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事实证明,他的确没病,好得很。完事后,我倒了杯温开水漱口,他清洗后,换了身寝衣躺床上,手肘撑在枕头上,看着我梳头、抹润肤膏子、换衣……我把自己从头到脚抹好后,吹了蜡烛,搓着发凉的胳膊,小跑着上了床,钻进他被窝里,寻到个舒服的位置,由着他搂住我,闭眼躺好。
他不说话,我也不说话。
我仍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不仅仅因为素卿此时痛苦不能言的日子,更因为我即将要开始做生意,展开新的局面,这次和我以前在丹阳县的生意不一样,从前我为了支撑起那个小家而奔波劳心,而这次,我是为了儿子和自己。
我叫妍华,谐音烟花。
所以,我想要像烟花一样绽放,哪怕只有一瞬,也要活得痛痛快快,轰轰烈烈。
我感觉心跳动得强烈,脑中不断构想该做些什么。
公主说的那个火锅挺有意思的,而我以前也做过香料脂粉……对了,我不能以高妍华这个名字活动,那叫什么?
我心一动,就叫丽夫人吧。
我想替丽华好好活一次。
“昭,你睡了么?”
我轻声问,但他好像睡熟了,并未没回应。
我笑了笑,眼睛盯着被月色笼罩住的纱窗,莞尔浅笑:“等我挣够了银子,就给咱们换个大宅子,好不好?”
“好。”
李昭手附上我的手,将我抱得更紧了些:“睡吧妍华,不早了。”
第71章
生意
心里有我,该帮还是帮
四个月后
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又幸福过下来了,
不知不觉就到了盛夏,我儿子也五个月大了,他真是一天一个样儿,
如今长得白白胖胖,
眼睛又黑又亮,笑的时候就成了两弯月牙,
好看极了。
月瑟那丫头一开始还嫌我家小子丑,如今喜欢的不行,
每回到我家里来,
抱着不撒手,
能玩儿一下午,
还说迟早要把睦儿偷走。
我打趣她:要玩孩子自己和子风成亲后生去,不许打睦儿主意。
……
这四个月,
我谋算的事可谓有了极大的进展。
我最先开了家脂粉铺子试试行情,取名“丽人行”,卖些油头、米粉、胭脂还有镜子、梳子这些妇人常用之物。
过去在丹阳县,
我的胭脂水粉的大宗主顾都是烟花巷里的鸨母、姑娘们,到了长安,
我没敢出入这些场所谈生意、攀交情,
再加上铺子地段不好,
所以头两个月反响平平,
赔了些。
李昭趁此机会,
又劝我放弃。
我没理他,
做生意嘛,
有赔有赚正常,只要我的东西好,口碑慢慢传播开,
日后自然有挣银子的时日。
其实,我的主要想法还是在那个火锅店上。
老实讲,同月瑟公主说话,你得忍耐,这丫头十句里有九句都带着刺,有时候你真恨不得把她那张臭嘴给撕了,但天长日久地接触下来,其实能发现,她确实是个热情且实心眼的姑娘。
李昭同意我做生意后,我立马给挽月观下了帖子,请公主来坐坐,请教她那日说的火锅到底是怎么回去。
正好,子风如今也授了官,开始忙起来了,月瑟一个人待着无聊,兴致一起,拉住我的手,两眼放光:“小皇嫂,咱们俩一起开火锅店吧,既然你化名丽夫人,那我叫月先生好啦,既然来了遭古代,何不玩儿得痛快些,这辈子也不留遗憾了。”
听完公主眉飞色舞的描述,其实火锅,跟锅子差不多,都是用加了热炭的铜锅涮肉和菜吃,不一样在于底料还有配菜。
公主说,她们“时代”属川蜀之地的火锅出名,光汤底,就有许多种,譬如牛油、清油、红油、菌汤、海鲜等等;
至于蘸料,主要有芝麻酱和香油两类,可以往里头加花生碎、榨菜、腐乳、葱姜蒜末和芫荽末等;
而配菜呢?她们那个时代是无牛不欢的,把牛肉冷冻后,切成薄如蝉翼的卷儿,涮着吃,或者用秘料腌制后涮,别提多美味了,而在古代,牛是不许杀的。
我忙问,那换成羊肉行么?
月瑟打了个响指,说:当然可以了。
于是,我们俩初步定下来以羊为主打,而其他的荤菜,亦定下秘制鸭掌、鸡爪、酥肉丸子、火腿、鱼丸、虾滑等等,素菜就简单多了,有什么准备什么。
好些名头,譬如虾滑,我听都没听过,但听月瑟描述了做法,我不禁食指大动,尝试着做出来,果然美味。
月瑟说的所有事,我都记在了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上。
等将菜品商量好后,我和公主就开始探讨店面,我觉得,可以仿魏晋之风来装饰,公主则以为,她们那个时代,复古是特色,而我们可不可以装成现代呢?也算特色了。
我不太懂,她连连摆手,说:没事,你不用懂,室内装修交给本公主,咱们就弄成民国风,小二的衣裳,姑娘穿上蓝下黑学生装,男人则穿长袍马褂。
说话间,这丫头就从我家书桌上拿起笔,开始画图,我略看了眼,屋里设计确实漂亮,可男女衣裳真真是奇装异服,若穿出来,肯定惹人非议的。
月瑟气呼呼第白了我一眼,说这才引人注目,装饰都是小事,食物好吃才是正经。
她又说,她们那个时代有个词,叫网红打卡,咱们也可以搞搞,请一些素有美名的文人雅士在墙上提个词、留个画什么的,也起到宣传效果。
我当时就激动地拍了下大腿,连说:这个好,真的太好了,第一个留言的,必须是咱们子风!
之后,我就开始筹备着开这家特立独行的“火锅店”。
原本我收到老陈给的万两银票,是不用愁银子的,可我和李昭一起生活了一年有余,他非常清楚我家底的深浅,所以,我压根不敢动这笔银子,因为根本解释不清哪儿来的,可又不好意思管李昭要。
于是厚着脸皮,故意将睦儿满月礼拿出去典当。
李昭果然“恼了”,派人将东西赎回来,斥我:怎么能将儿子的东西当了?这也太没分寸了。
好么,当晚,我就收到了五千两银票。
抠!一个皇帝,居然没个生意人大方。
当然,我肯定不能将“嫌弃”说出来,抱着他的脖子,一个劲儿亲他,赌咒发誓要给他写欠条,明年这时候还他。
得,这狗东西坏笑不已,让我坐他腿上,摩挲着我的胸,说:五十两银子睡一次,拿这个还。
我………好像又上了他的当。
算下来,得睡一百次!
睡倒是可以,我的身子也慢慢恢复了,好么,上个月我俩开始同房,这人仿佛饿极了的狼,每回都要“折磨”我一个多时辰,把我弄得满头满身大汗,动都动不了。
……
有了银子,我就能盘店铺了。
在热闹的街面找铺子,真的很难,因为大多是做了十几二十年的生意,哪怕我出再多的银钱租,人家也不乐意;
我又不想仗势欺人,没有求助李昭,就在稍微冷清的地方寻合适的店面。
没想到,一切都那么顺利。
大福子上个月忽然找到我,说皇商李少在朱雀街的瓦市有家酒楼,想要盘出去,问我有没有意思?
我忙问大福子:不会是你故意算计,逼迫人家李少罢。
大福子嘿然一笑,忙说:“论起来,李少还和夫人有几分渊源呢。李家四代为皇商,其实暗中在为朝廷做事。别看李少只有三十几岁,可手腕却老辣的很,和陈砚松齐名,素有南李北陈的名号。当年盈袖姑娘被陈南淮强迫诱骗到酒楼卖笑,左大人就是暗中请李少出面,帮盈袖姑娘解围的。
而去年咱们设计张达亨,也是请李少出面,将张家嫡子邀到“不知春”酒楼。咱们陛下知道您为了酒楼位置的事焦心,便暗中授意李少腾出酒楼,让您好好玩儿。”
我又暖又气。
暖的是李昭虽说不同意我抛头露面,可到底心里有我,该帮的还是帮。
气的是,什么叫给我腾地方玩儿,我是很认真地想做好火锅店,好吗?
我不想白占人便宜,三番五次找到李少,同他商量,火锅店便也算他一份。
李少忙笑着说不敢,他铺面数不胜数,便当礼物送给夫人又何妨?
我说,要么你当东家加入我和公主的火锅店,要么,就把酒楼和伙计的地契身契拿走,我可不做欺负人的事。
李少是个聪明人,早都猜到我和李昭的关系,忙不迭入伙,笑着说:“恭敬不如从命,既然夫人盛意拳拳,李某也不好推辞了,这样吧,明面的经营和是非交给小人,夫人只管掌握财权,您还是火锅店的一把手。”
其实,我真的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
过去我经营的只是小本生意,如今大刀阔斧地做,心里到底犯怵,有李少这么个行内人才帮我打理,可以说稳赚不赔了。
剩下的就是等公主的设计图出来,装饰酒楼,还有准备菜品,研制底料。
我真是每日家忙的脚不沾地,每每有新底料炒制出来,都会亲自尝,有时候李昭来了,我也拉着他一起吃,请他给点意见。
我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忙完回家,抱着睦儿、逗弄他。
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很累,但很满足。
李昭最近来得少,他也很忙,要开始着手新政事宜,来不了的时候,总不忘让大福子给我送一盏燕窝羹,嘱咐我别太累,要多休息。
有好几次,他夜里来我这里,我都累睡着了,醒来后满怀歉意地看着他笑,他欲言又止,但什么话没说,钻进我被窝里,抱着我睡。
我隐约觉得他似乎在谋算什么,或者瞒着我什么,可无法跟我开口,直觉告诉我,是睦儿。
只要他不说,我就把儿子养在跟前。
这四个月,我的亲人和前夫也发生了不少事。
八弟的“脉望书局”已经开始校印新书了,因都是最顶尖的学人校勘,所以书在官家和读书人里的口碑都非常好;
四姐也有六个月身子了,她住在了外头,不用受大太太和姨娘、儿媳妇的闲气,我掏银子,让她每日家把燕窝吃上,各种补品源源不断给她和弟媳妇送去,她胖了些,气色更好了。
至于我那前夫梅濂,胡马同云雀私底下聊是非,云雀又讲给我听。
梅濂将莲生扶正了,他发迹后,刘玉儿爹娘带着外孙福宝找到长安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认女婿,让福宝跪下叫爹娘,哭诉他们这些年的不容易。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白了,他们还是想让梅濂拉扯一把他家两个不争气的儿子。
福宝是自己的儿子,可以留下,亲戚嘛……
梅濂冷着脸,说他当年遭难,可是清清楚楚地记得岳父母的大恩,把他家洗劫一空,连根针都不剩,害得他原配夫人和妹妹流落街头,这份恩情,他可是都记得的。
刘家人见事态不对,想撒泼打赖,强认下这个权臣女婿,哪知梅濂使了点手腕,给地方官通了个气,将刘家两个儿子下了狱。
刘家人这才知道,这已经不是过去的梅大郎,是他们开罪不起的梅大人,忙不迭离开京城。
走之前,梅濂倒也打发了点路费盘缠,二十两,说两家情分早都断了,为了福宝以后的仕途,请二位别再上门打扰了。
他就是这样的人,有恩未必报,但有仇,绝对会讨回来。
莲生做了大太太后,陈砚松立马认了她当女儿,上了族谱,姓了陈,有了娘家。
她真是个厉害的女人,是整理内宅一把好手,为人又温厚谦和,故而在长安贵妇堆里颇有点美名。
她没让梅濂把老娘接来,她觉得,长安人多口杂,我和盈袖都在,白氏素来口无遮拦,万一泄露一两句,梅家上下都得吃瓜落。
最后,她把自己的儿子和一双女儿接来,姨娘里,也是挑了三个懂事且是非少的,至于剩下的,就留在曹县,伺候婆母白氏,永无止境地勾心斗角去。
当初我选择扶莲生上位,果然是个明智的选择,起码于我和盈袖,是有利的。
……
今日天气炎热,到了傍晚,暑气便一层层地涌上来。
我让云雀呆家里照看睦儿,独自带了两个心腹护卫去酒楼拾掇。其实后厨酒菜大都齐全了,就是前厅还乱着,二楼雅间打算弄得富丽堂皇些,接待贵客;一楼整体已经装饰好了,就是十几张订做的桌子刚拉回来,还没归置。
今儿忙了一整日,我在“不知春”酒楼包了两桌好饭,让管事伙计们过去吃,而我和那两个护卫留下,拾掇拾掇,天黑前回家。
天实在闷热,我今儿穿了碧色绣荷花抹胸,鹅黄拖泥裙,外头披了件绣了荷叶的浅粉色宽袖纱衣,发髻只簪了支白玉簪,脚蹬蜀锦绣花鞋,手里拿了把檀木香扇。
因实在闷热,我便将面纱摘下,坐在椅子上,使劲儿扇凉。
快了,最多再有十天,我的酒楼就能开张了,到时候冰源源不断地供上,不愁吸引不来客人。
正在此时,我听见身后传来阵脚步声,我还当是自己家里的护卫,也没睁眼,懒懒地问:“冰镇酸梅汤弄好了么?快给我端一碗,热死了,等一会儿咱们就锁了门回家。”
谁知,我并没有听见回应。
我扭头往后瞧,发现不远处站着个高大俊美的年轻男人,还穿着官服,竟是梅濂。他手里提着个食盒,因穿的太厚,额上稍稍出了层薄汗,面颊有泛着红。
自打和离之后,我们也有小半年没见了。
我站起身来,并没有表现出过多厌恶或者惊讶的情绪,刚准备问:你怎么来了?
谁知他往我这边走来,率先笑道:
“那会儿坐马车回家,路过此地,看见酒楼门口有个蒙面纱的女人在指挥下人搬桌椅,觉得面熟,就等天色稍晚些,从后院绕进来看看,果然是你。”
“哦。”
我陪着笑,点了下头,实在不知道该同他说什么,老半天憋出一句:“天怪热的哈。”
“是啊。”
梅濂点头浅笑,将食盒放在桌上,从里头端出来碟燕窝糕、牛乳酥还有百花蜜蒸糕,随后,他将瓷壶悬开,倒出杯琥珀色、还冒着寒气的汤汁,把杯子给我推过来,笑道:“原是给孩子们买的糕点和冰镇杏皮饮,刚听见你喊热,喝点罢。”
“多谢了。”
我并没有动,淡淡一笑:“我忽然记起,身上不太方便,不能喝凉的,你还是带回去吧。”
“哦,行、行。”
梅濂默默地将吃食装进盒里,眼中落寞之色甚浓,他从袖中掏出个大布包,当着我的面儿打开,指尖摩挲着里头的一摞厚银票,笑得温和:“前些日子陪陛下用膳,他说你在朱雀街盘下个酒楼,要做火锅的生意,这里是三千两银票,也算我的一点心意,你收着吧。”
“梅大人来,就是给妾送银票了?”
我扫了眼银票,笑道:“不用了,陛下早都给妾身了,公主和李少也出了不少,大人的好意,心领了。”
梅濂仿佛知道我会这么说,干笑了两声,将银票收回去,叹了口气,笑着问我:“这半年,你过的好么?你儿子……长得好么?”
“挺好的。”
我耐着性子回他,心里却暗骂,那两个护卫怎么回事,弄个酸梅汤,怎么还不回来。
“哦。”
梅濂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他搓着手,也是找不到说话的由头了,眼睛乱瞟,四处打量着酒楼,喃喃自语:虽然有点怪,还挺好看的。
他站定,目光落在我脸上,出神了一会儿,垂眸,又看向我的胸,我明显看到他喉咙滚动,偷偷咽了口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