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付出了别人更多的努力,我们在同样的义务教育下,我们走到了金字塔的顶端,我们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
“然而今天,有人告诉我,你哪怕努力了,你也可能考不上清北。”
“我是问一句。”
“在座的各位。”
“你们,愿意就放弃吗?”
李子浩还没等底下的人反应,他马上气势如虹地大声反驳道:“不愿意。”
“我第一个就不愿意。”
“是的。”
“有可能我们竭尽全力,做的全国高校电竞联赛,到最后,甚至是在第二年,第三年,就将会沦为笑柄,不值一提。”
“可难道,我就要因此而放弃这一切吗?”
“游戏或许会失败,比赛或许会土兵,高校联赛或许会失败,但是。”
“学长学姐们。”
“我们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失败。”
“因为,我们曾经努力过奋斗过,我们也曾经站在了巅峰,我们可以欢笑着充满自信地跟任何一个人说。”
“我们清北大学电竞社,没有失败。”
“我们在这款游戏的最火爆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情,而在他落幕的时候,见证着他的陨落。”
“以此,来纪念你我,这段青葱岁月里的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李子浩举起了手指,三根手指。
他继续笑道:“三百万,就在今天中午,我们清北电竞社以社团的名义,为母校,也就是当下我们所处的学校。”
“无偿捐助了三百万的助学资金。”
“我觉得,电竞社的成功与否,电竞高校联赛的成功与否,或许都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我,包括我们全体电竞社的同学们,都可以自豪地跟每一个人说。”
“我们给学校捐了三百万。”
“而且仅仅只是一次学校的校园竞赛。”
“我们还有第二届,第三届,我们还有更加让人激动澎湃的,全国高校电竞联赛。”
“试问一句。”
“我们能够在这里,因为一句,可能失败,就停下脚步吗?”
“绝!不!可!能!”
哗啦啦地,全体的电竞社的成员都忍不住,发自内心地鼓起了掌声。
不得不说。
真的说的太好了。
没错。
他们是自豪的。
作为一名清北大学的学生,能够给母校做出贡献,捐赠数百万的资金。
哪怕是毕业之后,这件事也一样会成为他们引以为豪的简介履历。
李子浩继续笑道:“当然,以上的内容,可能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或许没办法说服在场的每一个人,但是真的没关系。”
“我始终坚定不移的想象。”
“你不能说服身边的每一个人跟你同行,但是,你可以在路上,找到那个携手向前的人。”
“现在,我宣布,清北大学电竞社,将正式与全国各大高校发出邀请函。”
“从市级比赛,到省级比赛,最后到全国联赛。”
“我们,将会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行业。”
"让电竞联赛的火焰,从清北大学开始,燃起星星之火,点燃全国数千个高校。”
“而在座的诸位,都将成为我们电竞社的见证人。”
“作为电竞社团的创始人,我诚恳地希望各位,能够为全国电竞联赛的创立投上支持一票。”
“万分感谢。”
第620章
清北大学的校友分析讨论大会!
此刻。
在底下。
于一彬忍不住笑道:“他好像偏题了。”
向锡鹏:“是偏题了,但是,效果好啊,你看都鼓掌了。”
“我感觉也没有人再去质疑了。”
“无非就是,选择参与,支持,还是旁观而已。”
底下的其他学长也都是在窃窃私语,有人觉得有点意思,有的人觉得李子浩还是在这边夸夸其谈。
实际上根本没有落实这款游戏能支撑起一个联赛的理由答案。
像是北校区的学生会主席王儒聪也是笑了,他鼓着掌摇了摇头,从逻辑上来说没有解决问题。
但是从情绪上解决了。
其实就很简单,要么干,要么放弃。
就目前来说。
一个字。
干就完事了。
但是他还是很佩服李子浩的演讲能力,如果换一个其他人站在上面,很容易就被带歪了。
到时候去论述游戏的畅销,游戏玩家的人数,游戏的开发,竞争力。
一旦牵扯到了这些。
最后肯定就完蛋了。
因为根本没办法辩论成功,这本身就是一个注定会失败的辩题。
所以说。
在王儒聪来看,李子浩看似说偏题,故意引导了大家去一个错误的方向,但实际上这才是最完美的解决办法。
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个游戏可以火五年,火十年。
也不可能用任何数据去支撑这个理论。
所以干脆避而不谈。
谈理想,谈抱负,谈贡献,谈收获。
王儒聪越看越觉得李子浩这个学弟是个了不得人才,太会讲了。
……
最后。
李子浩把当前遇到的难题抛了出来。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过,职业电竞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
说罢,他就在大屏幕里众人展示了出来。
“没错。”
“14岁-25岁。”
“这是按照全国电竞比赛的标准去筛选的,包括一些射击类的竞技游戏,以及类似拳王,刀塔,冰封王座,一大堆的可以举办比赛的游戏。”
“实际上,年龄都偏向,一方面是年纪大了,可能思维反应就慢了。”
“其次,也有可能是因为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影响。”
“年龄大了之后,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训练,去打游戏,去提高自已,时间不够,精力也不够了。”
“在我国,未满十八岁是不允许签署劳务合同的。”
“所以各大俱乐部的电竞职业选手,都必须年满十八岁。”
“可实际上,据我所知,有一部分十六岁,十七岁的玩家就已经非常厉害了不得。”
“甚至已经打上了国服排名。”
“但是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职业电竞联赛,和全国高校联赛的参赛选手到底是否存在冲突?”
“如何去平衡这两个联赛的定位。”
“按照正常的逻辑,校队联赛出来的顶尖选手,是可以有机会成为职业电竞运动员的。”
“但是问题在于,年龄。”
“在高校毕业之后,职业俱乐部大概率已经不愿意接手,因为年龄太大。”
“而想要在高校联赛里呈现出高水平的技术,是否会出现荒废学业的情况,如果存在,那么高校电竞联赛是否会被叫停。”
“这才是,我个人觉得,需要去平衡解决的核心问题。”
此刻。
底下一个大三的女生举起手来。
李子浩:“请讲!”
女生站了起来,接过工作人员递上去的麦克风。
她彬彬有礼地开口道:“大家好,我是大三美术设计专业的阮诗琪。”
“呃,首先我接触到电竞,或者说这款游戏,完全是因为我们专业的一个隔壁班的女生,也就是现在的电竞社的罗莹莹部长。”
“罗莹莹带着我们很多的同学开始,做电竞海报,宣传设计,包括比赛的宣传,个人的选手宣传。”
“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偶然地发现,我的前男友,居然也在打这款游戏。”
阮诗琪笑道:“当然,他打的就比较差劲了,听说天梯分数才一千五百多分。”
“就连打游戏都不如别人,果然我的分手是对的。”
听到这话,一大堆的人都笑了出来。
李子浩纠正地笑道:“游戏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学姐,我也很菜,才一千五百分。”
阮诗琪捂着嘴笑道:“好好,我的意思是,我一开始是不怎么喜欢打游戏的,但是这次的电竞比赛真的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让我也是第一次,真正地去了解,这到底是一款怎么样的游戏,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热衷,去沉迷。”
“后来我发现,原来这个游戏是真的有职业联赛,有解说,有电竞选手。”
“当然,因为之前的电竞比赛的热度不够,甚至都不如我们学校社团举办的。”
“所以不得不夸奖一下,咱们的电竞社确实很了不起,一个学校社团活动,热度居然比游戏本身的电竞联赛的热度还高。”
“然后呢,因为当时我一个非常好的同学,也算是闺蜜,她也加入了电竞社。”
“她甚至还拉着我一起加入。”
“当时我拒绝了。”
阮诗琪笑道:“可是现在,
我羡慕极了,天啊,谁能想到比赛那么火,社团的成员福利那么好呢。”
“那具体的福利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反正很羡慕。”
“那个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这样的一款游戏会如此火爆,是否值得我们真的一起去参与。”
“总而言之,这到底是机会,还是浪费时间。”
“最后我得出了一个,跟社长差不多一个理论答案,那就是不管要以后,至少现在,我觉得是值得去做的。”
“关于刚才,李子浩社长提到的问题,我觉得,从我个人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理解。”
“其实高校电竞联赛,和职业电竞联赛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一个属于学校学生兼职,或者业余爱好去发展,另一个可能是我们需要辞职,需要休学,甚至直接就是不念书,然后直接工作一样去俱乐部签合同,当职业选手。”
“社长说的冲突,可能是年龄上的冲突。”
“可实际上,真正落实到社会上,我觉得是不冲突的。”
“比方说,如果这个人打游戏特别厉害,但是他根本不想念书,或者说,只是读的一般的普通的一些技校,甚至连大专都算不上。”
“本身在学历上就不存在优势。”
“那么,完全可以加入职业电竞俱乐部,当成职业发展去打,这个前提是他不擅长读书考试。”
“反之。”
“如果,这个人学习成绩还不错,他完全有能力就读于一个本科,甚至重点本科,那么就没有必要拿前途去赌。”
“这个时候,我们的高校电竞联赛的存在意义价值就来了。”
“不仅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余时间,活动,还可以实现一小部分的人的天赋爱好。”
“所以这其实是完全不重合的两个群体。”
“在年龄上看,重叠,但是实际上,在学习能力考试,学校,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上,完全不重合。”
“也就是说,选择职业电竞联赛俱乐部的人,或许在出头之前,他是迫于无奈的。”
“但是选择高校电竞联赛的这些人,对他们本身来说,打游戏就不是唯一选择,而是我们经常说的,旁支,支线,兼职。”
“……”
“所以在我看来,其实高校电竞联赛,和职业电竞联赛,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手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相互输送人才的关系。”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校园篮球队,然后变成职业篮球选手的关系。”
“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因为无法取舍,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职业电竞,所以选择高校电竞联赛去实现个人价值!”
第621章
电竞解说部的成立!
晚上七点钟开始。
一直到了九点钟,整个会议过程中居然笑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