉,放着我洗吧!你去找小伙伴们玩儿。”
“书宁姐我能干活。”陈谷子倔强的说:“我不能白吃你家肉,你就让我干吧!”
陈书宁家出事的时候,陈谷子家没有过去帮忙,这顿饭他吃的不踏实,就想帮着多干点活。
陈书宁心疼的说:“谷子你听姐姐的话,去玩儿吧!这水太凉,别把手冻出疮。”
郭君山刷完锅,弯着腰码猪肉,听到他们的对话,回过头来瞥了一眼。
等他把手里的活干完,直接钻进屋里,不一会儿端着一盆热水走出来。
“陈谷子,让让,把盆里的白菜抱起来,我给你加点热水。”
郭君山语气有些冰冷,但是话说的十分暖心。陈谷子咧着大嘴,慌忙把白菜抱起来。
“叔叔,谢谢你。”
郭君山听到叔叔这个称呼,怔愣在原地。为什么这小屁孩喊陈书宁姐姐,却要喊他叔叔?他们没差几岁吧?
郭君山板着脸,声音有些不悦:“不用谢。”
陈谷子不知道,为什么叔叔突然不高兴。可他还小,疑惑很快就抛到一边,蹲下去接着洗白菜。
郭君山放下盆,扭头进屋,捯饬他带来的那些调料。他暂时不想看到,那个烦人的小屁孩。
刘香花端着一盆内脏进屋,从锅里舀出几瓢温水,蹲在地上洗起来。
郭君山一边切姜片,一边问:“婶子,内脏您打算怎么吃啊?”
刘香花热情的说:“
我也不太会做,就是放点葱姜大料,酱油,煮熟以后沾着蒜汁吃。”
“哦。”郭君山又问:“婶子,京市的卤煮您吃过没有?”
“那我上哪吃去?”刘香花答道:“我们乡下地方,没有人会做。君山,你会做吗?”
郭君山点了点头说:“婶子我会做,就是有点费功夫。要不,我给您露一手?”
刘香花估摸下时间,笑着说:“晚上才吃饭呢!时间还早。婶子想沾你光,尝尝卤煮是什么滋味。”
卤煮是京市的名吃之一,刘香花听说过。她想着,就算郭君山做的没那么好吃,但总比煮着吃强吧?
郭君山笑了,利落的把配料弄好,蹲到地上,帮刘香花清洗内脏。
王思民在院里烧火,抬头看到郭君山帮刘香花干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就说,陈家人是好人,孙子还犟。这次不犟了吧?
遇事不能只看表面,陈家人的善意,掩藏在凶恶的面具之下。只要你拿开那张面具,就能发现这家人的好。
陈二赖背着一筐柴火,从门外走进来,放到王思民面前,笑嘻嘻的说:“叔,柴火够用吗?”
王思民抬头看着摞成小山一样的柴火垛,点头说道:“够用。
二赖子,你去把瞎婆婆背过来吧!
回来的时候,从屋里舀一碗玉米面。这么多人在这吃饭,他们家粮食肯定不够,咱们自觉点。”
陈二赖应道:“没问题!叔您等着,我马上就回来。”
李珍弄好血豆腐,从屋里出来,正好听到陈万全说最后一句,急忙喊住了他:“二赖子,替我把瞎婆婆请过来。
她自己一个人,怪可怜的。请她过来跟咱们一起吃肉,热闹热闹。”
“哎,我这就把瞎婆婆背过来。”
虽然说瞎婆婆没出力,但她是孤寡老人,实在可怜。再说她吃不了多少东西,接过来吃块肉,全当做好事。
郭君山一改往日的冷漠,和刘香花聊的热火朝天。
刘香花看着郭君山熟练的动作,好奇的问:“君山,我看你手法挺熟,没少下厨吧?”
郭君山一边翻大肠,一边答道:“嗯,我姥爷是民营饭店的厨师,我跟他学过几道菜。
小时候家里大人都忙,经常留我们几个孩子在家,我们就自己做饭吃。
我哥哥做饭没天分,他做的东西太难吃。我姐姐更干脆,不会做饭。我只能自己学做饭。”
“看不出来啊!”刘香花笑着的说:“看你这样子,不像是会做饭的。”
“人不可貌相。”郭君山笑着回道,他把刘香花当长辈,自然不会冷漠以待。
刘香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真是的,请让你过来吃顿便饭,结果你过来,一会儿也没歇着,光干活啦!”
郭君山回道:“这点活又不费劲。比工作清闲多。”
“听你这口音,是京市人吧?怎么会到我们大河镇工作啊?”
第119章
陈二赖接瞎婆婆吃肉
郭君山没正面回答,含糊的说:“工作调动。其实到哪都是为人民服务,在京市还是来农村,没什么区别。”
“君山,你觉悟高。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年轻人。”刘香花赞扬道:“肯吃苦!”
陈家旺抬着一盆排骨走进屋里,看到刘香花问:“妈,排骨怎么弄?还有猪头,猪头在后面,我爸拿着呢!”
刘香花指了指八仙桌,说道:“先放桌子上吧!你爷爷说,这头猪咱们一点也不留。
一会儿让王思民同志,把排骨炖上。猪头……猪头怎么吃啊?”
郭君山把洗好的大肠放到盆里,抬头说:“婶子还是我来吧!”
陈家旺兴致勃勃的说:“郭公安,我给你打下手。你看,我干什么合适?”
郭君山指着桌子上的蒜说:“陈家旺同志,你去剥蒜吧!多剥点,炖肉用的多。”
陈爱国拎着猪头走进来,脸上带着悔意,说:“哎呀,外头乱死了。早知道这么乱,还不如去食堂呢!”
刘香花附和道:“我也想说呢!真不如去食堂那边杀猪,现在还要出去借桌子椅子,碗筷也不够。”
陈家旺低头剥蒜,开口提醒道:“发什么愁啊?妈,您去喊一声,让他们自备碗筷就行。”
村民都往陈峰家跑,街道上冷清许多。陈二赖背着手,悠闲地走在街上。想到晚上能吃上肉,嘴角合不拢。
穿过胡同,陈二赖钻进自己家,拿出饭碗,装上一碗粮食,往外头走。
瞎婆婆住他对门,她眼睛不好用,家里又穷,平时不锁门。
“瞎……”陈二赖刚要喊瞎婆婆,忽然想起王思民的话,急忙改口:“大娘,我来接你去陈爱国他们家吃肉。”
瞎婆婆支起耳朵,笑呵呵的问:“是二赖子吧?快进来。”
陈二赖推开屋门走进去,刚进屋就冻得哆嗦,这屋里怎么一点热乎气都没有?
瞎婆婆感慨道:“你们吃肉,还惦记我这个老婆子。我都这么大岁数,不吃也没事。”
陈二赖四下打量一番,抬手抓了抓后脑勺,这屋里比他住的屋子还脏。
“大娘,那什么,吃肉不着急。你家怎么这么脏啊?”
瞎婆婆不好意思的说:“我个瞎眼老太婆,眼睛看不见,只能糊弄着收拾。”
陈二赖点头说道:“我给你收拾吧!”
陈二赖放下碗,看了看空空如也的灶膛,低声说:“连个柴火都没有,您在家等着啊!我去背点柴火,给您烧炕。”
“二赖子不用了!我又不干什么,屋里不冷。”
陈二赖搓搓手,反驳道:“这还不冷啊?这我都受不了。您等着,反正吃肉早着呢!”
瞎婆婆还要喊:“二赖……”
“嘎吱——”
回应她的只有关门声,和陈二赖远去的脚步声。
瞎婆婆喃喃自语:“这孩子今天怎么回事?打小也没见他这么懂事,这么勤快过。”
过了片刻,陈二赖背着一筐柴火进屋。
把锅刷洗干净,又放上一锅水,等水烧开的功夫,他找到一把笤帚,弯着腰把地扫干净。
“大娘,您做饭用的盆子,我放到柜橱最下面这一层,您蹲下就能摸到。”
“这个碗我刷干净了,放到柜橱最上面,跟筷子在一起。”
“柜子从里到外,我都擦干净了,东西没动,您按原来的习惯拿就成。”
“您这被褥都露棉花了,这活儿我不会干,等会我找个人干。”
瞎婆婆抹了把泪,哽咽的说:“谢谢你,孩子我没想到,你能跑过来帮我。”
陈二赖的名声不提也罢。要不是他爸活着时人缘好,偷鸡那次,他就去里头蹲着了。
陈二赖大大咧咧的说:“您这话说的,大娘我改好了。不光今天过来帮您,以后有什么活,您喊一嗓子,我听到就过来。”
“好,二赖子,你能改邪归正真好!”瞎婆婆激动的说:“你爸要是知道,你能改成这样,得多欣慰啊!”
陈二赖笑着说:“那是!我王叔说,我是烈士的后代,不能给我爸抹黑。”
陈二赖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走到瞎婆婆跟前说:“大娘,时间不早了,我背您过去吧!”
瞎婆婆爬到陈二赖背上,陈二赖顺手端起碗,就往外头走。
出门时,陈二赖叮嘱一句:“门后面有柴火,您别舍不得用,以后,我每天给您背一筐柴火过来。”
屋里这么冷,是瞎婆婆舍不得烧火的造成。至于为什么不烧火,并不是懒,是她眼睛看不见,一年也没攒下多少柴火,舍不得用。
瞎婆婆笑着说:“那多麻烦,再说,二赖子你也没捡多少柴火吧。”
“捡啦!”陈二赖一边走一边说:“也不算是我捡的,是王叔捡回来的,攒下不少呢!够用。”
王思民捡的柴火只是够用而已,陈二赖这么说,是怕瞎婆婆不接受他的好意。至于柴火不够的问题,大不了他再去树林里捡点回来。
瞎婆婆好奇的问:“王叔是谁啊?怎么以前没听说过?”
“王思民。”陈二赖答道:“这不是天太冷嘛,我让他住在我家里。这老爷子有文化,没少教育我。”
瞎婆婆恍然大悟:“他那成分,文化水平应该不低。二赖子你跟他学也成,城里人比咱们农村人强。”
陈二赖得意的说:“那确实,王叔不光教我道理,他还教我怎么过日子,教我干活呢!”
“大娘您说,我现在这样,村里人能接受我吧?不会把我当贼防着吧?”
瞎婆婆叹口气说:“二赖子,村里人不会笑话你,不然也会同意,让支书把你带回来。
你能改就好。你爸爸活着的时候,人多好呀!我们都感激他,你要是能成为他那样的人,那就太好啦!”
陈二赖失落的说:“您跟我说说,我爸的事行吗?我,我都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了……”
“行,我给你讲讲。我进门的时候,你爸还是个半大小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穷,还要打仗……你爸……”
陈二赖又问:“那我妈呢?她的模样,我也忘得差不多了。她走的时候……大娘,我妈心真狠啊!”
瞎婆婆叹口气说:“哎……是心狠。不过,你这么大岁数,没必要恨她。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那是!大娘,今天吃的那头猪,有二百来斤呢!一整头啊,都拿出来让大家伙吃,您不知道……”
第120章
陈二赖痛改前非得到鼓励
陈二赖背着瞎婆婆,拐进陈锋家胡同里,闻到一阵阵浓烈的肉香味。他深吸一口气,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流。
“哎呀,这味道香啊!”
“吸溜,这是杀猪菜的味。哎呦,这是排骨味儿……”
“大娘,您闻见了吗?过年咱也吃不上这么好的菜啊!走走,咱们赶紧进去。”
瞎婆婆笑呵呵的说:“是香!咱们村里没人做饭这么香,这是请了个厨子来吧?”
陈二赖得意洋洋的说:“菜都是公安局新来的,那位郭公安做的。听说他是京市人,城里人就是不一样,做的饭都咱们做的好吃。”
瞎婆婆笑的更开心:“那敢情好,我也有口福啦!”
陈二赖迈过门槛,背着瞎婆婆走进院里。
人到的差不多,就等着肉熟了。大家伙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的正高兴,陈二赖进进来。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二赖子,你怎么干起好事来了?”
陈二赖眼睛一立,不满的说:“笑话谁呢?我就不能改邪归正?我陈二赖把话放这里,今后啊,我要做好人。”
陈二赖的话惹来一阵哄笑:“哈哈哈……”
林石头拨开人群,说道:“都别笑,二赖子做好事,说明他改正错误了。大家伙给他点鼓励!”
“啪——啪——”
王思民蹲在灶火前,用力鼓掌,有他和林石头带头,稀稀拉拉的掌声越来越大。
“好——”
“陈二赖好样的。”
陈二赖难得脸红,不好意思的说:“大家看我表现,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了。”
林石头笑着说:“你肯改就行!二赖子,只要你改正毛病,肯定越过越好。”
陈二赖坚定的说:“支书,请您监督我!”
“嗨,我肯定监督你。”林石头拨开人群说:“先让二赖子把瞎婆婆背进屋里。”
刘香花站在正房门口喊:“二赖子,把大娘背到正屋里,屋里暖和。”
陈二赖背着瞎婆婆进门,看到郭君山站在屋里,周围围满人。上到老太太,下到刚刚梳上辫子的小丫头,满满当当都是人。
陈书宁坐在他身边,看样子两个人在讲课。
郭君山瞥了一眼陈二赖,继续说道:“女同志一定要有警惕心,之前破获的拐卖案,受害者大多是女同志。
防备意识太低,别人随便找个借口,就跟着对方走,这样可不行。”
陈书宁附和道:“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别人,尤其是那种找我们帮忙的人。你们想想,对方为什么找我们帮忙?
我们女同志,体力不如男同志。真要遇到困难,对方应该找有能力的人解决,对不对?”
郭君山补充道:“还有那种,上来就说,你的朋友在哪等你的。你朋友看到你,不会过来找你吗?
为什么要找个中间人传话?还有说,帮你找个好工作,非亲非故,对方为什么帮助你?这些人其实都是拐子。”
陈二赖把瞎婆婆放到地上,转一圈,给她找到把椅子,让她坐下。自己蹲在地上,饶有兴致的听郭君山讲课。
王娜性子活泼,举起手,脆生生问道:“遇到拐子,我们应该怎么做?”
郭君山答道:“这位女同志提的问题特别好,我们该怎么做呢?有没有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跑呗!”陈二赖说道:“打架你们女同志肯定不行,跑,玩命跑。”
郭君山点头说道:“对,往人多的地方跑。要想办法引起群众注意,比如说大声呼救。
但是,也有一种情况,就是跑的时候会遇到几个人,说要救你,让你跟他们走,实际上他们也是拐子。”
人群里立刻传来惊呼声:“啊?还能这样?这要让我遇上,我肯定相信……”
“可不是,谁知道拐子有这么多花招?”
“太可怕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在村里待着吧!”
郭君山继续说:“实在是跑不了,那就要自救。能打过对方的情况下,一定要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