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8章

    阿蛮扶着姜依下了马车往内走。

    看守二门的婆子笑着打了声招呼:“阿蛮,四姑娘这是累了——”

    后面的话被婆子生生咽了下去,语气古怪起来:“这是大姑奶奶?”

    “大姑奶奶有些不舒服,我赶紧扶她去海棠居,先不聊了啊。“

    “哎,哎——”等阿蛮扶着姜依快步走远了,守门婆子才反应过来。

    好端端大姑奶奶怎么回来了,而且还是这个样子?

    略一琢磨,守门婆子忙去禀报冯老夫人。

    姜依被阿蛮扶着走到海棠居门口,终于有了知觉,吃力指向慈心堂的方向。

    此时姜依的全部重量都压在阿蛮身上,阿蛮却依然动作灵活,脚步不停把姜依拖进了海棠居。

    至于姜依手指慈心堂的意思?

    哎呀,她一个只有蛮力的小丫鬟哪里懂得呀。

    冯老夫人接到门人的禀报,很吃了一惊,浑身都紧绷起来。

    实在不怪冯老夫人紧张,这几个月来发生了太多糟心事,眼瞧着这一年就要过去了,风平浪静就谢天谢地了。

    “去海棠居请大姑奶奶过来。”

    阿福奉了冯老夫人的命令去海棠居请人,阿蛮站出来道:“大姑奶奶起不来床了,阿福姐姐,我去给老夫人回话好了。”

    在阿福心中,已经出嫁的姜依是客,眼下既然是这般状况,当然没有强要客人起来的道理,只得带着阿蛮去复命。

    冯老夫人一瞧姜依没过来,眉立刻皱起,冷声问:“大姑奶奶人呢?”

    面对冯老夫人阿蛮可没有寻常下人的畏缩,脆声道:“在海棠居歇着咧。”

    阿福附在冯老夫人耳边说了姜依的情况。

    “怎么回事儿?”

    阿蛮眨眨眼:“婢子不知道呀,姑娘让婢子先送大姑奶奶回来的。”

    一旁阿福暗暗咬牙。

    这个阿蛮也是个滑头,刚刚还说来给冯老夫人回话,结果一问三不知。

    “四姑娘人呢?”

    “姑娘与大老爷在一起呢,算时间快回了吧。”阿蛮不确定道。

    冯老夫人干脆闭了眼,默默等姜安诚回府。

    姜安诚回来后直奔慈心堂,没等冯老夫人盘问,就把今日的事细细道来。

    冯老夫人听完了,气得手抖:“爷们在外头与别的女人有牵扯,你就把女儿带回娘家?”

    “娘,朱子玉那畜生不是只与别的女人牵扯这么简单,他存了害依儿的心思啊!”

    冯老夫人摆摆手,一脸的不以为然:“这不过是你们的猜测,做不得准。再者说,荣阳长公主放出那样的话把女儿领走,显然是要与朱家撇清关系的,谁能动摇依儿的地位?你现在不管不顾把人带回来,有没有想过以后如何收场?”

    姜安诚诧异不已:“什么如何收场?儿子把依儿带回来,当然是要与朱子玉和离。”

    “不可能!”冯老夫人声音一高,骇得屋里伺候的丫鬟婆子忙低下头去。

    冯老夫人腾地站了起来,怒火冲天指着姜安诚骂:“你休想!除非我死了,姜依才能与朱子玉和离!先是四丫头退亲,后是二丫头义绝,现在大丫头又闹和离。老大,你不看着伯府成为全京城的笑话不罢休吗?难不成还没丢够人?”

    一声冷笑响起。

    众人目光骤然落到出声之人的身上。

    冯老夫人因为姜似这声笑越发火大,一字一顿问道:“四丫头,你笑什么?”

    姜似往前走了一步,离着冯老夫人近了些,神色坦然:“孙女想笑,当然是因为可笑!”

    冯老夫人扬起了拐杖:“你说什么?”

    姜湛一脸戒备盯着冯老夫人,只等拐杖要是往妹妹身上落就抢过来。

    姜似却半点没在意那根拐杖的威胁,语落如珠:“孙女退亲,是因为安国公府季三与民女私奔殉情;二姐义绝,是因为长兴侯世子虐杀无辜女子;父亲要大姐与朱子玉和离,是因为朱子玉与长公主的女儿私通,存了谋害发妻的歹心。祖母,京城人看笑话也是看他们的笑话,我们姐妹说到底都是受害者,哪里丢人了?”

    “哪里?”冯老夫人快要被大放厥词的孙女气死了,恨声道,“谁让你们托生成女儿家?这个世道可不是靠讲理的,你以为男方成为笑话,女方就能置身事外?倘若真是如此,为何你至今无人上门提亲?”

    “母亲!”姜安诚不料冯老夫人一个当祖母的会对孙女说出这般刻薄的话来,当下脑门一热脱口而出,“谁说无人上门提亲了?只是儿子不大满意,给拒了。”

    冯老夫人不料随口一说还有这种意外收获,当下吃惊得连姜依的事都给忘了,定定望着姜安诚:“谁家来提亲了?”

    姜安诚话说出口就后悔了,抬手摸了摸鼻子。

    已经婉拒了人家的提亲,现在又拿出来说,似乎不大厚道。

    冯老夫人嗤笑一声,一个字都懒得说。

    她就知道老大是为了女儿打肿脸充胖子。

    这声嗤笑成功激将。

    姜安诚挥手把屋内伺候的下人赶出去,无视姜似阻止的眼神,笑道:“一直没跟您说,甄家前不久向儿子求娶似儿呢。”

    “哪个甄家?”冯老夫人下意识想到一个人,心中立刻否认。

    不可能,怎么可能是那个甄家!

    “当然是顺天府尹甄大人,他替长子求娶似儿。”话说出来,姜安诚有些得意,“母亲应该听说过甄大人的长子吧,就是今年秋闱的解元郎。”

    姜湛与冯老夫人同时倒抽了口冷气。

    他妹妹什么时候被甄大人盯上的?简直防不胜防。

    冯老夫人就是另一个反应了:“老大,你说什么胡话?”

    “母亲,这种事我会乱说?要是没有这回事儿,传出去儿子还做不做人了?”

    听姜安诚如此说,冯老夫人信了大半,狐疑打量着姜似,震惊之余竟把心底的话说了出来:“甄家怎么会看中四丫头?”

    姜似也不知道怎么谈着大姐的事就扯到她身上了,听着冯老夫人的话心头火起,淡淡道:“孙女有个最大的长处,祖母莫非一直没有发现?”

    

    【第322章

    赌约】

    “你有什么长处?”冯老夫人满是不耐。

    姜似认真道:“长得好。”

    “噗嗤。”姜湛忍不住笑出声来。

    冯老夫人愣了好一会儿,气得嘴唇哆嗦:“四丫头,这是一个大家闺秀该说的话?娶妻娶贤,高门大户娶妻看重的是女子的德行出身,容貌是最不重要的。你这话传出去,知不知道会让多少人耻笑?”

    “是,祖母说得有道理,这样看来甄家是看上孙女的德行了。由此可见,真正清贵的人家绝不会是非不分,明明是男方的错却要看低没有丝毫过错的女方。”

    冯老夫人被姜似噎得脸色反复变化,最后沉着脸问:“老大,甄家提亲的事你怎么没和我说过?”

    “又没准备答应,就没提。”

    冯老夫人扬起拐杖在姜安诚脚边重重一顿:“你莫不是魔障了?”

    姜安诚皱眉:“母亲这是什么意思?”

    “甄大人是三品大员,深得圣眷,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小年纪已经是解元郎,等来年春下场考个进士是铁板钉钉的。这样好的亲事你为何不答应?”

    姜安诚飞快扫了姜似一眼,心道他也想答应啊,可女儿看不中有什么办法?

    这个理由当然不能说出来,姜安诚轻咳一声:“也不算顶好。一家有女百家求,怎么能才来一个上门提亲的就答应呢,总要再往后边瞧一瞧。”

    姜湛不由点头。

    父亲大人说得不错,四妹好不容易从火坑跳出来,再许人家一定要睁大眼睛瞧清楚。

    说起来,如果非要给四妹挑个男人,他觉得余七哥比甄家小子强多了啊。

    他喜欢余七哥!

    “糊涂!”冯老夫人抓着拐杖的手抖了抖,恨不得把长子不开窍的脑袋敲醒了。

    一家有女百家求,那也要看来求的是什么人家。有甄家那样的人家在先,往后瞧什么?

    “你是怎么回绝的?”冯老夫人不甘心追问。

    “就说女儿还小,想再等等。”

    “等什么!”冯老夫人终于忍不住把拐杖往姜安诚身上招呼了一下,神色扭曲,“你这就跟甄家说,答应他们的提亲!”

    “母亲——”

    冯老夫人缓了缓,扫了姜似一眼,眼神犀利:“甄家的亲事若是成了,我就答应大丫头与朱家和离!”

    朱子玉与崔姑娘被那么多人堵在屋子里,想把事情压下是不可能了,而走科举一途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声誉。闹出这样的丑事,朱子玉的前程就算完了。

    这样一来,弃了朱家这门姻亲算不上可惜,顶多是府上几个姑娘陆续出事不好听罢了。

    而这些虚名当然比不上与甄家结亲来得实惠。

    “母亲,这是两回事,我不答应!”

    冯老夫人冷冷扫了姜安诚一眼,从眉心的川字到嘴角的横纹都透着不容拒绝:“若是这样,我这就命人把大丫头送回朱家去。老大,你莫要忘了,我是你娘,你莫非要忤逆不孝?”

    在大周,“不孝”的帽子足以压得人抬不起头来。

    大周之前曾被异族统治,破坏了先前历朝历代孝治天下的国策,而到了大周初建,便重兴孝道,把孝视作风化之本。

    一个人要是传出不孝的名声,别说是做官袭爵,就是寻常与人来往都会遭人鄙夷,而这人的子女更会受人轻视。

    一个人都不孝顺父母,还指望他能教好子女吗?

    当然,不孝子依然不在少数,但这些人的父母往往为了家族与子孙后辈着想反而会替不孝子掩饰,不敢让外人知道实情。

    冯老夫人用“孝”来逼姜安诚就范,令姜安诚绝望又痛心,几乎是不可置信望着她,喃喃道:“母亲,您不能这样……”

    他可以不要东平伯的名号,可是儿女怎么办?他当父亲的已经够无能,总不能再因为自己的名声连累孩子们。

    冯老夫人抬了抬眼皮,吐出两个字:“我能。”

    姜似冷眼看着祖母对父亲的逼迫,抿了抿唇。

    世道就是这样怪,爱得少的那一方总是占据着优势,比如许多作天作地的儿女对父母,比如祖母对父亲。

    “我不愿意。”姜似淡淡开口。

    正与长子较劲的冯老夫人把注意力投过来,几乎要被姜似的无畏气笑了,冷冰冰道:“四丫头,这事还轮不到你愿不愿意,什么时候婚姻大事也能让小辈做主了?”

    冯老夫人对姜似已经不满到极点,然而对上那张出众的脸,还是把火气埋在了心里。

    无论嘴上如何说,她不得不承认姜似的话是对的:四孙女最大的优势大概只有这张脸了。

    对于有用处的人,冯老夫人愿意稍稍忍耐。

    姜似早已把冯老夫人看个通透。

    在这位祖母心里大概只剩下了利益,对付这样的人其实也不难,扯掉那些没用的,用利益说话就行了。

    “孙女并没兴趣讨论什么婚姻大事,不过是觉得祖母未免看低了孙女。”

    冯老夫人眼神一沉,定定望着姜似。

    姜似与冯老夫人对视,嫣然一笑:“祖母难道觉得除了甄家,孙女不能嫁到更好的人家吗?”

    冯老夫人被那一笑险些晃花了眼,无端有了听下去的耐心,理智上还是觉得荒谬:“你以为自己还能嫁到比甄家更好的人家?”

    “祖母,那咱们就打个赌如何?”

    “什么赌?”

    “就赌孙女能嫁入比甄家更好的人家,倘若不能,孙女任由祖母安排。当然有个前提,大姐的事交给父亲处理,祖母不要再插手。”

    冯老夫人定定看着姜似,眉越皱越紧,好一会儿才道:“四丫头,你说要嫁给比甄家更好的人家,那什么时候嫁?连个时限都没有,这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最迟明年定亲。祖母要赌么?”

    冯老夫人盯着姜似许久,点了点头:“那我就等着看。”

    一年的时间,她还等得起。

    姜似弯唇笑了:“就让父亲与二哥当见证好了。”

    既然已在虎狼窝,那去闯一闯别的虎狼窝又何妨,更何况到时候还有人与她并肩前行。

    姜似想:原来下定决心只是一瞬间的事。

    

    【第323章

    宫里来人】

    也许是多日来的犹豫彷徨终于有了答案,姜似竟没来由觉得轻松起来,好似一直悬在半空的石头终于落到实地上,即便知道那条路崎岖难行,下了决心就不再后悔。

    姜湛一听,拼命冲姜似挤眼睛:“四妹,婚姻大事怎么能拿来打赌?”

    你难道忘了雀子胡同的余七哥了?

    姜安诚亦不同意姜似的决定:“似儿,你大姐的事父亲会想法子解决,你不能拿自己的婚事胡闹!”

    姜似看着父兄着急的样子扑哧一笑:“父亲,二哥,我要真的嫁到比甄家更好的人家,你们该为我高兴才是。”

    姜湛急得骂起来:“高兴个屁!门第再高,要是男人不靠谱有什么用?大姐、二姐嫁的人家都不差,结果呢?”

    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帮余七哥一把的,后悔啊。

    姜安诚难得赞赏看了姜湛一眼,连连点头:“你二哥说得不错,门第出身不过是锦上添花,真正过得好不好,还是看嫁的人是否可靠。”

    “可是出身低微的人未尝可靠,或许更不可靠呢。”姜似淡淡道。

    出身高低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伯府看来,大姐与朱子玉算是门当户对,而相对于崔明月,朱子玉算是出身稍低了。

    而朱子玉还不是存了攀龙附凤的念头,才生出谋害发妻的歹念来。

    至于寻常人家,男人因为贪杯好赌欠了债把媳妇送给人家睡都不稀奇……

    心中闪过这些念头,姜似突然怔住。

    重生一场,她似乎看哪个男人都有问题,唯独郁七竟成了最可靠的人。

    她什么时候有这么危险的想法的?姜姑娘默默鄙视着自己。

    姜似的话把姜安诚问住了。

    是啊,谁说出身低微的人就更可靠一些?这样的人一旦得了机会说不定能舍弃一切往上爬……

    冯老夫人看向姜似的眼神立刻有了几分赞赏。

    没想到四丫头在这方面竟是个通透的。

    “父亲放心,女儿不会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开玩笑的,眼下还是先解决大姐的事最重要。”

    谈到姜依的事,气氛陡然沉闷下来。

    一个婆子快步走进来:“老夫人,宫里来人了?”

    “宫里?”冯老夫人一愣之后整理了一下衣衫,由婆子扶着走了出去。

    宫里来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内侍,冯老夫人仔细看了一眼,面色微变。

    这是太后身边的公公。

    “老夫人,请您与伯爷借一步说话吧。”内侍尖声尖气开了口。

    姜似兄妹被冯老夫人打发出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