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章

    走到门槛的时候,我回头一瞧,发现这小子将绣春刀收到锦盒里,然后,将我吃剩的那块糕点放回铜匣子里,塞到枕头下,藏好。

    我摇头笑笑,这小子的抠门劲儿,和他家大人一模一样,希望以后娶了媳妇儿,能对人家大方些。

    ……

    第44章

    两个杠精

    二更合一

    日子不知不觉过去,

    我已经有了近四个月的身孕,肚子也开始显怀,大了起来。

    真的感觉好神奇,

    里面竟然有个小孩。

    我从未有过这种经历,

    以前看见刘玉儿大腹便便,心里嫉妒,

    暗地里嘲笑她臃肿丑陋,如今我也有了这种“丑陋”的麻烦,

    那种欢喜是无法形容的。

    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脱了衣裳,

    只穿着肚兜,

    在铜镜前左扭右转,

    反复地看肚子有没有变化。

    李昭见我如此,总笑我傻。

    我才不管他,

    照旧欣赏自己。

    我怕日后肚子撑大后,会长出妊娠纹,便提早让太医帮我配了淡纹膏和不会伤及胎儿的润肤膏,

    一早一晚坚持抹。

    李昭看见后,又开始“嫌弃”了,

    说:宫里的娘娘们加起来都没你这般爱漂亮,

    如今天渐渐冷了,

    别老光着身子走来走去,

    还抹这种呛鼻的劳什子,

    仔细着凉发热了。

    我白了眼他,

    当着他的面脱光光,

    从罐子里抠了一大坨,从脖子到脚指头一处都不放过,不仅如此,

    我还逼着他给我往背上抹,有时候他“恼”了,啪地一声打我的背,好疼,有时候他很细心地抹,谁知抹着抹着,就抹到前面去了,说要给他儿子试吃一下粮……

    这男人哪,就是口是心非。

    嘴上嫌弃呛鼻,可抱着我睡时,头埋在我脖颈里,轻声呢喃:“你好香啊。”

    这段日子,我安生地待在家里养胎,大福子和云雀不用陪我冒险奔波,伤也养的差不多了。

    自打那晚李昭提拔大福子为羽林右卫指挥使后,肉眼可见,这小子变了很多,话更少了,眉头也渐渐皱了起来。

    老皇帝驾崩还未公开,所以大福子任职的旨意也暂时压下。

    不过李昭早有打算,羽林卫指挥使毕竟是多少人眼红垂涎的要职,没点功劳和本事爬不上去,底下人也不服。

    李昭想了法子。

    这不,前不久左良傅收复了利、青二州,上表给朝廷,说:臣侥幸得胜,全靠天子庇佑,臣不敢贪功,此次属下“路福通”居功甚伟,他潜伏在魏营之中,盗取叛贼的作战部署,使得我军提前洞悉,大败敌军……

    一时间,这位神秘的‘路福通’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英雄,朝堂之上也议论纷纷,有人上表,一定要好生封赏;

    也有人存疑,说要查清这位路大人的功绩,听闻他从前是左良傅的侍从,而以往的军情奏报里,从未有过此人的只字片语,万一乃左良傅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刻意捏造的呢?

    还有些人站干岸,看热闹,不发表任何意见。私底下却嘲讽得厉害,说这位路大人从前是在羽林卫混的,干惯了窥伺人私隐的脏事,这不,歪打正着了,让他混进魏营,建立了功勋。

    ……

    李昭自然不会表现出,这其实是自己暗中授意左良傅上表的,更不会表现出自己偏袒大福子,任由朝臣争吵去。

    没几日,新提拔的江州刺史袁文清上表,指出有功当赏,有过当罚,他愿保举路福通。

    袁文清一出声,朝堂上的风向就变了,一时间,对大福子的歌功颂德堆满了李昭的案桌。

    因为袁文清可不是一般人,若没有他,三王的铁骑早都冲进关中,踏平长安,而他又是个极清正的君子,他举荐的人,多半不会差到哪儿去。

    张家这回因曹妃之事吃了大瘪,素卿觉得跟着说一嘴,保举从左府出去的大福子,日后能拉拢左良傅和袁文清,何乐不为呢?所以,张家也上书举荐。

    瞧,大福子什么都没做,窝在长安半年多,还杀了个人,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国家的英雄,日后炽手可热的臣子……

    有时候,我真觉得很荒诞,可现实就是这样,所有的一切,都在李昭的掌控当中,他想让谁上位,哪怕是个傻子,也能进内阁;他想搞谁,就算是皇亲国戚,都幸免不了。

    有时候,我会胡思乱想。

    不是我瞧不起自己,他这样的人,怎会接纳我,对我这般好。

    素卿、曹妃在他跟前十几年,他依旧逢场作戏,该收拾就收拾,绝不手软,而对我,他仿佛给了几分真心,没舍得杀。

    我糊涂了,晚上做噩梦惊醒,哽咽着问他:“陛下什么时候会厌弃妾?”

    他笑笑,翻身将我搂住,迷迷糊糊地打了个哈切:“等朕驾崩后吧。”

    随着我的肚子越来越大,人也开始犯懒,熬不了夜,有好几回,他来的时候,我都睡了。

    他也没恼,还像往日一般,自行泡脚、批奏疏、用夜宵,有时若是精神好些,会去外院,到大福子屋里歇,彻夜给大福子教如何治理羽林卫、如何为人处事、哪些官员日后得着重调查、哪些人得暗杀、什么时候暗杀……

    大福子也争气,更加勤奋读书、背诵密档,每日天不亮就在院子里练武。

    说实话,有点吵得我睡不好,我没好意思说破,于是旁敲侧击:“好兄弟,你不必这般用功的,可怜见的,身上的伤还没好透。”

    嚯,这小子忙说:夫人不必心疼小人,小人天资愚钝,不似我家大人那样过目不忘,所以得更用功才是,万不能辜负了主子爷的提拔之恩。

    得,既然劝不来,便由着他去吧。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我出门了,约了谢子风去挽月观。

    我和云雀坐在车里,大福子赶车,谢子风则骑了马行在外头。

    我今儿穿了红缎底绣黑牡丹的袄子,领口和袖口缝了白狐皮,怀里抱着汤婆子,背后垫了个厚绒毯。

    车里实在是闷,我稍稍推开窗透气,顺便端量了眼谢子风,之前我就给他带过话,只是相看而已,月瑟是个十七八岁的丫头,若是不喜欢,应付几句即可,别下了人家姑娘的面子。

    而李昭前几日也叮嘱过月瑟,说子风是个桀骜不驯的,你别仗着是公主就低看人家,莫要争吵,传出去不好听。

    不知月瑟听没听进去,我瞧着子风是蛮敬重我的,把话放心上了,这不,今儿拾掇的极精神,华冠锦袍,长身玉立,穿着玄色大氅,一看就是个出身高门的贵公子。

    “姐,外头冷气重,你怎么把窗推开了。”

    谢子风把手放在口边呵气,笑道:“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和公主说话,绝不会让你为难的。”

    “倒不是。”

    我耳朵发热,岔开这个话头:“算着日子,袖儿也快生了,她最近还好么?”

    “您这一路已经问了我六七遍了。”

    谢子风摇头一笑:“都好,前儿太子妃得了块上好的火狐皮子,紧着让人给袖儿做了个护手,亲自送了来。而今老左和袁大哥都立了大功,福子兄弟…呵,听说也有封赏,她可是得上赶着拉拢巴结。”

    “留些神吧,我总是不放心。”

    其实,我心里是窃喜的。

    素卿如今掏心掏肺地讨好袖儿,若是日后知道袖儿和我的关系,怕是真得气的吐出血。

    “那个……”

    我清了清喉咙,手按在心口,问:“袖儿可曾念起过我?”

    “好像没听她说过。”

    谢子风笑道。

    “没良心的东西,真是白养她了。”

    我气的骂了句。

    “哈哈,有呢。”

    谢子风狡黠一笑:“经常念叨您呢,说这都半年过去了,她都往曹县写了好多封信,都不见你回一句半句。她知道如今正逢战乱,信不一定就能寄去,说若不是怀了孕,肯定要回去探望您呢。”

    “这还像个人话。”

    我心里暖暖的。

    原本,我是想写几封平安信,差人递给袖儿,让她放心。可李昭不许,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等时局再稳定些,安排你们俩见个面。

    “说起信,我倒想起一事。”

    谢子风眉头皱,脸上的鄙夷之色甚浓:“梅濂这半年倒是给袖儿写了两三封,之前为了当官卖妹妹,现在倒想起妹妹的好儿来了。”

    我心里一咯噔,忙问:“他写了什么?”

    “无非就是问盈袖过的好不好,再就是忏悔自己做错了,求袖儿的谅解,烦的很。”

    谢子风厌恶地挥了挥手,笑道:“今儿我出门的时候,正巧碰见了梅家人,好家伙,赶了一两个月的路,专门给袖儿送皮货和吃食、衣料,长安什么没有,要他献这个殷勤。”

    “他还真惦记妹妹。”

    我笑了笑,心里蛮不是滋味。

    正说话间,马车停了,到挽月观山下了。

    我准备下车,刚掀开帘子,就瞧见大福子疾步走向谢子风,他将身上的棉袄脱下,垫在地上的一个小水坑上,给谢子风打了个千儿,笑道:“三爷留神脚下。”

    谢子风愣住,没踩袄子,从另一边下马,绕到大福子跟前,弯腰拾起袄子,手拂去上头的泥水,面上虽带着笑,可笑中多少有些不自然:“这倒不必了,我记得你以前是个气性大的人,不轻易弯腰的。”

    这话很明显,说大福子刻意谄媚。

    大福子也没恼,笑道:“小人想着三爷今儿见公主,靴子若是弄脏了,多不好。”

    谢子风是个通透之人,看破没说破,拍了下大福子的肩膀,笑道:“太子爷是个做实事的,你好好当差,做得好,口碑自然就上去了,日后有大把升官的机会。咱们都是旧相识,你也不必一口一个小人、三爷的,如今做官了,唤我子风即可,若有用得上我的,必定帮忙。”

    大福子躬身行了个大礼,笑道:“尊卑有别,小人不敢逾越,有三爷这句话,小人便更放心了。”

    这是我今日第二次心里感到不舒服。

    我不知道去那个位置,对大福子是不是好事,短短一个多月,他真的成熟了很多,精明、事故、圆滑了很多。

    一入羽林卫,势必权极一时,手上必定沾满鲜血,身上的罪孽会伴随一生,可能会连累家人亲友,故而历任指挥使大都孤家寡人。

    大福子,你真的不后悔走这条路?

    今儿天有些阴沉,隐约飘着细碎的雪粒。

    我和谢子风有说有笑地上了山,离得老远,就瞧见挽月观门口很是特别。

    临时搭建起了个凉亭,亭子三面围着厚毛毡,宫女和太监们进进出出地往亭子里搬炭盆、烤肉架子和各种果蔬。

    我瞧见月瑟俏生生地立在观门口,她今儿打扮得倒是明艳,给足了李昭面子,穿着正常浅粉色袄裙,梳了坠马髻,稍稍化了妆,眉心还贴了花子,显得十分娇俏。

    瞧见我来了,这丫头笑着迎了上来,热情地抓住我的双臂,上下打量我:“呦,肚子都这么大了呀,你这个狠心人,说好来陪我解闷,一下子就消失了两个多月。”

    “妾身这不是来了么。”

    我屈膝给月瑟见礼,斜眼瞅向谢子风,笑着介绍:“这位便是荣国公家的,”

    “我知道。”

    月瑟打断我的话,微笑着冲谢子风点点头:“三爷好,我是月瑟。”

    “公主好。”

    谢子风微笑着抱拳:“我是子风。”

    此时,我紧张得心砰砰直跳。

    这二位都是天之骄子,脾气都不小,千万别吵起来,我得当个中间人,不能让气氛过于冷,还得适时地说几句俏皮话,让他们尽快熟络起来。

    “好香呀。”

    我鼻头耸动,看向一边的烤肉炉,挽住月瑟的胳膊,笑道:“眼看着今儿有场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公主倒是雅,倒给客人准备了酒肉。”

    奉承完月瑟,我不忘把子风的爱好介绍出来:“呦,我记得子风最喜欢游历名山大川,自幼又是在军中长大的,想来骑射功夫肯定厉害,哪日给我们公主打只鹿,咱们烤鹿肉吃。”

    说完这话,我给谢子风使了个眼色。

    谢子风会意,忙笑道:“正是呢,哪日公主若是有空,咱们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去打猎。”

    “不好意思,我不爱出门。”

    月瑟撇撇嘴:“吃猪肉就行,鹿好端端跑在林子里,它招谁惹谁了。”

    “咳咳!”

    我轻咳了两声,腿稍微碰了下月瑟。

    月瑟会意,脸儿微红,尴尬一笑:“哦,那个…这个,咱们进亭子说话吧。”

    “对对对。”

    谢子风看着月瑟,坏笑:“这么冷的天儿,把人冻得跟猴儿似的,拴都拴不住。”

    月瑟一愣,闷头自行进去。

    “子风。”

    我轻声唤住谢子风,使劲儿给他挤眉弄眼,手成祈祷状,上下摇。

    谁知这小子对我顽皮一笑,丝毫不理我,大步走进了凉亭。

    我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没事如意,没有你解决不了的事。

    我笑着走进了凉亭,扫了眼,桌上倒是摆满了珍馐,还温了壶酒,我忙从宫人手里拿过酒壶,分别给这两位神仙倒了些,笑道:“妾身有孕,不能吃酒,你们俩年轻,多喝几杯无妨的。”

    好么,这两位神仙一饮而尽,然后端铮铮地坐着,男的盯着自己的指甲,女的看着自己的鞋尖,就是不说话。

    “那个…”

    我打破沉默,轻抚着月瑟的手,笑道:“不知公主可曾听说?前不久太子妃的胞弟仗势欺人,当着众人的面儿羞辱老百姓,被三爷狠狠教训了顿。”

    我的意思,是想凸显谢子风仗义,再说了,当年张家撺掇着老皇帝让月瑟和亲,月瑟被逼无奈,只能挂了黄冠,进了道馆,这仇大着呢,听见谢子风教训张家人,肯定心里高兴。

    只是我忽略了一件事,这丫头…和正常人不一样。

    果然我话刚落,月瑟阴阳怪气笑了声,斜眼看向谢子风:“到底是三爷有面儿,谁得罪了你,皇兄就把谁下狱,听说那姓张的小子在诏狱里上吊了,三爷这口气大概解了吧。”

    谢子风明显不悦,没生气,蒙着头喝了杯。

    而月瑟呢,一脸的得意,小口抿了点酒。

    这气氛不对呀,怎么刚见面就杠上了。

    我忙对月瑟笑道:“妾身命薄,所钟爱唯有妹妹一人,她去年被陈家强行逼婚,多亏了谢三爷出手相救…”

    “这事我知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