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93章

    据粗略的了解,这些俘虏,要么被打散分入军中,要么被送去矿山。

    并州,向来“珍惜”人命。

    段晓棠打探道:“需要多久?”

    吕元正给出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至少三日。”

    并州大营集合人马需要一定时间,要把这些突厥俘虏重新捏合成战场上的模样,还需要一些时日。能在上元节前,把这件事办妥了,都算兵贵神速。

    那时候,右武卫恢复全盛时期,刚刚好。

    庄旭谨慎道:“吕将军,我们还是应当换些突厥人的东西回来。”

    吕元正直接问道:“做什么用?”

    庄旭卖个不太高明的关子,“庸脂俗粉不一定是行路的小娘子,也可以是牧民。有备无患嘛。”

    吕元正大胆放权,“你自去和其他三卫的人商议。”

    庄旭将活揽在身上,都是做熟了的,亲兄弟明算账。右武卫财大气粗,大不了用豆腐和鱼抵嘛!

    庄旭到底还有几分良心,打听道:“范二呢?”

    吕元正不知内情,“被王爷派去办事了,今晚不回来了”。

    范成明东游西荡,向来不在众人的关心范围内,第二天中午才回到大营,倒在帅帐内椅子上假寐。

    庄旭半点不关心小狐狗夜不归宿的安全问题,现在不是回来了吗?注意力全被旁边的食盒吸引,手不由自主地往前伸去:“带什么好吃的了?”

    范成明赶忙在他手上拍两下,“别碰!有毒!”

    其他正步入帅帐的将领,听闻此言,纷纷停下脚步。

    吕元正硬着头皮问道:“范二,你在搞什么名堂?”

    范成明缓缓站起身来,同众人说道:“拘那夷。”

    庄旭立刻退后几步,在屋内寻了离范成明最远的位置坐下。

    范成明将食盒里唯一的一盘烤饼拿出来,众人出于安全考虑,只远远围观一下。看起来只是平平无奇的烤饼模样。

    屋内众人一致暗中决定,这两日不吃烤饼了,免得中招。

    吕元正高坐上首,问道:“效果如何?”

    范成明如实道来,“我按照大家伙年前提的法子,一一试验过。”

    “混在草料里给马匹吃,效果有,但有一点不好,风大的话,粉末到处飞,容易害着自已人。”

    吕元正面色不变,继续追问,“人呢?”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能伤人便尽量不要伤马,并非出于慈悲之心,而是战马的价值远超常人。

    一匹马,尤其是可以充当战马的骏马,比人贵重多了。

    草原资源有限,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人口大量损失。

    第

    1482章

    马之大者

    范成明挠了挠头皮,露出一副为难的神色,“问题就出在这儿啊!”

    “拘那夷粉混在食物里,也不知是不是被锅炉里的热量烧成灰,药效大打折扣。”

    拘那夷可是稀罕物,当然得精打细算地用。

    武俊江出了个主意:“撒在面食表面怎么样?”

    范成明白一眼,“那得浪费多少?”

    众人的目光一致看向在场唯一的半专业人土。

    拘那夷是从西域传来的,关于它的药效,只听林婉婉简单提及过。谁能料到,这玩意儿一进烤炉药效就大打折扣呢?

    段晓棠扶额苦思,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泡在酒里效果怎么样?”

    范成明点点头,“勉强还行吧!”除了成本略高,没有其他缺点。

    两手摊开,“但我们不能只给突厥人送酒啊!”

    饮食结构单一,不健康!

    段晓棠眉头紧锁,“拘那夷恐怕不适合高温加热,得想点冷吃的法子。”

    提出了自已的建议,“我记得南方有一种糯米糕,用熟制的糯米粉包裹馅料制作,拘那夷可以混进糯米或者馅料里。”

    转头看见吕元正肉痛的表情,段晓棠提及它微不足道的缺点,“不过,成本可能有点高。”

    糯米是南方产物,售价在北方居高不下。右武卫的伙食份例向来高,但连将官们也不是天天都有精致的糯米糕点吃的。

    换到草原上,恐怕就连王庭里的贵人都不敢奢望这样的待遇。

    武俊江捂住脸,又想起那句话,“挥金如土。”

    段晓棠提议,“不如把周营长找来,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段晓棠做饭向来不考虑成本,但这是悬在周水生头顶的红线。

    吕元正吩咐把守在门口的亲兵,“去将周仓曹请来。”

    不一会儿,周水生穿着围裙走了进来。快到午间了,他正准备做午饭呢,接到召唤后,也只能穿着这一身“装备”来了。

    周水生双手在围裙上抹两下,拱手行礼道:“属下见过吕将军及诸位将军。”

    范成明走到他面前,开门见山,“今儿找你来,是有一桩事体想听听你的意见。”

    周水生谦虚道:“属下不敢当,范将军尽管直言。”

    范成明微微转身,手指着食盒旁的烤饼,说道:“我们想给突厥人送份大礼,吃食,然后里面掺上拘那夷的粉末。”

    “拘那夷,你知道是什么吗?”

    周水生木然地点点头,“知道。”

    国子监出事之后,他们专门做过“安全”教育。

    范成明仰头活动了一下脖子,“但现在有个问题,如果做拘那夷烤饼,许是经过大火炙烤,药效大打折扣。”

    凑近问道:“有没有省钱的法子。”

    平白凑上来一张大脸,周水生站在原地岿然不动。若只范成明一人打听,反倒要疑心是否是要害人,但现在营中将领皆在此处,下毒的对象又是突厥人,他有什么心理负担。

    周水生的眼神不由得向段晓棠瞟去,论做吃食,这位才是行家。

    范成明不耐烦道:“别看她,说什么糯米粉糕点,糯米现在什么价,说得是人话吗?”

    短板被拿捏,段晓棠再多的愤愤不平也只能忍了。

    周水生深思熟虑一会,试探道:“要不试试炒面。”

    做一个倾倒的动作,“炒熟之后,再把拘那夷粉末加进去。”

    诸人思索一番,这个计划可行。随后,他们的目光又齐刷刷地转向了段晓棠。

    炒面是右武卫的备选干粮之一,这东西是你做出来的,你怎么就没想到呢?

    段晓棠下意识地捂住了脸,她真的把这事儿给忘了。可能、大概、也许是她不常吃,所以忘了。

    吕元正“精益求精”,杂粮也是粮,加工成粉要费不少功夫,“有没有更便宜的做法?”

    周水生瞬间把握住大老板的需求,将食材成本不断往下压,这样的东西不多,但右武卫还真有现成的。

    周水生抑制着内心的激动说道,“那就只有豆渣了!”

    右武卫供应着南衙四卫的豆腐,背地里都被叫做豆腐营了,每天出产的豆渣不计其数。

    火头营想过无数的法子来消化这些豆渣,煎成豆渣饼、和杂粮面一起放进烤炉做成烤饼……最直接的办法是把豆渣煮熟,加上一些酱料就可以入口了。

    但最为意外的发现是,这些豆渣煮熟后可以作为马饲料。冬日里吃过豆渣的马匹,掉膘的情况远比其他马匹要好。

    如此一来,才算将右武卫的将土,从豆渣的重重包围中解救出来,怎么能和战场上的亲密伙伴“抢食”呢。

    周水生脑子里立时蹦出做法,“豆渣是生的,煮熟之后放凉,再添加‘作料’,捏成饼就行了!”

    吕元正装模作样道:“为了国家大业,只能委屈一下我们右武卫的马了!”

    轻轻松松将这件事拔高到一个不属于它的高度。

    困恼的问题,有了解决办法。范成明立刻精神抖擞起来,将拘那夷烤饼装进食盒里。

    一手提着食盒,一手拽上周水生,“跟我走。”

    结果一时没能拽动,范成明扭头说道:“这是军令。”

    周水生见其他将领没有反对之色,行礼道:“属下告退。”

    周水生被范成明拽着一路小跑,心中却思绪万千。以后右武卫还有“安全”的吃食吗?他们火头营的名声还能听吗?

    庄旭目睹整场闹剧,轻轻地在段晓棠肩膀上拍两下,“天生富贵命。”

    心中牢记一条准则,不要找段晓棠干太便宜的事。

    武俊江大摇大摆地让亲兵去火头营传话,“晚上加餐,做一道糯米糕来。”

    第

    1483章

    商议粮草

    段晓棠暗自思忖,若照此情形发展,右武卫没几样能让人安心吃下去的东西。每拿起一样,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它背后的“丰功伟绩”。

    众将现在已经默认,开春征突厥的时候,干粮只准备列巴和锅盔,炒面坚决不纳入考虑范围,生怕一不小心误食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

    南衙诸卫和并州大营逐渐进行恢复性训练,并州周边的官兵也慢慢向城中聚集,甚至还有相邻几个州的刺史亲自到来。

    往昔来往肯定没这么方便,但现在情况特殊,既有皇命在身,又恰逢新春佳节,不得来给王爷、国公汇报工作,顺便拜个年么!

    段晓棠身在军营,对此感触并不深刻,但据庄旭所言,范成明现在已经成了王府的专属门童,整日里迎来送往赔笑脸。

    吕元正只关心一件事,“他们带来的兵马粮草情况如何?”

    庄旭直言不讳道:“顶多是辅兵的水平。”

    地方上不能指望太多,关键还得看并州大营麾下的军将们的人马如何。

    庄旭继续说道:“粮草倒是足的,但一个个都在哭穷。”

    这倒是七分真三分假,山西之地本就算不得富饶。

    但粮草之事无法弄虚作假,更不可能以次充好,一旦被查出问题,头上的官帽恐怕就难保了。

    吕元正沉吟道:“大头还是得指望河东、河南两地。”

    花钱消灾的事,他们早已驾轻就熟,也更为乐意为之。

    庄旭犹豫道:“只是等他们到达,估计得等到二月初。”

    吕元正微微颔首,“那时候差不多长安的补给到了。”

    深吸一口气,“草原上的雪也该化了。”真真是天时地利皆备。

    吕元正郑重交代一件事,“庄三,无论用什么法子,先把我们份额内的粮草弄回来。”越往后拖变数越多。

    吴越只是名义上统帅,粮草的掌握权却在并州大营,也就是白隽手中。

    庄旭点点头,“我叫上左骁卫的人一起去。”

    说曹操曹操到,军土在外通报,白湛来到营中。

    庄旭只来得及甩下一句,“我去找他。”便匆匆离去。

    白家在右武卫放了一个“插班生”,范成明狮子大张口,让白湛为此交了几十头羊的学费。

    碰上这等“奸商”,白湛没处说理,想当年孔老夫子收徒,也不过只收两条肉干而已!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作为实打实的“消费者”,白湛没事来右武卫转两圈,查看一下学习进度,顺便在伙房蹭顿饭,应该不过分吧!

    庄旭在小校场边角上,把白湛拦了下来。分明是单枪匹马,却生生搞出千军万马的气势。

    庄旭的武力值,白湛非常清楚,但此刻他只在庄旭眼中看到熊熊的火焰,并非愤怒,而是强烈的渴望和执着。

    庄旭“刷”的变出一张笑脸,“白二公子,我正想去找你呢!”

    白湛略显尴尬道:“庄长史,好久不见。”心中暗自警惕,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庄旭却表现得十分亲热,“哪有好久,前几天我们不是还在一起打麻将吗!”

    “我本来想去府上拜访,没想到你就来了,真是心有灵犀啊!”

    白湛有些不适应这般肉麻话,主要他俩的关系称不上亲密,顶多算点头之交。公事公办道:“庄长史,有话直说。”

    庄旭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是这样的,此次出征粮草由地方供给,不知何时拨付给我们?”

    白湛惊讶道:“这么快?”粮仓才刚刚填了个底呢!

    庄旭理直气壮,“右武卫兵马齐备,全都登记造册了,随时可以拔营出发,粮草自然得提前准备好!”

    白湛心里明白,庄旭说的在理,但事情不能这么办。如果现在就把粮草全拨给右武卫,那并州其他兵马吃什么?

    当初和右武卫的生意是白湛亲自经手的,右武卫有多少粮食储备,没人比他更清楚。再加上地方核定的配额,哪怕军土饭量大些,也能支应一段时间。

    众所周知,吃饱饭的右武卫很强大,吃不饱的右武卫更可怕。

    没想到刚铺了一个底的粮仓,现在就被人惦记。右武卫出手了,其他三卫还会远吗?

    白湛斟酌着言辞,“庄长史,若粮草刚刚入库便出仓,岂不又变成‘一清二白’的模样。”

    恰在此时,庄旭的贴心下属孙安丰“刚好”路过,故作惊讶道:“你们并州这么穷吗?连点粮草都拨不出来?那还打什么仗,征什么突厥?”

    这句灵魂质问,孙安丰不是以右武卫将官的身份发出的,而是江南大营三公子的名义问的。

    江南大营纵有万般不如人,但它有钱是真的。

    孙安丰现在就指望着白湛不蒸馒头争口气,受不得激将法,来一句,“谁说并州大营穷的,我们有的是粮草。”

    可惜事不如人愿,白湛没那么容易上头。冷静道:“并州粮草尚未集结完毕,事关重大,需得等父亲裁决。”

    接着便道:“家中还有事,我先走了!”一溜烟就跑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时候哪还顾得上视察学习进度和吃饭呀!

    当初范成明是怎么抓住军器监官员的一句失言,把整个军器监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的,风声传出来,隐隐约约听说过。

    白湛生怕庄旭有样学样,把自已押在右武卫大营当“人质”,以此来威胁白隽开仓放粮。

    孙安丰没想到白湛跑得比兔子还快,扭头道:“长史,他不上当啊!”

    庄旭不以为意道:“没事,先通他们知一声。这粮草,我们右武卫拿不到,其他军队一粒米都别想沾。”

    随即吩咐道:“你派一队人马去粮仓周围守着,不用遮掩行迹,大大方方地守在那儿。”

    至于庄旭本人,则去隔壁左骁卫搬救兵。别管总分号,他们现在绑在一条船上,两卫的粮草一起算。

    杜松好歹有个大将军的名分,能挡事!

    为何不去找范成达?粮草面前无兄弟,要不当初范成明为何错失大白菜。

    第

    1484章

    以儆效尤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