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9章

    确认段晓棠身体没有大碍,挺着大肚子回营。连马都不骑,慢慢走一截消化消化。

    出了胜业坊大门,吴越方才说道:“梁国公真的崇道?”

    “听来的说法是这般,据说外放时得了机缘。”庄旭想起白隽来右武卫要人时的说法。

    第472章

    补税补税

    白隽虽是一方大佬,但早几年外放,加之一大家子都闲散得很,和南衙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吴越等人对他并不了解。

    之前白秀然在太平坊收拾人,单纯小辈之间的矛盾,不上升到站队。

    自古以来多少风流人物,晚年痴迷神佛,作出糊涂事,将早年英明丧尽,白隽做的不算出格。

    他只要求自家人,姑且算严以律已,只是把儿子逼到偷吃外食的地步。

    庄旭抚摸肚子,“段二肯定清楚些内情,但她不会说。”问就是直觉。

    祖传风疾不算大病,只要平时注意保养即可。些许对寿命的影响,在这个平均寿命偏低的社会下,算不得大事。

    或许会对政治前途有些影响,但以当前朝堂的波云诡谲,谁会考虑十几二十年后的事呢。

    等吴越等人离开,孙无咎立刻组织人手将麻将桌圆起来,五个人打血战到底。

    孙无咎和林婉婉轮流垫底,一决雌雄,又菜又爱玩。

    段晓棠睡着倒不是托词,白秀然和林婉婉轮流去后头看看情况。

    另一头李开德回乡,家人都没想到他服役中期能回家,疑神疑鬼半天以为逃回来的,想着要往周围哪片山上藏。

    李开德哭笑不得,“因战有功,返乡探亲,我现在是将官。”

    长上,从九品下,虽是流内官中最低品级,但也是正正经经的官身。

    只要李开德能够稳住,下一代再出一个官吏,李家就能改换门庭。

    李父老怀安慰,重重地拍着李开德的肩膀,“小时候就看出你长大后肯定有出息。”吃得比其他兄弟多,饱含期待问道:“往后是不是能做将军?”

    李开德咂舌,“做到校尉就是祖坟冒青烟!”

    只看范成明在华阴得知拜将的消息快高兴疯了的模样,就知道做将军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般出身,拜将都是一个槛,遑论其他人。

    将军的儿子都不一定能当将军,何况一个农户子弟。

    李开德与家人团聚一日,晚间才向李父询问里长的情况。

    李开德:“我上司是营里的段校尉,他之前落户到河对岸的李西村,让我这次回来,顺道去找里长,把他家这两年的赋税交了。”

    李父听到前半句,原还高兴儿子在军营里有人照顾。听到后半句连忙问道:“做官了还要交税?”做官人家不交税,不都是这样么。

    还以为李开德当了将官,家中就能不承担赋税。

    李开德当初听到段晓棠的说法,也觉得奇怪。过后找人仔细打听,还真是这样。“小官只免租税,大官所有税都不交。”

    李父停顿好一会才问道:“那我们家往后的赋税还交不交?”

    李开德早想过这个问题,“免了的不交,该交的继续交。爹,我现在有官职有俸禄,担得起赋税。”

    段晓棠比他们所有人都有见识,她说赋税该交那就得交。

    李父唉声叹气一回,“儿啊,你在军中好好干,给家里赚一个免税的资格回来。”

    李开德点头,“嗯。”

    要真免税,他的官位得比现在的段晓棠还高,与范成明等同,和封妻荫子有何区别。

    大吴每四户为邻,每五邻为保,每百户为里,每里置里长一人。

    如今管着李东李西两个村的里长正住在李西村,论辈分算是李开德的叔祖。

    从两个村名就能看出来,两个村子祖上是一支。当初看到村名,段晓棠三人连地都不要,头也不回地去长安。换成什么槐花村、大梨村,说不定还要犹豫三秒。

    李开德用段晓棠给的钱财,换了自家现成的布帛。加上请来做中人的保长,三人一块抱着布提着肉过桥去李西村找里长。

    里长见三人的组合,亦是奇怪,只能从李开德的长相上判断一二,“这是你去长安当兵的儿子吧,回来啦!”

    李父点头道:“在军中立了点小功,升了将官,回来探亲。”

    里长立时露出笑容,“这是我们合族的喜事呀!”

    四人畅想一番李氏宗族往后的灿烂前景,李开德道明来意,“里长爷,我在右武卫的上司原也是我们李西村的人。这次回来她托我把她家今明两年的赋税交了。”

    纳税的规则里长当然清楚,但哪有当官上赶着交税的,就是不交,郡县能拿他怎样。

    不会有人夸他纳税标兵,只会说这人脑子有毛病。

    “村里哪家人在外头发达了?”里长甚至琢磨起村外大路口的牌坊该怎么修。

    “段晓棠。”李开德话未说完,就被里长打断。

    里长:“村里没这个人。”不用翻簿册,村里连邻居家里养了几只鸡都晓得,一个大活人怎会不清楚。

    李开德赔着笑,“里长爷,我们校尉情况有点特殊。她在武功入籍,分到村里。但当时有急事去长安,没来村里落户划地。”

    里长只关心一条,“校尉,什么品级?”

    李开德:“振威校尉,从六品上,和武功县令平级。”

    里长:“段校尉何时回乡?”村里有个官,在外都硬气些。

    李开德:“校尉军务繁忙,暂时没法回来。”

    里长:“家眷也可以回来探亲!”

    李开德:“校尉家里都是妇孺,不能远行。”

    里长眉头一皱,“那段校尉为何叫你回来交税?”不在村里生活,也没划田地,没必要交税。

    李开德:“里长爷,我们一家人,实话同你说。段校尉看中的是户籍,我们武功县李西村的户籍。”

    里长:“番将?”只有胡人才看中大吴的户籍。

    李开德:“汉人。”

    里长沉吟片刻,不少贫家逃税弃籍。朝廷三年一造籍,段晓棠没来村里落户,如今的户籍情况只有县里才能查到。

    万一真被销了,得赶紧恢复过来。

    这可是他们李西村出去的校尉,为此里长愿意麻烦一回,“得去县里看看。”

    立刻交待家人,“套车!”

    李开德和里长赶着牛车去武功县衙。

    “补税?”县衙的吏员第一次听到这么离谱的要求。

    第473章

    跑步锻体

    看在里长的面上,县衙门口的衙差放两人进去。

    李开德左右张望一番,感觉和华阴县衙差不多,天底下的官府构建是不是都差不多?

    户曹没想到临到年底,还有人主动来交税。

    里长解释来龙去脉,“她今年刚落户过来,人常在外地,这会才遣人将赋税带回来。”

    户曹:“哪里人,是何姓名?”

    里长:“城外十里李西村,段晓棠。”只要交了税,这人就真成他们李西村的。

    户曹立刻吩咐书吏,“去找一找。”

    年轻的书吏或是新来的,转了几圈都没找到李西村的户籍册。

    李开德看的心急,急忙道:“兄弟,你右手边第二个书架第三排,新入籍的从后往前翻。”

    户曹抬头看向李开德,“清楚户房归档?”

    李开德咧嘴笑道:“之前在县衙待过几日。”

    段晓棠的户籍被找出来,户曹看到上面所列的内容,“三亩地,男丁一人,纳粟二石。你们没带呀!”里长和李开德手上只有布帛没带粮食。

    李开德解释,“我们校尉是朝廷命官,免租税。”

    户曹再看户籍上的内容,今年春日才入籍。照李开德所述,他的上司是校尉,本人却在县衙做事,不合常理。

    户曹:“军营校尉怎会和县衙属吏上下统属。”

    李开德不得不解释,“在下南衙右武卫长上李开德,段校尉是我上司,振威校尉。”

    户曹追问:“长上又怎会在县衙做事?”

    李开德挠挠头,“之前在华阴县衙待过几日。”抄出来的经验。

    户曹猛地想起一点江湖传说,站起身来,“原来是范二将军麾下。”

    李开德点头,“是,大人知道范将军?”

    户曹:“关中郡县官吏,谁不知道范二将军呀!”

    常胜是常胜,催命也是真催命!

    户曹冷静下来,李开德一个长上,应该不会沾染上范成明的作风。“段校尉如何想到要补税?”一个朝廷命官不交就不交,谁能拿他如何。

    李开德糊弄道:“上司的意思,我哪儿明白,怎么交待怎么做。”

    户曹闻言只得将今年春秋两税算出来,双方一手交布一手什么都不给,将事情了结。

    临离开时,户曹小声问道:“李兄弟,华阴那帮子官吏现在怎样?”

    李开德:“听说有几个死在三司大牢里。”

    李开德在大营里,能知道这点消息,还是托范成明的福。

    范成明吐槽他蒙汗药效果绝佳,结果长安三司的人看不上,让犯官寻着空子自杀。

    赶牛车回村的路上,里长问道:“刚刚户曹大人怎么一听你是范将军手下,感觉有点害怕?”

    武功县没有找到匪迹,左厢军只过路,没和县衙打交道。

    李开德:“里长爷,你知道秋天南衙出兵剿匪么?”

    里长:“听说过,隔壁县的山寨就是被他们剿的。”

    李开德:“就是我们干的,范将军是名义上领兵的将军。郡县官吏怕他,不是为剿匪。是因为行军中剿了几个想造反的私兵窝点,当地官衙脱不了干系,范将军把几个县衙官吏一窝端了。”

    里长:“县衙上下几十个官吏全没啦?”

    只听一面之词,说不定还以为范成明想造反呢。

    里长听说关中的土匪都被剿干净了,那些要走亲戚的都抓紧时间四处走。

    可见老百姓日子坏和官吏脱不了干系,但日子强和他们好像也没多大关系。

    李开德:“县令县丞几个头头脑脑肯定跑不了,运气好丢官去职,运气坏连累家族。底下的小官吏只要没真掺和进去,还能放一马。”

    “三司的人审案,我们就拿着杀威棒在旁边陪审呢。”

    这么一想,李开德觉得自已的经历着实离奇,晚年都能和子孙吹一吹。

    里长:“范二将军真厉害!”

    李开德不能在外头随意说范成明是个吉祥物,“出征的时候,范将军领军,河间王世子随军算监军,段校尉才是统兵的人,但那些县衙官吏确实是范将军抓的。”

    范成明在长安内外的名声绝对不一样。

    “叫他二将军,因为他哥是大将军。靠山硬,才有底气去抓人。”

    回到里长家里,里长迟疑道:“段校尉的三亩地,要不要现在划出来,若没时间打理就赁出去,你把租子带去长安。”

    李开德:“里长爷,校尉交待过,不用划。”

    但凡见过段晓棠干农活,就知道她靠种地养活不了一家人。

    里长:“后年也是你回来给段校尉交税么?”

    李开德摇摇头,不是日后的事情说不准,而是另一种笃定,“校尉说不定后年拜将,彻底免税。”

    不是盲目自信,宁岩私下很看好段晓棠的前程。积年将校的专业眼光,比范成明满嘴跑马车胡咧咧靠谱多了。

    李开德切身体会,左厢军如今的土气,哪怕去征突厥都不带胆怯的。

    李开德忽而说道:“里长爷,你能不能给校尉写封信?”

    里长:“写信?”

    李开德:“问候一番,顺便提一提,我把她的赋税交了。”

    里长明白,归营后的凭证,点头道:“家里只有竹片没有纸张。”

    李开德:“没关系,校尉不会介意的。”关键是上面的内容。

    段晓棠可不知道自已已经完成今年的纳税任务,请假的第二天早上就缓过来了。

    假已经请下来,上赶着上班为何?

    安安心心待在家里休息,空闲时候裹好羽绒服去西院看望另一个难兄难弟。

    杜乔还在炕上趴着,段晓棠坐在旁边念念叨叨,“搬菜把腰闪了,身体素质有待提高!”脆弱但“难杀”!

    “要不找个师父学些体术,或者早上跟着出去跑步?”

    杜乔知道段晓棠常出门跑步,但具体怎么跑不清楚,“跑到哪里?”

    段晓棠:“能跑多远跑多远,主要锻炼体能。婉婉倒是提供几个目的地,朝食做的不错。”

    几家勋贵不约而同对皇帝屁股底下的位置产生想法,皇帝和河间王联手将反对派镇压,看起来雷霆万钧不容侵犯。

    春江水暖鸭先知,山雨欲来风满楼,隐藏在水面下、云层后的野心家又有多少呢。

    第474章

    伙房事务

    段晓棠这次绝不给“咸鱼”林婉婉反复仰卧起坐的机会,体能必须得练起来。

    左厢军能练起来,家里也没问题。

    加之祝明月在一旁强硬施压,“万一世道真乱起来,不求杀人自保,至少你得能跑掉。”

    林婉婉无助道:“跑还不成么!”

    第二天杜乔带着杜墨敲响东院的门时,吕嬷嬷开门。

    院子里几人统一换上男装,正在拉伸身体。

    段晓棠:“长林来啦,跟着做。”

    杜乔万般不适地跟着做热身动作,觉得身体微微发汗。

    热身完毕,段晓棠宣布目的地,“今天的目标是新昌坊,那儿有一家长生粥做的不错。”

    新昌坊不算远,和胜业坊隔了一个东市,再加三个坊。

    一行人跑步出门,段晓棠打头,孟二良赶车跟在后面。

    刚过东市,跑步队伍明显分出两个层次,杜乔祝明月林婉婉三人落在最后,跑一步喘一口气。

    祝明月呼出一大口气,眼前升起一团白雾,“靠我们这个实力配置,当初能跑出土匪窝,真是老天保佑。”

    林婉婉扶着腰,一步一颤,“我连洪荒之力都使出来了。”

    杜乔不想说话,太累。早知道祝明月和林婉婉身体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没想到自已同她俩并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