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8章

    韩腾不管范成明用何种手段达成的,只看着如数的军械盔甲,赞不绝口道:“范二,是个人才。”头一次如此真心实意。

    默默打定主意,以后右武卫领军需的任务,都派范成明去。

    回到公房,庄旭诧异道:“范二,怎么做到的?”原以为范成明是去军器监老老实实排队,然后等通知搬运。

    范成明表现超出预期,当然值得段晓棠亲自端来解酒汤。

    醋兑水,军营里头,万事凑合。

    范成明皱着眉头,一饮而下。“就不能大方点,泡杯蜜水!”

    段晓棠不以为然道:“一时没找到蜂蜜。”

    范成明放弃和段晓棠争取待遇,转而回答庄旭的问题。“找军器丞喝酒,打了一通太极,抓住他话里的疏漏。说看他们人手紧张,提出帮忙。”

    范成明有军令有手令,手续完备。军器监的人再如何推脱,顶多拖延时日以次充好。

    军器丞哪料到范成明说的帮忙,是推开军器监库房,自已带人动手搬,变相的明抢。

    武夫粗鲁点,正常。

    军器丞别说告到军器监,就是告到兵部,也伤不到范成明的皮毛,他可是有吴越护着的人。

    何况人家都是一片“好心”,两方目标相同,范成明主动做“坏人”,是乐于助人!

    范成明晕乎乎道:“三儿,里头有一半车马是军器监的,明天找个由头还回去。”

    他是不敢再去的,怕军器监的人放狗咬他。

    范成明的“先进经验”很快在南衙传开,原先在军器监求爷爷告奶奶,还被拖个一年半载。果然不能太给面子,只会蹬鼻子上脸。

    出征在即,诸卫都缺军械甲胄。一个个格外热心,主动派人去军器监“帮忙”。

    军器监要是不给面子,拒绝“帮忙”,参它冗职不尽事。

    诸卫大将军正三品,军器监主官正四品,参你,小菜一碟。

    因华阴私兵一事,原先军器监上下主官被清理过一通。不趁立足未稳耍威风长记性,难道等他们树大根深,再重复吃拿卡要的过程。

    第532章

    御驾亲征

    段晓棠一身疲惫回到家里,宣布重大消息,“此次东征,我去东莱。应该会遇见胖哥和秦大哥他们。”

    哪怕早已知晓段晓棠不会留在长安,祝明月只能将担忧压在心底,玩笑道:“这条路也好,省去路上奔波。渡海作战,晓棠,你会水吧?”

    段晓棠斜睨一眼,“当然会!”

    林婉婉:“什么时候走?”

    段晓棠:“等钦天监算良辰吉日。”各路大军出发时间不尽相同。

    林婉婉哀叹一声,“到时让英英给你做月饼。”

    月饼,热量炸弹,长安版压缩饼干,岂是区区锅盔胡麻饼能比的。

    段晓棠点头,“好,”然后低声嘱咐道:“你们在长安,若是发觉不对,立刻躲藏起来。”

    祝明月微微笑道:“放心,我心里有数。”

    是日,皇帝下诏,招募百姓从军,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修辽东古城贮备军粮。

    第一批出发的却不是御驾,而是以白隽杨胤为首的多位国家柱石奔赴各地,建立粮道督运粮草。

    长安城气氛为之一变,不说风声鹤唳,至少冷肃几分。

    外间风雨不影响顾家的欢乐,顾盼儿点点怀里儿子的小鼻子,“我们小玉两岁了!”

    顾韫玉因为出生的日子太巧,来到人世三日便是两周岁,计算退休的时候,很占便宜。

    大约知晓顾盼儿的怨念,顾小玉小朋友极是争气,慢慢褪去皱巴巴的面皮,变成一副玉雪可爱的模样。

    林婉婉看过许多可爱婴儿的视频照片,顾小玉定然能排进前三,“骗人生孩子呀!”

    白里透红的皮肤,大而明亮的眼睛,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笑起来一双眼睛弯弯像月牙,双眼皮也非常漂亮。

    听到林婉婉的感慨,其他顾家亲眷都忍不住笑,“可惜我们生的,只想塞回去。”转而纷纷打听,顾盼儿孕期是怎么保养的。

    颜值是第一生产力,日后入仕,都比旁人多占两分便宜。大吴选官是要看长相的。

    今天顾小玉满月,顾盼儿终于能从比坐牢还艰难的月子生活中解脱出来,好好洗头洗澡,光鲜亮丽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顾家父母把裹成红包样的孙子抱去前厅见宾客,林婉婉打量一番顾盼儿的神色,肯定道:“养的不错。”

    顾盼儿心细如发,“可你看起来比我这个坐月子的人还心忧。”猜测一番,“是段郎君的事?”

    顾盼儿深知林婉婉心胸开阔从不压事。虽然未见过段晓棠,但从各种渠道得知的消息,顾盼儿对她的了解并不少。

    东征影响巨大,深闺亦有所耳闻。

    唯一失落的恐怕只有李君璞,再次与出征的机会失之交臂。

    林婉婉垂眸道:“晓棠要出征。”

    顾盼儿劝慰道:“段郎君吉人天相。”身上有些本事,李君璞不屑于和草包交朋友。

    林婉婉今日过来,亦是想通过柳家牵线认识稳婆。

    顾家当日请了两个稳婆,一个油滑,总想着讨赏,另一个稳重踏实些,一直顾着产妇的情况,林婉婉想找的就是后者。

    妇产妇产,妇人生产,就是一道鬼门关。

    为何身边男子再娶的数量比女子再嫁多,除了世情,也因为那些男子的妻子,死在产床上,或者因生产早亡。

    林婉婉没生过孩子,所知不过是教学视频上一点学习经验,以及上次旁观盼儿生产。

    知道的一些进步点的知识,不过产钳和剖腹产,都是凶险万分时才能使用的。

    她需要更多的练手机会或者说案例。

    林婉婉不打算将几个徒弟带进这场试验,她们年纪还小,真的会被吓着。

    顾小玉在亲戚中间第一次隆重亮相,取得圆满成功。

    顾家和周边亲戚多是文官,外头世界的风雨与小婴儿的喜乐安宁无关。

    正月二十九,丁卯日,宜出征。

    皇城门在晨曦中显得庄重而神秘,城门上的门钉在阳光下,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各路卫队先行出宫净街,身着玄色甲胄,步伐整齐,神情严肃,手握长剑,警惕地扫视周围。仿佛一道钢铁城墙,万物不可摧折。

    六匹玄色骏马拉着御驾,从神秘的皇宫中缓缓驶出,行走在朱雀大道正中央。

    龙旗在微风中飘扬,在冬日少见的阳光中熠熠生辉。

    道旁百姓诚惶诚恐地恭送皇帝,脸上满是敬畏和崇拜,不敢有丝毫违逆。

    御驾在万民恭敬中渐行渐远,只留下皇宫的庄重和寂静。

    白秀然和众人混在人群中,问道:“晓棠何时出发?”

    祝明月平静道:“五日后。”跟在皇帝后头走一截路,还能给他们剩什么。

    白秀然:“昨日收到信件,父亲已经到汴州。”如果段晓棠走辽东方向,还能照应两分。

    不过走东莱有秦景在,也不算全然陌生。

    段晓棠原以为能给四野庄春耕出份力,结果想太多,等不到春耕正式开始,他们就要出征。

    出征前夜,将官们照例在营中待命。

    全永思心中激荡难安,拎着一坛阿婆清来营房找范成明喝酒。

    全永思打趣道:“范二,新婚燕尔都舍得?”

    范成明哪能不知道对方调笑,换做一副正经面皮,“国事为重。”

    实际已经和范成达俞丽华夫妻交待,他若有个万一,陈灵芝留在家里或者回娘家改嫁都可以。

    从前范成达出征,也是这般交待后事。

    范成明举杯问段晓棠,“要不要尝点,清酒不醉人。”

    段晓棠站起来,“给我蜜水也不喝,回去睡觉了。你们少喝点,别喝醉了。”

    全永思真是半点不忌讳,和范成明喝酒的人下场都如何。

    听过那个大意的军器丞,被军器监上下里外揉搓个遍,生无可恋。

    段晓棠的背影消失,范成明才敢拇指冲着门外示意,吐槽道:“滴酒不沾!”

    全永思笑道:“听说过。”

    段晓棠种种怪癖,在营中不是秘密。而且目前看来,没有半点改变自已,以达到合群的想法。

    庄旭善意提醒,“等出征,想喝酒可没这么容易了。”

    暗示全永思别在行军路上酗酒,招段晓棠的眼。

    第533章

    首日行军

    晨曦中右武卫和隔壁的右屯卫营门大开,诸多兵将从中涌出。

    汇合成一道黑色洪流,缓缓离开太平坊。

    比起前几日声势浩大的御驾亲征,右武卫和右屯卫这次联合出征,显得小打小闹。

    不知情的路人兴致勃勃讨论,这支军队何人领兵,征战何方。

    亲友们混在人群中,再次目送段晓棠出征。

    一万人与一千人不能等同,加上数量庞大的民夫,速度比他们前次横行关中不能比。

    范成明骑在马上,百无聊赖地拉着缰绳,“带这么多辎重,速度根本提不起来。”

    两卫军土一人双骑,可民夫靠双脚。

    现在他们带的只有自已和给孙安世捎带的军械辎重,等到黎阳运上粮草,速度更慢。

    他们远征,不比在关中邻便。况且这时节,不如秋后物资充足,能就食到地里去。

    出门万事难,一针一线一米一面都要他们从营中带去。

    为此庄旭特意找上祝明月林婉婉搭线,购入不少肉类干菜医药。

    中午不埋锅造饭,简单啃点干粮歇息一会就成。

    范成明从亲兵身上取下干粮袋子,缝成圆筒状挂在脖子上,一头装炒面一头装锅盔。

    范成明啃锅盔啃得津津有味,段晓棠掰开月饼,小口塞进嘴里。

    范成明:“为何你吃月饼,我吃锅盔?”

    段晓棠毫不犹豫挑破事实,“因为你不会做呀!”拿起干粮袋子,放到中间,“要吃自已拿。”

    范成明半点不客气,掀开袋子左看右看,“怎么纹样都差不多?”

    段晓棠:“就两种口味,五仁和鲜肉。”

    范成明两种都不喜欢,立刻把袋子放下,转回去啃锅盔。

    段晓棠吩咐守在外围的曹学海,“晚间扎营后,带人去挖两袋土,放到车上。”

    一东一西,气候差异巨大,水土不服亦要考虑在内。

    两卫多是关中子弟,在太平坊训练多时。一日之内走不出京畿范围,长安的田土兑水,亦可解水土不服困顿。

    右武卫右屯卫两卫合兵,实际分三部分,右屯卫、右武卫中军、左厢军。

    右武卫中郎将名为主将之一,实际指挥人数最少,只有两千人。

    范成明是被俞怀光看着长大的,每年正月初二俞丽华回娘家,都会把这个混账拖油瓶带上。

    浪荡近二十年,一朝时来运转拜将了!

    别说范成达没想过,俞家更没想过,都做好养范成明一辈子的准备。

    俞怀光带宁封阔步走到左厢军的营地,目光快速锁定范成明的位置。宽大的巴掌忽的一下拍下去,“哼,范二!”

    俞怀光不仅是范成达的大舅子,还是范成明的表舅子。

    范成明正吃锅盔,差点被这一巴掌拍到噎死。

    庄旭忙不迭给范成明顺气,“大表哥,下手重了!”

    范成明喘过气来,苦兮兮道:“俞家大哥。”差点成了第一个被锅盔噎死的将军。

    俞怀光手掌举到眼前,盯着错乱的掌纹,暗道范成明还是这么脆,比以前还脆。

    段晓棠可不似其他几人亲连着亲,恭谨道:“俞将军。”

    俞怀光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礼。拎起袍子坐到众人旁边,“吃什么呢?”

    范成明刚把嘴里的食物咽下去,热心将干粮袋子递到俞怀光宁封跟前,“尝尝,我们段校尉试做的新干粮——锅盔。”

    宁封瞥见周围普通军土,都吃的一样东西,显然不是段晓棠特意做出来讨好范成明的。

    俞怀光接过来,“我尝尝。”掰开一半分给宁封。

    外皮酥脆,内里咸香。

    范成明挑眉,“怎么样?比以前的干饼好吃多了吧!”

    俞怀光微不可察地点头,“嗯。”稍后问道:“可曾靡费?”

    范成明:“比干饼多一点油盐,算不得事。”

    俞怀光终于发现除口味之外的其他不同,“中间为何掏个洞。”能省多少粮食?

    范成明嘿嘿笑道:“和铜钱一样,麻线一穿就能背背上。”

    俞怀光:“

    倒是巧思。”

    段晓棠吃完干粮早离开去巡营,给他们留出说话的空间。

    俞怀光:“怎么做的?”

    范成明只稀里糊涂知道些大致做法,“这玩意丰俭由人,晚上扎营,我派两个伙头兵过去,教一教就成。”

    “锅炉都可以做,不过还是炉子快捷些,非得等到长久的扎营地不可。”能重新搭建烤炉。

    俞怀光心下啧啧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在范成明论庖厨的本事,能甩范成达十八条街。

    俞怀光:“不如把粮食送来,左厢军帮忙做了。”

    庄旭到底没有范成明脸皮厚。

    范成明身体往后一扭,“俞家大哥,不带这么欺负人的。谁不知道左厢军伙头营最是艰难繁重。”

    俞怀光到底孤陋寡闻,“火头军有何辛苦?”

    宁封小声道:“将军,左厢军火头营的确辛苦。”

    谁知道一朝当了伙头军,还要训练!宁封听梁景春等人提起,大为惊讶,段晓棠脑子有疾么。

    到了晚间,宁封就知道为何了。

    火头营快马在前,等大部队到达营地时,早在一角搭锅建灶。

    柴火熊熊,饭菜将熟。

    右武卫的先遣部队稍微收拾齐整就能吃饭,右屯卫还得慢慢安营扎寨,起锅煮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