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3章

    “这边,你的位置。”

    李子浩坐了下来,才发现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会客大厅,里面巨大的投影屏幕,还有一排评委老师的座椅。

    每一个评委老师都摆放着名字的牌。

    考生的座位上,也都摆着每一个考生的名字,桌子上还有送了一瓶矿泉水。

    以及一支签字笔。

    他环顾四周,考场里似乎一共只有不到三十人,而且每一个人都相隔非常远,有点像是大学教室的那种200人的电子教室。

    如今一排只坐了四个人,别说抄袭了。

    哪怕是说话,估计不大声喊都听不见。

    李子浩发现来参加作文大赛的似乎都是一些跟自已年龄相仿的大学生,甚至还有的穿着校服过来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学校的。

    其中男生和女生各占一半。

    很快,监考老师和评委老师就开始进场了。

    几个评委老师都在相互客套着,又是握手又是聊天,这些人李子浩都不认识,毕竟以前没有涉猎到这个大赛的内容。

    监考老师站在台上:“好了,时间到了,三十人,只有一人缺考。”

    “首先恭喜大家,能够从上千人里脱颖而出。”

    “初赛一共是一千三百六十七名参赛的考生,只有三十人入围,说明大家在写作上已经拥有较为出色的表现。”

    “我们新概念作文大赛,最终将选拔出三位优胜者,获得金银铜奖杯。”

    “前十名的同学们的作品,有机会直接入选主办方的《萌芽》周年刊大赛竞选文章。”

    “为了公平,考试过程中,每人仅限于一次离开考场的如厕的机会,所以现在还有人没有上厕所的,可以先去。”

    “接下来三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完成作答的同学可以提前交卷,交卷后必须马上离开我们的考场,避免仍在作答的考生接触。”

    “……”

    噼里啪啦一顿讲解。

    终于在下午14:30分,正式开始了作文大赛的考试。

    当考场里的投影屏幕落下。

    考试题目也就映入眼底。

    【古与今,请以该题目作为题材构思的核心,围绕其进行创作,字数高于1500字,超过5000字的一篇文章,要求立意新颖,独到,内容深刻,但又通俗易懂!】

    看到题目的那一刻。

    所有的考生都陷入了沉默,并且开始思考起来,如何进行拓展发散。

    古与今。

    古今多少事?

    古代和今天,未来和现代?

    从前和过去?

    这个《古与今》显然是可以进行许多的思维发散,最终找到有把握的话题方向,进行写作。

    然而在场的二十九人里,仅仅只有一人,在思考了五分钟之后就动笔了。

    看到这一幕,监考老师都微微一笑,然后点了点头。

    想的快,不一定好。

    写得慢,也不一定差。

    只是关于题目的思考,和考生的作答状况,都会让监考老师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

    然而这个五分钟就开始动笔的人。

    赫然就是李子浩。

    古与今,他如果从一个大三学生的身份去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古时候和现在,然后进行一个对比论证某一些事实,去论述一些道理。

    但是,从一个重生者,且已经读过无数的“读者”的身份去看。

    李子浩脑海里第一个想法,居然是那本《华夏典藏,对话古今》的,他当即就忍不住兴奋起来了。

    动笔。

    写下了自已这篇作文的题目——《古今两千年,我与秦皇说》。

    “一身荣华富贵的龙袍,站在车水马路的闹市街头,看着这相隔两千年的历史文化,他瞳孔骤缩,内心震撼无比,这,莫非是仙界?”

    “秦始皇站在了两千年后的街头,露出徘徊且震惊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高楼与大厦,车辆与奇装异服的人。”

    “我上前鞠了一躬,拱手道:晚辈李子浩,一个来自两千年后的读书人,拜见秦始皇。”

    “……”

    李子浩兴奋了。

    他从来没想过,自已能够在作文比赛里,写。

    最关键的是,他知道这本,而且也看过了好几次,甚至就连跟风的作品都看了不少。

    这本最为精妙让赞叹的。

    就是跟古代皇帝的对话,让古人看到如今的盛世,那种震撼,以及从当代回到古代,对秦始皇当年的所作所为的一种评判,和赞赏。

    两千年的古今文化冲突,让剧情矛盾点和高潮拉爆。

    无数读者直呼牛逼。

    “秦皇诧异,惊呼:两千年后?我大秦还在否?”

    “我日,大秦二世而亡,69秦皇怒震而后退,眼中要杀人。”

    “我日,秦皇四九病死沙丘,胡亥上位,二世而亡。秦皇心中宛如被利剑穿透,直言不信,本是扶苏上位,又怎轮到胡亥?”

    “我在曰,秦皇痴迷长生不老,长期服用毒丹,疾病已久,自然毒发生亡。”

    “后赵高纂改遗诏,胡亥为帝。”

    “秦皇内心震撼,竟一时难以凝咽,随后痛斥诉之,朕三岁逃赵国,九岁回大秦,十三岁继位,十九岁亲政,先灭赵,再灭魏楚燕齐,一统六国。”

    “朕大秦立万世之业,怎么能……”

    如此。

    在文章里,李子浩将秦始皇那悲痛愤怒的情绪,诉说的淋漓尽致,不服与不满,作为始皇帝,难以接受这最后的下场。

    随后。

    他又以一名现代人的视觉,跟秦始皇论述了一番。

    “陛下扫六国,统海内,又统一了文字,公高万古,自然是千古一帝,即便是大秦以亡,我等两千年后人,仍铭记于心。”

    “如今我大夏,人才济济,国力强盛……”

    第95章

    惊呆了评委老师!

    嘀嗒。

    嘀嗒。

    嘀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李子浩自已都没有意识到,他这一动笔,直接就写了三千八百多字。

    最后,甚至还都没写完,不过到了这个位置,就得写第二章了。

    再写第二章。

    就要超过作文比赛的五千字。

    所以他只能点到为止,让故事的发展戛然而止,留下无数的期盼和幻想。

    他这个时候抬起头来,发现居然才过去了一个半小时。

    此刻,比赛考场里,也没有其他人交卷。

    李子浩检查了一遍错别字,最后举起手来。

    “老师。”

    “我交卷!”

    如此。

    哗啦一下子。

    整个考场里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抬起头。

    几名评审老师微微一笑,都知道李子浩是第一个动笔的,如今也是第一个交卷,倒是情理之中。

    他们应声道:“如若检查完毕,那就交卷吧。”

    随后。

    李子浩就把自已的文章交了上去,喝了一口水,转身就离开了考场。

    几名评委老师相互之间小声地聊了几句,又开了一下玩笑。

    本该等到所有考生都结束,才考试统一阅卷评分的,但是因为现在距离结束还早,起码提前了一个小时有余。

    所以其中一位魏老教授,就推了推墨镜笑道:“来,我看看这个提前交卷的这孩子,写了什么。”

    就直接拿起卷子。

    却不料。

    乍一看,就定住了神。

    随后一言不发,越看越是入迷。

    “妙!”

    “妙啊!”

    魏老教授看完了这篇文章之后,竟然忍不住眼眶湿润,把眼泪摘了下来,擦了擦眼睛。

    旁边的几名评委老师都惊讶呆住了。

    要知道魏老教授那可是清北中文系的老教授,读过的文章怕是数不胜数,居然被这篇作文给打动的落泪了?

    “来,我看看!”

    旁边的两名评委老师,也忍不住一起研究起来这张作文卷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古今两千年,我与秦皇说!“

    看到作文的题目的时候,两人就已经被这新颖又惊艳的思路给吸引住了。

    这绝对是切合题目的。

    而且角度,也是常人根本无法想到的,大胆的让死去的秦始皇复活过来,回到当代与之对话。

    无论是文章的内容,还是文笔,又或是题材的新颖,立意……

    另外的两名评委老师也都惊叹起来了。

    “这……”

    “这简直是。”

    一时间,就连饱读诗书满腹才华的评委老师,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篇文章。

    难怪,魏老教授看的眼眶含泪。

    他们又看了一眼这文章的作者名字——李子浩。

    “哦!”

    “我想起来了。”

    “是这孩子。”

    “水杯如人,我记得,我还记得他写的那篇文章。”

    “确实,水杯如人也是一篇非常惊艳的文章,在上万篇作文里能够脱颖而出。”

    “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篇对话古今,太妙了。”

    “没错,这篇文章更胜之,而且我记得刚才他是第一个动笔的,如此说来,这孩子居然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就已经找到了如此新颖独到的角度去围绕题目写作。”

    “了不得,相当的了不得。”

    “难得,难得啊!!”

    ……

    另一边。

    李子浩从考场里出来。

    本来还想打电话问一下老师在哪。

    却不料,在大厅里就看到了语文老师夏建宇,他当即就挥手喊道:“老师,这边。”

    夏建宇有些紧张地站起来望过去。

    “怎么那么快出来了。”

    “你好像第一个出来的,这没到时间吧。”

    周围的家长也都好奇地看了过来,甚至还有人主动凑过来问道:“怎么样?”

    “你也是来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吗?”

    “难不难?”

    李子浩笑道:“不算太难,看个人发挥吧。”

    夏建宇期待地问道:“题目是什么?”

    李子浩:“古与今。”

    周围的家长和老师们都哗啦一下子。

    马上传开了。

    “古与今。”

    “哎呀,这个题材好写。”

    “嗯,我也觉得应该还行。”

    “不知道他们表现的怎么样。”

    “对了,你的孩子是从哪来的?”

    好几个家长都相互聊起了天,有说有笑的样子,毕竟能够来到这里比赛的,说明都是写作上有天赋的。

    李子浩和语文老师夏建宇则是一边聊,一边朝着外面走去。

    夏建宇笑道:“看你的感觉,应该还考得不错啊,不过就是太早出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