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7章

    李匠人早有经验,对周木匠道:“他们家规矩一向如此,做活时不饮酒,怕喝酒误事。”怕人心头嘀咕,补充一句,“好处都在后头。”

    周木匠非是好酒之人,“我知道,这次多谢老哥提携,来,以水代酒。”两人碰了一杯。

    时间宝贵,祝明月没有食不言的规矩,“待会我和姜掌柜去订碗碟,陈账房王账房待在酒楼里处理文书,顺便给做工的师傅打下手,登记材料。”

    “晓棠,下午你和两位师傅好好说说以后的事儿。”

    段晓棠点点头,“我知道了。”

    王吴两位师傅心底一咯噔,不管大户人家还是酒楼食肆他们都做过,从来是进了厨房都能上手的,春风得意楼的规矩似乎和其他地方不大一样。

    饭毕看着几桌散着的杯盏碗碟,两位师傅估算准确,没什么剩的。但剩下收拾的活就让人比较头疼的。

    如今店里几个人都有几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模样,洗碗刷锅似乎该是女人做的活,但谁敢让东家干活。剩下的不是掌柜就是账房,王吴两位还是大师傅,从来只管灶上的事。只有小汪看来资历低些,但也是正经厨子,一人洗到猴年马月?

    段晓棠带头,几个人一同将碗筷收拾到井水边清洗了。

    祝明月抱胸站在一边,她最讨厌的就是洗碗。“姜掌柜,先招几个杂工。”这些洗刷打扫的活把人力绊住算怎么回事。

    姜掌柜从没做过端盘洗碗的活,没想到做上酒楼掌柜后居然有了人生初经验。“没问题,下午如果有人上门应征,烦请段郎君看着。”不知自已出去何时能回来,先将事情安排好。

    段晓棠应了下来,杂工要求不用太高。

    休息一会,段晓棠带着三位厨师先去李匠人正在改造的厨房“实地考察”。这一间正是用来做来做白案的,几个灶台连在一处,正在砌砖搭烟囱。

    三人看的目瞪口呆,这灶台和他们以前见过的完全的不一样。原本习惯用的炉灶被挪到角落里。

    “厨房分成四部分,红案白案凉菜和酒饮,这一间是白案。”

    王师傅是做红案的,这间厨房沾不上边,但一般酒楼红案多于白案,白案都这规模,红案该有多大,是以前从没有有过的高度,都归自已了?

    几人回到隔壁,段晓棠继续道:“刚刚我们看的是灶台,以后我们用的是铁锅和新式的烹饪方法。”

    “也就是说,从明天起,你们三要学我的菜谱和厨艺。”段晓棠扬眉道:“能接受吗?不能接受的话马上提出来,好聚好散不用浪费时间。”

    吴师傅:“我们需要付出什么?”卖身为奴么?

    “条件很简单,你们学了我的厨艺只能在春风得意楼中使用。也要教其他后来者。”

    王师傅想到过去学艺艰难,思考一会,连带着徒弟的份一起回答:“我们没有问题。”刚看的红案厨房,若是没有其他人帮忙,仅靠他们师徒两累死都撑不起来。

    吴师傅深思熟虑,“我也没问题。”

    “丑话说在前头,待会姜掌柜回来,会和你们简单定个契约。”

    段晓棠将两个账房拉过来,让三人重新登记下他们的拿手菜,特意嘱咐,“把羊肉菜标记出来。”

    王师傅微微点头,“现在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就是羊肉。”

    段晓棠没有跟着附和,直言道:“我个人不喜欢吃羊肉,所有没学过几道羊肉菜。”这是准备拿两位师傅的羊肉菜填充菜单。

    王师傅越发肯定段晓棠不是专业厨子了,没有哪个厨子会因为个人口味挑剔菜谱。“那我们学做哪些荤菜?”

    段晓棠:“鸡鸭鱼猪肉,还有一些新式的食材。”

    王师傅皱着眉,猪肉腥臊常被认为低贱。少数养殖户会将小猪阉割让它味道没那般刺鼻,但至今没有出色的菜谱。春风得意楼这般大规模,总不会拿钱财来看玩笑。“段郎君找到让猪肉美味的办法了?”

    段晓棠微微点头,“我家乡常以猪肉为食。”

    段晓棠挑出几道不需要用铁锅的菜品先教授,红案这边先教凉菜,不得不说王师傅师徒两的刀工真好,切出来的丝可以拿去穿针了。

    白案这边花样可就多了,“一个包子千变万化,不同的馅料不同的口味,蒸包子煎包子,大包子小笼包,肉包素包汤包……”

    段晓棠根据现有的材料,教吴师傅调制馅料,至于揉面捏褶这些基本操作根本不用教,人家本就是行家。

    吴师傅脑中一直盘旋着段晓棠说的各种馅料,酱肉馅、鲜肉馅、卤肉馅、猪肉大葱馅、梅菜肉馅、豆沙馅、韭菜鸡蛋馅……不就是面皮包馅么,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段晓棠顺着说道:“大吴馅料在内叫烧饼,西方馅料在外叫披萨。”

    小汪师傅疑惑,“我看西市胡商做的饼子馅料也在里头呀。”

    王师傅觉得徒弟是活不重才有空瞎嚷嚷,一巴掌拍打他手上,“说什么呢,干活。”

    段晓棠没觉得冒犯,“是比西域更遥远的西方,离我们这里十万八千里。”话说,现在披萨出现了么?

    小汪师傅吸吸鼻子,以为段晓棠在开玩笑,人连一亩三分地都搞不清楚,怎么会知道十万八千里外的事情呢?

    第89章

    传授厨艺(2)

    祝明月一行却没有想象的那般顺利,青瓷主要产地在河北,白瓷产于南方。倒不是说长安周边产不出好瓷,只是和原产地比起来差上一二分。

    祝明月和姜永嘉游走于东市各个瓷器铺子内,查看样品,询问是否可以订制,工期长短……各方比较。

    在几家勉强合意的铺子里付了订金,请他们暂且烧几个样品来。

    其实长安的瓷器水平极高,工艺精湛美轮美奂。唯有一个缺点——贵。

    这哪是美丽瓷器的缺点,是春风得意楼或者说祝明月的缺点。

    惹得祝明月少见的在姜永嘉面前发起牢骚,“以后酒楼发展壮大,我们请人设计图纸,拿去河北江南的瓷窑烧制。”

    不过这点野望很快被现实压下去,“如果这批餐具烧制的品貌情况不好,改用素瓷。”永远有第二套方案。

    清新素雅永远在文人心里骚动。

    姜永嘉对这个方案没有异议,素瓷只是没有那么华贵而已,君不见东市许多食肆酒楼还用的陶器,不然华天楼二手餐具为何那般吃香。收好几张契纸,“三日后我来取货,带回店里让娘子和段郎君看看。”

    至于说日后为了些杯碟碗盏专门去遥远的河北江南烧制,在姜永嘉看来是天方夜谭,不说交通,沿途的花销就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何必小题大做呢!

    不过东市一酒楼,不值得。

    段晓棠传授厨艺不是手把手教,只告诉几人流程,该怎么做。

    亲自上手,不可能!都是成熟的厨子,该学会自已起锅烧油和面做馅。

    何况她的基本功再练三年也比不上三位师傅,如果不是三人不识字,早就甩下一本菜谱让他们自学,只等着品尝成品即可。

    借着空闲站在台子边上写下采购单子,预备待会留给姜永嘉提前准备材料。“明天我会带些新食材来,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新菜谱。几位师傅看看后厨里有没有什么要添置的?”

    王师傅决定观望一番,吴师傅有些意见,“我看糕点模具不成套还过时,需要再重新做一些。”

    段晓棠倒没注意过这些,回想之前卖过二手的物品名单上没有糕点模具,应该本就不全。“回头我和姜掌柜说说,看木工师傅们能做么,不行的话就出去定做或者购买。到时吴师傅你好好说说模具的要求图样。”反正不懂长安城流行的图案花样。

    做事流程必须分清楚,自已只负责后厨,外联管理一概不沾。

    只要我不想多事,谁也别想给我找事。

    段晓棠去隔壁查看工程进度,王师傅凑过来问:“你手上难道没几个模子了?”做白案的师傅谁没有些私藏。。

    “自已的能和酒楼的混在一起么?”吴师傅不肯承认他手上没几个好模子。

    红案厨子喜欢锋利的菜刀,白案厨子想用些时鲜的模具有什么问题。

    段晓棠问李匠人,“李师傅,今天这屋里的灶台能搭好么?”加上开锅的时间,后天才能用。

    李匠人计算现有进度,“没问题,今晚风干就行。”复又问道:“这次锅具还是在孙铁匠那里订的?”

    “嗯,”段晓棠点点头,“他做的好,我家里那口用的很好,一直没生锈。”

    孙铁匠的手艺李匠人是亲身体验过的,严丝合缝,明天连补灰的操作都省了。

    为了日后运货方便,祝明月专门买了一个平板车架。第二日段晓棠赶着车带着货到了春风得意楼。跳下车的第一步塞了一张纸条给姜永嘉,开玩笑道:“记得,月底结账。”

    姜永嘉展开纸条一看,上面罗列的是食材的数量价格,末尾写着日期。无论是名称还是货车上的食材模样,除了豆腐都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一切的来源——五谷豆坊,祝明月名下另一项产业。所谓亲兄弟明算账,一分一毫都要算清楚。

    但同一个东家也有好处,比如春风得意楼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使用五谷豆坊的全部种类食材,五谷豆坊给予的账期宽容,一月一结。

    “当然没问题,”姜永嘉笑道:“铁锅取回一大一小,昨日单子上的食材已经采购回来了。”

    他又不是三头六臂,清早一大堆事。自已到孙铁匠那取铁锅,采购食材便来不及了,于是把两个账房打发出去买菜。反正人手紧张,打定主意,除了跟着祝明月学帐的时候,其余时间两个“尊贵的”账房就给自已打下手,正好观察一番,以后留下哪一个。

    段晓棠:“够用了。”现在主要是让三人熟悉新式食材和烹饪方式,两口锅能轮换过来。

    厨房里段晓棠先演示一番开锅流程,“还需要静置一天才能用。”然后给三个厨子介绍食材,“豆腐都认识,其余几样是粉丝、皮蛋、咸蛋,粉丝作为主食,后两样是佐餐用。”

    王师傅一脸迷茫,自问也是见多识广了,“咸蛋我见过,其他三样不清楚。”

    “咸蛋既然认识那我就不多说了,粉丝是干货,做之前用热水泡开即可,可以煮汤可以炒。”顿了顿,“至于皮蛋口味特殊,爱的人极爱,恨的人恨不得退避三舍。”

    指挥小汪师傅用原来的炉灶烧水泡米线粉丝,顺手拿一个皮蛋磕掉裹着草木灰的外壳,冲洗蛋身和手上的灰尘,再剥开蛋壳,露出黝黑光亮的内里,变换角度迎着光又变成了墨绿色,凑近了看又有白色的纹路。

    王师傅一时想不出这纹路像什么,段晓棠解释:“因蛋上纹路形似松花,故又名松花蛋。通常用来做凉拌。”

    吴师傅:“这纹路真漂亮。”

    段晓棠顺手切成三份,让三人试试接受度。“味道怎么样?”

    小汪师傅话说的实诚,“不难吃。”

    王师傅说的委婉些,“以前没吃过的味道,还行。”

    “味辛、涩、甘、咸,但过后回味无穷。”吴师傅做白案的,糕点通常是甜的。但皮蛋份属“咸党”,居然也能接受。

    段晓棠微微颔首,我就说么,炎黄子孙都能接受。只有外国人才会说是“恶魔的蛋”。

    “说说今天上午的任务,王师傅小汪师傅学做羊肉粉丝汤、炒粉丝、三色皮蛋、皮蛋瘦肉粥。吴师傅尝试用粉丝和其他蔬菜肉类搭配做各种馅料。不用怕做多,正好做午食。”

    吴师傅想起昨天鸡蛋韭菜馅的包子,滋味绝佳。都是蛋,鸡蛋可以皮蛋难道不行?“段郎君,我想用皮蛋做馅,可以吗?”

    “可以试试,”段晓棠咽咽口水,“少做点。”

    天呐,前方该不会是黑暗料理吧!

    第90章

    筹谋退婚(1)

    当天的午饭正是三位大厨的“练手之作”,祝明月看到熟悉的小笼包,毫无防备的夹了一个。段晓棠看到包子褶中间的小黑点,不知是否该提醒下,转念一想反正味道不差,随她吧。

    小笼包精致玲珑皮薄馅大,轻轻咬一口便咬到馅料,祝明月咀嚼几下,味道有些奇怪但不算坏。将剩下半边残尸的小笼包放在碗里,问道:“这是什么馅料?”黑呼呼的。

    段晓棠都不用看,随口答道:“皮蛋粉丝馅。”哪个现代人敢这么想,只有在大吴才这般敢想敢做,幸好吴师傅调馅手艺不差,黑暗料理之路中道崩除。

    但底色放在那里,说不上坏美味,但也称不上美味。

    吴师傅没想到东家第一个挑中的就是自已异想天开调制的馅料,而且表现怪怪的。小心翼翼问道:“祝娘子,哪里有问题么?”

    祝明月嘴角微不可见的抽动几下,“以前从未吃过这种味道的包子,几位师傅,第一日能做到这样,很不错。”

    转头对说道:“晓棠

    ,好好教,倾囊相授不必藏私。”

    老老实实按照菜谱教,别搞些奇奇怪怪的发明创造。否则,不会放过你。

    段晓棠听懂了其中的威胁,“我知道了。”原本只是觉得有趣,不能打击吴师傅的创新积极性。

    考虑先人们几百年的皮蛋食用史,是没想过用它做包子馅么,肯定是因为不好吃呀,普通人哪有吴师傅化腐朽为平凡的手艺。

    请一定要相信大吃货国的节操,入侵物种只要好吃都能吃到濒危。

    所以一直不理解隔壁阿丑的鲤鱼,下面土澳的兔子会泛滥成灾,清蒸、红烧、酸菜麻辣……最不济可以烧烤一切。

    大吴和现代人饮食偏好有区别,可以相应做些综合,但历史优选,值得借鉴。

    祝明月用三天时间将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理论讲完,留下课堂作业,“陈账房王账房,将春风得意楼这几日的账目往来按照我教的办法做账,璎珞,你做五谷豆坊的。明天检查。”说完转身离开,她又没有留下来看学生痛苦表情的爱好。

    房间门一关,赵璎珞仿佛浑身骨头被抽走,不顾形象趴在桌上,嘟囔着,“我要死了。”死期来的这么快,我还没有学会!

    陈账房王账房比赵璎珞年长几岁,内心同样的崩溃。新的记账办法,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一团浆糊说的就是他们的脑子。

    赵璎珞眼睛亮亮地看着两个同窗,知道他们以前就是做账房的。

    王账房无奈地看着“小师妹”,“赵娘子,我们做的不是一家账。”

    赵璎珞这才反应过来,虽然在一起上课,但唯有自已是五谷豆坊的,别说抄作业,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命怎么这么苦呀,千里迢迢到长安结果被退婚,全心全意学做账结果学了团浆糊。

    姜永嘉走到给祝明月做办公室的房间外,轻轻敲门。“祝娘子,二公子和一位孙郎君来寻你。”

    祝明月还以为孙无咎被事情绊住或者经过龚波一事对自已避如蛇蝎,所以白秀然传话过了好几日都没有上门。没想到今日来了。

    祝明月:“人在哪儿?”

    姜永嘉:“我请到二楼雅间去了。”

    “嗯,”祝明月提醒细节,“以后记得称呼白二公子。”

    主人可以不认识奴仆,但奴仆一定得分得清主子。姜永嘉这才知道犯了大忌,春风得意楼是三娘子私产,没过明路的。仔细思量刚才的过程,自已假装两人都不认识。

    “多谢祝娘子提点。”

    祝明月:“你以前在白家产业里做事,肯定有人认识的。如果有人问起为何在春风得意楼任职,就说是我与白三娘亲近,要了人过来。但也不用切割得太干净,我们毕竟要借白家的势。”

    至于怎么把话说的“暧昧”,姜永嘉久在商海不用人教。

    祝明月独自推开雅间门,笑道:“没想到今日你们会过来。”

    孙无咎站起来先致歉,“我前几日去终南山访友,没接着信,没耽搁祝娘子的事吧?”

    在终南山松闲几日回到长安接到白三娘传信,说祝明月有事请教。孙无咎第一反应——又有哪个男人要倒霉了?

    二人说来只有一面之缘,共同做了件不大见得光的事,四舍五入勉强算患难之交,但论交情实在没有。

    孙无咎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打量一圈自已,论权势、相貌、出身、武艺在祝明月朋友圈里都不算出挑,有哪里值得她“觊觎”的?想了一圈,唯有才学。说的彻底些,祝明月等人格外重视律法,而自已专精法学。

    第二日专程拉上白湛,目瞪口呆心灵震撼不能只有我一个人。

    祝明月:“不是什么紧急的事。”

    白湛:“我没想到你们会把这里盘下来,以前这家酒楼……”

    祝明月:“这家酒楼怎么样?”

    白湛摇摇头,“不怎么样。”

    白隽的私房钱藏得够隐蔽的,儿子女儿都不知道。祝明月笑道:“不然我也没法捡漏呀。”

    寒暄已过,祝明月说起正事,“我有一个朋友,自幼定亲。刚及笄父母双亡亲族俱丧家乡无法存身,千里来长安投奔未婚夫家。岂料却遭人扫地出门,说两家一年前已经退亲。”

    若在现代用“我有一个朋友”的说辞铁定被默认是本人,但大吴可不通这般隐晦的说法,何况退婚被欺辱的事轮不到祝明月身上。

    地狱十八层,她会把人送到十九层去。

    孙无咎隐晦地猜到祝明月是打算为这小娘子主持公道:“那小娘子家乡何处,父母何时去世的?”

    祝明月迟疑好一会,“我只知道她家在河北。”大吴的河北不是省,而是地理概念,最远能到东北。

    孙无咎循循善诱,“小娘子多大年纪?”

    祝明月迅速回答:“十六,但不知道周岁还是实岁。”

    孙无咎成竹在胸,“就算未婚夫家嫌弃她命硬,这个谎言也非常拙劣。如果严格按照一年时间来算,假定小娘子家乡中间在涿州,夫家的使者从长安出发,一般人脚程需要三月。小娘子脚程更慢,而且热孝三月期间无法远行。”

    此时春日刚翻过年,去年元月算一年,十二月也算一年。

    孙无咎眸色幽深,“如果一切刚刚好,禽兽也不会在热孝期间上门退亲呀!”败在太年轻,人情世故不通。

    第91章

    筹谋退婚(2)

    祝明月被点通其中关节,立刻站起来扑到二楼栏杆处向下张望,看到王账房经过,大声喊道:“王账房,看到璎珞了么?”要问清楚她父母何时去世的,褚家有没有提过退亲的准确时间。

    王账房抬头一脸懵,“赵娘子走了。”

    一问一答,白湛孙无咎知道那倒霉的小娘子叫赵璎珞。

    下课有一会了,赵璎珞肯定走远了,追说不定得追到家里去。

    不过孙无咎说到点上,无非两种结果,过世前或者后退亲,时间若是卡死,褚家的使者和谁退,赵璎珞父母都不在了,她本人还不知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