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59章

    午食简单,直接在小吃街拿菜,再添上一些小食,满满当当摆上一桌,多而不费。

    没有正经席面的仪式感,但平添许多新鲜感。

    小吃街大厨房掌勺的是王师傅的高徒,正儿八经在酒楼后厨做大菜差点火候,但炒些简单的菜不在话下。

    自从小吃街开业,祝明月几人常在这儿办公,连饭食一并解决,花样多滋味好,越发不着家,家花哪有野花香。

    戚兰娘去四野庄,中午只有祝明月和赵璎珞。

    祝明月:“一上午来了四个,没一个下定的。”

    不是说长安的商人见多识广么,结果一个个不见房梁不撒鹰。

    祝明月习惯期房预售的氛围,理解“保守派”的心思,但实在耽搁资金回流。

    祝明月:“等梁上完后,将有意向的人集中起来开一个宣讲会。”

    只有四面墙,头无片瓦,连门窗都没有,在长安说什么都是虚的。

    祝明月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段晓棠会做沙盘吗?

    这会指望段晓棠来不及,还是让周木匠挤出两个人,做一个大型木房子玩具,三期工程皆罗列在上,清晰直观。

    赵璎珞:“后头小吃街,有许多西市的商贩过来兜售食物。”

    祝明月:“只要保证食品安全,不进万福鸿的范围就行。你们平时注意下,如果格外优秀的,可以考虑吸纳进来。”

    这些小商贩借小吃街的人气招揽客人,但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壮大了小吃街的规模,形成集聚效应。

    赵璎珞:“好,”说起另一个消息,“万福鸿附近几所民居被人买下了。”

    祝明月:“买家是谁?”

    宁肯买破破烂烂的老房子,都不愿意租她崭新的铺子,感受到世界的恶意。

    赵璎珞:“陈牙人说是经纪代持,偶有露面的也像世仆,并非幕后东家。”背后底细没打听出来。

    对世家大族而言,商事代持才是常态。

    总不可能忽然发现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了吧,说到底人家的目的就是沾万福鸿的光。

    祝明月买地砸钱建屋,已无力再向周边扩展。只能眼睁睁看着嘴边的肥肉落进别人盘里。

    祝明月:“让陈牙人再帮忙打听下,做的什么生意。”

    哪怕撞上也不惧,万福鸿墙里墙外是两个天地。

    赵璎珞:“嗯。”

    祝明月:“上午对账如何?”

    赵璎珞:“抄写上出了一点小瑕疵,已经修改过来。”

    两卫对账团坐满一桌,主菜冒菜全家福和卤菜拼盘,便宜大碗量足。再搭配上几个的小炒,也能凑合过去。

    两样东西庄旭都不陌生,他没那么灵巧的舌头,尝出和段晓棠的原始配方有何区别。

    只作为一个外行人感慨,火锅底料得用到牛油。四野庄上养再多的牛,见天跳崖也供不上!

    下午对账一帆风顺,没有再出意外,赵璎珞准备的印泥没有用武之地,皆大欢喜。

    没有销出去的杂货尾货,祝明月大手一挥,估了一个总数全包了。

    庄旭想到万福鸿热热闹闹的跳蚤市场,他们也算为祝明月做嫁衣了,好在两边都没亏,双赢。

    庄旭:“明日我派人来取钱帛。”

    万福鸿堆的钱帛多了不安全,前几次分批送进右武卫。

    如今账算清楚,剩下的无非加加减减,多退少补的事。

    庄旭的事情没完,两卫之间还得分割,不过这算简单的,只要韩腾薛曲好商好量敲定份额就行。

    真正麻烦的是,杜松带人出去开辟右武卫分号,带多少启动资金合适,不是简单的情分或利益的事。

    赵璎珞:“行,明日我提前准备好,是林执戟来吗?”

    庄旭:“是。”

    正事办完,终于有闲心说闲话,庄旭看着赵璎珞一天没离手的毛线,鲜亮的红色羊绒线,在反复打打打、拆拆拆中,显得有些毛躁,后者纯属心理作用。

    庄旭:“给段二织的?”直觉是一件男式毛衣。

    赵璎珞:“不是。”

    否认得真情实感,庄旭大概知道是谁了。

    晚间回家,各人说起一天的见闻,顺便交流八卦。

    戚兰娘:“霍管事带回来的羊毛,加班加点只清洗了不到三成。”

    幸好永安渠水流大,自洁能力强,才没被搞成长安版“恒河”。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清洗先用的是肥皂后换的草木灰。一时来得太多太急,连肥皂都供应不上。

    两样都不是深加工的化学品,对水体没多大危害。

    同样用了祝明月的“羊吃马”计划书,走李君璞那条线送回来的羊毛,比白家多多了。

    排除白家私下建毛衣作坊的可能,只能说远程操控的结果不大如意,也没有李君璞那么上心。

    祝明月长叹一声,“招人……”解决不了问题。

    秋收时节,长安地界上就没有闲人。

    祝明月:“找陈牙人买十个补充进去。”

    短工不好招,只能从外头买人。

    陈牙人:编外hr。

    这时候买人都不好买,人市最热闹是荒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部分人因为吃不上饭才卖儿鬻女,现在再坚持几天就能等到地里的粮食收获,吃草根树皮也能挺过去。

    戚兰娘:“好。”说起四野庄上的进度,“库房腾出一小半来,地窖彭庄头也挖好了。”

    地窖一物两用,这会储藏红薯,过段时间红薯被加工后,地方腾出来,还能继续种韭黄蒜黄。

    在农闲的冬日,这可是四野庄的一大进项。不是心腹人,彭十二还不让人下去呢。

    红薯不耐储藏,但多少能放些时日,等到秋收后人手腾出来,大规模招聘短工洗红薯制粉,才能放得更久。

    林婉婉坐在赵璎珞旁边,看她笨手笨脚织毛衣,“你这辈子,注定是吃不上织毛衣挣钱的饭。”不仅织得毛糙,手速还慢。

    赵璎珞:“我为何要指望织毛衣挣钱。”她赚的比织毛衣多多了,有限的时间,当然要花在更赚钱的事业上。

    第

    1022章

    印刷事务

    织毛衣纯属打发时间,总不能成天陪林婉婉打麻将吧。

    林婉婉:“照你的手速,长林明年能穿上都够呛!”手指拎着一截羊绒线,“你看看,都打结了。”

    赵璎珞急忙将线抢回来,小心拆开,“我织我的,他什么时候穿上,不着急。”

    西院肯定会准备,再不济还能在恒荣祥买件现成的,杜乔冬天冻不着。

    织毛衣是她的心意,杜乔穿不穿得上并不重要。

    林婉婉科普道:“我看她们好些人说要绣嫁妆,其实就是婢女绣好了,最后戳两针就算自已亲手做的了。”

    怪道许多贵女都有善女红的名声,原来是手下有技艺高超的绣娘。

    赵璎珞手指上缠绕两圈细腻的绒线,倔强道:“我自已织。”对旁人是否真诚不重要,但不能将自已也骗过去。

    “等我学会了,也给你们织一件。”

    反正穿在里头,杜乔也不会介意样式。但给姐妹做,得讲究做工样式。

    林婉婉冷笑两声,“有生之年么!我晚上吃得有点多,吃不下大饼了。”

    赵璎珞猛地站起来,双手掐住林婉婉的肩膀使劲晃荡,“你别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林婉婉嘴上不服输,“你四肢加起来,像是能驯服毛线的模样吗?”

    祝明月出主意,“织毛衣劳心劳力……”本想说做张手绢差不多,再退一步讲,就算用林婉婉的“李代桃僵”法,杜乔能不清楚赵璎珞的水平吗。

    “有空给长林多写两封信。”寄信不方便,还要搭上不少钱帛人情,但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赵璎珞只觉得信纸轻飘飘的,难以承载情意,疑惑道:“这能行?”

    祝明月坚定道:“信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太平县虽然明面上没有燃起战火,但底下的暗潮汹涌绝不少。

    杜乔再是天纵奇才,也免不了劳心劳力,加上远离亲人,内心难有寄托。

    家信,消解忧愁的不二利器。

    赵璎珞立刻放下毛线,“我去后头收衣裳。”

    实则跑回屋里摊开纸墨写信,“见字如晤……”后面却不知该如何落笔。

    她身边每天发生许多新鲜事,一桩桩一件件都可以和杜乔分享。

    算账算得稀里糊涂的两卫、白秀然组织的马球赛、张法音收了几个启蒙的小学生……如果杜乔在,想必会更热闹吧!

    林婉婉蹑手蹑脚走到祝明月身边,“明月姐姐这么自信,凭你前任变前科的辉煌战绩?”

    祝明月云淡风轻道:“那是他的问题,和我无关。”我没错。

    再往林婉婉心口上插一刀,“你该去月老庙拜一拜,不求姻缘,改一改人缘。”

    喜欢一个塌一个,长久下去,如何得了。

    林婉婉强词夺理,“那是帅哥基本盘的问题,和我没关系。”

    补充一句,“还有,我是财神庙的坚定拥护者。”

    爬明星墙头和爬庙墙头的严重性,不能同日而语。

    林婉婉转过头,问道:“晓棠,你怎么看?”

    段晓棠信口胡说,“我建议财神庙开展合八字业务。”夫妻合、子女合、朋友合、同事也得合……

    感情是一堆狗血,还是金钱算得清楚明白。

    林婉婉大发宏愿,“赶明我发达了,给财神塑金身。”

    祝明月:“你还想怎么发达?”

    林婉婉现在的物质水平,超过大吴至少九成人口。精神生活是贫瘠了些,但也不差。

    林婉婉手朝上举,坚定道:“我要出现在教科书上,我要以后的学生考试都绕不开我,写作文绞尽脑汁都得把我写上……”

    我要我的医学事业辉煌,我要名留青史。

    淋过雨,就要把别人的伞撕掉。

    段晓棠抬手捂住脸,感慨道:“考生何必为难考生。”

    祝明月冷嘲热讽,“名人有事迹,你,”斜睨一眼,“通宵打麻将?”

    林婉婉深谙炒作原理,“等我火了,就叫真名土自风流,说不定还要考证我有几个麻友,到时带着你们一块出名哦,不用谢!”

    段晓棠:“谢谢,不用!”

    俏皮话说过,林婉婉转回正题,“祝总,我想给病人做健康科普,光靠嘴巴口干舌燥,该怎么办?”

    比如孕产妇的注意事项,只能口口相传,但中间不知掺杂了多少糟粕。

    谁能想到文化程度低,也是高危妊娠的评判标准之一。

    许多人生孩子,全靠身体本能推动。

    祝明月:“清出一片大白墙,写了刷,刷了写。”

    段晓棠:“用黑板也行。”

    林婉婉眨眨眼睛,“能不能搞传单?”

    祝明月:“你有几个人能抄?”

    林婉婉委屈巴巴,“印刷行吗?”

    图穷匕见。

    祝明月叉腰道:“你真能给我找花钱的事。”

    她现在被万福鸿一大摊子拖着,动弹不得,上哪来钱。

    段晓棠深思熟虑一通,“祝总,有搞头!”

    手抄书多累,还是印刷方便。

    祝明月恨不得手边有几颗枣,扔两人头上,但也正中她的下怀,“成天就知道搞事!”想过家里还有多少活钱?

    说手头紧,实际没多紧,五谷豆坊步步糕都是现金牛。

    祝明月将在外头浇花的戚兰娘叫进来,交待道:“请陈牙人帮忙找些懂印刷的匠人,再看看有没有要转让的印刷铺子。”

    在长安,技术或者说懂技术的匠人并不值钱。

    戚兰娘一头雾水,“要刻佛经吗?”

    印刷铺子最常印的就是佛经。

    祝明月:“不印佛经,我对他们的经版也不感兴趣。”这么一看,收购又能省一大笔钱。

    单论刻字,许多人都能做,比如周木匠能在麻将上刻出花纹,路边印人刻出几朵花也能做纸牌。

    真正的秘诀是油墨配比,若从头试,不知试到猴年马月。

    穷举法,是有钱时候的搞法。这会没钱,买现成的最划算。

    她们的钱,还要留着搞活字印刷呢。

    祝明月现在每天一睁眼,无数双手指着她要钱,还一个个理直气壮。

    祝明月:“人找到了,先送到庄子上,归到周师傅手下。”

    四野庄工坊简直是匠人大本营,并不局限于木匠。

    周木匠此刻正在万福鸿工地上,带着徒子徒孙哼哼哧哧做门窗。

    若知道手下被塞进来新人,就晓得又要来活了。

    第

    1023章

    画舫游湖

    歌舞升平,诗酒趁年华。

    今日的曲江池,波光粼粼,水天一色。

    曲江池的碧波荡漾中,一群女人乘坐华丽的画舫,享受着游湖的惬意与乐趣。

    画舫在湖面上悠悠荡荡,如同一条轻盈的鱼儿,穿梭在碧波之间。

    船舱之内,布置得极为雅致,轻纱曼舞,香气袭人。女人们身着华丽的衣裳,或倚栏而立,或围坐一席,笑语盈盈,宛如仙女下凡。

    忽然一阵悠扬的乐声响起,歌舞表演开始了。

    一群身着彩衣的舞姬,轻盈地步入场中,身姿曼妙,舞步翩跹。随着音乐的节奏,或旋转如风,或飘然欲仙,仿佛将整个船舱都变成了她们的舞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