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图穷匕见,范成明也不再多推脱,“俞家大哥,段二她志不在此!”俞怀光:“她家只剩她一个,不思量开枝散叶,如何能成?”
范成明:“她家乡风俗,本就不重子嗣。”不然段晓棠能九族系于一身?
“讲的是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俞怀光将信将疑,“真的?”段晓棠的脾性是有点怪。
范成明:“你看她什么时候,掺和过这些事?”
俞怀光:“也是。”
以前不熟也就罢了,但东莱一行大家同生共死一回,若在大营,段晓棠知无不言。
但若出了大营,想把人从长安城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不容易。
连右武卫的新将官都知道,大营外头见到段晓棠,打个招呼就散。
俞怀光多说几句,告辞离开。
范成达不解道:“这人啊,还是得有个家,段二一个将军,单着不像话!”
范成明笑嘻嘻道:“段二一点委屈都不能受,原话说过不下去就离。她要离了,得罪两头,里外不是人。”
俞丽华:“真的?”平时看着挺和气的人。
范成明对危险感知敏锐,要从他这儿递一根红线出去,说不定换来的一顿暴打。
范成明:“段二爹不好的时候,段二想过成家生个孩子,让老人走的安心。结果她爹严词反对,说这样才是死不瞑目。知子莫如父!”
第740章
爆爆米花
什么缘故,才会让一个父亲觉得自己的孩子成家生子不是好事。
陈灵芝回忆一圈,“祝林两位娘子,也不在意这些俗事。”
话题中心的段晓棠正耐心翻炒半锅沙子。
林婉婉伸脖子瞄一眼,“能行吗?”
段晓棠摇摇头,“不知道。”
刚才试了直接用油炸玉米粒和米粒,表面只有一点破裂,不够膨胀。
锅内沙子仿佛流沙一般,鼓起一点泡泡,段晓棠倒下大半碗玉米粒,用锅铲盖进沙粒里。
不一会儿,锅内有了响动,是粮食表面破裂的声音。
段晓棠挥舞锅铲,翻出轻微变形的玉米粒。估摸成色差不多,铲起来放到簸箕里,漏掉沙粒。
林婉婉主动伸手,拿起一粒,即使表面没有灰尘,还是习惯性甩一甩,“比刚才的泡一点!”
但簸箕内还有许多,只是焦了一圈,并没有膨化。
段晓棠跟着尝一粒,卖相味道都一般,说凑合都勉强。制作方式和品种可能都有差异。
段晓棠没有继续吃下去的欲望,“你拿个袋子,把好的装去医馆,做零食吧!”
林婉婉:“你呢?”
段晓棠:“我去找孙师傅,看能不能做个大炮手摇爆米花机。”
这年头,想弄口吃的不容易。
段晓棠走到孙记铁匠铺,直觉门脸比上次来时,宽敞不少。
探头问道:“孙师傅,忙呢!”看起来不是很忙的样子。
孙铁匠一见来人,心中诧异,“段郎君,稀客!有何贵干?”
段晓棠:“想请你打个炉子。”
孙铁匠:“炉子?”
段晓棠形容一通,孙铁匠皱眉道:“段郎君,你要打个炼丹炉?”没听说有这爱好啊!
段晓棠暗道,拿炼丹炉爆爆米花,想死么!手上比划道:“炼丹炉是竖着的,我要的炉子是横着的,而且小一点。”
孙铁匠:“还有别的要求吗?”
段晓棠:“密封性要好,炉子和盖子合起来不能有空隙。”
这次的活计有些难度,段晓棠身上无事,索性在铁匠铺盯着。
年根底下,许多活都收了。孙铁匠和几个徒弟全围着段晓棠的“横式小号炼丹炉”转。
不知道具体做什么用,但看段晓棠的慎重态度,直觉很重要。
完全没想过段晓棠的“关心”完全是闲出来的。
人在铁匠铺,也不能只盯着人打铁,段晓棠从李君璠处借来两册话本,看了两页,深刻认识到潘潜的可贵。
中午回去吃完饭,把话本还了,换成《三国演义》,果然是打发时间的利器。
偶尔去铁炉旁边,查看进度.
段晓棠:“炉壁再厚一点。”
孙铁匠:“成。”挥舞着锤子一下一下敲打。
李君璞敲响东院的门,问道:“晓棠在吗”
陈娘子:“段郎君出去了!”
李君璞:“去哪儿了?”
陈娘子:“孙师傅的铁匠铺子,这两天都在那儿。”
李君璞一时不知道段晓棠打什么主意,转身去西院找杜乔,不成想柳恪也在。
李君璞:“二郎最近在作甚?”
柳恪:“父亲说,年后去太学读书,好生预习功课。”
太学是国子监下设学堂,柳恪能入学,当然不是靠的天资聪颖,而是有一个高官祖父。
这就是封妻荫子,不光子,连孙也能享受。
至于杜乔李君璞的现在的官品,想让子嗣入律书算三学,都有些难度。
李君璞念及国子监一贯风气,“那你好好读书吧!”
柳恪去太学,不是真去读书,,而是结识人脉,寻求出仕途径。以他的年纪,少说要在里头待上四五年。
能安心读书最好,不掺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看来柳家人亦是如此想法。
杜乔:“听说国子监内有一座藏书楼?”
柳恪点头,“听姑父说起过。”
但国子监管理严格,非监内官吏学子不得入。
杜乔轻叹一口气,想能不能把身上的官职,换一个入学名额,饱读藏书。
转而问道:“晓棠呢?”
李君璞:“听说去铁匠铺了。”
杜乔以为听笑话,段晓棠、铁匠铺,抡铁锤吗?
段晓棠在几个成品里,挑了三个像模像样的带回家里。
西院的大门被敲响,于广富进门找到李君璞:“李二郎君,听说你在这儿,将军让我找你借点东西。”
李君璞:“借什么?”
于广富:“盾牌。”
段晓棠家中少说有三面盾牌,还借?
李君璞:“做什么?”
于广富:“将军想做点东西,觉得不安全,想用盾牌挡一挡。”
杜乔:“吃的?”
于广富点头,“嗯。”
为了点吃的,差点连命都搭上。
杜乔起身,“我过去看看。”
等到东院,发现整个院子里的人都行动起来。
林婉婉从西厢房里提出药箱放在门口,祝明月站在廊檐下看热闹。
戚兰娘不敢上前,怯怯道:“晓棠,没必要这么较真吧!”、
段晓棠换上全套盔甲,“安全第一。”
李家下人送来三面盾牌,连李君璠都带着侄子过来看热闹。
段晓棠:“小弘业,带衔蝉奴回家去玩吧!”
李弘业摇头,倔强道:“不。”
乖小孩学会拒绝安排,该是高兴的事。
段晓棠:“行吧,待会别吓着了。”
李君璞看几个怪模怪样的炉子,“你炼丹呢。”
段晓棠:“炼粮食!”
吩咐道:“点火!”
曹学海同样穿上盔甲,等段晓棠将小号炉子架上火堆,立刻点燃旁边的香计时。
其他几个人各持一面盾牌护住周围。
林婉婉:“这要炸炉,我们全完了!”
瞥一眼杜乔柳恪生疏的持盾手势,脚尖从心,挪到李君璞身后。
从人盾后头小心翼翼探出来,“晓棠,行了么?”
段晓棠慎重道:“再等十个数。”看起来密封性不错。
戴上厚手套,将小炉子抬下来。
段晓棠:“口袋套上来!”
三条麻布口袋缝在一起做成一个长口袋。
几面盾牌围在人与炉子口袋之间,段晓棠用铁杆撬开炉盖。
于广富和孟二一左一右牵着口袋,段晓棠将炉盖打开。
“砰——”口袋飞出去了!
第741章
爆米花香
天上下起一阵“白”雨,已经没人在意。
“哇哦——”衔蝉奴浑身毛炸起来,凄厉一叫,
挣脱李弘业的怀抱,三步并两步,跃上围墙。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动物的表现比人敏捷多了,孟二良被响声吓得跌坐在地,于广富比他好些,但也好不到哪去,手上无力地扯住麻袋一角。
段晓棠第一锅爆米花,少部分由于惯性,落在麻袋底部,其他的落在旁边看客头顶身上,或者散在院子地面,远的已经射到十几步远的外墙边上。
李君璞面无表情将肩头的爆米花粒拍掉。
孟二郎反应过来,“郎君,我……”
段晓棠放下炉子,摆手道:“没事,把地上的扫起来,长林带回家喂鸡。”
柳恪拽着杜乔胳膊,好在牙齿没打颤,“还能吃么?”
段晓棠:“怎么不能!”
把麻袋底部和炉口的干净爆米花收集起来,不过小半碗。
段晓棠端起来,“尝尝!”
鉴于段晓棠惯来积攒的好“名声”,众人将信将疑地各拿了一颗。
林婉婉拈起一颗,外形白而圆,略带黑色的纹路,放进嘴里,评价道:“不甜!”
段晓棠颇有几分头疼的样子,“大小姐,我上哪儿给你找糖精去,凑合凑合吧!”
李君璠可不觉得是凑合,酥、香,带着粮食本身的香气,和一点点热度,恰到好处。
而且这种口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祝明月综合各方面考量,“还行,继续!”
第二次段晓棠换了一个炉子。
林婉婉:“不能用第一个吗?”
段晓棠:“总得试试,哪个最好。”
段晓棠刚刚已经做过示范,曹学海模仿动作,缓缓转动炉子。
门铃忽然响起来,孟二良开门,是柳家的秦嬷嬷。
秦嬷嬷入内看到院中景象,差点吓一跳,盔甲齐全……要不是看到柳恪也躲在后头,非得以为段晓棠在谋划何事呢。
老实说,她也是第一次见段晓棠着甲,却不想是这种情景。
林婉婉上前,“嬷嬷,家里听见动静了?”
秦嬷嬷木然地点点头,“好大一声,还以为打雷。”再想方向不对,不是天上,而是前头院里,故才来看看。
林婉婉:“做点零食,动静大了点。”
秦嬷嬷:“怎么盔甲盾牌都搬出来了?”
林婉婉:“有点危险,先预备着。”
秦嬷嬷实难想到,做零食能有什么危险之处。
不过秦嬷嬷的到来,倒是提醒李君璠,得给家里报个信,免得吓着。
第二炉开锅,没有先前的响动,许多都没有膨胀发泡,直接被段晓棠倒进给杜乔的“鸡饲料”里。
段晓棠:“密封性不是很好,有些漏气。”
孙铁匠点点头,“嗯。”现在知道是做什么用的,虽然有些奇怪。反正响动越大越好。
接着上第三个炉子,接玉米花的麻袋鸟枪换炮,前头套了一个两头掏空的箩筐。
李家兄弟俩一脚踩一头,段晓棠迟疑道:“这种时候,就不讲究上阵亲兄弟了吧!”
真要炸了,李家一下栽进去两。
李君璞:“别废话,开!”
段晓棠在撬杆上用力,掰开炉口,“砰——”爆米花稳稳的落在麻袋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