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90章

    顾盼儿接过话茬,“我帮他记着。”

    几人继续坐在炕上闲聊,说些邻里八卦兼之生意发展。

    顾盼儿扫一眼赵璎珞脚边的袋子,瞥见里头的半截毛衣,直觉那种深沉的男装样式,并非是段晓棠所喜欢的,但林婉婉都未曾说话,她也不多问。

    顾盼儿抱着“小金童”回柳家和亲人共进晚餐。离开后不久,祝明月和戚兰娘也回到了家中。

    祝明月淡淡道:“绒花生产线有八成工人上工。”明后两天人更多。

    赵璎珞低声道:“挣钱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女眷能出来做工的人家,家底通常不会太殷实。多挣一份钱,就能多换一份口粮,维持家中的生计。

    祝明月忽然提及一件事,“祝三先前提的那件事,我觉得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戚兰娘一脸迷惑道:“什么事?”

    祝明月将颊边的碎发拢到耳后,缓缓说道:“在长安买房,住不住都可以,可以寻信任的牙行租出去,多少算个进项。”

    两人手上攒了不少钱帛,平时换做金子存着,少部分打了首饰佩戴。这些钱握在手上,基本等于死钱。

    拿到外面做投资,没有合适的机会。若是买田买地,一来买不了多少,二来远了守不住。

    戚兰娘迟疑道:“我们可以吗?”

    林婉婉鼓励道:“为什么不可以,你知道秀然手里握着多少私产吗?你们还是自已挣来的。”

    拿高门贵女做例子有些不恰当,但恰恰证明女子可以掌握私产。

    赵璎珞只有一个疑问,“明月,你怎么不买呢?”

    实话实说,如今家里有多少现钱,赵璎珞比祝明月本人还清楚。

    虽然有几处房产、地产,但都是做经营使用,她们自已还租房居住呢!

    这个疑问林婉婉可以解答,“因为祝总想住的房子,要如山如海的钱帛洒下去,甚至不只是钱的事。”

    话虽未完全说透,但两人都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戚兰娘坐在座位上思考半晌,乡下人在外飞黄腾达后,还要回村修几间大瓦房呢!她回不了乡,手上有钱,怎么就不能在长安置宅呢!

    心中唯有一点疑问,“若是买了屋子,不会让我出去住吧?”

    林婉婉歪着头说道:“说什么呢,大家挤在一起还热闹呢!”

    对祝明月而言,左右手住在一起,随时方便加班,再好不过的事情。

    赵璎珞思虑周全,“等春梅的房子下来后,我们再去寻陈牙人。”

    陈牙人给祝明月办事尽心尽力,但不代表对旁人也会如此。虽然作为祝明月的心腹人,陈牙人不可能为了蝇头小利坑了她们。

    但她们不住,房子需得人住进去才不会老朽,租房生意却是个长久打交道的活计,怎么能交给一个拜高踩低的人呢。

    戚兰娘微微点头,“说得是!”

    林婉婉趴在炕上,主动请缨道:“到时我跟着你们去看,顺便去京兆府过契。”她在那儿,人头可熟了。

    四人的话题就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戚兰娘问道:“买什么样的屋子好呢?”

    赵璎珞放下毛衣针,掰着手指头数,“大宅周转困难,最好不要超过三进。”

    林婉婉补充道:“要在治安好的坊市。”

    所谓的治安好,就是富贵人家汇聚之处,比如她们平时活动的胜业坊、崇仁坊。单论地价,在长安的民坊中不说排在第一等,至少算第二序列,平日少有地痞流氓滋事,所以住得安心。

    换了那些贫民区、棚户区,闹心的事有的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渐渐勾勒出长安“改善房”的具体要求。

    吃过夕食,在林婉婉的强烈要求下,四人圆一桌麻将,陪她玩耍。

    赵璎珞打麻将时心不在焉的,自从林婉婉回来后,杜若昭就一直没有过来,也不知道她在家里忙些什么。

    林婉婉看出她的三心二意,拿着一张牌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打牌要专心哦!”

    在场所有人都是知情人,赵璎珞也没必要隐瞒,强忍住羞窘,问道:“你们说,杜长林这事怎么办?”

    接不接受白家的邀请,去不去并州?

    祝明月眉目低垂,冷静道:“凉拌。”

    赵璎珞犹豫不已,“可……”这个决定说不定会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祝明月缓缓吐出一口气,“可你担不起他的前途和因果。”

    杜乔在绛州是何处境,并州是何景象,长安局势未来如何变化……一切都是未知数。

    别说赵璎珞只是暧昧对象,就算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在这样的人生大事上都不好说话。

    因为没有明确的对错指示,选对了皆大欢喜,选错了落一辈子埋怨。

    归根结底,是赵璎珞没有给杜乔仕途“托底”的能力。

    林婉婉随手摆弄麻将牌,“少女,你在这件事上最重要的事,就是保持沉默。”

    “顶多提供一些情绪价值,鼓励他坚持自已的选择,相信他有朝一日一定会身骑白马,脚踏七彩祥云来娶你……”

    赵璎珞脸颊绯红,羞窘不已,“瞎说什么呢!”

    戚兰娘单纯挑个字眼毛病,“身骑白马和脚踏七彩祥云,似乎不太可能同时出现吧?”

    第

    1475章

    决赛之日

    林婉婉有的是道理,“怎么不行,马踩在云上,人骑在马上。”

    戚兰娘只能无奈妥协:“好吧,算你说得有理。”

    赵璎珞在扭扭捏捏中度过了两日,终于鼓起勇气,将一封信托付给祝明月,并混在张法音寄给杜乔的家书中,一并交由孙无咎带去绛州。

    孙无咎接过这两封笔迹迥异的信件,并未多问,只是将它们轻轻塞入行囊,便与十余名亲随一同跨上马背,迎着凛冽的北风,一路向北进发。

    封令姿仍在坐月子,连起身送别丈夫都力不从心,只能默默抱着女儿半倚在炕上。

    过了许久,她才缓缓开口,对前来探望的林婉婉说道:“这些男人,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仕途经济。”

    封令姿心里明白,这是自已在迁怒,若孙无咎真的不顾一切,早在两个月前便会与白湛一同前往并州了。

    可现在的情况难道就很好吗,她下不得炕、出不得门,女儿除了哭睡就是吃奶。只能依赖不晓事的小姑和远房姑母照料。

    林婉婉并未言语,只是静静地倾听她的诉说。

    封令姿的情绪越发激动,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他若有个万一,我就带着蟠儿改嫁去。”

    林婉婉连忙掏出手帕,轻声劝慰:“别哭,月子里流泪会伤了眼睛的。”

    封令姿越说越气愤,“你知道他都说了些什么吗?他让我照顾好自已,照顾好蟠儿,时不时回来看看姑母!”

    声音里满是委屈:“他怎么能说出如此混账的话来!”

    林婉婉将人搂在怀里,“孙无咎不是个东西,你就得自已想开呀!他这一去,不仅是为自已的前途,也是为了你们娘几个,反正将来受封诰的是你。”

    封令姿赌气道:“我等着那一天。”

    不就是冷眼看对方冷水洗衣裳吗,她又不是看不下去。

    远在并州的段晓棠尚不知孙无咎喜得贵女,正带着满腹的希望疾驰向北。

    新年过后,首届并州军队运动会的决赛日如期而至。

    决赛场地自然是选在左武卫大营,四方骄兵在此一决高下,射箭、拔河、举重、摔跤、马球……各项比赛依次上演。

    白二公子先前在城墙外选定的那个马球场自然而然是用不上了。

    纨绔嘛,朝令夕改是常事。

    最让段晓棠意外的是,比赛项目中有蹴鞠,这大概是为了照顾那些不善马术的军土。

    每一支队伍都展现出了精湛的配合与顽强的斗志……难怪大吴的国运稀碎。

    吴越和白隽居中高坐,这几日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本色出演散财童子。

    只要比赛精彩、看得高兴,就一个字——赏!

    段晓棠和右武卫将官们坐在一处,不多时,旁边挤进来一个人。

    段晓棠扭过头瞟一眼,似乎是左武卫的将官。

    自从范成达与秦景在校场进行了一场“礼貌性”的比试后,秦景在左、右武卫的将官中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尤其是范成达亲自下场考校营内将官后,他们更是苦求救星而不得。

    屈天成不曾想能在并州大营他乡遇故知,热情地打招呼道:“秦将军。”

    他早知秦景来了并州,只是一直没找到说话的机会,再者江南大营十来万人,他俩的确不怎么相熟,只能算点头之交。

    秦景果真认出来人,惊讶道:“屈校尉,你怎么在并州?”上下打量他的衣着,和左武卫的将官相差无几。

    秦景辞官时,孙文宴尚未用三千精兵和吴岭交换一张销金的食方。而屈天成带兵入左武卫时,早就听说秦景拜将后就辞官回乡。

    哪知道兜兜转转,两人在并州重遇,又同在南衙效力。

    屈天成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这事说来话长。”

    指着场上正在蹴鞠的红队,说道:“这些都是我们的弟兄。”

    秦景先前只知红队是来自左武卫,不曾细瞧,“全是江南大营的军土?”

    屈天成拢了拢快穿成座山雕的皮袄,点头道:“嗯,一共三千人。”

    秦景一脸茫然,范成明主动解释道:“当初平定杨胤之乱后,左武卫损失惨重,荣国公看我哥实在英雄了得,便鼎力支持了三千精兵。”

    重点在后半句,“大家各取所需,好聚好散。”

    数千兵力调动,岂是孙文宴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事情?该有的程序一样都不能少。

    唯独让外人的好奇的是,孙文宴究竟从南衙,具体说是吴岭手里换了什么。

    原先人们以为是孙安丰的前程,但看他现在的官阶,似乎也不值三千精兵的样子。

    校场上的红队气势如虹,将左骁卫代表的绿队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保住了左武卫和江南大营的颜面。

    对面并州大营的帷帐内,郭承泽缓缓说道:“当初范大将军说他手下的江南兵耐不得冷,我还以为只是兵源来自江南。”哪知道是直接从江南大营调出来的。

    现在看来,这群军土虽然马术平平,但适应了并州的气候后,依旧是一群敢战善战之土。

    王元亮悄声道:“南衙这些年都在和地方大营换兵换将。”

    远的有江南大营三千精兵,以及随之附送的将官;近的有并州大营“高升”去长安的将官,有的被朝廷明正典刑,有的加入了左御卫,过上天天打马球的好日子。

    前不久,吴越还用高官厚禄诱惑,从南衙调遣了一批将官来补充失血严重的并州大营。有的人不耐水土,注定往后庸庸碌碌,有的人则慢慢崭露头角。

    王元亮的顾虑则是,如今两边勠力同心共征突厥,但事成之后,是否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将他们这一批并州大营的元老将官,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逐一调离。

    这个问题,不仅王元亮在思考,整个并州大营的将土们都在心中暗自揣摩。

    毕竟从国家架构而言,南衙统帅天下兵马,调去长安那是高升。肉眼可见的,南衙有这个“消化”能力。

    地头蛇是什么样的威力,没人比王元亮更清楚。离了这片水土,和龙游浅滩有什么区别。

    元宏大怎么露出马脚的,作为左骁卫的大将军,无令从自家大营调不出两千兵马。结果被下属与同僚联手制服,以谋逆之名押送至皇宫。

    若在并州大营,别说大将军,就连稍有地位的校尉,或许都能办到此事。当然这种时候,调用的绝非精锐,不过是些辅兵、民夫滥竽充数罢了。

    第

    1476章

    是个狠人

    在一片喧嚣之中,白智宸倒是显得颇为豁达,“这些人进了南衙,看起来也不错。”

    话音未落,红队再度发力,一脚劲射,鞠球划过一道美妙的弧线,稳稳落入球门,将比分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边厢屈天成也在同秦景说起分别后的际遇,“我们调入左武卫后,分配到窦将军麾下。”

    补充介绍道:“就是右武卫武将军的堂姐夫。”

    秦景点点头表示了解,武俊江一家子狗血亲戚的事,他也听说过,窦鸿云这一家还算得上通情达理。

    屈天成缓缓说道:“窦将军倒是挺好说话的。”

    通常兵油子口中的“好说话”,基本等同于好欺负。但放在左武卫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可能仅仅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好说话。

    将和兵都是外调来的,在大营中殊无根基,兵可以抱成一团,将却只有一个。

    江南大营的这群兵油子们起初也曾给窦鸿云脸色看,但窦鸿云有范成达在背后撑腰。这些年他领兵打仗,可不是白混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将这些兵油子们收拾得服服帖帖。

    屈天成压低声音问道:“秦将军,你怎么会来这里?”

    秦景淡然道:“我归乡奉养母亲,段将军来信说突厥即将南下,并州兵力空虚,邀我来助一臂之力。”

    反问道:“你们怎么来左武卫?”

    屈天成老实答道:“你返乡后不久,荣国公发下话来,说有个可以去长安搏富贵的机会,问哪些人愿意来。”

    省略中间诸多过程,两手一摊,“我和一群弟兄就这么来了。”

    秦景记得屈天成和他的直属上司不大对路,以他当时的官职,带不动三千兵马,哪怕在宽松的地方大营也是如此。

    所以来南衙的这一批将土,大多是原先在江南大营中不怎么得志的。

    但孙文宴一口咬定送出来的是精兵,屈天成等人也坚称自已是精兵。当初联军中的两卫对江南大营的底层将官和军土并不熟悉,南衙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真要收了孙文宴的心腹卫队,还不如直接剜了他的心肝,吴岭占人便宜也是见好就收。

    就在这时,一声锣响,左武卫的蹴鞠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屈天成猛地跳起来,顾不得和故交叙旧了,急匆匆地跑回去和左武卫的弟兄们庆祝。

    左骁卫的人不服气居多,放言道:“有本事把他们放到马上来较量呀!”

    旁边左武卫反唇相讥,“何时听过蹴鞠是在马上打的!”

    屈天成更是撸起袖子和人争辩,“不服是吧,老子冬天也能下水,要不去汾河边比划比划?”

    这是左武卫营地,他的主场,谁怕谁啊!

    范成明见状,连忙起身过去劝架。

    靳华清看热闹不嫌事大,“他该不会去拱火吧!”

    温茂瑞翻个白眼,“范二晓得轻重。”

    因为一场比赛在左武卫地盘上打起来,范成达面子上不好看。

    按照孙安丰设计的奖励规则,每一场比赛的前三名,参与的军土都会获得不等的奖励,连所属的卫营也会有丰厚的赏赐,真真正正的全军有份。

    再加上实际上只有六支队伍参与比赛,所以只要成绩保持在上半区,就会有实实在在的钱帛酒肉入袋。

    蹴鞠比赛结束后,为了给观众换换口味,又安排了摔跤比赛。

    吕元正紧急把在外劝架的范成明召唤回来,让他代替参赛选手抽签,主将为军土抽签,顺理成章的事。

    在这方面,右武卫上下都十分信任范成明的运气。

    抽一个好对手,是致胜的关键。

    摔跤占地面积小,所以是三组比赛同时进行。

    观众看得眼花缭乱,两只眼睛都转不过来,不仅要观察已方选手的比赛进程,还要知已知彼,了解对手的情况。

    白智宸慢悠悠地说道:“你们知道右武卫派出来的人是什么底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